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當代大學生面對世界金融危機應在哪些方面做好准備
期末作文,自己根據需要改一下。
當代大學生如何面對金融危機?
金融危機看起來離我們大學生很遠似的,電視天天報道、報紙日日登載、大家時時談起,其實我們中有些大學生聽的太多、看得太多、說的太多而想的太少。其實,金融危機情系我們當代大學生!
在我們這個偏僻的地級市裡,受金融危機的程度看起來似乎不是很大,表現的也不是那麼明顯。即使受金融風暴席捲撫州的房價已經大跌、股市正處於低迷,但對於我們這些沒有經濟能力的大學生又有何影響呢?
其實不然,大學是社會的一部分,當然大學生就是社會的一部分了。在全球再次的金融風暴到來時,經濟又一次大蕭條,面對的是就業崗位減少、公司的大面積裁員等等問題。這種後果是非常可怕的,相信大家都看過卓別林演的《摩登時代》,那就是金融危機的真實寫照。相信,寫到這我們一定會說金融危機與我們大學生息息相關。
大學生是為人子為人女,當次貸危機和金融風暴影響了你父母的月薪甚至就業時,難道你能說你跟金融危機沒有關系嗎?大學生作為有素質有文化的年輕人,當看到全球經濟極度低迷、市場即將崩盤,難道你能無動於衷這次金融危機嗎?其實我們都不能。
就說大學生的就業,這應該是大學生最關心的事了。因為關心,所以在意;因為在意,所以重視;因為重視,所以理解。這就是從關心到理解的過程。
據報道:「眼下美國金融危機的影響正在波及全球,銀行、證券、保險等金融行業受到影響比較大;另一方面,很多赴美留學的中國學生可能會選擇回國就業,這勢必會加大國內高端人才市場的競爭。」專業人士也分析到了這點,更說明金融風暴在危機我們當代大學生了。美國是教育大國,是人才的搖籃,更是全球的經濟軸心,美國經濟蕭條了,世界能毫發無傷,想到未必吧。報道中說了好多「海歸」要回國就業了,對我們即將畢業的大學生來說將是一種挑戰。當然對我國大學生就業形勢過分悲觀是不可取的,但是我們大學生自己要有緊迫感啊。是時不待我啊,而不是舍我取誰啊;是畢業先找份安定工作,而不是這山望到那山高啊;是增強自我素質,而不是抱怨生不逢時啊。
大學生和金融危機是天涯咫尺又是咫尺天涯。
當然我們大學生還未真正走進社會,金融風暴在社會中狂風暴雨,但校園是我們的避風港。
大學生終就還是要溶入社會的。大學是社會的,人也是社會的。作為當代大學生該如何面對這場金融危機呢?理性面對,積極准備是最好的方式。
金融危機的影響,首當其沖的是金融、證券投資、國際貿易等財會類專業,如果金融危機演化成為經濟危機,那麼其他專業的就業形勢也不容樂觀了。其實不然,相對於我們地質院校,就業形勢還是不錯的,前不久中核集團的人力資源部部長來我校招聘畢業生,而像金鈾責任有限公司來我校招畢業生的企業單位還是蠻多的。當然我校一些財金會計類的專業就業在這次危機中受到一定影響,但是只要我們理性面對,積極准備,對自己的要求更高一點,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這樣也能在面臨金融危機等困境時找到一份中意的工作。
如今,金融風暴危機了這個社會,影響了我們大學生的就業。但危機帶來了困擾,既是挑戰,更是機遇,等待我們這些大學生去面對挑戰,而戰勝危機之後,則是更明朗的前途。
古語「福兮禍之所倚,禍兮福之所伏」,這可能可以更好的解釋如今中國受金融危機的情況。他既是挑戰,也是機遇。
如果我們中國每位大學生能以這次金融危機為挑戰,再次演繹《士兵突擊》中「不拋棄、不放棄」的精神,相信人人都能完成自己的大學夢想,進而實現自己的人生夢想。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機,相信我們齊心協力一定能克服重重困難。
Ⅱ 大學生如何看待金融危機
金融危機對於大學生就業的影響
「世界經濟金融危機對現在的大學生就業究竟有多大影響?」這個問題,是時下校園里即將畢業的大學生們最關心的問題,同時也是大三學生重點憂心的問題,而對於大二學生來說,則是即將考慮的問題。針對這些問題,筆者近日在寧波大學采訪了一些大學生,真切感受到了來勢兇猛的全球金融風暴在平靜的校園激起的陣陣漣漪。
嚴峻的經濟形勢逼學生重新規劃人生
與經濟變化相適應的,是心態的變化。一些大學生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學習狀態,開始關注財經報道,惡補專業課程。
以前,小超秉著「全面發展」的原則,熱衷參加各種社會活動,對學業並不是很看重。「畢業後總會有口飯吃吧」是他過去常說的話,但如今,他不太參加各種活動了,每天按時上下課,專注於學業,還時不時找人討論金融危機下的失業問題,連口頭禪都換成了「未來渺茫,前途無望,畢業即失業,總得找口飯吃吧!」
沈晶(化名)是經濟專業的大三學生,成績在班裡名列前茅,平時她晚上回到宿舍的第一件事兒是打開電腦,看看電影上映的消息,和室友聊聊天。隨著金融危機的話題被不斷提起,她開始緊張起來,原本在就業和讀研間猶豫的她,下定決心准備讀研。
現在晚上回到宿舍,她依舊是打開電腦,卻不再關注有什麼新片、大片上映,而是瀏覽本校研究生院的網站和外校的網站,查看與考研相關的政策信息。
沈晶嗜睡,尤其是早上的那段睡眠,對她而言至關重要,凡是同寢室同學第二天上午有早課的,沈晶一定在頭天晚上臨睡時反復提醒說,你早起放輕動作,千萬別吵醒我啊。但現在的沈晶已成為同寢室最早起床的人,每天早上7點,她就掙扎著從上鋪爬起來,穿衣、洗漱,然後背起書包出門。為了不吵醒同寢室的同學,她關門時還將鑰匙輕插到門鎖里,再扭轉半圈,輕輕帶上。
關於未來,沈晶有了自己的打算:「現在世界經濟出現這種狀況,一時半會兒也緩不過來,我還是好好學習,好好准備讀研,至少能在學校多呆兩年,把金融危機這陣風避過去,期待兩年後經濟狀況有所好轉,讓我能找個好工作。」
一波波下跌讓學生股民激情耗盡
筆者曾以為寧波大學的大學生參與股市應該少數,然而當筆者采訪一位學長時,他透露出來的情況令筆者「震驚」—— 因為前兩年股市「節節攀升」,至少在去年有近一半的他所以為的精英投身股市。但隨著今年股市的低迷,尤其是在金融危機發生後,很多身為股民的學生被迫成為「守倉人」,財富縮水,消費慾望也降低了。
對於今年的股市狀態,這位學長深有體會,他於去年在12.9元這個價位接手的股票,在今年2月底曾漲到20元左右,現在卻落得每股僅7元。眼見自己的錢袋縮水,他感到有些懊惱:「雖然我有過心理准備,但沒想到金融危機來得這么快。」不過他也有些慶幸,因為他的投入並不多,不至於像其他人那樣瘋狂。
石磊(化名)是計算機專業的一名大學生,在近幾個月也經歷了情緒上的一波三折。在2006年至2007年長達一年的中國股市上漲時期,他看著股市瘋狂的狀態,決定等到股市從頂峰掉下來後再擇機入市。今年4月,股市跌到3500點左右時,石磊覺得正是時機,便在申銀萬國證券公司開了戶。
在石磊看來,中石油在未來最大的優勢是能穩健發展,雖然每年增長率並不高,但是資金規模大,也算是個財大氣粗的主兒,尤其是中石油表明要涉足成品油領域,以後的發展空間就更為廣闊了。4月22日那天,中石油跌到每股18元以下,這與石磊估算出的15元買入價已經接近了。他自己攢了1000多元,加上從父親那兒獲得的贊助,一共投入3000多元,在17.6元的價位買入200股中石油。當石磊點擊滑鼠左鍵,按下「確認購買」,電腦屏幕顯示交易成功——幾個月的猶豫,在不到一分鍾的時間內終結。
但股市情況並不如他預想的那麼樂觀,下單當天,中石油就一路走綠,最終收於16.07元。此後的一段時間,中石油的股價反復不定,5月也一度漲到近19元,石磊躊躇了許久,選擇繼續持有,但從那以後中石油便一波一波地下跌。
起初,石磊還堅持每天上網,看20分鍾大盤情況和個股狀況,隨著中石油的一路走低,尤其是金融危機發生後,眼見自己的資金不斷縮水,石磊早已沒了當初的激情。現在,石磊一周只看一次大盤,「首次入市就遭遇這樣的打擊,權當是交學費了,說好聽點兒,我叫『長期持有者』,說不好聽點兒,就是被套牢了。金融危機發生後,我做好了打持久戰的准備,股市一年兩年爬不起來,三年五年總得爬起來吧。幸虧當初我看的是關於巴菲特的書,深受他的價值投資理論的感染,如果當初看的是索羅斯的短期投資理論,估計現在的我又是一種心境了。」
部分行業校園招聘受到波及
金融、房地產、日用消費品等行業受到金融危機的打擊,目前的招聘需求減弱,加大了相關專業大學畢業生的就業壓力。筆者通過同學在寧波另外一些高校了解到,以往這個時期,會有很多銀行、證券公司、保險公司、房地產公司進入校園,通過舉辦宣講會的方式招聘畢業生,但現在這些公司來得少了。許多金融、經濟類的大學畢業生選擇讀研,或者進入其他類型企業,做市場銷售、財務管理方面的工作。
筆者近日又采訪了大四學生言謙(化名)。對於就業工作,早在大一時,言謙就決定畢業後成為一名技術人員,因為他看到企業用人需求很旺盛,「那時候,來招聘的企業都排到學院的門口了。」
今年該找工作了,真正的專業對口企業卻遲遲不露面,言謙逐漸意識到受金融危機的影響,本專業對口企業來校招聘的人數會減少。他轉變了就業定位,決心成為一名營銷人員,「當務之急是先找到一份工作,也許做營銷的工作壓力會很大,但對專業要求不高,相比其他職位門檻比較低。」而也很幸運的是,言謙剛被美的公司通知去面試。
金融危機目前只波及部分行業,機械、重工專業的同學就輕鬆了很多。一位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的應屆畢業生告訴筆者,他們學院的就業狀況一向不錯,大部分畢業生都是進入企業做技術工作,今年他們專業的92名同學已經有10人簽約;有20名同學面試通過後對單位不太滿意,拒簽或者遲遲不肯簽約。他自己在拒絕了三四家公司後,才決定與寧波長征機械廠簽約。
大學生應做好准備
關於金融危機發生之後的就業狀況,寧波大學招生就業處的有關負責人認為,今年與往年相比會有波動,但是這種波動主要集中在就業結構上,從目前來看,重工業和機械製造業方面並沒有受到大的沖擊,所需的技術人才在數量上反而略有增加,而銀行、房地產等行業來學校招聘的數目會減少。他指出,與就業情況相比,金融危機對校園最大的影響,其實體現在同學們的思想狀態方面,很多同學對自己的定位和人生規劃會發生一定的變化。
「金融危機的爆發也給考生和家長提了個醒,讀大學、選專業不能『一窩蜂』。」省教育考試院相關專家如是說。近年來證券市場的紅火,催生了一大批盲目報考財經類院校和專業的學生。報考的人多,畢業的人就多,如果金融危機的影響持續存在,那麼他們找工作難也就不奇怪了。「因此現在的大學生就該早早做好准備。」一位學長最後這么說。
Ⅲ 結合經濟危機論述大學生如何積極應對經濟危機
金融風暴的到來讓大學生就業問題更加嚴峻,大部分用人單位需要聘用有經驗的在職人士,而不願僱用「一張白紙」的應屆畢業生……華育國際大連中山軟體校區職業規劃專家指出,就業難並非簡單意義上的崗位缺口大,而是崗位需求與人才供給的不對稱,歸根結底是因為:
一、定位不清,目標不明。大學畢業生對就業市場感到茫然,工作頻繁變動客觀上導致了大量的磨擦性失業。
二、缺乏核心能力,就業競爭力弱。大量求職群體跟不上經濟發展和產業發展的要求,專業知識和技能都不能滿足崗位所需,處於被市場淘汰的邊緣。
三、工作主動性弱,不愛自己的職業。部分求職者缺乏職業素養,對工作抱著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鍾的想法。
專家建言:
1.認識自己,明確職業定位。
2.調整觀念,看懂職場需求。
3.立足根本,做好職業規劃。
Ⅳ 面對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當代大學生應該怎麼做
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實際是市場經濟不完全和信息不對稱造成的。大學生要不斷的加強學習世界經濟史,開展新經濟學和世界經濟發展模式研究。要有歷史使命感和責任感。
Ⅳ 對於 本次經濟危機。大學生應該如何
我個人認為作為大學生應該多學點經濟方面的知識,大學生在學校有很多機會接觸經濟學的老師,比如你不是經濟類學科的學生可以選修一些經濟類的課程,也可以到學校的圖書館借些經濟類的書,這樣可以提升自己。做好投資的准備。
還有多學點知識,學的踏實點,畢業可以找個穩定的工作,不然隨便找個工作小單位面對經濟危機的抵抗力差,很容易失業的,呵呵
Ⅵ 大學生如何面對當前世界經濟形勢
大學生如何面對全球經濟危機
對於全球經濟形勢而言,當前全球性的經濟增長速度顯著下滑,包括美國在內的發達國家甚至可能陷入衰退。導致全球經濟放緩的主要原因是糧食、能源價格上漲及美國暴發的金融危機。盡管兩者發生的原因不同,影響的對象不一樣,但集中在今年暴發,加大了我國政府的決策難度。在一個全球化的世界裡,各國資本、金融環環相扣。發達國家出現金融危機,導致流動性緊張,發展中國家金融會因國際資本流動減少而出現壓力,甚至也可能出現類似危機。因此,目前的當務之急是穩定國際金融秩序,避免全球性危機的到來。
過去5年,部分發展中國家經濟高速增長,增速明顯高於發達國家。當發達國家出現經濟波動時,發展中國家也會在比較高的平均線上出現波動。因為在全球化的經濟環境下,發展中國家之所以經濟增長比較快,重要原因是投資拉動和出口增長。而投資的重要來源是發達國家,南南貿易近年來雖增長迅速,但南北貿易依然是主體。所以,發達國家出現危機和波動,必然對發展中國家的資金和出口造成影響,從而影響發展中國家的增長率。在發展中國家中,我國處於最游刃有餘的狀態。我國外匯儲備多,政府財政情況好,經常項目盈利相當大,外資在中國整個經濟中所佔比重很小。在當前的情況下,中國靠刺激國內經濟、增加國內需求,可以維持較高的經濟增長。
在面對全球經濟危機的嚴峻條件下,作為一名學生黨員我們更有義務去肩負起屬於我們的義務為此我們要做到以下幾點:第一,要做學習工作的模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學生黨員幹部要有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高標准、嚴要求,兢兢業業地在各自的崗位上做好本職工作,圓滿完成黨和國家的各項任務。要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憂患意識和責任意識,真抓實干,開拓進取,爭取獲得好成績。第二,要做團結的模範。學生黨員幹部要滿腔熱情地為增強信心、重振經濟多做工作。用科學的精神和實事求是的態度鼓舞人心,激勵鬥志,引導學生看到主流、看到機遇、看到希望,自覺地為應對危機貢獻力量;引導人們把思想統一到中央對當前國內國際經濟形勢的分析判斷上來,統一到黨的決策和部署上來,統一到科學發展觀的要求上來;團結廣大群眾認真貫徹落實中央應對金融危機的各項政策措施。第三我們要迎頭趕上,勇於挑戰。挑戰總是與機會並存,危機固然意味著挑戰,但也必然隱含某種進取的機會。環顧古今中外,我們會發現,每一次危機的出現和解決其實都是成就英雄人物的機遇。直面挑戰,挺身而出,化挑戰為機遇,方顯英雄本色銳意進取。第四我們要敢於創新。只有不斷創新才能不斷進步,只有不斷創新才能求得發展,只有不斷創新才會有出路。作為學生黨員只有把更多的時間用於領導群眾創新新事物探索新方法讓我們在全球危機下更具實力,更有競爭力。
學生黨員只有從自身做起肩負起民族繁榮富強的擔子我們才無愧於人民群眾、無愧於黨的培養、無愧於自己的良心我們才能為學生辦實事,才能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才能真正做到為人民服務。
Ⅶ 面對經濟危機,在校大學生應該做些什麼
美國金融危機帶來的沖擊如狂風般掃盪到每一個角落,處處可見「人仰馬翻」。從美國次貸危機開始,到美國的房利美和房地美「兩房」危機,再到雷曼兄弟申請破產、美林銀行被收購、美國最大的保險公司AIG瀕臨破產被注資850億美元拯救、全球股市的持續下跌,預示著華爾街最冷的冬天還沒有到來,美聯儲前主席格林斯潘認為,美國正在陷入「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機之中。這些都可能對中國造成一定程度的負面影響。香港的一位投資銀行家認為,中國即便在危機之初可以屹立不倒,但也絕對無法獨善其身,因為現在的世界是如此緊密地纏繞在一起。
作為我們每一個普通人,我們在金融危機來臨的時候,我們能夠做些什麼呢
1. 做好眼前的每一件事
一定要做好眼前的每一件事,把我們所經手的每一件事情做到盡可能完美,把我們的本職工作做的無可挑剔,做不到第一也不能做到最後。
2. 積極充電,提升個人專業素質
利用閑暇時間,抓緊時間學習,提升自己的專業素質,通過各種渠道讀書、學習、培訓,任何一次學習機會都可以讓我們獲益匪淺,並且得到提升。
3. 節約成本
公司在內部挖潛,挑戰最低經營成本,積極准備「過冬的棉衣」,我們作為一名員工,是不是在做一些准備呢?奢侈品盡量的少消費吧,可買可不買的物件、還在猶豫不決的物品,盡量的放棄吧。節省用水用電、減少娛樂消費、減少浪費等等。
4. 投資、理財我們要謹慎
2008年的股市,飄紅的日子漸行漸遠,2008年入市的股民,折戟沉沙的不在少數。據專業人士預測,從現在開始到2009年,投資還是要慎重慎重再慎重,盡量避免風險投資。如果確實要理財,一定要選擇低風險的理財產品。
5. 多留出點時間陪陪家人和孩子
在工作之餘,多做一點感情投資,陪陪家人,陪陪孩子吧,在物質可能不會太豐盛的未來,來一份豐盛的精神大餐也是蠻不錯的選擇呢。
6. 保持一顆平常心
在非常時刻,保持一顆平常心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世上沒有過不去的坎,這句老話永遠都是對的,可能你的經濟實力下降了,可能你的生活水平下降了,這些都不是最重要,重要的是,我們的精神不能倒下,我們的精神狀態不能萎靡,保持一顆平常心,保持一顆積極向上的心,就會讓我們在凜冽的寒冬感覺這個冬天不太冷。
學習提升能力,交流匯聚人脈,分享實現共贏!
Ⅷ 面對經濟危機的影響,我們該怎麼辦
大學生如何看待金融危機?
伴隨著美國幾家銀行的倒閉和股市的迅速下跌,金融危機儼然已經成為一個熱點。受美國次貸危機的影響,全球經濟形勢一片暗淡,不少企業作出了大面積的裁員,大多數企業則選擇大幅度縮減招聘人數,這對大學生就業來說無異於火上澆油。那麼,在大學里,學生是如何看待金融危機的呢?
普遍關注,反應不一
在浙江理工大學的校園里做一個調查,幾乎全部的學生都知道金融危機,大多數學生在關注金融危機,但反應不一。
大三大四的學生普遍比大一大二更關心金融危機的影響,也許是大一大二還沒有感覺到校園外的嚴峻現實,比較樂觀,就像大一的余同學所說,金融危機會過去的,還沒到他們擔心的時候。但是大四學生作為應屆畢業生,很快面臨著就業,在這個關頭是最焦慮的。一個大四經濟學專業的學生小徐就表示不能再獨善其身了,他說:「這幾年人才市場一直供大於求,就業壓力大,現在又受美國次貸危機的影響,全球經濟不景氣,找工作更難了。」
雖說是所謂「金秋」的季節,遠在太平洋另一岸接踵而至的消息帶來的卻更多的是冬天的寒意。機控學院的應屆碩士畢業生小張坦言最近心情不好,「和朋友一起吃飯,大家都會聊金融危機的事,覺得找工作也跟這天氣一樣,一陣陣入秋的涼意。」他開玩笑說,他們這批「80後」還真是什麼都遇上了,「80後」讀小學的時候讀大學不要錢,讀大學的時候讀小學不要錢,畢業了工作沒得分配,找工作又偏偏遇上全球性金融危機。
面對危機,提高學習積極性
學校里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原本計劃畢業後找一份工作謀生,可是現在形勢不利,他們又拿起了課本投入到考研的復習當中。考上研究生,在學校里躲兩年,也是一種應對金融危機的方法吧。經管學院的小趙雖然只有大三,可她已經在為考研做准備了,暑假報了考研復習班,她說:「笨鳥先飛嘛,大一時荒廢了高數,現在重新撿起來,相信這樣的努力,能考上理想的學校。」
與小趙不同,小徐的應變措施就是爭取考上公務員。為此,一直愛玩的他又重新過起了高三苦讀的生活,每天有空就翻看公務員考試的書籍。「我已經有心理准備了,如果實在沒有好的工作,到時候先就業、再擇業,總不能閑起來呀。」說到這里,他一臉認真。
美國金融危機使得中國留學生迎來了簽證的「黃金期」。很多人考慮出國留學,主要是現在美元匯率下跌,留學性價比更高,美國經濟下滑,美國學校將對自己支付學費的國際學生更加歡迎,很多學校對外擴招,還有留學美國的簽證更好拿了。
近日,丹麥哥本哈根工程學院國際處到浙江理工大學做學生交流生招生的宣傳,日本佐賀大學也來招收2009年的交流生,學生的關注度很高。
理性面對,積極准備
金融危機的影響,首當其沖的是金融、證券投資、國際貿易等財會類專業,如果金融危機演化成為經濟危機,那麼其他專業的就業形勢也不容樂觀了。某公司人力資源總監施國君老師到浙江理工大學做就業指導講座的時候說:「由於金融危機,很多失業者與應屆畢業生同台競技,大學生面對著兩面夾擊。」但一定要理性,切不可消極、放棄,因為很多單位對上手快、一線操作能力強兼具較好的營銷意識和口頭表達能力的大學畢業生,依然「求賢若渴」。所以大學生對自己的要求就要更高,要更努力學習,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這樣才能在面臨金融危機等困境時找到一份中意的工作。
專家指出,對國內大學生就業形勢過分悲觀也是不可取的,因為我國經濟的基本面並沒有改變,經濟增長的動力依然強勁,這為大學畢業生順利就業提供了保障。金融危機的確影響了全球經濟,但可以看到國際影響較大,國內形勢還比較穩定的,依然可以通過自己努力,謀得一職半位的。危機帶來了困擾,既是挑戰,更是機遇,等待我們這些大學生去面對去挑戰,而戰勝危機之後,則是更明朗的前途。
Ⅸ 我們學生怎麼面對這次經濟危機啊
學生無所謂,主要就是自己不要亂花錢就是了,但是不要在吃飯上省著,對身體不好的,該買的東西就買不該買的就不要買,還有如果實在控制不住的話出去時最好不要帶很多的錢,帶一些零花就行了,還有就是不要把大票給破開,這樣很容易就會花掉的
最好多關心父母,他們才真正的苦和累。!!!!
這一點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