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港口節能增效合理化建議
摘要 親,港口節能增效潛力很小,除了門機增加變頻調速以外,其他沒有多少潛力。但是,港口可以在其他方面增加效益。港口碼頭資金流比較小,成本構成也比較單一,節約成本和支出,增加經濟效益途徑主要有:增加過港費高的貨種,增加收入;擴大服務范圍,增加貨量;衍生服務環節,增加收費門類;減少設備損壞,降低維修費用;服務整體打包,專業公司進入;加快資金流動,提高速動比率;改善負債結構,降低財務成本;提高勞動效率,減少人工成本哦。
Ⅱ 港口怎麼樣才能節能增效的口號
港口碼頭資金流比較小,成本構成也比較單一,節約成本和支出,增加經濟效益途徑主要有:增加過港費高的貨種,增加收入;擴大服務范圍,增加貨量;衍生服務環節,增加收費門類;減少設備損壞,降低維修費用;服務整體打包,專業公司進入;加快資金流動,提高速動比率;改善負債結構,降低財務成本;提高勞動效率,減少人工成本。
Ⅲ 港口業的盈利模式如何轉變
隨著上半年美國經濟出現衰退,國內的外貿出口也由此回落。受此影響,上半年國內港口業無論是吞吐量還是盈利都出現了一定的增長放緩。分析師認為,目前可能還未到港口業最艱難的時刻,如果製造業等繼續低迷,明年港口業有可能會出現同比負增長的情況。因此,港口的盈利模式需要由過去單純依賴裝卸收費轉向提供全面的供應鏈服務來增加收入。 根據各大港口近期公布的上半年各項業績指標,受外貿出口減緩和國內部分勞動密集型加工貿易企業生產困難和轉移影響,上半年沿海港口集裝箱運輸同比增長16.6%,從連續多年20%以上的增幅首次下降到20%以下,回落超過6個百分點。 上海組合港管理委員會辦公室方面指出,上半年,受人民幣升值、國家外貿調控政策及國際市場需求減弱等因素影響,我國外貿出口呈現顯著下滑趨勢,我國外貿順差規模明顯縮小,累計貿易順差為990.3億美元,同比下降11.8%,凈減少132.1億美元。 國信證券中小股票研究總監、首席分析師唐建華指出,此次美國次貸的影響深遠,持續的時間也較長,預計全球經濟恢復還需要一定時間。而如果製造業繼續低迷,明年港口業集裝箱吞吐量可能會面臨同比負增長的更為困難的局面。而干散貨的需求往往滯後於經濟4~6個月,隨著市場需求的衰退傳導到上游原材料,明年的干散貨市場也不容樂觀。 不過唐建華認為,目前日趨艱難的經營環境,從另一方面促使港口的盈利模式進入供應鏈時代。唐建華表示,港口單單依靠裝卸費作為利潤來源的時代正在過去,越來越多的國內港口開始發展由裝卸業務衍生而來的相關物流業務,如土地經濟、物流、駁船運輸、銀行、修船、物流金融等配套服務。目前,國內一些大型的港口如上海港、天津港的貨物吞吐量已經達到一定規模,在此貨物基礎上衍生的物流需求也在不斷擴大。 唐建華指出,在港口盈利模式的高級階段,一塊錢的裝卸費會帶來5塊錢的相關收入。我國的港口在經歷了前幾年貨量和產能爆發式增長後,現在剛剛開始進入升級階段,而這也可能將是未來港口應對宏觀經濟困境的重要出路。
Ⅳ 如何發揮港口的作用促進城市經濟
我國已經成為世界港口大國,沿海港口吞吐量、港口集裝箱吞吐量、港口煤炭吞吐量、鐵礦石進口量均居世界第一位。「十一五」期間,吞吐量需求繼續保持高速發展,港口功能將進一步提升,對城市經濟促進作用更加顯著。為適應港口持續健康快速發展,應切實做好港口規劃,提升港口功能;進一步加快基礎設施建設;積極探索港口管理體制;推進自由貿易港區發展,為形成中國國際航運中心創造良好的金融和口岸環境。
為推動港口進一步發展,應加大對航道和防波堤的投入,特別是對大型原油接卸港、鐵礦石接卸港和集裝箱干線港應盡快形成適應20萬噸級礦石以及超巴拿馬型集裝箱進出港的需要,為深水碼頭建設創造條件。
各級政府部門繼續加快公路、鐵路集疏運通道和連接線的建設,使煤炭、鐵礦石能夠及時進行集疏運,為碼頭能力的發揮創造條件。完善集裝箱干線港與高速公路網和城市快速路的銜接,使得集卡可由集裝箱碼頭大門10分鍾內以不低於80%的概率到達城市快速路或高速公路匝道,適應我國集裝箱碼頭公路集疏運量大、碼頭相對集中的特點。
積極探索港口管理體制。當前我國完成了港口管理體制的第一步目標。為適應中國港口規模化發展的需要,港口城市應根據港口自身特點以及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積極探索適合自身港口和經濟發展的港口管理體制。既要汲取發達國家的成功經驗,也不為所謂的「理論」和「成功模式」所束縛,力爭到2010年建立起適應中國文化特點、符合城市經濟發展需要和港口資源特點的中國特色的港口管理體制。
推進自由貿易港發展,鼓勵跨國經營,為國際航運中心建設創造良好的環境。進入新世紀,在口岸環境建設上,我國經歷了大通關試點、港區聯動試點和保稅港發展,我國港口口岸環境不斷得到改善,通關效率有了顯著提高。
Ⅳ 請從產業的角度分析中國集裝箱港口發展的驅動因素
摘要 您好親。驅動因素如下:究其原因,主要是在全球新冠疫情影響下,全球各地區經濟復甦不平衡,另外港口擁堵或關閉造成船期延誤,再加上航運公司削減主要航線的運力,整體造成集裝箱運力較為緊張,從而推高了集裝箱運價。未來,隨著全球各經濟體進一步開放,以及供應鏈各環節庫存的重建,將對集裝箱海運運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Ⅵ 如何構建與港口轉型升級,企業提
(一)強化航運中心功能
港口做好航運中心建設工作,首先應將航運中心的發展方向轉移到服務型與知識型上,面對新型城鎮化背景,港口發展應以航運服務產業發展為主,逐步擴大港口服務能力,適當提高國際中轉業務的開展比例,通過與國際航運的聯系改善航運政策,積極引進國際高端航運人才,做好人才培養工作,逐步提高對人才的標准。在港口發展中要重視國內港口發展,強化沿海港口總體功能,推行錯位發展,重視優勢互補。在港口發展的過程中,應以滿足我國貿易需求為中心,採取有效措施減少海運隱患,並為國際貿易發展提供支持。
(二)構建完善的集疏運體系
針對我國港口集疏運體系不健全的情況,應大力發展鐵路與水路聯運,在「一帶一路」戰略中要重視內河運輸的應用,同時,還要做好港城聯動發展,通過以城興港,以港帶城的方式促進港口經濟發展,為進一步促進港口經濟發展,應構建統一的空間網路,在港口經濟得以發展以後,城市經濟也會得以提升,也可以吸引人才參與其中,在帶動港口服務發展的過程中也有利於臨港產業發展,進而形成與全球航運相競爭的局面。傳統臨港產業對製造業集群的影響很大,港口腹地能力也不足,這就需要聯系實際情況加強集裝箱碼頭與臨港加工業發展,引進與應用現代化手段打造新型產業,此外還要重視物流園區的建設,成立運輸、存儲、配送等為一體的物流中心,並將物流業務向國際方向發展,逐步將港口物流服務推向國際市場。
(三)實現跨界多元化經營
在港口經營上應向發達國家學習,保證港口的行政管理與公共基礎設施建設交由政府來完成,重視發展新興產業,不斷擴大港口投融資渠道,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逐步提升市場效率,打造新型管理體制,形成新型經營策略,只有這樣才能實現跨界多元化經營。同時,港口在轉型升級的過程中,還要認識到「一帶一路」戰略與國家所推出的各種新型政策對港口發展的益處,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堅持強化交通,重視空間發展,做好多元化資本結構的建設工作。此外,在未來港口發展建設中,應逐漸實現不收費,並模仿淘寶形式,構建全程物流鏈,這些都是促進港口建設的有效措施。
(四)重視特色發展
為促進港口轉型升級,港口在發展中應重視特色產業的發展,聯系港口實際,將港口與經濟腹地的特色產業作為主要運輸貨物,在與國外溝通與交流的過程中了解國外需求,在不損害國家經濟利益與環保利益的前提下為其提供必要的服務,採用多種方式將國外資金吸引過來,並藉助國外資金的力量完成海鐵聯運,在這一過程中也要認識到國家政策的扶持,緊跟國家步伐,不斷擴大自己的服務范圍與業務范疇,更要做好多條線路的開辟工作,在發展中創新,真正踐行創新發展目標。
(五)堅持「走出去」發展
「走出去」一直是我國發展經濟中堅持的原則,在改革開放以後,我國積極引進國外先進理念發展經濟,但在「引進來」的同時也要堅持「走出去」思想,讓世界各國人民看到我國的優勢。現階段國內港口競爭異常激烈,但東南亞、非洲等地的港口發展情況也不容樂觀,開發程度有待提高,面對這一現實,我國港口企業就要看到機遇,實現跨國式經營,國家政府也給予了港口轉型升級一定的有利條件,所以港口企業一定要認識到它的重要性,不斷發展與壯大港口。在我國很多有條件的港口都實現了「走出去」經營,如廣州港已經與泰國的林查班港建立起了合作關系,這樣的合作關系在建立以後,不僅有利於發展國內經濟,對泰國經濟發展也有一定好處,由此可見,「走出去」經營是雙方互利互惠原則的體現。
(六)強化創新發展
要強化港口創新發展,首先,應強化自身變化,我國港口已經進入穩定發展階段,所以一定要重視業務變革與創新,只有這樣才能促進港口進一步發展。為保證港口不會像有些企業陷入發展困境中,就要做好創新工作,積極引進先進管理理念,加大宣傳,勇於在國際舞台上展示自己,讓世界人民看到中國港口的發展。同時,由於我國港口行業競爭較為激烈,如果單純的重視吞吐量的發展,不重視效益的增加,港口也不會有取得更好的發展,所以,港口應減少刻意壓低價格手段的應用,加強與國內企業的聯系,對於一些中轉業務盡量在國內港口完成,要認識到加強與國內其他港口聯系的重要意義,應堅持一致對外原則,將國外資本吸引到我國來,發展我國經濟,造福於我國百姓,這也是我國港口做大做強,實現成熟發展的有效措施。
Ⅶ 如何提高航運企業的經濟效益
航運代理企業市場營銷必須以滿足客戶需求為中心
由於過去長期處於計劃經濟年代,航運代理企業也同其他企業一樣,完成交通部下達的生產任務即可。80年代中期,航運代理市場逐步放開,國家允許航運代理企業在生產業務上有一定程度的交叉,這時的航運代理企業增強了產品服務的觀念。90年代初期,國內代理市場完全放開,市場競爭日趨激烈,於是航運代理企業從過去坐等客戶上門變為主動走出去推銷自己的代理服務。隨著中國加入WTO(世貿組織)的臨近,國內航運代理企業面臨的競爭對手不僅僅是國內同行,更要與國外班輪公司開設的代理機構決一雌雄。市場競爭形勢的變化,迫使我們考慮應對策略,我們必須由過去的以我為中心轉變為以客戶為中心,以全新的市場營銷觀念重新構思企業的發展戰略。
航運代理企業主要是為航行於國際航線的中外籍船舶服務的。但航行於國際航線的船舶需要的服務遠遠不止代理服務。由於過去理貨、燃油供應、物品供應經營權分屬於交通部、內貿部審批,涉足對方經營領域不被批准。目前,國家已規定企業要同政府部門脫鉤,意在減少政府部門對企業經營管理的干預和不必要的部門保護,真正實現企業的經營自主權,為企業創造公平的競爭環境。這也為航運代理企業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在這種形勢下,就應該以滿足國際航線船舶的需求為出發點,根據市場營銷橫向一體化的理論,重新確定自己的目標市場,可以涉足理貨、燃油供應、物品供應等經營領域。從實際情況看,代理企業最早同船公司接觸、最後送走船舶,即最先得到信息,有些船舶也是通過代理去聯系理貨、燃油供應、物品供應等單位的。代理企業涉足理貨、燃油供應、物品供應等市場,不但具備信息資源、人才資源等得天獨厚的優勢,而且此舉利於航運代理企業向船東提供全方位的服務。
航運代理企業在貨運代理方面同樣可以通過了解客戶的需求,細分市場,進而發現新的目標市場。過去,一些貨代公司接受進出口貨運代理時,往往要到其他報關公司辦理報關手續,不僅給客戶帶來不便,而且降低工作效率。如果自己成立報關行,不但可以方便客戶、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可以增加一部分經濟效益,利於掌握客戶信息。在貨運方面,有些客戶出口量小,我們可以積少成多,發展拼箱業務。有些客戶地處內陸,貨期要求緊,我們可以設立集裝箱零擔班車,將急需出運的貨物迅速運抵港口,盡快裝船出運。這些就要求我們將組織機構由垂直型向扁平型轉變、人員配備由橄欖型向啞鈴型轉變,加速市場反應能力,加大市場營銷和生產設計人員力量的配備,不斷了解客戶需求情況和同行提供服務能力的水平,不斷創新自己的服務,開發新的市場,創造新的客戶。
航運代理企業是聯系船、貨、港的橋梁,處於運輸中介人的地位,使我們掌握很多的市場信息,對於我們推行縱向一體化,向自己服務產品的上游、下游產品發展提供了新的業務發展空間。航運代理企業在擁有穩定貨源的基礎上,可以開展租船業務和運輸業務,使航運代理企業的業務向船舶代理和貨運代理以外的范圍延伸。世界貿易所涉及的商品運輸的75%左右是由航運來完成的,眾多貨主對物流運輸需求的日益增長首先在貨運市場上得到體現,而貨運市場是整個航運市場的核心。因此,物流技術從一開始與航運緊密相關。航運企業,尤其是國際航運企業在中國物流運輸發展過程中將大有作為,眾多國內航運企業包括貨運代理企業已經認識到物流在提高企業競爭能力方面的重要性。由於航運代理企業既接觸進口商,又接觸出口商,往往對買方、賣方情況都很熟悉,完全可以起到貿易中介人的作用根據買方要求幫助尋找合適的賣方,或根據賣方要求幫助尋找合適的買方。如對國外大的進口商,航運代理企業可以在國內幫助其組織進口有關商品、向廠家分發訂單、代表驗貨、組織並監督裝箱、訂艙、簽單結匯以及組織門到門運輸等一系列物流服務;對國外大的出口商,航運代理企業可以在國內幫助其分銷產品,可以提供貨物進口訂艙、報關、報驗、倉儲、加工、分撥、包裝、中轉、配送等物流服務。物流服務的提供,使航運代理企業不再局限於原有的業務范圍,而且新業務的開展利於航運代理企業擺脫傳統意義上單純對船東、貨主的從屬地位,可以鞏固原有業務,增強企業的競爭能力。
航運代理企業加強市場營銷,必須在不斷吸引新客戶的同時,注意加強留住老客戶的工作。須知流失一個老客戶比未能爭取到一個新客戶的損失要大得多。美國PIMS戰略設計院的研究結果顯示:只要有1名客戶對企業不滿意就會影響到327人不滿意;開發新客戶比維持老客戶要多花5倍的成本。可見,丟掉一個老客戶會名利皆損。航運代理業務性質主要為外貿運輸服務,只有對外貿易成交後,外貿運輸才有市場;外貿運輸有了市場後,航運代理業務才有市場。航運代理工作的銷售對象主要是船東、貨主這一特殊群體。換言之,航運代理並不像一般企業把普遍居民都可以當作潛在的消費者,市場的容量不可能無限擴大。特別是定位於公共代理人的航運代理企業,只有與船東、貨主建立長期穩定的業務關系,爭取回頭客,才能穩定並擴大自己的市場份額。這就決定了航運代理企業必須與船東、貨主採取雙贏戰略。「80%的利潤來自於20%的客戶」對航運代理企業來說,再合適不過了。航運代理企業要留住老客戶,除定期拜訪客戶徵求意見改進服務外,對一定期限內代理艘次、貨運量達到一定數量的客戶給予一定的優惠或一定的特別服務;對較大的船東、貨主可採取合作形式,留住他們。
從以上簡單的分析中不難看出,市場營銷是一種全新的理念,在航運代理企業經營管理中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客戶的需求是不斷增加的,為客戶的服務是無止境的。只要我們市場營銷真正做到以滿足客戶需求為中心,我們面臨的市場機遇也是無限的。重視以滿足客戶需求為中心,進而發現新的目標市場,不僅可以使企業更加方便客戶、豐富服務內容,而且可以使企業尋找到新的經濟增長點,增強企業的抗風險能力和整體實力,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