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新型肺炎疫情對中國汽車產業產生了怎樣的影響呢
新冠肺炎疫情對人們的日常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在經濟下滑的條件下,汽車行業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影響,面臨著巨大的挑戰。第一,各地都加強了疫情防控措施以及手段,消費者需要承擔相應的責任,只能夠居家隔離,以免造成疫情的再次惡化。消費者的工作或多或少的也被疫情影響,因此消費慾望下降,並沒有購車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汽車的銷量。
第四,汽車的一些大企業也許能夠扛過此次危機,但是一些中小企業的資金鏈一旦發現斷裂,就會有著非常大的隱患。中小企業如果沒有度過這次難關,就可能會面臨破產的窘境。新冠肺炎疫情對中國汽車的銷售以及生產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復工時間一再延遲,導致工廠並不能夠正常運轉。不管怎麼樣,還是希望疫情能夠盡快過去,畢竟疫情給各行各業都帶來了沉重性的打擊。
㈡ 疫情給你所處的行業帶來怎樣的影響
疫情之下,很多行業的生存都面臨危機。
每個行業的抗風險能力不同,每個行業、每個企業的現金流狀況不同,所處的產業位置,所遭遇疫情的打擊程度也不同,電影、餐飲、交通運輸、房地產均受到不同程度影響。
1、首當其沖的,就是餐飲行業。
天眼查數據顯示,2021年,全國累計注銷了超100萬家餐飲相關店鋪,茶顏悅色、文和友等也紛紛關店減員,海底撈在2021年關店超過200家。
疫情是一時的,困難也是暫時的。雖然疫情下,很多行業受到沖擊,但只要我們每個人配合防疫工作,居家隔離不外出,相信疫情很快就會過去,生活也會回到正軌。
㈢ 疫情對我國貨幣政策的影響
5月9日,人民銀行發布《2022年第一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指出,總體來看,今年以來貨幣政策主動應對,靠前發力,增強前瞻性、精準性、自主性,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效不斷提升。
報告分析了當前宏觀經濟形勢,介紹了下一階段貨幣政策的執行方向。報告還圍繞存款利率市場化改革、金融控股公司監管等重點工作做了說明。
經濟環境不確定性上升
報告指出,為應對國內外形勢的不確定性影響,報告期內人民銀行主動作為,靠前發力,引導金融機構合理投放貸款,實現一季度貸款同比多增,為穩定宏觀經濟大盤提供有力支撐。
數據顯示,3月末,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余額為207.0萬億元,同比增長11.0%,比年初增加8.5萬億元,同比多增4663億元。貸款利率方面,3月,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分別為3.70%和4.60%,分別較上年12月下降0.10個和0.05個百分點。3月,貸款加權平均利率4.65%,同比下降0.45個百分點。實體經濟融資成本實現進一步降低。
展望未來,報告認為,近期,新冠肺炎疫情和俄烏沖突導致風險挑戰增多,我國經濟發展環境的復雜性、嚴峻性、不確定性上升。從外部看,國際地緣政治局勢緊張,造成大宗商品價格大幅波動,供應鏈和國際貿易受阻;主要發達經濟體通脹屢創數十年新高,正在加快加碼收緊貨幣政策,可能帶來新的擾動和溢出效應;全球疫情還在蔓延,給世界經濟復甦帶來波折和挑戰。
從國內看,經濟發展面臨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近期疫情點多、面廣、頻發,對經濟運行的沖擊影響加大。餐飲、零售、旅遊等接觸型消費轉弱,部分領域投資仍在探底。一些企業出現停產減產,市場主體困難明顯增加。貨運物流和產業鏈供應鏈運轉出現摩擦,經濟循環暢通遇到制約。
報告表示,下一階段,穩健的貨幣政策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穩字當頭,主動應對,提振信心,搞好跨周期調節,堅持不搞「大水漫灌」,發揮好貨幣政策工具的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落實好穩企業保就業各項金融政策措施,聚焦支持小微企業和受疫情影響的困難行業、脆弱群體。
市場化調整機制推動利率下行
今年4月下旬,六大國有銀行及大部分股份制銀行紛紛下調1年期以上期限定期存款和大額存單利率,部分地方法人機構也相應作出下調,這一變動引發市場廣泛關注。
對此,人民銀行在本期報告中介紹了變動背後的緣由及深意。
根據報告,2021年6月,人民銀行指導利率自律機制優化存款利率自律上限形成方式,由存款基準利率乘以一定倍數形成,改為加上一定基點確定。這既維護了銀行存款利率的自主定價權,也有利於引導降低中長期定期存款利率,優化定期存款期限結構,促進市場有序競爭。
然而由於存款市場競爭激烈,實際執行中,很多銀行的定期存款和大額存單利率接近自律上限。這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市場利率有效傳導,存款利率難以跟隨市場利率變化。因此,今年4月,人民銀行指導利率自律機制建立了存款利率市場化調整機制,自律機製成員銀行參考以10年期國債收益率為代表的債券市場利率和以1年期LPR為代表的貸款市場利率,合理調整存款利率水平。
報告指出,新的機制建立後,銀行的存款利率市場化程度更高。在當前市場利率總體有所下行的背景下,有利於銀行穩定負債成本,促進實際貸款利率進一步下行。多家銀行下調大額存單利率即是新機制運轉後的結果。根據最新調研數據,4月最後一周,全國金融機構新發生存款加權平均利率為2.37%,較前一周下降10個基點。
據了解,下階段人民銀行將繼續深化利率市場化改革,完善市場化利率形成和傳導機制,優化央行政策利率體系,加強存款利率監管,著力穩定銀行負債成本,發揮LPR改革效能,推動降低企業綜合融資成本。
推動非金融企業有效隔離金融與實業
今年3月,人民銀行批准設立中國中信金融控股公司和北京金融控股集團的金融控股公司,推動非金融企業有效隔離金融與實業,防範風險交叉傳染。
在報告中,人民銀行明確,將依法依規開展已受理企業的審批工作,繼續穩妥有序推動其他符合條件的企業申設金融控股公司。
報告指出,金融控股公司往往體量較大、業務多元、組織架構復雜、風險外溢性比較強,需要從宏觀、整體和系統關聯的視角對其實施監管,由此成為宏觀審慎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做好相關監管工作,必須做到以下四點:
一是堅持金融業是特許經營行業的理念,做好准入管理。非金融企業若實質控制兩類及以上金融機構,且所控制金融機構的類型和資產規模符合規定情形,應當依法設立金融控股公司。
二是堅持穿透原則,對股東和股權結構實施監管。金融控股公司股權結構應簡單、清晰,可穿透識別實際控制人和最終受益人。
三是實施並表管理,關注利益沖突、風險集中、風險傳染等集團特有風險。推動集團整體及其附屬金融機構保持充足的資本水平,完善各層級公司治理架構,規范關聯交易管理。
四是明確風險隔離要求,在金融控股公司大股東、金融控股公司及其附屬機構以及各附屬機構之間建立風險隔離機制,加強「防火牆」建設。
報告介紹,目前已有多傢具備設立情形的企業正在以申設金融控股公司為契機,摸清家底,推動金融與實業隔離,確保擬設金融控股公司的股東資質合規,確保組織結構、相關制度等符合設立條件。
下一步,人民銀行將加快完善金融控股公司監管配套細則,穩妥有序推動具備設立情形的企業申設金融控股公司,依法依規開展行政審批,並對經批准設立的金融控股公司實施持續監管,加強與相關部門的監管合作和信息共享,推動金融控股集團穩健經營。
本文源自中國銀行保險報
","force_purephv":"0","gnid":"9cf1056ef2cc28aad","img_data":[{"flag":2,"img":[]}],"original":0,"pat":"pdc,mass_leader,piece_72time,art_src_3,fts0,sts0","powerby":"pika","pub_time":1652233260000,"pure":"","rawurl":"http://zm.news.so.com/","redirect":0,"rptid":"6f0d1427824c3e36","src":"金融界","tag":[{"clk":"keconomy_1:存款利率","k":"存款利率","u":""},{"clk":"keconomy_1:貨幣政策","k":"貨幣政策","u":""},{"clk":"keconomy_1:疫情","k":"疫情","u":""},{"clk":"keconomy_1:人民銀行","k":"人民銀行","u":""},{"clk":"keconomy_1:lpr","k":"lpr","u":""},{"clk":"keconomy_1:中國","k":"中國","u":""},{"clk":"keconomy_1:實體經濟","k":"實體經濟","u":""}],"title":"《2022年第一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發布 貨幣政策加大對實體經濟支持力度疫情期間,政府都採取了哪些貨幣政策來調整經濟? - :報告10大核心要點如下: 1、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更靈活適度; 2、充分發揮再貸款再貼現政策的牽引帶動作用; 3、持續深化LPR改革,有序推進存量浮動利率貸款定價基準轉換; 4、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
人民幣升值的影響?近來人民幣升值很快,它對國民經濟有什麼影響啊? : 我們不妨看看歐元之父羅伯特·蒙代爾在去年的一個演講中談到《人民幣堅持不升值有12大理由》,我覺得他的言論是有說服力的,蒙代爾為人民幣升值的不利後果總結為12點:其中對中國國內的不利影響有7點,分別為延...
談談你對我國當前金融形勢的認識?如何防控可能出現的金融風險? : 中國人民銀行日前發布的金融數據報告指出,當前中國經濟並未受到地震災害的明顯影響,金融市場總體平穩.其中,5月末廣義貨幣供應量(M2)余額同比穩步增長,當月新增貸款持續增加,銀行存款大幅增長,銀行間市場...
如何分析中國央行貨幣政策對人民幣匯率及國內金價的影響呢? :2019年中國央行的貨幣政策主基調應該是進一步寬松,尤其是中美貿易摩擦給中國經濟帶來的下行壓力也使得人民銀行不得不選擇「開閘放水」.從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來看,會議並未提及「穩匯率」,這不免令市場...
貨幣政策有什麼作用?: 貨幣政策有什麼作用? 從大多數市場經濟國家的實踐經驗看,貨幣政策有兩個顯著 的功能:一是總量目標調節;二是適時微調. 一般情況下,貨幣政策不考慮結構問題,...
疫情對中國經濟的影響有哪些? - : 今年十月份,我國的相關專家在線上舉辦了我國疫情後發展復甦的討論會議.有專家表示,在過去的三個季度里,我國的經濟發展已經大部分取得了積極健康發展,很多領域已經擺脫了疫情的影響,將來我國的經濟發展是可持續的.打開網易新...
我國貨幣政策手段的使用及其原因;對近期貨幣政策效果的評價 - : 正確判斷和全面把握國內外經濟形勢的發展變化,必須充分了解我國宏觀經濟政策的趨向.無論對於中國經濟還是世界經濟,整個2008年都是動盪不安充滿挑戰的一年.在這一年裡,中國貨幣當局的貨幣政策也經歷了頻繁的調整,具體體現在政...
利率的期限結構是什麼,對金融機構的影響 - : 利率的期限結構是指各種利率期限相同的利率之間的相互關系,即債券的到期收益率與期限之間的關系.利率市場化對國有銀行的影響利率市場化改革蘊藏著風險,也孕育著機遇.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後留給中資銀行的過渡期已為數不多,而能否用活利率杠桿,能否按照市場化方式運作銀行資金,也是中資銀行能否在未來取勝的重要因素之一.對於金融企業來說,利率市場化可能產生多方面的風險,它對銀行資產負債管理、風險管理、內部控制制度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㈣ 2020年疫情下的中國經濟面臨哪些挑戰
就業目標的實現仍面臨一定的壓力
第一,我最擔心的仍然是疫情和應對政策的不確定性。現在很多醫學界專家都認為,第二波疫情暴發的概率並不低。從中國經濟的角度,如果疫情再爆發,我們有沒有比過去更好應對政策,以平衡好疫情沖擊和經濟發展。
第二,就業目標的實現仍面臨一定的挑戰和壓力。(一)新增就業900萬人、調查失業率6%左右這一就業目標,本身並不高,但是完成起來仍然有一定的難度。上半年物價持續回落,1-5月份,居民消費價格上漲4.1%,工業品生產者價格下降1.7%。如果按照當前物價的走勢,今年的名義GDP不會比實際GDP高出太多,預計名義GDP增速在1%到2%之間——這么低的名義GDP創造出的就業機會是很有限的。如果要實行新增900萬的就業崗位的目標,需要名義GDP至少達到2%至3%。(二)即使實現了900萬的就業目標和6%的調查失業率,並不意味勞動力市場的問題就沒有了。過去我們合意的調查失業率均值應該在5%左右,此外,我們的城鎮調查失業率並不能充分反映出真實的失業率,仍有隱形就業壓力的存在。目前城鎮調查失業率對農民工的覆蓋面不完整,這部分人群的就業狀況很難劃定,有的即使就業也可能是不充分的就業。比如,有些農民工在疫情前可能一天工作10個小時,疫情影響之下,現在可能一天只工作2個小時,工資也可能不到疫情前的一半。
劉元春:要警惕企業二次停工的風險
當然,當前的中國經濟仍然面臨很大的下行壓力,和很多的不確定性。首先,最大的不確定因素依然是疫情。從世界疫情的蔓延過程來看,疫情帶來的一系列超預期的變化導致全球疫情的拐點一再後延,這也導致世界經濟的底部繼續下探——我們原本預測二季度末,世界經濟就會走到底部,但現在看世界經濟到三季度時仍會進一步下探,中國經濟外部環境會繼續發生更大的變化。目前疫情仍是阻撓世界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障礙,如果這個問題沒有解決,世界經濟和中國經濟就很難恢復到常態。
第二,要警惕企業二次停工的風險。在行政性復工復產之後,能否快速實現有效需求的擴張是當前面臨的一大問題。因為只有有效需求的擴張,內需才能夠得以快速地提升,進而保證復工復產的產能供給不會被中斷,否則就會導致企業的二次停工停產。
第三,常態化的政策工具能否同時實現救助企業的兩個目標?對於微觀主體企業的救助有兩個目標:一個是疫情沖擊之下的救助,使得企業能夠運營下去;一個是幫助企業獲得充分的訂單,從而激發企業生產的活力。要想實現救助企業的這兩個目標,可能一種政策工具是不夠的,需要多種政策協調配合:一是要落實目前出台的一系列的直達的救助政策工具。二是要在當前的經濟形勢下,要在恢復和提振國內需求為主體的經濟循環上下大功夫。三是要通過一系列的改革,有效提升民間主體的信心。
㈤ 這次疫情對實體經濟產生了多大的影響
疫情確實對實體經濟產生了一些負面的打擊,且主要發生在前期封城與居家期間。對於製造業、工農業等大量依賴線下生產的行業,以及餐廳、商場等線下服務業而言,全社會進行居家隔離的行動使這些實體經濟被按下了暫停鍵。但這種影響並不是長期的。
服務業將受到廣泛性沖擊。從行業角度來看,除了上游工業製造業因價格因素同比增速顯著上升外。中下游製造業和服務業均已受到疫情反彈的廣泛沖擊影響。首先,供應鏈上直接影響較嚴重的行業包括了交通運輸和物流業。
㈥ 疫情下我國經濟發展現狀
經濟日報天津5月22日訊(記者周琳、商瑞)今年以來,天津市科學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全市農業發展勢頭良好,蔬菜肉類供應穩定。截至5月11日,全市已春播作物126萬畝,比去年同期多55.29萬畝。其中,糧食作物89.9萬畝,比去年同期多54萬畝,經濟作物36.1萬畝,比去年同期多1.3萬畝。
*
天津市農業農村委副主任王志林介紹,天津市著力提升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一季度,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同比增長4.7%。
*
天津市建立一線督導、定期調度的工作機制,切實把「菜籃子」穩產保供作為重要任務持續抓緊,由農業部門負責人帶隊深入一線指導。同時,緊急啟動全市蔬菜播種和產出情況日調度制度,定時定點監測蔬菜上市及價格波動等情況,及時分析研判蔬菜生產供應形勢和市場價格走勢。
*
一季度,天津市蔬菜播種面積16.08萬畝、總產量27.32萬噸,超額完成指標任務。面對疫情影響,天津市農業部門緊急協調相關部門出台搶種速生綠葉菜扶持政策,按每畝800元標准給予市級財政補貼資金,並以全市149家蔬菜穩產保供基地和去年新建成設施農業園區為重點,從中擇優篩選了71家生產規模大、產品供應能力強的園區,組織搶種生長周期較短的速生葉菜。
*
","force_purephv":"0","gnid":"9c3210368cb1c4ab7","img_data":[{"flag":2,"img":[]}],"original":0,"pat":"art_src_1,socialc,fts0,sts0","powerby":"cache","pub_time":256242000,"pure":"","rawurl":"http://zm.news.so.com/","redirect":0,"rptid":"fc65f00946919285","src":"中國經濟網","tag":[{"clk":"kdomestic_1:疫情","k":"疫情","u":""},{"clk":"kdomestic_1:天津市","k":"天津市","u":""},{"clk":"kdomestic_1:天津","k":"天津","u":""}],"title":"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 天津提升農業綜合生產能力2020年上半年疫情影響下中國經濟發展總體趨勢是什麼? - : 2020上半年疫情影響下中國經濟發展總體是進出口行業,疫情嚴重,整個進出口都停止了.
2020年疫情下的中國經濟面臨哪些挑戰? - : 1、《經濟戰「疫」: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的影響與對策》是復旦大學出版社於2020年出版的書籍.新冠肺炎疫情已經全球大流行,疫情防控不容樂觀,歐美股市重挫,石油價格暴跌,全球經濟停擺也會反過來阻礙中國經濟的恢復進程以及全球...
疫情不會改變我國經濟乘風破浪的獨特製度優勢是對還是錯? - : 疫情不會改變我國經濟乘風破浪的獨特製度,我們祖國的最獨特的經濟制度是由社會主義獨特性,根據我國實際情況而發展的經濟...
2020年第一季度我國宏觀經濟出現了負增長,我國國內生產總值下降百分之6.8,談談央行利用三大貨幣? - : 堅持實行寬松的貨幣政策刺激經濟發展,不存在三大貨幣之說....
中國經濟發展概況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通過有計劃地進行大規模的建設,中國已成為世界上最具有發展潛力的經濟大國之一,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小康水平.2020年10月19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722786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0.7%.疫情大考下今年中國經濟已實現正增長,分季度看,在一季度同比下降6.8%、二季度同比增長3.2%的基礎上,三季度增速加快至4.9%,呈現穩定恢復增長態勢.應答時間:2020-10-29,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㈦ 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體現在哪些方面
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對國內多個行業都造成了較大的沖擊,其中對餐飲業、旅遊業、交通運輸業、教育行業等行業的沖擊可以說是最大的。
疫情期間,國內絕大多數省市均關閉了餐飲業,餐飲消費收入成斷崖式下跌,部分餐飲門店破產倒閉。旅遊業進入了「冬眠」期,國內各大旅遊景點遊客稀少,賓館遊客入住率跌入谷底。
疫情比較嚴重的地區採取封城,封路和封居住小區等策略後,人員出行受到限制,鐵路交通,航空運輸,公路客運均受到了較大的沖擊,另外國際航班班次也大為減少,交通運輸業經濟損失較大。
對進出口型企業的影響也是比較大的,進口零部件進來難,出口零部件難出去的矛盾和問題較為突出,部分出口型企業處於停產或半停產狀態。
對中國社會的影響也是較大的,其中,對教育界的影響主要體現在:
時至今日,除初三因要中考開學外,幼兒園、小學、初一和初二開學的極少;高中除高三學生大多恢復了上課外,高一、高二學生也大多未開學;大學開學率仍舊不高。
對文化和體育界的影響也是比較大的,原定體育賽事因疫情被取消或延期舉行;原定文藝演出大多由直播改為錄播,現場觀眾席基本上無觀眾。另外,疫情較重地區因大多數醫院病房都改造為新冠肺炎病房,非新冠肺炎患者就醫難的問題比較突出,這類患者因醫療資源擠兌。
有少數人未能及時住進醫院就醫,導致個別患者病情加重而去世,這一點是比較遺憾的,有點令人惋惜。另外,民眾的就業率有所下降,降低薪資在部分企業還時有體現,造成部分百姓收入有所減少,甚至極少數人至今還無收入來源,只能靠政府的救濟度日。
其他方面:
另外,受疫情影響,國內人口流動相對偏少,少數企業用工短缺的矛盾和問題比較突出,等等。這些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都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㈧ 新冠疫情對我國經濟的影響
新冠疫情對我國經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我國多數企業也因此遭受了一定的損失。中小渠道在...
新冠疫情對我國經濟、人們出行等等方面造成的影響巨大,應向美索賠
*
商務部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我國服務貿易繼續快速增長。服務進出口總額14569.9億元,同比增長25.8%。其中,服務出口增幅大於進口9.5個百分點,帶動服務貿易逆差下降56.4%至290.3億元。這充分體現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我國在服務貿易領域結構調整、出口競爭力提升等方面取得的積極成效,我國服務貿易協調發展又進一步。
*
從最新數據來看,知識密集型服務貿易穩定增長的特點仍較突出。一季度,知識密集型服務進出口6156.6億元,增長14.1%。其中,知識密集型服務出口3500.6億元,增長16.3%;出口增長較快的領域是電信計算機和信息服務、其他商業服務、知識產權使用費,分別增長22.1%、14.6%、11.2%。知識密集型服務進口2656億元,增長11.4%;進口增長較快的領域是保險服務,增速達134.9%。
*
近年來,我國企業的科技創新能力不斷提升,效果也越來越顯著。隨著我國知識、技術密集型服務業國際競爭力的增強,知識密集型服務貿易呈現迅猛發展之勢。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此前表示,疫情深刻影響了人們生產生活方式,視聽服務、醫療、教育、網上零售等在線提供與線上消費大幅增長,數字支付手段大量運用,為知識密集型服務貿易快速增長拓展了空間。2021年,我國知識密集型服務出口增長18%;其中,個人文化和娛樂服務、知識產權使用費、電信計算機和信息服務出口分別增長35%、26.9%、22.3%,顯示出較強的出口競爭力。從今年一季度數據看,這一勢頭得以延續。
*
進一步看,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1年我國服務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2%,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為53.3%。服務業新動能逐步激發,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涌現;與此同時,新一代信息技術大大提高了服務的可貿易性,製造業與服務業持續融合,服務供給的質量、效率明顯提升,我國服務業快速增長為今年以來我國服務貿易協調發展更進一步奠定堅實基礎。
*
當前我國已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服務貿易面臨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同時,我國服務貿易發展也面臨新的挑戰。從國際看,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面臨重塑,區域化、本土化趨勢明顯。服務貿易復甦在疫情影響下仍具有不確定性不穩定性。從國內看,部分服務領域國際競爭力有待提高,服務供給不能充分滿足消費升級和產業轉型的需要,服務貿易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
*
為積極應對挑戰,以更加開放的姿態推動中國服務貿易高質量發展,應努力從以下幾個方面發力。
*
進一步支持服務貿易發展,要扎實推進實施《「十四五」服務貿易發展規劃》,各地落實好各項任務舉措。同時,要研究推動出台一批新的政策措施,大力促進數字貿易、技術貿易、對外文化貿易高質量發展。
*
進一步支持服務貿易發展,要不斷探索服務貿易制度型開放路徑,推動出台全國版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持續推進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各項政策舉措落地見效,總結推廣更多制度創新成果。遴選試點成效顯著的地區,升級建設國家服務貿易創新發展示範區。
*
進一步支持服務貿易發展,要推進特色服務出口基地提質升級擴圍,完善基地管理制度和促進體系,落實支持基地發展的各項政策措施。不斷促進服務貿易在構建新發展格局、培育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中發揮更大的推動作用。
*
(經濟日報)
","force_purephv":"0","gnid":"985122b4f4f796dc6","img_data":[{"flag":2,"img":[{"desc":"","height":"333","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18fde0f38d87fc6c.jpg","width":"500"}]}],"original":0,"pat":"art_src_1,fts0,sts0","powerby":"pika","pub_time":1652706160000,"pure":"","rawurl":"http://zm.news.so.com/","redirect":0,"rptid":"7333c71df8a31516","src":"北青網","tag":[{"clk":"keconomy_1:疫情","k":"疫情","u":""},{"clk":"keconomy_1:商務部","k":"商務部","u":""}],"title":"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之下,服務貿易協調發展如何實現再進一步?疫情對中國經濟的影響有哪些? - :在疫情影響下,一季度中國經濟將遭受重創,經濟下行是大概率事件. 但是保持中國經濟穩步發展的基本要素沒有改變,經濟發展的韌性、彈力和空間依然存在,不會因為突發疫情而發生改變.全年經濟受到影響的程度,取...
新型冠狀病會影響經濟嗎? - 39問醫生 - 網:提問 目前情況,肺炎對於經濟形勢有一定的影響.肺炎限制人與人之間接觸,對於經濟形勢有一定程度的影響和干預的作用.新冠肺炎疫情的突發和散播,已不可避免地影響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准確預估疫情對經濟產生多...
今年的新冠疫情,對各行各業的影響大嗎? - : 2020年春節,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破了往日的平靜,人民子弟兵,白衣天使們拋家棄子捨生忘我的投入到了抗擊疫情的第一線,工廠被迫停工,學校被迫停課,或許受到打擊最大的莫過於餐飲業旅遊業,讓我們盤點一下哪些行業影響最大吧!...
2020年我國經濟為什麼能取得這樣的成績? - : 2020年中國的經濟上課,因為國外的疫情很嚴重,國外的經濟受到重大打擊.而國內疫情控制的比較好,所以重啟經濟的時機比較合適.所以說在下半年經濟慢慢出現了起色.
疫情對全球經濟的影響是什麼? - : 疫情對全球經濟的影響: 對世界經濟發展產生一定沖擊.部分國家短期的疫情防控措施會影響生產要素自由流動.受疫情沖擊,全球人員、商品、技術等要素流動會放慢,全球交通、餐飲以及旅遊業等服務業會受到影響,短期內全球國際貿易、...
闡述2020年一年中,國際國內發生了哪些大事,對我有什麼影響? - : 2020年一年中,中國國際內發生了的大事,有嫦娥五號平安返航,中國隊新冠疫情控制值得他國借鑒
㈨ 二十項重點舉措促進消費持續恢復,疫情對我國經濟造成了哪些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