❶ 自然稟賦豐厚的南美洲國家,為何其經濟實力遠不如北美
南、北美同是西方的殖民地,然而,北美富裕昌盛,南美貧窮混亂。 北美主要是有世界的上帝 美國,他控制一切,南美搶不過他,什麼都是由沒有為先,所以南美相對北美會落後一些,但是南美的阿根廷和智利也都很不錯,是中等發達國家,還有巴西等國都是大的經濟體,也不錯的。
其次,各個殖民地在經濟發展方面表現五花八門,呈現很大差異性。有已經成為發達強權的殖民地,也有依然位列全球最不發達國家的殖民地。嚴格意義上說,美國本身就是殖民地。因此。研究殖民地經濟發展的歷史,體會什麼原因導致了今天各個殖民地的不同經濟發展水平,對於我們理解經濟發展的原因和機制提供了非常好的視角。南美洲的殖民地歷史也比較短一些,而且它帶動當地的一些經濟的發展,也是比較落後的。所以相對而言,南美洲的國家經濟比較落後一些,而且發展也沒有北美洲的快。
❷ 一直搞不明白,為什麼南美洲發展了這么多年
「拉美陷阱」,即20世紀70年代,拉美國家的貧富不均兩極分化,城市化失衡造成環境惡化、失業人口較多、公共服務不足現象。過度城市化不僅沒有推動拉美經濟持續發展,沒有解決其農村農業問題,反而使拉美各國都陷入了更為棘手的城市危機之中。拉美國家的過度城市化已成為發展中國家的前車之鑒。
由於缺乏規劃,當農村人口短時間內快速流入城市,城市沒有足夠的能力為迅速增加的外來人口解決住房和基本服務問題(如醫療衛生、文化教育、電力供應、給排水等),造成城市化過程的混亂。來到城市的大批農民,由於不能得到充分就業、收入水平低,逐漸成為城市的「邊緣群體」,通常被迫在環境較差的地方建立住所,形成城市貧民窟。
隨之而來的是犯罪活動、暴力活動和各種騷亂事件時常出現,治安狀況差,社會環境惡化。如今,幾十年過去,拉美大部分國家人均GDP還在1000-3000美元間徘徊,就掉進陷阱中爬不出來,故稱這種經濟現象為「拉美陷阱」。
從世界城市化的發展歷史來看,尤其是一些發展中國家的城市化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失誤,典型的表現就是拉美國家城市化的畸形發展,不僅沒有給城市的健康發展注入活力,也沒有給農村和農業經濟的發展創造新的生機,而且制約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被世界稱為「拉美陷阱」。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折疊農村人口在短時間內快速流入城市
拉美國家的移民中農村向城市的移民占絕大多數。拉美城市人口增長有40%來自農村移民。由於缺乏規劃,城市沒有能力為迅速增加的外來人口解決住房和基本服務問題(如醫療衛生、文化教育、電力供應、給排水等),造成城市化過程的混亂。
折疊大城市出現大量貧民窟
大批農民來到城市後,自身職業能力相對較低,不能適應城市的生活節奏,並不能得到充分就業,收入水平很低,又得不到住房信貸,不能得到合法的住宅。
折疊城市中逐漸形成大規模的貧困群體
由於農村人口短時間內大量流入城市,但城市工業並不具備吸收所有勞動力就業的能力,進入城市的這些移民長期處於失業和半失業狀態或主要以自我謀生為主,許多人長期生活在貧困線以下。這些人逐漸成為城市地區的「邊緣群體」和貧困群體,且規模越來越大,城市貧困現象成為拉美國家的主要社會問題之一。
折疊過度城市化造成環境惡化
自然環境惡化。由於長期貧困和缺乏就業,窮人通常被迫在環境差的地方建立住所,大量居民一旦居住下來,必定會加重原本就已十分嚴重的環境問題。
生活環境惡化。由於政府職能缺失,城市又無限擴張,尤其是貧民窟內居住條件極其惡劣,醫療服務和社會福利設施極度短缺。
社會環境惡化。在一些城市時常出現暴力活動和各種騷亂事件,社會治安狀況差、犯罪行為猖獗是拉美國家大城市普遍存在的問題。
❸ 南美洲國家經濟怎麼樣
屬於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水平低
❹ 南美洲經濟作物占絕對優勢原因
A、墨西哥還是玉米的原產地,玉米是該國主要的糧食作物,故A正確; B、南美洲農業以種植業為主,經濟作物占絕對優勢,大量出產咖啡、可可、香蕉、蔗糖等,故B不正確; C、美洲的經濟發展很不平衡,美國、加拿大是發達國家,其餘國家則屬於發展中國家,故C正確; D、阿根廷為重要的小麥出口國,牛肉、羊毛等畜產品在國際市場上佔有突出地位,故D正確.故選:B.
❺ 南美洲的經濟
南美洲擁有多樣的環境資源,但受殖民地式經濟與大地主制影響,獨立後並未出現經濟經濟起飛的現象,多為開發中國家。大地主制因大地主生產規模大,收入多;競爭力弱的小農戶則生活貧困。造成社會貧富差距擴大。同時為避免與殖民母國利益相抵觸,南美洲工業發展受限,僅能輸出廉價的農、牧、礦等原料,且高價的工業產品由於受到殖民地式經濟影響,南美洲仍以出口第一級產品為主,單一化的產品,易受國際價格波動影響,使南美洲經濟不穩定,且為因應國際市場需求,多種植經濟作物,許多國家須進口糧食,導致農業發展失衡。
南美洲各國經濟發展水平和經濟實力相差懸殊。巴西和阿根廷為經濟最為發達的國家,加之委內瑞拉、哥倫比亞、智利和秘魯,六國國內生產總值佔全洲的90%以上。各國現代代經濟都高度集中在少數大城市或沿海地區,山區和邊遠地區經濟落後。2010年南美GDP35783.24億美元僅佔世界649112.53億美元的5.69%。從2000~2005年間南美洲經濟出現負增長2010年南美洲許多國家經濟名次還比2000年還低。 南美洲地區各國由於其經濟發展和收入水平不同,對醫療衛生方面的投入也不同,因此各國的醫療衛生條件和醫療水平存在很大差異。一些比較貧窮的國家用於公共醫療衛生方面的支出占國民收入的不到2%,而較發達的國家則超過5%。富國和窮國之間人均醫療支出的比例為10:1。人均醫療支出最高的巴貝多為636美元,人均支出最低的海地僅為62美元;富國和窮國之間病床的擁有量為10:1,醫生的擁有量為20:1。由於收入和投入的不同,各國的醫療衛生指標也明顯不同。從嬰兒死亡率和預期壽命來看,嬰兒死亡率最好的是哥斯大黎加(為9‰),最差的是海地(為86‰)。哥斯大黎加的預期壽命為76歲,海地為57歲。就是在同一國家,不同地區也不一樣。不同收入階層之間在醫療衛生條件方面的差距也是很大的。
據報道,本地區占人口總數40%的窮人的患病機會比占人口總數20%的富人高4倍。除衛生指標上的差距以外,總的醫療衛生狀況差別也很大。這大致可分為4種不同的情況。第一種,英語加勒比國家和哥斯大黎加,盡管用於醫療衛生方面的支出與拉美地區其他一些國家基本相同,但醫療衛生狀況好於其他國家;第二種,南錐體國家的醫療衛生支出在國內生產總值中的比重超過7%,其醫療衛生水平與收入水平相稱;第三種,巴西的投入較大,但其效果並不盡如人意;第四種,其餘國家就其收入水平而言,在醫療衛生方面的成就比預想得要差,衛生方面的投入比地區平均水平低50%。
南美國家的醫療衛生體制可分為3種:
(1)私人醫療衛生系統。本地區大多數國家的私人醫療部門都比較龐大,其就診量佔地區就診總量的一半,住院病人佔地區的1/4。其資金主要來源於患者的醫葯費。醫院根據病人的支付能力提供不同水平的醫療服務。其服務對象基本上是富有階層。
(2)公立醫療衛生系統。公立醫療衛生部門由國家通過稅收提供資金。病人免費就醫。其服務對象大多是沒有公職的和貧困階層的人。
(3)社會保險衛生系統。社會保險衛生系統的醫療資金來源於入保人的醫療保險稅。即入保人只要將其月工資收入按一定比例存入社會保險機構,就可在本系統下的醫療衛生機構免費就醫。本系統的服務對象基本上是在公共部門和正規經濟部門就職的工薪階層。
❻ 智利為何成為南美經濟發展最好的國家南美其他國家怎麼不學學,還是這種方式有什麼害處
智利屬於中等發展水平國家。礦業、林業、漁業和農業資源豐富,是國民經濟四大支柱。礦藏、森林和水產資源豐富,以盛產銅聞名於世,素稱「銅礦之國」。已探明的銅蘊藏量達2億噸以上,居世界第一位,約佔世界儲藏量的1/3。銅的產量和出口量也均為世界第一。鐵蘊藏量約12億噸,煤約50億噸。此外,還有硝石、鉬、金、銀、鋁、鋅、碘、石油、天然氣等。盛產溫帶林木,木質優良,是拉美第一大林產品出口國。漁業資源豐富,是世界第五大漁業國。工礦業是智國民經濟的命脈。2001年,工業總產值為57220.56億比索,礦業總產值30507.27億比索。工礦業從業人口為82.9萬人,占總勞動力的14%。2001年,農、林業產值15243.51億比索,農業勞動力70.4萬人,占總勞動力的12%。耕地面積1.66萬平方公里。全國森林覆蓋面積1564.9萬公頃,佔全國土地面積的20.8%。主要林產品為木材、紙漿、紙張等。智利是是以經濟開放而著稱於世的貿易國家。2003年出口額首次突破200億美元大關,達到210.46億美元。
資源型經濟,其他國家學不來!
❼ 南美洲各國的經濟發展水平排名是怎樣的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南美洲經濟發展很快,經濟結構發生顯著變化。但各國經濟水平和經濟實力
相距甚遠。巴西、阿根廷已建立了比較完備的國民經濟體系,兩國國內生產總值約佔全洲2/3。委內瑞拉、哥倫比亞、智利、秘魯經濟也較發達。
工礦業:工業以采礦業和製造業最為重要。采礦業是南美各國的基礎部門,大部分礦產供出口,委內瑞拉、阿根廷、厄瓜多、秘魯等國的石油;巴西、委內瑞拉、智利的鐵;玻利維亞的錫、銻;智利、秘魯的銅;蓋亞那、蘇利南的鋁土;秘魯的鉛、鋅、銀、鉍;智利的硝石、鉬;巴西的鈮的產量或出口量在世界占據重要地位。輕工業為南美多數國家製造業的主體,肉類加工、製糖、飲料、皮革、紡織、服裝等部門較發達。鋼鐵、汽車、化工、橡膠、電器、機械等重工業集中在巴西、阿根廷、委內瑞拉、智利、秘魯、哥倫比亞等國家。
農業:農業在南美各國經濟中具有重要意義。種植業中經濟作物占據絕對優勢。南美洲是可可、向日葵、菠蘿、馬鈴薯、木薯、巴西橡膠樹、煙草、金雞納樹、玉米、番茄、巴拉圭茶、辣椒等栽培植物的原產地。甘蔗、香蕉、咖啡分別佔世界總產量的20?5%,其中巴西的咖啡和香蕉產量均居世界第一位;可可、柑橘均佔世界總產量的25%左右,其中巴西的可可產量居世界第三位;劍麻產量居各洲第二位,主要產在巴西;巴西木薯產量居世界第一位。南美洲向世界提供所需咖啡、香蕉、蔗糖的絕大部分及大量的棉花、可可、劍麻等。東南部阿根廷等國則大量出口肉類和糧食。牛、羊的總頭數在世界上占重要地位。沿海盛產鯷魚、沙丁魚、鰻魚、鱸魚、金槍魚等,秘魯和智利為世界著名漁業國。南美洲大部分國家中多數人從事農業生產,但糧食生產仍不足自給,大多數國家需進口糧食。
❽ 南美洲以熱帶經濟作物為主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熱帶范圍廣闊,氣候類型以熱帶雨林氣候和熱帶稀樹草原氣候分布最廣。
南美洲熱帶范圍廣闊,溫帶面積不大,寒帶缺失。氣候類型以熱帶雨林氣候和熱帶稀樹草原氣候分布最廣。南美洲的經濟雖有較大發展,但農礦產品仍然是主要的出口商品,農業以種植業為主,經濟作物占絕對優勢,大量出產咖啡、香蕉、蔗糖、棉花、可可等,是天然橡膠、可可等熱帶作物的故鄉。多數國家的糧食生產不能滿足本國的需要。
❾ 智利為什麼會成為南美唯一的發達國家呢
這是因為智利資源豐富 ,政治穩定,國民受教育程度高,經濟發展自由,人口密度小,還有強大的軍事保障,以及英國的扶持,這些有利條件保證了這個南美國家的穩定富裕的發展。由於智利占盡了資源的優勢,雖然國土狹長,卻發展的非常好,比巴西,阿根廷的 GDP 都要高,成為南美最發達的國家。
由於各種礦產資源豐富,智利的軍隊裝備也是最好的,依託這支軍隊,智利在和周邊國家的戰爭中不斷開疆拓土。 有人說智利一半的土地是通過戰爭打出來的,這話應該是很貼切了。雖然智利的工業和農業都不太發達,但是豐富的礦產和漁業 ,以及林業,旅遊業加上畜牧業。使得這個南美的小國成為最富裕的國家,連美國都要對智利另眼相看,不敢輕易招惹,這一點足可以看出智利的強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