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再貼現如何調控經濟

再貼現如何調控經濟

發布時間:2022-08-04 09:54:54

❶ 什麼是再貼現政策再貼現政策時如何運行的

法律分析:再貼現是指金融機構為了取得資金,將未到期的已貼現商業匯票再以貼現方式向中國人民銀行轉讓的票據行為,是中央銀行的一種貨幣政策工具。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 第二十二條 中國人民銀行為執行貨幣政策,可以運用下列貨幣政策工具:(一)要求金融機構按照規定的比例交存存款准備金;(二)確定中央銀行基準利率;(三)為在中國人民銀行開立帳戶的金融機構辦理再貼現;(四)向商業銀行提供貸款;(五)在公開市場上買賣國債和其他政府債券及外匯;(六)國務院確定的其他貨幣政策工具。中國人民銀行為執行貨幣政策,運用前款所列貨幣政策工具時,可以規定具體的條件和程序。

❷ 運用哪些貨幣政策來調控市場經濟

貨幣政策工具——又稱貨幣政策手段,是指中央銀行為調控中介指標進而實現貨幣政策目標所採用的政策手段。西方國家中央銀行多年來採用的三大政策工具,即法定存款准備率、再貼現政策和公開市場業務,這三大傳統的政策工具有時也稱為「三大法寶」,主要用於調節貨幣總量。
一、法定存款准備率:是指以法律形式規定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將其吸收存款的一部分上繳中央銀行作為准備金的比率。效果:
1.即使准備率調整的幅度很小,也會引起貨幣供應量的巨大波動;
2.其他貨幣政策工具都是以存款准備金為基礎;
3.即使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由於種種原因持有超額准備金,法定存款准備金的調整也會產生效果;
4.即使存款准備金維持不變,它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商業銀行體系創造派生存款的能力。
局限性:
1.法定存款准備率調整的效果比較強烈,致使它有了固定化的傾向;
2.存款准備金對各種類別的金融機構和不同種類的存款的影響不一致,因而貨幣政策的效果可能因這些復雜情況的存在而不易把握。
二、再貼現政策:指中央銀行對商業銀行持有未到期票據向中央銀行申請再貼現時所做的政策規定。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是再貼現率的確定與調整;二是規定向央銀行申請再貼現的資格。效果:
1.再貼現率的調整可以改變貨幣供給總量;
2.對再貼現資格條件的規定可以起到抑制或扶持的作用,並能夠改變資金流向。
局限性:
1.主動權並非只在中央銀行,甚至市場的變化可能違背其政策意願;
2.再貼現率的調節作用是有限度的;
3.再貼現率易於調整,但隨時調整引起市場利率的經常波動,使商業銀行無所適從。
三、公開市場業務:指中央銀行在金融市場上公開買賣有價證券,以此來調節市場貨幣量的政策行為。
效果:
1.主動性強,它可以按照政策目的主動進行操作;
2.靈活性高,買賣數量、方向可以靈活控制;
3.調控效果和緩,震動性小;
4.影響范圍廣。
局限性:
1.中央銀行必須具有強大的、足以干預和控制整個金融市場的金融實力;
2.要有一個發達、完善的金融市場,且市場必須是全國性的,市場上證券種類齊全並達到一定規模;
3.必須有其它政策工具的配合。

❸ 中央銀行是如何通過再貼現率來調控經濟的

我也不太清楚

❹ 再貼現的特點是什麼

再貼現的特點是:

1、短期性:

中央銀行提供的貸款以短期為主,再貼現票據一般在3~6個月左右,最長不超過1年。

2、官方性:

再貼現率是中央銀行規定的利率,不同於市場利率隨供求變化而變化。

3、標准性或示範性:

再貼現率在利率體系中是基礎利率,其變動表示中央銀行正在採取的措施和經濟景氣的變化,有一種告示效應。



再貼現率與准備金率的關系:

1、提高再貼現率、提高銀行准備金率、公開市場業務,是調節宏觀經濟運行的三大貨幣政策,它們之間是平行的關系,不存在絕對的影響,只是有一點連帶的反應。

2、當經濟處於通貨膨脹時,央行可以提高法定存款准備金,藉以收縮信用及貨幣量;央行也可以提高再貼現率,引起市場利率的上升,利率上升就增加了企業的生產成本,降低投資的邊際效益,從而貸款需求降低。

❺ 宏觀經濟學什麼是再貼現政策,它是如何運行的有什麼特點簡答題

是中央銀行通過制訂或調整再貼現利率來干預和影響市場利率及貨幣市場的供應和需求,從而調節市場貨幣供應量的一種金融政策。

現代許多國家中央銀行都把再貼現作為控制信用的一項主要的貨幣政策工具,再貼現是指商業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將貼現所獲得的未到期票據,向中央銀行轉讓。對中央銀行來說,再貼現是買進商業銀行持有的票據,流出現實貨幣,擴大貨幣供應量。

對商業銀行來說,再貼現是出讓已貼現的票據,解決一時資金短缺。整個再貼現過程,實際上就是商業銀行和中央銀行之間的票據買賣和資金讓渡的過程。

再貼現政策分為二類:

第一類

是長期的再貼現政策,這又包括二種:一是「抑制政策」,即中央銀行較長期地採取再貼現率高於市場利率的政策,提高再貼現成本,從而抑制資金需求,收縮銀根,減少市場的貨幣供應量。

第二類

是短期的再貼現政策,即中央銀行根據市場的資金供求狀況,隨時制訂高於或低於市場利率的再貼現率,以影響商業銀行借入資金的成本和超額准備金,影響市場利率,從而調節市場的資金供求。

❻ 公開市場業務,再貼現率如何調節貨幣供給率

◆調整再貼現率:→商業銀行借入資金的成本→商業銀行對社會提供的信用量→ 貨幣供給總量
改變再貼現資格的條件→改變資金流向→抑制或扶持部門經濟。
◇但該工具的主動性差、調節作用有限
◆通過公開市場業務買賣有價證券:→直接增減基礎貨幣→調控貨幣供應量
影響有價證券價格→調節社會信用量。
◇公開市場業務具有主動性強、靈活性高、調控效果和緩、告示效應好、影響范圍廣等特點。
◇公開市場業務作用的有效發揮是有條件的 。

❼ 如何評價再貼現政策的功效及在我國的作用

再貼現政策是指中央銀行通過規定和調整商業銀行向中央銀行的再貼現率而影響貸款的數量和基礎貨幣的宏觀貨幣調控政策。再貼現率變動影響商業銀行貸款數量的機制是:貼現率提高,商業銀行從中央銀行的借款成本隨之提高,它們會相應減少貸款數量;貼現率下降,意味著商業銀行從中央銀行的借款成本降低,則會產生鼓勵商業銀行擴大貸款的作用。但如果同時存在更強勁的制約因素,如過高的利潤預期或對經營前景毫無信心,這時利率的調節作用則是極為有限的。
再貼現政策一般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是再貼現率的調整,二是規定向中央銀行申請再貼現的資格。前者主要著眼於短期,即中央銀行根據市場的資金供求狀況,隨時調低或調高再貼現率,以影響商業銀行借入資金的成本,刺激或抑制資金需求,從而調節貨幣供應量。後者著眼於長期,對要再貼現的票據種類和申請機構加以規定,如區別對待,可起抑制或扶持的作用,改變資金流向。
再貼現的政策效果體現在兩方面:(1)再貼現率的變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央銀行的政策意向,有一種告示效應。如再貼現率的提高,意味著國家判斷市場過熱,有緊縮意向;反之,則意味著有擴張意向。這對短期市場利率常起導向作用。(2)通過影響商業銀行的資金成本和超額准備來影響商業銀行的融資決策。
但是,再貼現作為一種貨幣政策工具,也有不足之處:(1)不能使中央銀行有足夠的主動權,甚至市場的變化可能違背其政策意願。商業銀行是否願意到中央銀行申請再貼現,或再貼現多少,決定於商業銀行的行為。如商業銀行可通過其他途徑籌措資金而不依賴於再貼現,則中央銀行就不能有效地控制貨幣供應量。(2)再貼現率高低有限度。在經濟高速增長時期,再貼現率無論多高,都難以遏止商業銀行向中央銀行再貼現或貸款。(3)對法定準備率來說,再貼現率比較易於調整,但隨時調整再貼現率也會引起市場利率的經常波動,等等。
我國目前的再貼現政策工具的運用並不理想,主要反映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我國目前的再貼現政策工具的運用並不理想,主要原因在於商業銀行的貼現業務開展的不理想,而其根源又在於商業信用的不理想。
我國計劃經濟體制時期,取消了商業信用這種直接融資形式。改革開放以後,開始恢復,但恢復的二十多年來未取得長足的發展。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1)商業信用規模遠不夠大。長期停滯後恢復,規模上無法馬上發展起來。(2)票據不規范。早期的票據不規范表現為不使用專門的票據,出現了許多糾紛。而近期又出現許多不以真實商品交易為背景的融通票據,並向銀行貼現後違規進入股市。(3)商業信用的當事各方不講信用。雖然有真實商品交易和還款來源,但仍然有些企業無故不還。銀行的貼現業務的良性發展必須是建立在健康的商業信用制度上的。由於存在上述約束條件,從而阻礙了商業銀行票據業務的發展。而中央的再貼現業務也必須是以商業銀行可以健康開展貼現業務為前提的,因此,作為連鎖效應,上述約束條件的存在也限制了中央銀行運用再貼現工具進行貨幣調控的操作。
二、我們國家那種通過基準利率的調節來影響市場利率的機制是不存在的,或者說很大程度上是有缺陷的。中國利率的總體格局是官定利率體制,不存在只調整一個基準利率即影響或迂迴影響市場利率的體制。由於中央銀行不但規定自己的再貼現利率水平,而且還規定商業銀行各項存貸款業務的利率水平,因此這樣的利率體系是缺乏彈性和迴旋餘地的。換言之,由商業銀行或金融機構自發決定市場利率或存貸款業務利率的利率機制是不存在的。
三、由於准備金制度的缺陷,即准備金制度使商業銀行的資金無法做到自求平衡,商業銀行往往依賴中央銀行再貸款取得資金,如果商業銀行再貸款可以輕易得到,那麼商業銀行就沒有辦理再貼現業務的動力和必要。
綜上所述,再貼現政策這一宏觀貨幣調控手段的運用目前還存在著不少問題,但是,隨著貨幣監管機構和社會各經濟主體對這一宏觀調控手段的認識逐步深刻,再貼現政策的執行必將規范化,從而真正產生應有的調控效應。

❽ 再貼現政策的作用

再貼現政策具有以下三方面作用:
能影響商業銀行的資金成本和超額准備,從而影響商業銀行的融資決策,使其改變放款和投資活動。
能產生告示效果,通常能表明中央銀行的政策意向,從而影響到商業銀行及社會公眾的預期。
能決定何種票據具有再貼現資格,從而影響商業銀行的資金投向。
當然,再貼現政策效果能否很好地發揮,還要看貨幣市場的彈性。一般說來,有些國家商業銀行主要靠中央銀行融通資金,再貼現政策在貨幣市場的彈性較大,效果也就較大,相反有些國家商業銀行靠中央銀行融通資金數量較小,再貼現政策在貨幣市場上的彈性較小,效果也就較小。盡管如此,再貼現率的調整,對貨幣市場仍有較廣泛的影響。

閱讀全文

與再貼現如何調控經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事業單位和科長不合怎麼換 瀏覽:722
馬跟豬相配婚姻怎麼樣 瀏覽:476
如何處理故事 瀏覽:604
怎麼教育嗯哼愛情觀 瀏覽:934
數字1423表達愛情什麼意思 瀏覽:43
什麼叫愛情真實內涵 瀏覽:656
龍男狗女婚姻怎麼樣 瀏覽:689
黃驊港買海鮮哪裡經濟實惠 瀏覽:595
婚姻的委身是什麼意思 瀏覽:175
愛情觀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640
王羲之寫書法故事有哪些 瀏覽:177
美女怎麼拍背影好看 瀏覽:920
雷影兄弟和水門有什麼故事 瀏覽:314
美國故事書有什麼 瀏覽:431
現代說祝你幸福古代怎麼說 瀏覽:295
愛情和彩禮哪個劃算 瀏覽:714
台北和上海哪個地方美女多 瀏覽:46
如何把健康app添加到蘋果手錶 瀏覽:238
什麼叫幸福加油 瀏覽:754
淮南大通怎麼辦健康證 瀏覽: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