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民國經濟實力怎麼樣

民國經濟實力怎麼樣

發布時間:2022-08-03 06:08:01

① 中華民國的經濟怎麼樣

解放前的中華民國經濟一團糟,洋買辦控制著金融,四大家族掌管著實業,再加上天天打仗。。
解放後米國為了建立防止紅色陣營擴大,對他進行了大量的支持援建,發展的很迅速。。。。
目前在半導體與OEM製作行業發展的很不錯

但整體來說,都是給米國打工的人

② 民國時候的經濟水平是什麼樣的

在1937年,中國擁有了3935家現代工廠,1萬余公里鐵路,11萬6千多公里公路,12條民航空運線路。此前十年間,工業經濟成長率平均達到9.3%,經濟增長率估計達到11%以上,為當時中國有史以來增長最快的時期。中國小學生人數增長了86%,大學生人數增長了94%。4月1日,民國設立了鹽務總局,從外國人手中收回了煮權。在此7年前,中國海關實行海關新稅率,這是近百年來中國第一次行使關稅煮權。至1937年的6月底,國家稅收總額達到法幣8.7億元,是8年前的2.6倍。而貿易逆差為1.5億元,不足兩年前的一半。至1937年,中國棉稻麥也基本實現了自給,經濟學家何廉說:「農業經濟發展已步入『起飛』之路」。

③ 民國時期的桂系經濟和軍隊如何能打得過奉系嗎

民國時期是軍閥最動亂的時期,也是軍閥數量最多的時期。當時經濟和軍隊實力比較強的也就只有六個,它們分別為直系軍閥,皖系軍閥,奉系軍閥,桂系軍閥,川系軍閥,晉系軍閥。其中軍閥統治時間最長,軍隊實力最厲害的要數桂系軍閥了。桂系軍閥的首領有兩位,一位是舊首領陸榮廷,一位是新首領李宗仁。桂系軍隊在民國時期的軍隊力量是非常強大的,在國民軍隊中流傳著桂軍是虎又是狼的諺語,桂系軍隊也是除了蔣介石的中央軍之外,存活最久的軍閥力量。

因為奉系最鼎盛的時期是張作霖當東北王的時期,他控制著整個東三省以及津、京、翼之廣大地區,統治區域要比桂系要大很多。而且奉系鼎盛時期的軍隊人數有40多萬,而桂系最厲害的是新桂系,在李宗仁的帶領下新桂系鼎盛時期的總兵力也就20多萬,力量懸殊如此之大,桂系是絕對打不過鼎盛時期的奉系的。但張作霖死後,張學良做了奉軍的少帥,他的軍事才能是不如他老爸的,他當時的總兵力在30萬左右,如果真的與桂系打起來的話,或許還不是桂系的對手。

④ 民國時期經濟狀況

二次世界大戰開始時,全國共有92個城市對外開放,鐵路和汽輪將這些城市與外界聯接。

新的職業和中外企業在這些城市發展起來,工業增長率在1912-1920年間高達13.4%,1921-1922年有一短暫蕭條, 1923-1936年,為 8.7%, 1912-1942年, 平均增長率為8.4%,整個1912-1949年,平均增長率為5.6%。

而在二戰前民國時期,盡管連綿戰爭,工業增長率仍高達8-9%。

外國投資阻礙了中國民族工業的發展之命題並沒有實證資料支持,中國人所有的現代工業在總現代工業中的比重在二次大戰前一直沒有下降,而中國人均外國投資在1914年是3.75美元, 1936年是6.97美元,比印度和拉丁美洲低得多。1930年代外國投資只佔國民生產凈值的1%。


(4)民國經濟實力怎麼樣擴展閱讀:

民國時期的領土范圍

按照中華民國憲法規定,中華民國領土依其固有之疆域,但其中並未列明何為固有之疆域。中華民國在1946年承認外蒙古獨立,但在1953年重新將蒙古地方作為中華民國領土。

若包括蒙古地方,其面積為1141萬8174平方公里,是世界領土面積第二大國(僅次於俄羅斯);若依1947年之疆域而不包括蒙古地方,則是世界領土面積第三大國。

中華民國(敗退台灣時期)實際控制領土包括台灣島、澎湖群島、金門、馬祖、東沙群島、南沙太平島和中洲島,總陸地面積36189.5平方公里。

⑤ 民國期間的中國經濟如何 處於世界上什麼水平

辛亥革命的爆發給中華民國政府的成立起到一個踏腳石的作用。 在1927年-1937年這個期間,原本蕭索的經濟得到了一個發展的機會,這個時期尤其是輕工業方面的發展是非常令人驚嘆的。並且這個時期還被稱為「黃金十年」。


所以總的來說,當時的民國經濟還是有一定發展的。但是對於英法美等國相較而言還是有一定差距的,不過也處在一個高速發展的時期,資本主義的發展也給中國的經濟帶來了很大的進步,經濟總量應該在世界上是前列。

⑥ 中國民國經濟好嗎

看如何來評價,無論如何肯定是不好!滿清的洋務運動,是以武器為目的的重工業,是用來鎮壓反抗和奴役大眾的目的來進行的,他們並沒有想過可以真正的抵禦外辱。民國經過反清起義和軍閥混戰,中國的重工業受到很大損失,但是沒有了滿清的壓迫,雖然滿清殘余與軍閥混戰,而中國的經濟卻反而有所提高了,到了抗日戰爭前,中國人口4.5億,比滿清時期多了很多,滿清在滅絕太平天國的過程中,同時人口從4.3降低到了2億人,到了1900年滿清人口依然沒有能夠恢復到3個億,而民國的人均收入比滿清末年提高了4倍,實際物價比收入提高了2倍多。對於那個時代,民生,比任何事情都重要。連民生都無法進行,國家又如何來進行。滿清那樣全國保有最少四分之三是叫花子的時代是無法想像的,民國就耕地開墾一項,遠遠超過了滿清近十倍。當然這是沒有滿清枷鎖後的自然選擇。但是中國同時被世界所禁錮,機器,武器等工具的進口受到嚴重的阻礙,同時門戶開放帶來的是,中國金融完全被列強所控制。中國的實業發展很難有重工業發展。後來德國幫中國建立了一匹現代化重工和軍工,成為抗日戰爭的中流砥柱工業。總體來說,民國對工業的發展,有美好的藍圖,沒有給力的實乾和沒有實現的實際。先進的科學,先進的工具,大量的人才,都是制約當時發展的瓶頸,所以即便抗日時代,教育投資僅此軍費。列強也不會給中國一個發展的機會。抗美援朝的勝利,代表中國人爭得了一定的發展時間。到今天為止,世界依然對中國進行武器禁運,科技封鎖,而且我們自己和平發展,他們也不會能夠容忍和允許。我們要發展,必須具有阻礙世界強盜邏輯的國家,對中國進行阻止的能力,當這個能力的對比出現嚴重的失衡,強盜邏輯的國家就會給中國帶來戰爭和毀滅。所以某些民主到瘋子的人他們不知道自己是誰,拿著民主當飯吃,但是他忽略了,世界上從來沒有人把中國人當作過人類,至少他們從內心深處是這樣想的。肉體的東亞病夫,鴉片帶來的東亞病夫雖然已經消亡。但是從精神和思想上,滿清毒害和遺毒帶來的東亞病夫日益嚴重,世界從來沒有公理,只有強者,我們以儒家的道德觀,無法去改變列強的想法,我們只有具備強大的武力後盾,才可以制止列強的可能行為。然後才有資格和平發展!

⑦ 中華民國時期的經濟如何

中華民國經濟:據約翰·K.張的研究:在1912—1949年期間,平均增長率為5.6%;在1923—1936年期間,平均增長率為8.7%;在1912—1942年期間,平均增長率為8.4%,但1937-1949年的戰爭期間,人均產出和人均收入可能還是顯著下降。換而言之,在全面抗戰爆發前,中國現代工業和礦業實現了8—9%的高速增長。民國時期的經濟發展大致可分為農業、現代工商業及影響交易效率的交通運輸業和金融業幾個部分來說。
一、民國的農村經濟
民國時代的土地制度由於1930年土地法的頒布而較清末更為成熟。但由於缺乏長子繼承權,戰亂連綿,制度化的土地市場仍不發達,所以每戶土地分割為很小的數塊。1910年戶均土地為2.62公 頃 , 1933年為 2.27公頃。民國時土地所有權分布雖然不平均,但比其它落後國家要平均,73%的家庭平均每戶擁有15畝地,他們的土地佔全部土地的28%,而5%的家庭戶均擁有50畝以上的耕地,占總耕地的34%。民國時期資本主義式的僱工租地大規模商業化農業經營並不普遍。
1930年代,50%的農業人口與租佃制有關,30%的佃農耕作的土地完全是租佃的,20%以上的佃農耕種自己的土地同時租佃部分耕地。但是整個民國時代,財產權由於民法、土地法、公司法的通過和實行而逐漸現代化。清末政府可任意侵犯財產的行為成為非法,中國傳統的佃農的永佃權概念,及地主賣地後永遠可以以原價贖回土地的概念都被現代土地自由買賣概念和司法案例所代替。民國時期的中國農村保持著高生育率和高死亡率,基本自給自足的農村人口占人口的75%,農業產出占產出的65%。捲入較高分工水平的人口,主要是大中城市人口,只佔人口的6%。
二、民國商業、交通運輸業、金融業
民國時期的農村,雖然基本是自給自足的,但專業商人在商業發達的城市和沿海地區比一般落後國家要發達,這被稱為商業資本主義或原始資本主義。上海、寧波沿海地區與長江流域其它地區的國內貿易和主要在最終消費品生產中的分工是這些商人的主要生意。
長江流域的絲織業中已有相當發達的商人與手工業者之間的計件外包制。政府於1929-1930年擺脫了固定的關稅額必須償付戰爭賠款的束縛,完全獲得關稅自主權,增加了關稅率。30年代政府也收回一些租界,但收回租界的經濟效果是負面的。1930年進口稅從銀本位改為金本位,1928年鹽稅統一於全國財政系統,各種苛捐雜稅統一成中央政府的稅收及地方政府的土地稅,1933年統一貨幣,幾乎停止使用銀兩,1935年政府用外匯儲備為支持建立起現代化紙幣制度,銀兩完全被禁止用作貨幣。官方的中國中央銀行、中國銀行(601988,股吧)、交通銀行(601328,股吧),正式發行了紙幣,政府開始試行年度預算,稅收和財政報告制度都大大改進。現代政府債券制度也於1931-1932年發展起來。債券主要由國家政府銀行及上海私人銀行購買。
國家政府銀行同時發揮中央銀行和商業銀行的功能,官商不分,使貪污和國家機會主義行為制度化。大私人銀行通過與四大官方銀行的人事交叉安排,也使官商勾結等壞資本主義的特色出現。但是與1949年以後的制度相比,私人銀行業在民國時期相當自由和發達, 1928-1937年間,共有160家私人現代銀行建立,它們擁有1,597個分支機構。現代銀行資本從1928年的1.86億元增至1935年的4.47億元 , 存款從11.2億增至37.8億元。但由於四個官方銀行的壟斷地位,相當大的金融資源主要用來為政府提供統一戰爭的軍費,用於提高交易效率的公共設施建設的比重太小,四大政府銀行由於官商不分,也不能按市場競爭的規律有效地支持有利可圖的經濟發展。
現代金融和紙幣制度的發展,可以大大提高交易效率,因而促進分工的演進,提高全社會的生產力。但是由於中國還沒有真正統一,1928-1937年中央控制的財政收入70%用於統一戰爭,而中央對地方財政的控制在1929年只到達浙江、江蘇、安徽、江西和河南五省。而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支出於1931-1936年間只佔國民收入的3.2-6%,大大低於美國政府1929年的8.2%。

⑧ 民國期間的中國經濟處於當時世界上的什麼水平

鴉片戰爭以後,中國的經濟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契機點,隨著辛亥革命的爆發,中國也成立了自己的資本主義政府,中華民國政府。在1927年到1937年之間,中國的國民經濟也進入了一個飛速發展的階段,後人稱之為黃金10年。

地區發展極度不平衡是民國經濟的一個主要特點,經濟發達地區主要集中在一些大城市,比如上海,北京,武漢等等。從GDP的發展速度上來講,GDP10年間的增速保持在8%以上,可見只要有穩定的環境,中國人隨時隨地都可以創造一個經濟的奇跡,並且國民政府的輕工業在世界上排到第6名。

在1936年國民政府發布的國民經濟統計報告中,1936年GDP總值為259億法幣。該數額差不多是日本的一半,和他們相比我們就是十分不錯的成績了,畢竟日本從明治維新開始經濟就很穩健,而我們的經濟一直是在戰亂中發展。

⑨ 民國時期的經濟,社會狀況怎麼樣,

不怎麼樣,官僚資本主義主義橫行,大肆壓榨民族資本,國內戰爭不斷,蔣介石剿"匪",社會動盪37年開始的中日戰爭更是嚴重摧殘了中國的經濟發展,當時經濟增長都達到了百分之8,9的高速,但隨之就再也沒好過了。46年成功落日之後,蔣介石更是喪心病狂的准備內戰,更於美國簽訂了貿易條約,隨後美國貨更是橫掃了中國市場,中國的經濟更被動,社會更加不穩定了

閱讀全文

與民國經濟實力怎麼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農村經濟適用房拆遷怎麼賠償 瀏覽:599
古代的四大美女指的是哪些人 瀏覽:909
幸福里買菜哪裡最便宜 瀏覽:14
健康之首是什麼 瀏覽:478
事業單位和科長不合怎麼換 瀏覽:722
馬跟豬相配婚姻怎麼樣 瀏覽:477
如何處理故事 瀏覽:605
怎麼教育嗯哼愛情觀 瀏覽:935
數字1423表達愛情什麼意思 瀏覽:44
什麼叫愛情真實內涵 瀏覽:657
龍男狗女婚姻怎麼樣 瀏覽:690
黃驊港買海鮮哪裡經濟實惠 瀏覽:596
婚姻的委身是什麼意思 瀏覽:176
愛情觀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641
王羲之寫書法故事有哪些 瀏覽:178
美女怎麼拍背影好看 瀏覽:921
雷影兄弟和水門有什麼故事 瀏覽:315
美國故事書有什麼 瀏覽:432
現代說祝你幸福古代怎麼說 瀏覽:296
愛情和彩禮哪個劃算 瀏覽: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