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為什麼經濟學家在判斷經濟福利時用真實gop,而不用名義gdp
因為要排除通脹,以便直接比較
❷ 平時國家公布的GDP是名義上的(nominal)還是實際的(real)
中國政府公布的一直是名義GDP,沒有包含通貨膨脹等因素.
美元計價的名義GDP受匯率影響很大。實際增長很快,但如果匯率下降,名義GDP增長速度就會受影響,例如,我國在1980-1995年間,人民幣對美元名義匯率下降貶值了560%多,結果雖然我國實際經濟增長這期間每年在9%左右,但美元計價的GDP增長相當有限,人均GDP僅僅從1980年的250美元增長到四五百美元。
在1980-1995年期間,人民幣貶值了560%多,這一方面促進了中國出口的快速增長,但另一方面,也巧妙地掩飾了中國大陸的經濟發展真實成果,推遲了西方壓迫人民幣升值的時間。
❸ GDP對國家的實際意義
GDP的意義又何在?
作者:lixinyc
按照英國著名經濟史和經濟統計學家安格斯·麥迪森的預測:中國可能在2015年恢復其世界頭號經濟體的地位,到2030年,中國佔世界GDP的比重可能增加到23%,那時中國的人均收入水平也會超過世界平均水平的1/3。熱愛GDP喜歡中國的經濟發展,我也堅信憑著中國人自己的智慧和能力,我們有能力把自己的家園建設的更好。不過,就目前來講,GDP的意義又何在?我展開了思考。
GDP世界第一,是不是就意味著我們回到了大唐盛世。中華民族已經完成了偉大復興?我看未必。據史料記載中國康乾盛世和晚清的時候,我們的GDP總量就是世界第一的。當小日本攻打中國之際,我們的國內GDP還仍然是日本的三倍左右。我們現如今的中國在趕英超美,GDP已經超過了英國很快超過日本,在不遠的將來也會坐穩世界GDP第一的王座。可是,這對我們的意義又何在?世人都知道,我們的外匯儲備(主要是美元)世界第一。這又有何意義?當你兜里的錢多了,人家又急著讓你升值,從而減少人家的債務,得不喪失哦。
要說排名,我倒是很有興趣,來查一查中國的其他世界排名
中國一些讓人沉痛的世界排名(括弧內為本人的簡短評論)
中國醫療公平性全球倒數第四(醫療改革的結果如何,現還未知。要想向世界上很多國家實行全民醫療免費,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支付能力,中國現階段大學學費世界最高(有人計算過,農村人要想攻讀一個大學生,要不吃不喝幾十年,才可賺夠學費)。
中國的城鄉收入差距世界最高(能夠直接享受中國GDP增長成果的只是少數人,能夠直接從政府救市措施中受益的只是少數企業、少數人,社會公平問題仍被忽視。衡量貧富差距的堅尼指數在中國已達到0.5左右,超過國際公認的警戒線0.4。)。
中國稅務負擔全球第二(奇捐雜稅猛於虎啊)。
中國「清廉指數」排名全球第七十一名(這一條----我無話可說)。
中國環境可持續指數吊車尾,在全球一百四十四個國家和地區中,中國位列第一百三十三名。(有個朋友回國剛回來,剛下飛機就說,這是那裡著火了,怎麼這么大的煙霧。我說,你沒出國前,不也是一樣嗎。只是不識廬山真面目)。
中國已成為地球上大氣污染最嚴重的國家之一(同上)。
中國的礦難死亡人數佔全世界總量的百分之八十(還是無語)。
中國為全球自殺人數最多的國家(為什麼?中國每年至少有二十五萬人死於自殺,兩百萬人自殺未遂。)。
中國是全世界行政成本最高的國家(不會吧?沒有反對黨,因該是效率高才對)。
中國是世界上規定死刑罪名的絕對數量最多的國家。(我支持這個,把貪官都殺光,但是,好像沒有人可以剝奪別人生的權利)
中國是全球文盲或半文盲人數最多的(這一條我有點兒懷疑,不是說,早在幾十年前,我們已經消除了文盲嗎,報告說,中國有一億八千萬名文盲或半文盲,我強烈懷疑)。
以上是中國的一些世界排名,看完之後有些心痛。中國經濟仍在快速發展,GDP仍然會繼續趕英超美。我女兒說,中國很像一個吝嗇的土財主暴發戶,剋扣佃農的地稅糧食以求得自身的滿足。女兒又說,中國更像一個沒落的貴族,太想證明自己我回來了。
❹ 什麼是GDP deflator
GDP deflator,譯GDP平減指數,又稱為GDP縮減指數,是指沒有剔除物價變動前的GDP(名義GDP)增長與剔除了物價變動後的GDP(實際GDP)增長之商。
該指數也用來計算GDP的組成部分,如個人消費開支。它的計算基礎比CPI更廣泛,涉及全部商品和服務,除消費外,還包括生產資料和資本、進出口商品和勞務等。因此,這一指數能夠更加准確地反映一般物價水平走向,是對價格水平最宏觀測量。
之所以有名義GDP與實際GDP的區別,是因為在一個宏觀經濟中,產品與勞務的市場價格總是處於不斷的變動之中。而在同一年份中,名義GDP與實際GDP之間的差別則反映了這種價格變動的影響。
由於GDP有名義GDP與實際GDP之分,為了反映兩者之間的內在聯系,必須去除價格變動的影響,由此提出了GDP價格調整指數的概念。它是指名義GDP與實際GDP之間的百分比值。即:
GDP平減指數=名義GDP/實際GDP*100
計算公式:GDP平減指數=(名義GDP增長/實際GDP增長)X 100%
(4)為什麼經濟學家常用真實gdp擴展閱讀:
GDP平減指數的優缺點:
GDP平減指數最大長處在於其統計范圍包括了所有產品和勞務,因而最適於描述一般價格水平的變動。
缺點則有以下幾點:
1.其編制的計算方法較復雜,搜集資料較困難,不僅編制間隔較長(多數國家一年才編一次),而且編制時間也較長,時效性差,這些不利於對通貨膨脹的早期預警。
2.以報告期產量為權數計算的,包含了國內生產總值的構成變化,而不僅僅是純價格的變動,這對准確反映通貨膨脹也有影響。
3.不能專門反映通貨膨脹對居民家庭消費的影響,從直觀性的操作性上看,不如居民消費價格指數。
以上幾種價格指數都各有特點和局限,如果採用價格指數上漲率來測定通貨膨脹,則應根據研究目的和實際資料的可能,綜合考慮加以選擇,以得出更准確的判斷。
❺ 名詞解釋:實際GDP
1、實際GDP是指在一年內該國居民所生產的最終產品與勞務按某一基年的市場價格計算得出的貨幣總量。由於不同年份的實際GDP按同一基年的不變價格計算得出,不包含在不同年份中因價格變動對GDP的影響。
2、實際GDP反映了這一時期內國內生產總值中實際產出數量的真實變化情況,便於不同年度國內生產總值之間的比較。
3、實際GDP只反映產量的變動,最常用的方法是用,即用過去某一年(稱為基年)的價格為標准,測算GDP數值。為了分析比較生產水平的實際增長幅度,往往需要把按計算的調整為按不變價格計算的。調整方法是:把某年選定為基年,那麼該年的即基年價格為不變價格。
4、實際GDP是用從前某一年作為基期的價格計算出來的當年全部最終產品的市場價值。它衡量在兩個不同時期經濟中的產品產量的變化,以相同的價格或不變金額來計算兩個時期所產生的所有產品的價值。
拓展資料:
一、名義GDP與實際GDP的聯系
兩者都可以用以表示國民生產總值和經濟發展狀況。
二、名義GDP和實際GDP的區別是:
1、兩者採用的價格水平不同:前者是採用的本期的價格來衡量本期的產出或收入,後者是採用既定基期的價格來衡量本期的產出或收入。
2、兩者的經濟意義不同:前者採取本期價格衡量本期產出說明名義GDP衡量的是本期經濟活動的綜合結果,這個綜合包括價格水平也包括產量;後者較之而言,相對精確衡量了本期產量成果,更好說明了物質財富的進展情況。
3、兩者計算方法不同:名義GDP也稱貨幣GDP,是用生產物品和勞務的當年價格計算的全部最終產品的市場價值。實際GDP,是用從前某一年作為基期的價格計算出來的當年全部最終產品的市場價值。
❻ 實際gdp計算公式是什麼
實際GDP=名義GDP/100*某年的GDP平減指數。
實際GDP和名義GDP通常是不等的,名義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等於實際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與通貨膨脹率之和,由通貨膨脹引發的價格變動,即使產量一直沒有變動,名義GDP仍然會上升。
資料來源
在季度GDP核算時,將所有可以在核算時獲得的、適用的經濟統計調查數據都用於GDP核算。資料來源主要包括兩部分:
一是國家統計調查資料,指由國家統計系統實施的統計調查獲得的各種統計資料,如農林牧漁業、工業、建築業、批發和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房地產業等統計調查資料、服務業抽樣調查資料、人口與勞動工資統計資料、價格統計資料等。
二是行政管理部門的行政記錄資料,主要包括: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國家稅務總局、銀保監會、證監會等行政管理部門的相關數據,例如中國人民銀行的金融機構本外幣信貸收支情況、國家稅務總局分行業的稅收資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