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計劃經濟的形式有哪些

計劃經濟的形式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8-04 19:08:32

『壹』 什麼是市場經濟和計劃經濟兩者的區別和聯系

一、市場經濟

自市場經濟產生以來,西方國家經歷了由市場經濟和現代市場經濟兩個發展階段。

1、自由市場經濟

在自由市場經濟階段,資本主義經濟是在價格、供求、競爭等市場機制的引導下運行的,西方國家幾乎都把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奉為圭臬,篤信自由競爭能夠「自動推動社會發展」,強調「管得最少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然而「看不見的手」並不能調節日趨尖銳的資本主義生產無限擴大與市場實際需求相對縮小之間的矛盾。

2、現代市場經濟

面對資本主義制度「如何生存的問題」,資產階級國家強化了經濟干預,力圖藉助於政府這只「看得見的手」來彌補市場缺陷,克服市場失靈,保持國民經濟穩定。於是,政府從市場經濟的「守夜人」逐漸轉變為經濟活動的干預者,開始運用計劃指標、經濟政策和經濟杠桿等手段來調節經濟。由此,現代市場經濟也就逐漸取代了自由市場經濟。

二、計劃經濟

計劃經濟始於社會主義國家。這種經濟體制是與社會主義初始階段比較落後的生產力狀況和不發達的商品經濟相適應的,在需求比較簡單、生產和供給能力相對有限、技術進步比較緩慢的工業化起步階段,它有利於在保障人民基本生活需要的基礎上,集中有限的經濟資源保證經濟發展預期目標的實現。但是,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存在著所有制結構和經營方式過於單一、統得過多過死,完全排斥市場調節的嚴重缺陷。

歷史實踐表明,無論是資本主義還是社會主義,都可以運用市場和計劃這兩種資源配置方式。把市場與計劃兩種調節經濟的手段結合起來,是以社會化大生產為基礎的現代市場經濟的客觀要求,是保證國民經濟持續、穩定、協調發展的基本條件,是當代世界經濟發展的共同趨勢。

『貳』 什麼是計劃經濟什麼是市場經濟什麼是宏觀調控

計劃經濟是指以國家指令性計劃來配置資源的經濟形式.

市場經濟是承認並維護私人擁有生產資料和鼓勵自由競爭、通過市場交換中的價格調節供求和資源分配的經濟運行體制。

宏觀調控(簡稱宏調)是政府實施的政策措施以調節市場經濟的運行。在市場經濟中,商品和服務的供應及需求是受價格規律及自由市場機制所影響。市場經濟帶來經濟增長,但會引發通貨膨脹,而高潮後所跟隨的衰退卻使經濟停滯甚至倒退,這種周期波動對社會資源及生產力都構成嚴重影響。所以宏觀調控是著重以整體社會的經濟運作,透過人為調節供應與需求,來達至計劃經濟之目標。

『叄』 計劃經濟是什麼概念

計劃經濟是指以國家指令性計劃來配置資源的經濟形式,計劃經濟被當作社會主義制度的本質特徵,是傳統社會主義經濟理論的一個基本原理。我國建立後相當長時期實行計劃經濟。
計劃經濟主要特徵:1、國有制居主導地位,2、經濟決策權的高度集中,3、生產單位從屬於行政等級制度, 4、市場在經濟運行中的作用被抑制到最小程度,5、國家通過至上而下的命令協調經濟活動。
計劃經濟的最大優點在於它能夠最大限度地動員集中稀缺資源服務於一些明確、簡單的目標,滿足國家緊急的和壓倒一切的需要。但是更不容忽視的是這一體制有著嚴重的弊端,實行全面的指令性計劃,忽視並排斥市場機制的作用,不利於資源的合理配置。國民經濟計劃制定中的討價還價,使得有的企業僅靠分配的資金、設備與原料完不成計劃,而另一些企業則可以輕而易舉地完成計劃,從而使資源得不到合理、有效的使用。企業考慮的是計劃者偏好,而不是市場需求,商品短缺造成了一個賣方市場,消費者主權受到了嚴重的踐踏與蔑視。
計劃經濟只能在一定的時期實行。現在的經濟形式還是計劃和市場的結合。

『肆』 什麼叫計劃經濟什麼叫市場經濟

計劃經濟就是指所有的資源都有國家按計劃來協調分配。在計劃經濟下,企業都是國有的。企業的盈虧都由國家承擔,大家都吃大鍋飯。所以,在計劃經濟條件下,大多數的企業的效率不高,競爭力意識不強,工作效率低下,資源浪費十分嚴重。

市場經濟是針對計劃經濟而言的,它指的是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重要,由價值規律來協調資源的流動。市場經濟強調企業的效率和競爭意識,堅持優勝劣汰的原則。因此,更有利於資源的優化配置。

經濟體制有自然經濟 商品經濟 市場經濟 計劃經濟之分

『伍』 計劃經濟

計劃經濟,或計劃經濟體制,又稱指令型經濟,是一種經濟體制,而這種體系下,國家在生產、資源分配以及產品消費各方面,都是由政府或財團事先進行計劃。由於幾乎所有計劃經濟體制都依賴政府的指令性計劃,因此計劃經濟也被稱為「指令性經濟」。其餘的三種經濟體系是市場經濟體系、傳統經濟體系和混合經濟體系。

計劃經濟(planned [command] economy●planning economy)是指以國家指令性計劃來配置資源的經濟形式.
時間:1949——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轉折改革開放——1992年中共十四大才明確提出目標要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內容:計劃經濟被當作社會主義制度的本質特徵,是傳統社會主義經濟理論的一個基本原理.這種觀點的邏輯推理是:社會化大生產把國民經濟各部門連結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因而客觀上要求它們之間保持一定的比例關系。
作用:完全政府行政手段調控經濟。

『陸』 什麼計劃經濟

計劃經濟體制(Planned [Command] Economy或Planning Economy)
【計劃經濟被廢止的原因】
本觀點內容全部摘抄自《金融學原理》,有稍微改動和整理。
馬克思在《資本論》第一卷、第三卷,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國家起源》一書都深刻地論證了自然經濟的特徵:①以生產條件公有為基礎。②以生產者的人身依附關系為基礎。③公社的機構顯示了有計劃的分工。④公社成員所需要的各種生活用品僅僅是產品,不是商品。⑤完全的生產經濟,基本沒有交換經濟。⑥勞動的自然形式是勞動的直接的社會形式。⑦在自然經濟中,有時也有一定規模的協作和聯合,但是這種協作和聯合是以直接統治關系為基礎,不是以參加者的利益為基礎。
計劃經濟體制在我國早已被廢止,但是對計劃經濟被廢止的原因仍然值得研究。鄧小平同志指出:「計劃經濟不等於社會主義,資本主義也有計劃;市場經濟不等於資本主義,社會主義也有市場。」但是大部分人沒有深入理解這句話的含義。通過對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的關系的研究,我們發現,原來計劃經濟是一種不利於生產力發展的、帶有自然經濟色彩的、落後的經濟體制。

『柒』 現階段我國的經濟形式主要有哪幾種

我國目前的經濟形式包括四種:
第一種,全民所有制。比如城市土地,國有銀行中的農業銀行、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中國銀行。
第二種,集體所有制。比如農村集體所有制土地,集體所有制企業(南街村或華西村的村辦企業)。
第三種,私人所有。比如中國國內的私營企業、外資企業。著名的華為、富士康等。
第四種,混合所有制。比如中外合資企業,或者個人持有一定股份的國企等。
(7)計劃經濟的形式有哪些擴展閱讀:
經濟類型通常劃分為:
(1)集權型模式。指生產、交換、分配、消費、財政、物資、價格、勞動力等均由國家統一計劃管理,地方和經濟組織許可權很小,忽視市場調節作用的一種管理方式;
(2)分權型模式。對經濟活動的管理,中央集權較少(指令性計劃范圍小),側重於經濟組織的經營自主權,強調市場調節作用的一種管理方式;
(3)集權與分權相結合的模式。指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下,地方和經濟組織能較充分地行使其自主權力。實行計劃調節與市場調節的統一,計劃與市場的作用范圍覆蓋全社會的經濟活動;宏觀經濟調控與微觀搞活相結合,以宏觀調控為主。
經濟類型是體現生產關系和生產力狀況的,並不存在固定的模式,每個社會主義國家應根據本國的國情,選擇適當的模式,以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加速社會主義經濟建設。
我國目前經濟狀況:
經濟形式來看
1、從經濟體制上看
中國已經根本改變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初步建立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這種體制不同於自由放任的市場經濟體制。
在主要以市場機制配置資源的基礎上,更多地發揮市場、價格、競爭作用的同時,也特別注重合理地發揮政府宏觀調控和戰略指導的作用,沒有完全放棄必要的國家管理經濟的作用。
2、從經濟結構上看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結構根據國情和國際環境,在不斷的調整中趨向合理化。在輕工業快速發展、農業得到加強之後,重工業太重、輕工業太輕、農業落後的畸形產業結構已經改變,重點發展的是裝備製造業、高技術產業和服務業。

『捌』 什麼是計劃經濟

計劃經濟相對於市場經濟,是指一種不同於市場經濟的,高度集中的,實現高效率的社會經濟體系。計劃經濟,顧名思義就是有規劃、計劃地發展經濟。

從而避免了市場經濟發展的盲目性、不確定性等問題,給社會經濟發展造成的危害。如:重復建設、企業惡性競爭、工廠倒閉、工人失業、地域經濟發展不平衡、產生社會經濟危機等問題。

計劃經濟,或計劃經濟體制,又稱指令型經濟,是對生產、資源分配以及產品消費事先進行計劃的經濟體制。由於幾乎所有計劃經濟體制都依賴於指令性計劃,因此計劃經濟也被稱為指令性經濟。

解決三個基本經濟問題的是政府,所謂的三個經濟問題是指:生產什麼、怎樣生產和為誰生產。而其中大部分的資源是由政府所擁有的,並且由政府所指令而分配資源的,不受市場影響。其餘的三種經濟體系是市場經濟體系、傳統經濟體系和混合經濟體系。


(8)計劃經濟的形式有哪些擴展閱讀


現代資本主義社會的經濟不是一個統一的整體,而是包括既相區別、又相聯系的兩個部分;一部分是「計劃體系」,另一部分是「市場體系」。

「計劃體系」 由一千家左右大公司組成的。這些企業規模大、技術復雜、投資數量大,所以從籌備建廠至生產出產品,中間經過很長的時間。因此,大企業要求安全和穩定,這就需要有預測和計劃;

企業為了確保自己的收益,就要控制產品的價格,一些大公司採取一致的行動,達成價格協定,這些被固定下來的價格可以長時期地被預測,同時,由於一個公司的價格又是另一個公司的成本,所以,成本也可以預測。

因為在這部分經濟中,市場競爭被 「計劃原則」代替,實質上是一種計劃經濟。這些由大公司組成的 「計劃體系」 擁有廣泛的權力: 控制產品價格和原材料; 控制產品銷售量; 控制資本來源; 影響和控制政府。

「計劃體系」消滅了貧困,已不存在階級對立,其權力掌握在技術和管理人員手中,公司的目標不是最大限度利潤而是穩定和增長,生產者主權代替了消費者主權。由於 「計劃體系」存在著上述優勢,所以它能憑此剝削 「市場體系」。

『玖』 什麼是計劃經濟,我國現在有什麼經濟

計劃經濟(planned [command] economy●planning economy)是指以國家指令性計劃來配置資源的經濟形式.
http://ke..com/view/25266.htm
我國憲法第六條第二款規定,國家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

按照憲法的規定,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經濟形式主要有四種:一是全民所有制經濟。它是由國家代表全體人民佔有生產資料的一種所有制形式。二是勞動群眾集體所有制經濟。它是由集體經濟組織內的勞動者共同佔有生產資料的一種經濟形式。三是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個體經濟是由城鄉個體勞動者佔有少量生產資料和產品,以個人及家庭成員從事勞動為基礎的一種經濟形式。四是中外合資企業、中外合作企業和外資企業。我國基本經濟制度的確定,是總結社會主義建設正反兩方面經驗所作出的必然選擇。實踐證明,我國實行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是強國富民的正確選擇,也是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全面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要求,在總結社會主義建設長期實踐經驗,特別是總結20世紀90年代以來改革開放實踐基本經驗的基礎上,對馬克思主義經濟理論的新發展。

我國基本經濟制度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根本制度保證。

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必須堅持與時俱進,進一步搞好所有制結構調整,並在以下兩個方面進行實踐和創新:一方面,必須毫不動搖地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另一方面,必須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

閱讀全文

與計劃經濟的形式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雷影兄弟和水門有什麼故事 瀏覽:314
美國故事書有什麼 瀏覽:431
現代說祝你幸福古代怎麼說 瀏覽:295
愛情和彩禮哪個劃算 瀏覽:714
台北和上海哪個地方美女多 瀏覽:46
如何把健康app添加到蘋果手錶 瀏覽:238
什麼叫幸福加油 瀏覽:754
淮南大通怎麼辦健康證 瀏覽:495
小縣城美女老師工資多少 瀏覽:478
現在的女人怎麼幸福 瀏覽:883
5195愛情代表什麼意 瀏覽:711
美女特效用的什麼軟體 瀏覽:575
古代有哪些運用計謀獲勝的故事 瀏覽:943
雙魚的婚姻是什麼 瀏覽:148
有關精油的故事有哪些 瀏覽:847
幸福西餅怎麼預約美團券 瀏覽:43
怎麼喝美女的尿 瀏覽:706
安徒生的故事裡有哪些詞句 瀏覽:81
婚姻炸騙判多少年 瀏覽:865
幸福的層次是什麼 瀏覽: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