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湖北各市面積排名
湖北各市面積排名具體是什麼?我們一起來看看吧!B. 漢江生態經濟帶的優勢
此外,漢江流域地理條件優越,從農業運輸角度看,供應周邊地區糧食,在成本、距離、時間等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加快漢江流域綜合開發、轉型發展,是提升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和運輸能力,維護國家糧食安全的必然選擇。
漢江文化底蘊深厚,沿線城市文化特色鮮明,如十堰的道教文化、襄陽的三國文化、天門的石家河文化、潛江的曹禺文化內涵豐富,掘金文化旅遊,潛力巨大;產業布局最優,漢江經濟帶是省內產業最優的經濟帶,汽車製造業、糧食深加工業等在省內獨具特色;資源豐富,襄陽是全國糧食主產區、漢江平原是糧棉油主產區。這些都為融入長江經濟帶打下良好的經濟和產業基礎。
漢江經濟帶與長江經濟帶協同發展,關鍵要注意四個方面:第一,體制機制上創新,國家和省級層面要出台具體政策措施,支持沿線城市和地區發展;第二,科學規劃產業布局,沿線城市避免同質競爭和無序發展;第三,沿線城市根據各自資源稟賦和產業特點,在經濟、社會發展上不拘一格、彰顯特色;第四,在硬體上,漢江經濟帶要與長江經濟帶開展有效對接,建議國家投入資金,解決漢江中下游基礎設施、通航能力和生態修復等問題,在重要港口項目建設上給予支持。除了這些,沿線各級黨委政府還要堅持科學發展、生態保護,用長遠眼光對待經濟發展。
漢江流域是——
A:我國重要的糧食主產區,有襄陽、南陽兩個百億斤糧食生產大市、10個全國產糧大縣,糧食總產量佔全國的3.85%。
B:我國陸地生態系統生物多樣性重點區域、全國重點生態功能區、中西結合部重要的生態走廊、長江中上游的生態屏障、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區。
C:歷史上是西部高原進入中部盆地和東部平原的五大走廊之一,是連接長江經濟帶和新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戰略通道,是長江與歐亞大陸近千公里的南北區間內僅有的一條東西向經濟走廊。
D:綜合開發利用流域內的生態資源和經濟資源,對於保護國家糧食安全,促進長江經濟帶開放開發,促進中部崛起、西部開發,帶動區域協調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
C. 長江中游城市群包括哪些城市
長江中游城市群以武漢為中心,是以武漢城市圈、環長株潭城市群、環鄱陽湖城市群為主體形成的特大型國家級城市群,規劃范圍包括:湖北省武漢市、黃石市、鄂州市、黃岡市、孝感市、咸寧市、仙桃市、潛江市、天門市、襄陽市、宜昌市、荊州市、荊門市,湖南省長沙市、株洲市、湘潭市、岳陽市、益陽市、常德市、衡陽市、婁底市,江西省南昌市、九江市、景德鎮市、鷹潭市、新余市、宜春市、萍鄉市、上饒市及撫州市、吉安市的部分縣(區)。
環長株潭城市群。依託現有國家級開發區和產業基地,提升長沙東部開放型經濟走廊發展水平,促進長沙產業高端化發展,增強產業集聚能力,強化科技教育、文化創意、商貿物流等功能,打造中部地區重要的先進製造業基地、綜合交通樞紐和現代服務業中心,率先建成“兩型”城市和實現全面小康;推動長沙與株洲、湘潭一體化發展,輻射帶動衡陽、岳陽、常德、益陽、婁底等城市發展,加快洞庭湖生態經濟區建設,把環長株潭城市群建設成為全國“兩型”社會建設示範區和現代化生態型城市群。
環鄱陽湖城市群。優化南昌要素集聚、科技創新、文化引領和綜合交通功能,輻射帶動周邊地區發展,打造重要的先進製造業基地、中部地區綜合交通樞紐和現代服務業集聚區;加快(南)昌九(江)一體化、(南)昌撫(州)一體化發展,推進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加強與新(余)宜(春)萍(鄉)城鎮密集帶、信江河谷城鎮群的聯系,促進與贛南等原中央蘇區聯動發展,把環鄱陽湖城市群建設成為大湖流域生態人居環境建設示範區和低碳經濟創新發展示範區。
D. 長江經濟帶的城市有多少個分別有哪些
從區域經濟學的角度分析一下。
一等:
入海口。上海。北岸的南通的問題在於泥沙淤積,缺良港。
二等:支流匯入幹流的十字路口。從東往西分別是:九江(鄱陽湖水系),武漢(漢江),岳陽(洞庭湖水系),重慶(嘉陵江),宜賓(岷江),還有一個比較特殊的揚州(京杭大運河)。
三等:普通的沿江城市。多了去了。
四等:不沿江的城市。這種地方不適合建城市,只適合發展農業。安徽省會合肥、江西省會南昌、湖南省會長沙、四川省會成都,這些省會都選錯了。
E. 長江經濟帶包括哪些省市和城市
長江經濟帶(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覆蓋上海、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慶、四川、雲南、貴州等11個省市,面積約205.23萬平方公里,佔全國的21.4%,人口和生產總值均超過全國的40%。
應答時間:2020-10-22,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F. 漢江生態經濟帶的介紹
漢江是長江的最大支流,漢江湖北段涵蓋了漢江的上中下游,其流域涵蓋省內10市(林區)39個縣(市、區),面積6.3萬平方公里,流域面積佔全省國土面積的33.89%。漢江流域自然資源豐富、經濟基礎雄厚、生態條件優越,是我國重要的糧食主產區,重要的生態功能區,歷史上是我國西部高原通往中部盆地和東部平原的五大走廊之一,現在是連接長江經濟帶和新絲綢之路經濟帶的一條戰略通道。在2013年10月中旬召開的湖北省委十屆三次會議上,提出要繼續實施「兩圈一帶」區域發展戰略,積極推進湖北長江經濟帶和漢江生態經濟帶開放開發,進一步促進長江中游城市群建設,推動「兩圈兩帶」區域發展格局的形成,標志著湖北漢江生態經濟帶開放開發正式上升為省級戰略。
G. 十堰市兩帶一中心是什麼
「一城兩帶」是「區域性中心城市、竹房城鎮帶城鄉一體化試驗區和漢江生態經濟帶」的簡稱。
H. 十堰在哪
十堰位於湖北省西北部,漢江中上游,武當山北麓中低山區,漢江南岸,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歷年平均氣溫15.2℃,年平均降雨量828毫米。跨東經109°29′至111°16′,北緯31°30′至33°16′。是鄂、豫、陝、渝毗鄰地區唯一的區域性中心城市。位於華中、西南、西北三大經濟板塊的結合部,地處五省交界處,承擔著東進西出、南北相連的作用,是鄂西北部周邊地區人流、物流、教育、衛生和文化的集散地。
十堰市區(12張)十堰市是鄖陽地區的後繼者,成立於1969年,位於湖北省西北部,面積2.3萬平方千米。下轄兩區五縣一市,一個經濟技術開發區和一個旅遊經濟特區,即茅箭區、張灣區、鄖縣、鄖西縣、竹山縣、竹溪縣、房縣、丹江口市、十堰經濟開發區、武當山旅遊經濟特區。 十堰是湖北省第四大城市,僅次於武漢、宜昌、襄陽,是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上一大中心,湖北省省域副中心城市(2010年)。「一城兩帶」計劃實施正在助推十堰經濟高速發展,主城區將建成三區一中心的區域性中心城市。北部的漢江生態經濟帶將成為國家戰略生態經濟區。南部的竹房城鎮帶將成為山區城鄉一體化的建設典範。
I. 國家開發長江經濟帶包括哪些省市區
上海、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慶、四川、雲南、貴州等11個省市
長江經濟帶(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覆蓋上海、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慶、四川、雲南、貴州等11個省市,面積約205.23萬平方公里,佔全國的21.4%,人口和生產總值均超過全國的40%。
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是關系國家發展全局的重大戰略,對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具有重要意義。
(9)漢江生態經濟帶有哪些地區擴展閱讀:
新形勢下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關鍵是要正確把握整體推進和重點突破、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總體謀劃和久久為功、破除舊動能和培育新動能、自我發展和協同發展的關系,堅持新發展理念。
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加強改革創新、戰略統籌、規劃引導,以長江經濟帶發展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J. 天門市有哪幾個縣
天門市為縣級市,屬湖北省荊州市管轄。
天門市現轄竟陵、楊林、侯口(天門經濟開發區)3個街道辦事處;多寶、漁薪、岳口、皂市、石河、佛子山等20個鎮;凈潭1個鄉;國營蔣湖農場,天門工業園,白茅湖棉花原種場。全市共有794個村級組織(765個行政村,11個移民新村,7個移民大隊,11個農場分場、大隊),63個社區居民委員會。
天門市位於湖北省中部的江漢平原,北抵大洪山,南依漢水,緊靠武漢。
天門是「茶聖」陸羽故里、湖北省人口最多的縣級市 ,是武漢城市圈主要成員,漢江生態經濟帶的區域性中心城市和交通樞紐 。天門是長江流域重要的文明發源地],自古以來有「三鄉寶地」的美譽 ,是全國首個、湖北省唯一的「中國蒸菜之鄉」,唯一的「中國曲藝之鄉」、「中國茶文化之鄉」、「湖北省茶文化旅遊示範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