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醫供體內公共衛生相關機構有哪些
1、包括省、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區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結核病防治所);
2、健康教育事業單位
市、區、縣健康教育中心;
3、婦幼保健事業單位
省、市婦女兒童保健中心、區縣婦幼保健所;
4、精神衛生事業單位(此類機構不含醫院)
5、應急救治事業單位
市、區縣急救中心;
6、采血供血事業單位
市血液中心,區縣采供血機構;
7、計劃生育技術服務事業單位
市計劃生育研究所、葯具管理站,區縣計劃生育技術服務站、葯具站,鄉鎮計劃生育技術服務站等。
我國基層醫療衛生事業單位包括區縣鄉鎮衛生院和城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不含二級及以上醫院)。
公共衛生與普通意義上的醫療服務是有一定區別的。為了能夠公平、高效、合理地配置公共衛生資源,必須明確什麼是公共衛生。美國城鄉衛生行政人員委員會對公共衛生定義---公共衛生是通過評價、政策發展和保障措施來預防疾病、延長人壽命和促進人的身心健康的一門科學和藝術。
公共衛生服務是一種成本低、效果好的服務,但又是一種社會效益回報周期相對較長的服務。各國政府在公共衛生服務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並且政府的干預作用在公共衛生工作中是不可替代的。許多國家對各級政府在公共衛生中的責任都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制,以利於更好地發揮各級政府的作用,並有利於監督和評估。
而在我國,農村的部分決策者受經濟利益驅動,更重視一些可以獲得短期收益的項目,削弱了政府對於公共衛生的重視程度和行政干預力度。政府對於公共衛生並沒有明確的分工和職責范圍,尤其是對於農村公共衛生的政府職責更是含混不清。因此,盡快明確各級政府的職責和任務,以促進職責的履行是當務之急。
另外,1、按組織劃分
國際公共衛生組織:通過參加組織、加入協約與公約等形式,指導、監督、協調各個國家與地區的公共衛生工作。如世界衛生組織、綠色和平和世界自然基金會等等。
國家或地區(及地方)公共衛生組織:作為政府行政管理機構,代表政府提供公共衛生服務,共同發揮支柱作用。如衛生部門、勞工與保障部門、國土與環境部門和規劃與發展部門等。
2、按職能與職責劃分
衛生保健提供者:如醫院、社區健康服務中心、精神衛生組織、實驗(檢驗)中心、護理院,主要提供預防、診斷、康復和護理服務。
公共安全組織:如警察局、消防隊、醫療急救中心,預防處理緊急傷害和公共衛生事件。
環境保護、勞動保護和食品安全機構:作為執法部門,監督和保障安全的生存環境、保障人群健康。
文化、教育、體育機構:為社區提供促進健康的精神環境和物質環境。
民政、慈善組織:為弱勢人群包括失能人士、低收入人士和獨居及高齡人士提供政策與物質支持。
2. 急救中心的會計和中石油公司的財務人員,這兩個哪個待遇好
我覺得你不是有門路,就是太天真的
假如,這兩個公司你都能進去
經濟待遇:中石油的比較好,因為是國企么,工資不一定特別高,但是福利特別好,以後孩子還有可能進
清閑與否:還是推薦中石油,不過對於財務來說,哪個公司的財務都不會太清閑,但是國企還是有有事的
發展空間:建議去急救中心吧,國企升職沒有後台有些困難
3. 120急救中心的職責與職能
急救中心是全額撥款科級事業單位,主要職能是:
1、在轄區內(薌城、龍文兩區約60萬人口)的各種傷病員(戰時和重大自然災害、生物災害、意外事故等傷病員)提供院前急救和參與110社會服務聯動的各種緊急醫療救治服務。
2、中心應配置一套120指揮調度系統,整套系統由數字調度交換機(可編程語音卡)和建立在計算機信息網路基礎上的數字同步錄音錄時系統、電子地圖系統(GIS)、衛星定位監控系統(GPS)、120醫療急救接處警系統及相關數據統計系統組成,可實現對120醫療急救的計算機自動化受理和指揮調度。
3、中心應具有急救車。急救指揮車,急救車配置多參數監護儀、呼吸機、心電圖機、除顫起搏器、吸痰器等先進急救醫療設備和急救葯品,24小時值班備勤,按照「集中受理,出車施救,就劃定區域就近、就急協作醫院轉送傷病員」的急救運行模式,擔負自身市區的院前急救醫療服務。
(3)急救中心經濟中心還有什麼擴展閱讀:
120的主要事項:
為了使病人及時得到運送和救治,在撥打120時要注意:
1、確定對方是否是醫療救護中心。
2、在電話中講清病人所在的詳細地址。如"XX區XX路X弄X號X室",不能因泣不成聲而訴說不全,也不能只交待在某廠家旁邊等模糊的地址。
3、說清病人的主要病情。諸如嘔血、昏迷或從樓梯上跌下等,使救護人員能作好救治設施的准備。
4、報告呼救者的姓名及電話號碼,一旦救護人員找不到病人時,可與呼救人聯系。
5、若是成批傷員或中毒病人,必須報告事故緣由,比如樓房倒塌、火車出軌、毒氣泄漏、食用蔬菜中毒等,並報告罹患人員的大致數目,以便120調集救護車輛、報告政府部門及通知各醫院救援人員集中到出事地點。
4. 急救中心是什麼單位
急救中心屬事業單位.
事業單位一般是國家設置的帶有一定的公益性質的機構,但不屬於政府機構,與公務員是不同的。一般情況下國家會對這些事業單位予以財政補助。分為全額撥款事業單位,如學校等,差額撥款事業單位,如醫院等,還有一種是自主事業單位,是國家不撥款的事業單位。
5. 120急救中心與999急救中心有什麼區別999除了北京還有哪些城市有我以前以為只有香港才會有999。
只有北京和香港有999。
120急救中心與999急救中心區別如下:
1、建立機構不同
北京999急救中心的全稱是北京市紅十字會急診搶救中心,是北京市紅十字會建立的。
北京120急救中心是1983年義大利政府與中國政府合作興建的北京急救中心。1988年3月25日正式投入運轉。
2、性質不同
120急救中心是國際性的組織。
999急救中心是北京本土的組織。
3、負責內容不同
如果當事人當場死亡,120不管運送,而999運。
4、所屬機構不同
999急救中心是紅十字會急救中心的。
120急救中心是本地急救中心的。
5、急救水平不同
目前而言,在院前急救水平上120急救中心略高於999急救中心。
特別提醒:在北京撥打999時,若出現語音提示,請重新撥打010999
(5)急救中心經濟中心還有什麼擴展閱讀:
一、120主要事項
為了使病人及時得到運送和救治,在撥打120時要注意:
1、確定對方是否是醫療救護中心。
2、在電話中講清病人所在的詳細地址。如"XX區XX路X弄X號X室",不能因泣不成聲而訴說不全,也不能只交待在某廠家旁邊等模糊的地址。
3、說清病人的主要病情。諸如嘔血、昏迷或從樓梯上跌下等,使救護人員能作好救治設施的准備。
4、報告呼救者的姓名及電話號碼,一旦救護人員找不到病人時,可與呼救人聯系。
5、若是成批傷員或中毒病人,必須報告事故緣由,比如樓房倒塌、火車出軌、毒氣泄漏、食用蔬菜中毒等,並報告罹患人員的大致數目,以便120調集救護車輛、報告政府部門及通知各醫院救援人員集中到出事地點。
6、掛斷電話後,應有人在住宅門口或交叉路口等候,並引導救護車的出入。
7、准備好隨病人帶走的葯品,如衣物等。若是服葯中毒的病人,要把可疑的葯品帶上;若是斷肢的傷員,要帶上離斷的肢體等。當然不要忘了盡可能帶足醫療費用。
8、疏通搬運病人的過道。
9、若在20分鍾內救護車仍未出現,可再撥打120。如病情允許,不要再去找其他車輛,因為只要120接到你的呼叫是一定會來救護車的。
10、選擇去哪個醫院有兩個准則。一是就近,二是考慮醫院的特色。但首先是「就近」的原則,因為對於需搶救的病人而言,爭取時間尤為重要。
二、電話呼救
我國有不少城市已實行公安110與衛生120聯網,撥打110也可得到救護,特別是屬刑事案件、糾紛、意外事故,110不僅可以提供救護車急救,還可送到其管轄的法檢醫院,幫助進行傷情鑒定。
三、遠郊區縣
遠郊區縣的院外急救都是由當地的區縣醫院負責的。發生急危重症患者或各種事故應立即給當地的區縣醫院急救站或當地的區縣醫院急救站或急診室打電話要救護車,也可以通過114台查詢或打120電話詢問當地急救站區縣醫院急診室的電話。如危重患者已經送到了醫院需要轉入城區醫院時也可打120要救護車。
120-網路
999-網路
6. 北京為什麼還有個999急救中心
北京999急救中心的全稱是北京市紅十字會急診搶救中心,是北京市紅十字會建立的
北京120急救中心是1983年義大利政府與中國政府合作興建的北京急救中心,1988年3月25日正式投入運轉,性質有很大的區別,120是國際性的組織,雖然在外國不一定叫120,比如在美國就是911。999是北京本土的。
7. 浙江將添一座急救中心,投資多少呢何時建成呢
大家都知道自從新中國成立以來,國內各大城市都在不斷的進步發展之中,城市的綜合實力都有著顯著的提升了,城市在不斷的發展進步之中,對於人們的生活保障方面的建設自然也很重視,所以近些年來國內各大城市對於境內的一些關於民生方面的建設都很重視,比如說像是醫院、學校、車站等,這些設施與人們日常的生活都是緊密相關的。
等到北侖醫療急救中心項目建設完成之後,將進一步提升並完善了寧波的急救醫療服務設施,提升綜合醫療急救水平,大家對於該項目的建設是不是很期待呢?
8. 重慶急救中心的介紹
重慶急救中心位於重慶市渝中區交通樞紐兩路口地區,佔地20,275平方米,建築面積64,733平方米,開放床位518張,職工730名。專業技術人員632人,其中高級職稱125人,中級職稱醫務人員256人,博士2人,碩士及研究生50人,碩士生導師6名,客座教授7名,從事醫學、管理的研究生40多名。
9. 急控中心是不是急救中心
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名稱: 英文簡稱:CDC 英文全稱: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中文簡稱:疾控中心 如:四川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成都市疾控中心 定義: 是由政府舉辦的實施國家級疾病預防控制與公共衛生技術管理和服務的公益事業單位。 其使命是通過對疾病、殘疾和傷害的預防控制,創造健康環境,維護社會穩定,保障國家安全,促進人民健康;其宗旨是以科研為依託、以人才為根本、以疾控為中心。 職責: 1、為擬訂與疾病預防控制和公共衛生相關的法律、法規、規章、政策、標准和疾病防治規劃等提供科學依據,為衛生行政部門提供政策咨詢。 2、擬訂並實施全國重大疾病預防控制和重點公共衛生服務工作計劃和實施方案,並對全國實施情況進行質量檢查和效果評價。 3、指導建立國家公共衛生監測系統,對影響人群生活、學習、工作等生存環境質量及生命質量的危險因素,進行營養食品、勞動、環境、放射、學校衛生等公共衛生學監測;對傳染病、地方病、寄生蟲病、慢性非傳染性疾病、職業病、公害病、食源性疾病、學生常見病、老年衛生、精神衛生、口腔衛生、傷害、中毒等重大疾病發生、發展和分布的規律進行流行病學監測,並提出預防控制對策。 4、參與和指導地方處理重大疫情、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建立國家重大疾病、中毒、衛生污染、救災防病等重大公共衛生問題的應急反應系統。配合並參與國際組織對重大國際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調查處理。 5、參與開展疫苗研究,開展疫苗應用效果評價和免疫規劃策略研究,並對全國免疫策略的實施進行技術指導與評價。 6、研究開發並推廣先進的檢測、檢驗方法,建立質量控制體系,促進全國公共衛生檢驗工作規范化,提供有關技術仲裁服務,受衛生部認定,開展健康相關產品的衛生質量檢測、檢驗,安全性評價和危險性分析。 7、建立和完善國家級疾病預防控制和公共衛生信息網路,負責國內外疾病預防控制及相關信息搜集、分析和預測預報,為疾病預防控制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8、組織實施全國性重大疾病和公共衛生專題調查,為國家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規劃公共衛生戰略的制定提供科學依據。 9、開展對影響國家社會經濟發展和國民健康的重大疾病和公共衛生問題防治策略與措施的研究與評價,推廣成熟的技術與方案。 10、組織實施國家級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項目,指導、參與和建立國家級社區衛生服務示範項目,探討社區衛生服務的工作機制,推廣成熟的技術與經驗。 11、負責農村改水、改廁工作技術指導,研究農村事業發展中與飲用水衛生相關的問題,為有關部門做好飲用水開發利用和管理提供依據。 12、組織和承擔與疾病預防控制和公共衛生工作相關科學研究,開發和推廣先進技術。 13、負責對下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人員的培訓。 14、開展國際合作與技術交流,引進和推廣先進技術。 15、承擔衛生部交付的其他工作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