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人民大學勞動經濟學怎麼樣

人民大學勞動經濟學怎麼樣

發布時間:2022-08-05 19:09:34

『壹』 大學經濟學排名

排名

等級

校名

學校類型

省份

1

A++

中國人民大學

綜合

北京

2

A++

北京大學

綜合

北京

3

A++

南開大學

綜合

天津

4

A++

中央財經大學

財經

北京

5

A++

西南財經大學

財經

四川

6

A++

上海財經大學

財經

上海

7

A++

廈門大學

綜合

福建

8

A++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財經

北京

9

A++

東北財經大學

財經

遼寧

10

A++

復旦大學

綜合

上海

11

A++

南京大學

綜合

江蘇

12

A++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財經

湖北

13

A++

武漢大學

綜合

湖北

14

A+

湖南大學

綜合

湖南

15

A+

華中科技大學

理工

湖北

16

A+

山東大學

綜合

山東

17

A+

暨南大學

綜合

廣東

18

A+

中山大學

綜合

廣東

19

A+

浙江大學

綜合

浙江

20

A+

西安交通大學

綜合

陝西

21

A+

吉林大學

綜合

吉林

22

A+

北京師范大學

師范

北京

23

A+

清華大學

理工

北京

24

A+

江西財經大學

財經

江西

25

A+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

財經

北京

26

A+

南京財經大學

財經

江蘇

27

A+

四川大學

綜合

四川

28

A+

西北大學

綜合

陝西

29

A+

上海交通大學

綜合

上海

30

A+

浙江財經大學

財經

浙江

31

A+

遼寧大學

綜合

遼寧

32

A

山東財經大學

財經

山東

33

A

東南大學

綜合

江蘇

34

A

華東師范大學

師范

上海

35

A

天津財經大學

財經

天津

36

A

重慶大學

綜合

重慶

37

A

浙江工商大學

財經

浙江

38

A

北京交通大學

理工

北京

39

A

北京工業大學

理工

北京

40

A

中國農業大學

農業

北京

41

A

安徽財經大學

財經

安徽

42

A

安徽大學

綜合

安徽

43

A

上海

『貳』 讀研究生,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的勞動經濟學好,還是廈門大學的財政學好求建議!謝!!

人大在全國都有很大的影響力,廈大在「上海以北」影響力相當之弱,如果確定在北方經營,建議去人大~

希望能幫到你~

『叄』 勞動經濟學的就業前景

(1)經濟學專業就業總體來說前景很好,能在綜合經濟管理部門、政策研究部門、金融機構和企事業單位從事經濟分析、預測、規劃和經濟管理工作。
(2)勞動經濟學專業國外發展前景廣闊。
在美國,勞動經濟學是經濟學最重要的研究領域之一。在經濟學20多個分支中,按社會重視程度、課題數量及發表文章數量、質量等指標排序,勞動經濟學排在第二位,僅次於金融經濟學。勞動經濟學在理論基礎、技術手段、方法論以及做研究的資料積累、資料庫等方面,都屬於經濟學中比較前沿、先進、成熟的學科,內容豐富,涉及領域非常廣泛,內部有各種分支、理論流派和各種與政策相關的長期討論的問題。

『肆』 人大的勞動人事學院怎麼樣在職研究生

一、基本信息
名稱: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
簡稱:人大勞動人事學院
成立時間:1983年10月
學院地址:中國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大街59號中國人民大學求是樓
郵政編碼:100872
現任院長:楊偉國
師資:學院現有教授 9人,副教授16人,講師7人;另有返聘教授 8人。全院教職員工合計50餘人。
下設學系:4個,分別是勞動經濟和勞動關系、人力資源管理系、社會保障系和勞動力市場系4個學系。
科研機構:中國社會保障研究中心、勞動經濟和勞動關系研究所、組織行為研究所、人力資源開發和評價中心等研究機構。一個勞動科學學術資料信息中心,一個勞動科學實驗室。
二、勞動人事學院簡介

1、發展歷程
建院20多年來,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已成為中國最重要的勞動和社會保障、人力資源管理專業人才的培養基地和在這些領域有重要影響的學術研究機構。
1994年,學院經國家批准設立了國內唯一的一家勞動經濟學博士點;
2001 年,勞動經濟學以86%的高票同意率和免於答辯的待遇成為全國優勢顯著的國家級重點學科,也是迄今全國唯一的勞動經濟學國家級重點學科。
2003年在全國通訊評議中,社會保障學科以94. 44分的高分通過了新設博士點。同時,經中國人民大學批准,並經國務院學位辦備案,在國內第一家設立了人力資源管理博士學位點。
迄今為止,學院現有勞動經濟和勞動關系、人力資源管理系、社會保障系和勞動力市場四個系;有中國社會保障研究中心、勞動經濟和勞動關系研究所、組織行為研究所、人力資源開發和評價中心等研究機構。一個勞動科學學術資料信息中心,一個勞動科學實驗室。

2、學院規模
學院現有勞動經濟學、勞動關系、人力資源管理、社會保障和職業開發與管理5個系(教研室);設有中國就業研究所、勞動關系研究所、組織行為研究所、中國人民大學領導科學研究中心、中國社會保障研究中心、人力資源開發和評價中心等研究機構;建有勞動科學學術資料中心和勞動科學實驗室;擁有勞動與社會保障、人力資源管理和勞動關系3個本科專業;勞動經濟學、勞動關系、人力資源管理和社會保障4個碩士點;勞動經濟學、社會保障人力資源管理、勞動關系交叉學科四個博士點;與其他院系共享一個應用經濟學博士後流動站。其中勞動經濟學為國家級重點學科,社會保障學科為北京市重點學科。[1]

3、師資機構
經過20多年來的發展,學院形成了一支整齊的專業師資隊伍,一批著名的專家學者在學院任教。其中有我國勞動經濟學科的開拓者、老一代著名經濟學家趙履寬教授;著名勞動經濟學家和收入分配及管理專家、中國勞動學會副會長曾湘泉教授;著名社會保障與災害保險學者、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中國社會保險學會副會長鄭功成教授;著名勞動關系和勞工問題專家常凱教授;著名人力資源專家孫健敏、彭劍鋒等教授。
學院現有教授 9人,副教授16人,講師7人;另有返聘教授 8人。全院教職員工合計50餘人。
還有來自包括美國、德國、日本、加拿大、英國、澳大利亞、俄羅斯以及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的近20位國際著名學者擔任我院兼職教授。教師中擁有博士學位的比例達到70%,80%的教師有國外學習和進修的經歷。

4、招生培養
建院以來,學院共培養各類畢業生2000多人;現有在校生600餘人,包括海外留學生、博士後、博士、碩士和本科生,還有校外在職攻讀研究生班的學員500餘人。
學生畢業後大多在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大型的國有企業、民營企業和外國在華投資企業工作。許多人已成長為著名的教授、專家和政府的高層領導及企業人力資源部門的高層經理。

5、學院理念
在「學術立院」、「學術興院」思想指導下,近年來學院科研工作取得顯著成績。
目前承擔的在研成果達到20多項,其中包括國家重點成果、教育部重點成果、北京市社科基金重點成果和國際成果等。學院教師出版和發表了大量的學術論文和學術著作,並取得了一系列標志性成果。
成功舉辦了「全球化條件下兩岸三地勞工與社會保障」研討會、「中美產業關系與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建設研討會」、「全球化背景下的勞工保障和企業社會責任研討會」等大型的學術活動。
學院與中國人民大學書報復印資料中心合作,成功地承辦了《社會保障制度》、《勞動經濟與勞動關系》兩份刊物,辦刊質量明顯提升,在學術界與政策層面的社會影響持續擴大。

6、國際交流
學院高度重視國際合作與交流,近年來開始實現新的突破。國際合作從被動轉為主動,從局部轉為全面,從低層次交流向高層次交流,由臨時性轉向長期穩定的合作。
與國際勞工組織勞工研究所、美國康乃爾大學產業和勞工關系學院、德國奧斯納布盧克大學社會科學院、英國卡地夫商學院和日本神戶人力資源研究所等一批國外著名學術組織建立了長期良好合作關系。
訓練和培養解決未來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及人力資源管理問題的高水平專家,是學院的神聖職責,也是21世紀的中國賦予學院最富有挑戰性的工作和任務。
三、碩士生就業情況分析
1、 從2008年開始,碩士新增加勞動關系專業,但是生源一直較少。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碩士一直是全院碩士生人數最多的專業;由於2008、2009年招收了一批社會保障定向生,因此統招的人數有大幅度的下降,勞動經濟學專業人數一直處於平穩狀態。
2、 碩士畢業生近三年就業地區統計
碩士生就業地區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廣東及省會城市。其中,各個專業在北京就業的人數比例幾乎都在60%以上,其中2009年勞動經濟學和人力資源管理專業這一比例更是接近80%。
從2007-2009三年的就業情況來看,勞動經濟學專業畢業生留京的比例平穩增長,只有2008年低於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社會保障專業回省城的比例一直在25%-30%之間,略高於勞動經濟和人力資源管理專業;人力資源管理專業是我院最熱門的專業,歷年的就業質量都很高,留京比例也越來越高。
3、 碩士畢業生近三年就業行業統計
碩士生畢業後的主要就業去向是進入國有企業、公務員及事業單位、回省會城市、繼續讀博及出國等。其中,進入國有企業的比例一直是最高的,排在第二的是進入公務員及事業單位的比例。
勞動經濟學專業進入國有企業的學生比例一直在70%以上,其中2007年更是達到了80%;社會保障專業學生進入公務員及事業單位的比例一直處於相對較高的位置,這與該專業的特殊性分不開;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學生進入國企的比例一直保持在72%左右,進入其他行業的比例較平穩;勞動關系專業學生主要是進入國企和公務員及事業單位就業,其他行業的較少。

『伍』 請問勞動經濟學研究生有沒有實用性,就業前景怎樣

勞動經濟學研究生

一、專業介紹
勞動經濟學是應用經濟學的一個二級學科之一,此學科以勞動力市場現象及其所引起的勞動力資源配置為研究對象,是研究勞動經濟理論與實務的學科,具有理論經濟學和應用經濟學雙重屬性。
1、研究方向
(01)勞動力市場與收入分配理論
(02)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
(03)人力資源經濟活動分析(勞動經濟計量)
(04)勞動關系與勞動法
(註:各大院校的研究方向略有不同,以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為例)
2、培養目標
培養熱愛祖國、熱愛科學,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和學術修養,有較強業務水平,德、智、體全面發展的高層次人才。系統了解勞動經濟學和其它經濟學知識,對於國內外經濟理論和經濟實踐中的重大問題有較清楚的了解;能運用現代經濟分析方法和計算手段;熟悉掌握一門外國語;具有獨立從事科研的能力。身心健康。學位獲得者能夠勝任研究、教學和經濟管理工作。
3、研究生入學考試科目:
①101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或203日語
③303數學(三)
④901經濟學
(註:以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為例,各院校在考試科目中也有所不同)
二、推薦院校
勞動經濟學專業碩士全國較強的招生單位有:
中國人民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浙江大學、南開大學、東北財經大學、西南財經大學、復旦大學、廈門大學、中南大學、暨南大學、華南師范大學、遼寧大學、中央財經大學、南京理工大學
三、相同一級學科下其他相關專業
國民經濟學、區域經濟學、財政學、金融學、產業經濟學、國際貿易學、統計學、數量經濟學、國防經濟
四、課程設置(以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為例)
(一) 必修課(學位課)
1 .公共必修課
(1) 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
(2) 第一外國語
2. 專業共同必修課
管理數學、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
3. 專業必修課
人口資源環境統計學 、人口經濟學 、生態與可持續發展經濟學 、資源與環境經濟學
(二) 選修課(非學位課)
1. 指定選修課
計算機應用、國內外人口、生態研究文獻選讀、區域與城市經濟學、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學
2 .任意選修課
社會調查與統計分析、農業經濟學、社會學原理、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第二外國語
五、勞動經濟學專業就業前景分析:
(1)經濟學專業就業總體來說前景很好,能在綜合經濟管理部門、政策研究部門、金融機構和企業從事經濟分析、預測、規劃和經濟管理工作。
(2)勞動經濟學專業國外發展前景廣闊。
在美國,勞動經濟學是經濟學最重要的研究領域之一。在經濟學20多個分支中,按社會重視程度、課題數量及發表文章數量、質量等指標排序,勞動經濟學排在第二位,僅次於金融經濟學。勞動經濟學在理論基礎、技術手段、方法論以及做研究的資料積累、資料庫等方面,都屬於經濟學中比較前沿、先進、成熟的學科,內容豐富,涉及領域非常廣泛,內部有各種分支、理論流派和各種與政策相關的長期討論的問題。
六、就業方向及規劃
(1)就業地區:
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就業選擇面廣
(2)就業領域:
從近幾年的就業情況來看,學生畢業後大多在中央和地方各級政府、高等院校、大型的國有企業、民營企業及外國在華投資企業工作,許多畢業生已經成長為著名的專家、學者和政府的高層領導,以及企業人力資源部門的高級管理人員。主要從事人力資源管理、勞動科學研究等相關工作。據調查顯示,用人單位對本專業畢業生予以了較高的評價,許多優秀畢業生都已走上政府部門的領導崗位和企業中高層管理者崗位。
(3)就業規劃:
經濟類相關證書:經濟專業技術資格實行全國統一考試制度,資格考試設置兩個級別:經濟專業初級資格、經濟專業中級資格。通過考試可以取得《經濟專業技術資格證書》,獲得相應級別的專業技術資格,由人事部統一發放合格證書。考試每年舉行一次,考試時間一般安排在11月初。

『陸』 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的就業情況

本科設有勞動與社會保障(包含勞動關系方向)、人力資源管理兩個專業;碩士設有勞動經濟學、勞動關系、社會保障、人力資源管理四個專業;博士設有勞動經濟學、社會保障、人力資源管理三個專業。
根據歷年畢業生的去向,學生的就業行業大概有:公務員、國有企業、三資企業,另外還有部分學生讀研(博)或出國深造。下面就本科、碩士、博士分專業進行就業情況的分析介紹。 1、 本科畢業生2007-2009專業分布情況統計 2007 2008 2009 勞動與社會保障 46 53 59 人力資源管理 70 69 66 合計 116 122 125 根據表可以看出,本科學生總數逐年遞增,但是增長幅度不大。其中,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人數逐年遞增,人力資源管理專業人數波動不大,一直在65-70之間徘徊。
2、 本科畢業生2007-2009就業地區統計
本科生就業地區主要分布在北京、省會城市、廣東、上海等地,其中在京就業的比率一直保持在60%以上。社會保障專業在京就業的比率一直高於人力資源管理專業。
3、 本科畢業生2007-2009就業行業統計
本科生畢業後主要去向是國有企業、讀研、回原籍省份、出國等。
其中,社會保障專業進入國企的比例逐年增多,讀研的學生比例逐年下降;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畢業生進入國企的比例一直保持在40%以上,讀研的學生比例在2009年有大幅度提高;進入其他行業的學生一直占很少的比例。 1、 碩士畢業生近三年專業分布情況統計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勞動經濟學 34 29 29 勞動關系 0 6 3 社會保障 62 31 39 人力資源管理 71 61 67 合計 167 127 138 從2008年開始,碩士新增加勞動關系專業,但是生源一直較少。由上圖可以看出,我院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碩士一直是全院碩士生人數最多的專業;由於2008、2009年招收了一批社會保障定向生,因此統招的人數有大幅度的下降,勞動經濟學專業人數一直處於平穩狀態。
2、 碩士畢業生近三年就業地區統計
碩士生就業地區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廣東及省會城市。其中,各個專業在北京就業的人數比例幾乎都在60%以上,其中2009年勞動經濟學和人力資源管理專業這一比例更是接近80%。
從2007-2009三年的就業情況來看,勞動經濟學專業畢業生留京的比例平穩增長,只有2008年低於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社會保障專業回省城的比例一直在25%-30%之間,略高於勞動經濟和人力資源管理專業;人力資源管理專業是我院最熱門的專業,歷年的就業質量都很高,留京比例也越來越高。
3、 碩士畢業生近三年就業行業統計
碩士生畢業後的主要就業去向是進入國有企業、公務員及事業單位、回省會城市、繼續讀博及出國等。其中,進入國有企業的比例一直是最高的,排在第二的是進入公務員及事業單位的比例。
勞動經濟學專業進入國有企業的學生比例一直在70%以上,其中2007年更是達到了80%;社會保障專業學生進入公務員及事業單位的比例一直處於相對較高的位置,這與該專業的特殊性分不開;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學生進入國企的比例一直保持在72%左右,進入其他行業的比例較平穩;勞動關系專業學生主要是進入國企和公務員及事業單位就業,其他行業的較少。 1、 博士畢業生2007-2009年專業分布情況統計 2007 2008 2009 勞動經濟學 4 3 6 社會保障 2 4 6 人力資源管理 4 4 4 合計 10 11 16 博士生畢業人數自2007起呈現上升趨勢,其中人力資源管理專業人數沒有變化,社會保障專業逐年遞增,勞動經濟學專業人數有升有降。
2、 博士畢業生2007-2009就業地區統計
博士生主要就業地區是北京,去外地就業的很少。
3、 博士畢業生2007-2009就業行業統計
博士生主要就業地區是北京,去外地就業的很少,主要從事行業是公務員及事業單位,進入企業的畢業生也很少,近三年每年只有一兩個人進入國企。 從歷年的就業情況來看,存在以下幾個特點:
1、留京比例較高。
2、進入國企的學生較多。
這與勞動人事學院的進入人力資源管理部門的就業傳統分不開。歷年來,學生進入企業大部分是做人力資源管理,已畢業學生在招聘的時候偏向於母校的師弟師妹,我院校友回校招聘的比例很高,這一因素對我院學生的去向影響很大。因此,勞動人事學院的學生一直保持著畢業進入國企的傳統。
3、博士生主要進入公務員及事業單位。
博士生畢業後主要是進入高校或政府部門做研究,因此,就業主要集中在公務員及事業單位,進入企業的較少。
4、總體就業率高。
畢業生就業率一直處於較高水平,尤其是博士和碩士,幾乎達到百分之百就業。本科生由於讀研人數較多,因此,也保持了較高的就業率。

『柒』 中國勞動關系學院勞動經濟學專業是什麼樣的專業才成立的嗎

中國人民大學是國內經濟學領域最強的大學啦,在教育部官方學科評估中,無論是應用經濟學,還是理論經濟學,還是農林經濟管理,均排名全國第一。所以其勞動經濟學自然也是很強的存在(勞動經濟學是應用經濟學的一個二級學科之一)

『捌』 著急!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的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和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的人力資源管理

其實,感覺這兩個學院還都不錯。
純粹論本學科,人事勞動學院擁有國內最早唯一的一家勞動經濟學博士點,也是迄今全國唯一的勞動經濟學國家級重點學科,也是國內第一家設立的人力資源管理博士學位點。勞動人事學院號稱人力資源管理專業人才的培養基地。學院擁有著名人力資源專家孫健敏、彭劍鋒等教授。
商學院的人力資源管理,個人感覺更注重人力資源與企業管理方面的相互影響。
讀在職的話,如果你是高層管理人員,讀商學院比較好。如果本身職位就是做人力的,可考慮勞動人事學院。

『玖』 關於中國人民大學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

我是勞人的,就說點我知道的吧。
勞動人事學院的主打是勞動經濟學和人力資源管理,勞人的社保教學也有很多勞經和人管的內容,它的前身事實上是90年代時撤銷的本科專業勞動經濟學。現在勞人的社保本科保研時還同時對應著勞經和社保兩個研究生專業。大多數社保的畢業生出來之後主要從事的也是人管方面的工作,真正去從事社會工作當公務員或者下社區的人不多。人大勞人院以在人力資源管理方面的優勢聞名全國,所以就業率與就業走向在全校都是數一數二的。勞人社保的領軍人物是副院長社會保障領域的權威鄭功成教授,他同時也是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現任系主任是仇雨臨教授。但鄭功成教授由於全國人大的工作很忙,很少給本科生上課,每年帶的研究生也很少。
公共管理學院這方面我知道的不多,它的主打專業應該是行政管理吧,學科教育上更偏重行政工作和社會工作以及相關理論。學生出來後理論上更多的應該是去政府機關或事業單位。公平地說,公管的教學水平、師資力量、學科建設等方面和勞人並沒有水平上的差別,但由於學科性質本身的原因,畢業生就業沒有勞人好。公管社保的領軍人物應該是現任院長董克用老師,他也曾經當過勞人的院長。
至於為什麼會分成兩個專業,這是有其歷史原因的。社會保障這個專業嚴格講是應該設在公共管理學院的,大多數學校也都是這樣。但80年代國家的勞動人事部要和人民大學合辦勞動人事學院,在學科設置時就把社會保障的學科納入到了勞人名下。後來人大有一段時間籌備院系改革,一度要把勞人撤院、社保轉入公管,後來作罷,公管的社保應該就是那時建立起來的。所以說公管的社保建立得要比勞人晚。

你要跨專業考當然沒有問題,只要把專業課的書讀好就行,但是建議你盡早開始准備,但勞人的復試線是很高的,公管我不知道但應該也不低

『拾』 西南財經大學的金融和人民大學的勞動經濟學哪個好

研究生選學校看地理位置,選專業看就業。
人大名氣大,不過這個專業好像很難找工作,如果想繼續讀博士以後當老師,這個還湊合。
西財地理位置一般,如果想在中國西部和東南沿海工作,西財的金融還是比較認的。在銀行找工作應該沒有問題。

閱讀全文

與人民大學勞動經濟學怎麼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幸福西餅怎麼預約美團券 瀏覽:42
怎麼喝美女的尿 瀏覽:705
安徒生的故事裡有哪些詞句 瀏覽:80
婚姻炸騙判多少年 瀏覽:864
幸福的層次是什麼 瀏覽:240
哪個台在播幸福滿園 瀏覽:906
男朋友看美女該怎麼給他說 瀏覽:248
吳建豪下一站幸福電視劇哪裡能看 瀏覽:196
歌聲里的愛情就像檸檬草是什麼歌 瀏覽:189
霞浦縣和羅源縣哪個經濟好 瀏覽:857
如何感受幸福的英語作文 瀏覽:180
為什麼經濟下行而用電量又上漲 瀏覽:11
推薦什麼關於魔法的故事 瀏覽:29
老年人怎麼評論美女 瀏覽:262
婚姻感情糾紛怎麼解決 瀏覽:455
美女你長得怎麼那麼像趙麗穎 瀏覽:888
愛情沒有捷徑走可走什麼意思 瀏覽:160
霍啟剛體育事業有哪些 瀏覽:298
愛情保衛戰你為什麼不讓我離開 瀏覽:82
現場故事編寫怎麼編 瀏覽: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