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三大經濟綱領是( )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三大經濟綱領:第一,沒收官僚資本的大銀行、大工業、大商業歸新民主主義國家所有。第二,沒收封建地主階級的土地,分配給無地和少地的農民,實行耕者有其田",發展各種具有社會主義因素的合作社經濟;第三,保護民族工商業。
❷ 新民主主義政治綱領和經濟綱領的主要內容
(一)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政治綱領
推翻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壓迫,建立無產階級領導的各個革命階級聯合專政的民主共和國。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國體是各革命階級的聯合專政;政體是民主集中制。
(二)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經濟綱領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經濟綱領是沒收封建地主階級的土地歸農民所有,沒收四大家族為首的壟斷資本歸新民主主義國家所有,保護民族工商業。
沒收封建地主土地歸農民:農民問題是實現無產階級領導權的中心問題。農民問題,首要的是土地問題。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國家,沒收封建地主的土地是廢除封建土地制度最徹底的辦法。一方面,廢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反封建革命的根本任務,共產黨要爭取農民,就必須解決土地問題。另一方面,只有廢除封建土地所有制,解放生產力,才能使廣大人民走上富裕的道路。
沒收四大家族為首的官僚資本歸新民主主義國家所有:四大家族為首的官僚資本是帝國主義勢力在中國的延伸。沒收官僚資本意味著推翻帝國主義在中國的統治。同時沒收官僚資本歸新民主主義國家所有,使其成為社會主義性質的國營經濟,又具有消滅剝削的社會主義革命性質。
保護民族工商業:民族資產階級也參加了民主革命,它們並非反動階級,不能採取簡單剝奪的方式,而且在新民主主義經濟中民族資本主義還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❸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三大經濟綱領分別是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三大經濟綱領:第一,沒收官僚資本的大銀行、大工業、大商業歸新民主主義國家所有。第二,沒收封建地主階級的土地,分配給無地和少地的農民,實行"耕者有其田",發展各種具有社會主義因素的合作社經濟;第三,保護民族工商業。
❹ 新民主主義的經濟綱領是什麼
新民主主義經濟綱領:
中國共產黨解決農民土地問題的路線方針政策。沒收官僚資本的雙重革命性質。在新民主主義條件下保護民族工商業,發展資本主義。新民主主義的五種經濟成分。新民主主義經濟建設的方針。
(4)新明主主義革命的經濟綱領是什麼擴展閱讀
土地制度的根本變革,消滅封建的生產關系,廣大農民獲得政治上和經濟上的翻身;這將解放農村生產力,極大地調動農民的生產積極性,為人民革命戰爭提供物質基礎;也使工農聯盟得以鞏固,推動農村人民政權的建設;
並為農民走互助合作的道路,發展農業合作經濟,創造必要的前提。是鞏固和擴大統一戰線的需要。團結民族資產階級,有利於團結全國的知識分子、愛國華僑及其他愛國民主人士。
❺ 新民主主義的經濟綱領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三大經濟綱領:第一,沒收官僚資本的大銀行、大工業、大商業歸新民主主義國家所有。第二,沒收封建地主階級的土地,分配給無地和少地的農民,實行"耕者有其田",發展各種具有社會主義因素的合作社經濟;第三,保護民族工商業。
在新民主主義條件下保護民族工商業,發展資本主義。
保護民族工商業是新民主主義經濟綱領中的重要內容。中國共產黨從中國的實際出發,認為中國資本主義分為官僚資本主義與民族資本主義兩個不同的部分,必須採取不同的政策。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不但是為著建立新民主主義的國家而奮斗,而且是為著發展中國的生產力、為中國的現代化而奮斗。
為了發展新民主主義經濟,毛澤東在黨的七大上代表中國共產黨論述了在新民主主義條件下發展資本主義的問題。毛澤東強調說:在中國,沒有私人資本主義經濟以及新民主主義的國家經濟和合作社經濟的發展,要想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廢墟上建立起社會主義社會來,那隻是完全的空想。有些人不了解共產黨人為什麼不但不怕資本主義,反而在一定的條件下提倡它的發展。我們的回答是這樣簡單:拿資本主義的某種發展去代替外國帝國主義和本國封建主義的壓迫,不但是一個進步,而且是一個不可避免的過程。它不但有利於資產階級,同時也有利於無產階級,或者說更有利於無產階級。現在的中國是多了一個外國的帝國主義和本國的封建主義,而不是多了一個本國的資本主義,相反地,我們的資本主義是太少了。我們共產黨人根據自己對於馬克思主義的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明確地知道,在中國的條件下,在新民主主義的國家制度下,除了國家自己的經濟、勞動人民的個體經濟和合作社經濟之外,一定要讓私人資本主義經濟在不能操縱國民生計的范圍內獲得發展的便利,才能有益於社會的向前發展。毛澤東還針對有些人懷疑中國共產黨不贊成發展個性,不贊成發展私人資本主義,不贊成保護私有財產的情況,明確回答"這是不對的"。毛澤東說。我們主張的新民主主義的任務,正是要解除對這方面的束縛和破壞,"保障廣大人民能夠自由發展其在共同生活中的個性,能夠自由發展那些不是操縱國民生計而是有益於國民生計的私人資本主義經濟,保障一切正當的私有財產。"
1949年,毛澤東在《論人民民主專政》中又指出:"我們現在的方針是節制資本主義,而不是消滅資本主義。"這是由中國經濟的落後性決定的。
❻ 新民主主義的政治,經濟,文化綱領是什麼
新民主主義革命政治、經濟、文化綱領是什麼?
答案:
1)新民主主義的政治綱領:推翻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在中國的統治,建立一個無產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各個革命階級聯合專政的民主共和國。
2) 新民主主義的國體:新民主主義共和國。
3)新民主主義的政體:採取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4)前途:新民主主義共和國,既有社會主義因素,又有非社會主義因素,將來必然要過渡到社會主義共和國……
新民主主義經濟綱領:
1)沒收封建地主階級的土地歸農民所有,是新民主主
義革命的基本內容(中心內容)。土地革命是民主革命的基本內容。土地革命的演變:
①中國共產黨的第一個土地法《井岡山土地法》。
②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實行的土地政策是減租減息(二五減租、一分減息)。
③1946年「五四指示」中共中央《關於清算減租及土地問題的指示》
④1947年10月,頒發了《中國土地法大綱》
⑤1950年6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
2)沒收官僚資本歸新民主主義國家所有,這是新民主主義經濟綱領中的又一項重要內容。~沒收官僚資本,建立社會主義性質的國營經濟。
3)保護民族工商業,是新民主主義經濟綱領中極具特色的一項內容。對民族資本主義採取保護的政策,不但有利於資產階級,同時也有利於無產階級。
文化綱領:新民主主義的文化就是「無產階級領導的人民大眾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是無產階級領導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文化。
❼ 新民主主義經濟綱領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①農民問題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中心問題,其中最主要的是土地問題。因為舊中國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農業大國,土地制度極不合理,不到農村人口10%的地主、富農掌握了70%~80%的土地,占農村人口總數90%以上的貧農、雇農、中農和其他勞動者只有20%~30%的土地。
②封建的土地所有制和剝削關系嚴重阻礙了社會生產力發展,是中國長期貧窮落後的根源。因此,消滅封建地主階級,實現土地制度的根本改革,這就成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一項基本任務。
③土地制度的根本變革,消滅封建的生產關系,廣大農民獲得政治上和經濟上的翻身;這將解放農村生產力,極大地調動農民的生產積極性,為人民革命戰爭提供物質基礎;也使工農聯盟得以鞏固,推動農村人民政權的建設;並為農民走互助合作的道路,發展農業合作經濟,創造必要的前提。
❽ 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三大經濟綱領是什麼
沒收封建階級的土地歸農民所有。沒收蔣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陳立夫為首的壟斷資本歸新民主主義的國家所有。保護民族工商業。
這三條就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三大經濟綱領。
❾ 新民主主義經濟綱領的主要內容是
新民主主義的經濟綱領是沒收大銀行、大工業、大商業歸新民主主義的國家所有,沒收地主的土地,分配給無地和少地的農民,實行耕者有其田,保護民族工商業。新民主主義三大經濟綱領是中國共產黨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實行的基本經濟政策。
新民主主義的特點
沒收封建地主階級的土地歸農民所有,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主要內容中心內容,黨在民主革命時期,逐步認識到土地革命的極端重要性,形成了土地革命路線,這就是依靠貧雇農,團結中農,有步驟、有分別地消滅封建剝削制度,發展農業生產。
沒收官僚資本歸新民主主義國家所有,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題中應有之義,反對官僚資本主義並非因為它是資本主義,而是因為這種資本同外國帝國主義、本國地主階級和舊式富農密切地結合著,是一種買辦的封建的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沒收官僚資本,包含著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的雙重性質。
保護民族工商業,是新民主主義經濟綱領中極具特色的一項內容,保護民族工商業,發展資本主義,是由中國落後的生產力和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性質所決定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對象是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而不是一般地消滅資本主義和資產階級。
民族資產階級與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聯系較少,民族資本主義經濟是一種與新生產力相聯系的先進的生產方式和經濟成分,它對發展社會生產力,發展現代技術等方面都有積極作用,因此,對民族資本主義工商業必須採取保護的政策。
❿ 簡述新民主主義的經濟綱領
新民主主義的三大經濟綱領是他曾在1940年《新民主主義論》中就提出過新民主主義的經濟綱領,後又在《目前形勢和我們的任務》中把新民主主義經濟綱領明確概括為:「沒收封建階級的土地歸農民所有,沒收蔣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陳立夫為首的壟斷資本歸新民主主義的國家所有,保護民族工商業。」其中沒收封建階級的土地歸農民所有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主要內容。
①農民問題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中心問題,其中最主要的是土地問題。因為舊中國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農業大國,土地制度極不合理,不到農村人口10%的地主、富農掌握了70%~80%的土地,占農村人口總數90%以上的貧農、雇農、中農和其他勞動者只有20%~30%的土地。
②封建的土地所有制和剝削關系嚴重阻礙了社會生產力發展,是中國長期貧窮落後的根源。因此,消滅封建地主階級,實現土地制度的根本改革,這就成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一項基本任務。
③土地制度的根本變革,消滅封建的生產關系,廣大農民獲得政治上和經濟上的翻身;這將解放農村生產力,極大地調動農民的生產積極性,為人民革命戰爭提供物質基礎;也使工農聯盟得以鞏固,推動農村人民政權的建設;並為農民走互助合作的道路,發展農業合作經濟,創造必要的前提。
沒收官僚資本歸新民主主義的國家所有
①以蔣、宋、孔、陳四大家族為代表的官僚資本,在土地革命戰爭後期形成,抗戰時期達到頂峰,壟斷了全國的經濟命脈。它同外國壟斷資本、本國地主經濟相結合,成為買辦、封建的國家壟斷資本,代表著反動的生產關系,是國民黨反動統治的經濟基礎,不僅壓迫工人和農民,而且壓迫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嚴重地阻礙中國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②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前夕,官僚資本約佔全國工業資本總額的2/3,佔全國工礦、交通運輸業固定資產的80%,並壟斷全國的金融業。
③沒收官僚資本具有雙重的革命性質:一方面反帝反封建、摧毀國民黨反動政權的經濟基礎,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性質;另一方面解決大資產階級與官僚資本問題,又帶有社會主義革命的性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