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國的四大名村指的是()()()().什麼南街
農村,總給我們「貧窮落後」「生活艱辛」的印象,但那可能只是你們村。中國的農村,也有十分富裕的,有的更是名震天下。它們中最出名的,被譽為中國四大名村。
4、華西村
看到那頭牛了嗎?純金的。有點小?嗯,一噸而已,比我家的水牛也就重幾百斤。這頭牛擱在龍希國際大酒店,酒店高328米,和北京最高樓層一樣,樓內頂部的61層會有空中花鳥園、空中游泳池;酒店二樓則設有2000平方米的購物區。你會不會以為我在說迪拜?其實,這樓是村裡每戶出資1000萬元,籌資30億元人民幣建造的。
沒錯,這就是天下第一村華西村。此外,村裡還有機場、直升機,博物館,還有「長城」「故宮」「美國國會大廈」「凱旋門」「悉尼歌劇院」......家家住別墅、戶戶有汽車、人均存款上百萬、教育醫療不要錢。華西村的主要企業有華西集團,2016總資產533.88億元,涉足鋼鐵、化工、農業、旅遊業、金融業等,現在很火的共享單車背後也有華西村的身影。
目前,華西村的狀況也很多,不少問題村官們自己也承認了。但是遠沒有傳說中的嚴重由於各種原因,華西村的經營即使再差,也是不可能破產的。
② 南街村現狀如何
1、赫赫有名的南街村是中國十大名村之一,也是新時代集體經濟的代名詞,南街村的發展受到了國內外的廣泛關注。中國十大名村是指在2005年第五屆全國「村長」論壇上,出評的中國十大名村。當時評選的「中國十大名村」分別是。
2、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江蘇省江陰市華西村、山西省昔陽縣大寨村、河南省臨潁縣南街村、北京市房山區韓村河村、上海市閔行區七寶鎮九星村、浙江省東陽市花園村、江西省南昌市青山湖區湖坊鎮進順村、浙江省奉化市滕頭村、雲南省昆明市福保村。
一直堅持走集體經濟道路、以紅色文化著稱
1、搜索南街村,最近的新聞是這樣描述的:6月16日,漯河市南街村又傳喜訊,南街村調味品公司、鮮拌面廠、方便麵廠、啤酒公司榮獲漯河市文明辦、漯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共同評選的「文明誠信企業」稱號。南街村四家單位之所以能獲得「文明誠信企業」。
2、是長期堅持南街村黨委書記王宏斌提出的「做好人、做好事、做好產品」的結果,是長期堅持誠信為主、質量第一、優質服務的結果,6月15日,河南省臨潁縣南街村集團食品飲料公司班子成員和公司的志願者,在經理王飛的帶領下一行10人。
3、帶著麵粉,大米,食用油,粉條,冬瓜等價值800多元的生活物資及王飛經理個人捐的200元,來到位於臨潁縣潁松路西段的愛心粥屋,開展「送溫暖、獻愛心」活動,送去了南街人的關心和祝福。實際上,這也是南街村人的一貫做法,體現了南街村人平凡之中的責任感。
4、這是一個讓人嘆為觀止的村莊,它的獨特性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它以堅定的自信心走著屬於自己的發展之路,它是中國農村發展中的一朵奇葩。它就是一直堅持走集體經濟道路、以紅色文化著稱的南街村。南街村是歷史上有名的「難街村」。
5、1978年以前,南街村人均年收入70多元,每年每人分到的小麥也大都在150斤左右,遇上天災人禍,很多人是賣了小麥換紅薯干、雜糧吃,溫飽問題解決不了,70%以上的農戶住的是破草房,30多歲找不到老婆的有的是。
6、據村裡的官網介紹,南街村隸屬河南漯河市臨潁縣城關鎮,緊靠107國道,西臨京廣鐵路和京廣高鐵,東臨京港澳高速公路。
7、全村有3700多口人,500畝耕地,總面積1.78平方公里。改革開放以來,南街村充分發揮農村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大力發展集體經濟,走共同富裕道路,實現了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的飛速發展。
8、1984年,南街村在支部書記王宏斌的領導下,選擇了重走集體化經濟的道路,通過回收耕地開設村辦企業,1989年當地集體經濟產值達到了2100萬元,從1991年便成為了河南省第一個「億元村」。
9、南街村經濟建設上圍繞農業辦工業,圍繞龍頭企業上配套項目,大搞糧食深加工,深化農業產業化,壯大了集體經濟,建立了國家大型一檔企業——河南省南街村(集團)有限公司。
10、擁有員工7000人,建有方便麵廠、麵粉廠、調味品公司、食品飲料公司、啤酒廠、麥恩公司、濕面廠、膠印公司、彩印公司、工藝品公司、旅遊公司、制葯廠等26家企業,在湖北、安徽、陝西、河北等地建有方便麵和調味品分廠,年產值突破20億元。
③ 南街村現狀如何他的發展與華西村有什麼區別如果繼續這樣發展下去會有什麼後果
一、河南南街村現狀是,早在20世紀90年代產值就突破1億元成為有名的「億元村」,但資產負債率一直偏高。在2008年,該村銀行負債實際達17億元人民幣。實際當時資產26億,負債17億,遠未達到破產的邊緣,也比同時期大部分在金融海嘯中掙扎的企業強很多。經過2年努力,到2010年,資產已經積累到30億,負債下降到4億,重新步入良性發展的軌道。南街村村民享受住房、醫療、教育等多項福利待遇,生活富足而安逸,但外來勞動力無法享受村民的待遇,所以留不住人才。
二、對比華西村和南街村:
1、資源角度來看,華西村是一個沿海地區的村子,那邊也有豐富多彩的_源,靠做鋼材做生意發家,有基本,有資產,一步一步到現在。是很富,也算個典型性。但是南街村,它實際上並沒有什麼尤其的地區。要_源_有,要地利人和啥也沒有。
2、貸款角度來看,南街村一個小小的村級企業,竟然得到了國家上十億元的貸款,但是華西村就沒有。
3、產業發展來看,華西是一個東南沿海的村莊,那裡還有豐富的資源(好像是吧,或者是因為靠近上海這個鋼鐵需要之地),靠做鋼鐵生意起家,有基礎,有資本,一步一步到現在。是很富,也算個典型,多元發展。但是南街村單一發展。
三、未來如何:
南街村企業的管理已經出現了問題,最著名的就是上馬所謂的永動機,結果虧損兩千多萬.但是有巨大的銀行資金支持著,南街村似乎還能支撐下去,但這種靠銀行的資金,而不是靠管理與科技支撐的企業很難走遠,難以轉型。
四、南街村模式:
1、一直堅持走集體經濟道路、以紅色文化著稱
1)這是一個讓人嘆為觀止的村莊,它的獨特性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它以堅定的自信心走著屬於自己的發展之路,它是中國農村發展中的一朵奇葩。它就是一直堅持走集體經濟道路、以紅色文化著稱的南街村。南街村是歷史上有名的「難街村」。1978年以前,南街村人均年收入70多元,每年每人分到的小麥也大都在150斤左右,遇上天災人禍,很多人是賣了小麥換紅薯干、雜糧吃,溫飽問題解決不了,70%以上的農戶住的是破草房,30多歲找不到老婆的有的是。
2)南街村經濟建設上圍繞農業辦工業,圍繞龍頭企業上配套項目,大搞糧食深加工,深化農業產業化,壯大了集體經濟,建立了國家大型一檔企業——河南省南街村(集團)有限公司,擁有員工7000人,建有方便麵廠、麵粉廠、調味品公司、食品飲料公司、啤酒廠、麥恩公司、濕面廠、膠印公司、彩印公司、工藝品公司、旅遊公司、制葯廠等26家企業,在湖北、安徽、陝西、河北等地建有方便麵和調味品分廠,年產值突破20億元。
2、南街村實行「工資+供給」的分配製度
1)在這個面積1.78平方公里,用城牆將自己「與世隔絕」,時至今日依然堅持著集體主義經濟的村莊里,村民享有包括住房、食品、醫療、教育在內的14項福利,統一配置花銷,一切由集體「買單」。隨著經濟實力的增強,南街村實行「工資+供給」的分配製度,村民免費享受水、電、氣、麵粉、節假日食品、福利卡消費、住房、上學、醫療等多項福利待遇,經濟上沒有負擔,生活上沒有後顧之憂,全體村民居住在幾十棟配備齊全的花園式的現代化公寓里,人人安居樂業、家家生活幸福。
2)南街村是一個在村黨委堅強領導下,走集體共同富裕道路的村莊,生產資料全部公有,生活資料部分私有,屬公有制集體經濟。分配製度採取「工資+供給」的分配方式。隨著集體經濟的不斷發展壯大,南街村的分配方式逐步由原來的工資制演繹成一種新型的分配方式——工資制加供給制。南街村民目前的分配比例,工資部分佔30%,供給部分佔70%,以後工資的成分會越來越小,供給的成分會越來越大,供給的檔次會越來越高,最終讓每個南街人富得個人沒有一分錢存款。
3、核心人物王宏斌:「二百五」精神大發揚
1)南街村的發展,離不開一個核心人物王宏斌。「二百五」一詞,是對那些傻里傻氣、愣頭愣腦的人的含有貶義的「戲稱」,是中原地區的方言。南街村黨委書記王宏斌對「二百五」卻另有認識。由於種種原因,王宏斌只上完小學就輟學了,下學後,最初在家幹些雜活,後來在隊里幹活。他小小年紀就給隊里看莊稼、割草、拾糞、喂牲口,樣樣還都幹得認認真真。鄉親們看出這後生有出息,就把生產隊的敲鍾錘交給了他。這年他還不足十七歲,稚嫩的肩膀就擔起了二百多口人的衣食重擔。他虛心好學,又年輕好勝,不幾年時間,就把隊里的生產搞得紅紅火火,贏得了支部的信任、群眾的擁戴。
2)南街村富裕了,富得讓人羨慕。可王宏斌以及手下的一班子人卻沒有富起來。按說操這份心的人,每月工資拿上千二八百也是理所當然的,群眾誰也不會反對。但在核定工資時,他提議班子成員都拿250元,以這250元工資時時提醒大家,做「二百五」人,發揚「二百五」精神,拿出「二百五」干勁,做「二百五」傻事。一直到村年產值已達八億元的現在,班子成員仍然只領250元工資。250元錢,以日益增長的消費水平而論似乎低了點,但誰也沒有怨言,因為「二百五」符合黨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④ 南街村的現狀很凄慘
我就是土生土長的南街人。南街村的發展離不開社會各界的支持,同樣的,南街村人民所追求的理想生活,包括堅持毛澤東思想育人,這些都需要大家的理解和支持。
南街村的發展是曾經有過一段輝煌的時期,這些都是南街人共同努力和付出的結果。你要說南街村的事業現在退步了,也可以這么說,但是我們提出了二次創業,現在可以說是小有起色了。
你說的什麼貸款啊,這些都是真的,其實這不是什麼秘密,任何企業的發展壯大,都離不開跟銀行貸款。南街村貸款16億之多,這也是真的,因為還不起而被國家免除了還貸,這也是真的。不過你要記住,南街人從來是不想由此思想包袱的,我們的王宏斌班長說過,將來南街的事業恢復了,只要有積蓄,我們就一定要還上這筆貸款,不能讓國家受到損失。
當然我們南街村是有缺點的,關於這點,我們似乎還找不到問題的根源,這就要社會各界朋友來幫我們指正。只要我們始終堅持毛澤東思想育人,就這一點,我們南街村的明天一定會更好,更輝煌!
一樓回答說,企業拖欠工資,這一點似乎不真實。就在南街村最困難的2004年到現在,盡管企業嚴重虧損,也絲毫沒有拖欠員工工資,只是做出了降低工資標準的措施。南街村的企業是村集體所有制,不是私人開的公司,你說能拖欠工資嗎???
他是不是南街村集團的員工,我們無從知曉,但我卻是土生土長的南街人,沒有人能比我們更了解自己的家鄉了。
⑤ 南街村真實面貌
河南省漯河市臨潁縣城關鎮南街村
毛澤東的集體主義南街村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全國十大名村,它是集體主義經濟的代名詞。在堅持集體主義的原則下,南街村幾近實現了共同富裕,經濟平穩發展,社會和諧,人們安居樂業。南街村成功的關鍵是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堅持集體主義。南街村是國家4A級景區,長期生活工作在南街村做出突出貢獻的非南街村籍人士,被授予「榮譽村民」稱號。南街村集團是南街村創建的集體經濟實體,下屬28個企業,產業涉及食品、飲料、酒類、印刷、包裝、醫葯、工藝品雕刻、旅遊等。
http://ke..com/view/98301.htm
⑥ 南街村鮮拌面和南街村有什麼關系
南街村位於河南省臨潁縣,是著名的紅色旅遊景點之一,南街村全村實行集體主義經濟。南街村鮮拌面是南街村集團旗下公司生產的支柱產品。
⑦ 河南省最富裕的村是
南街村,全國十大名村,它是集體主義經濟的代名詞。在堅持集體主義的原則下,南街村幾近實現了共同富裕,經濟平穩發展,社會和諧,人們安居樂業。南街村成功的關鍵是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堅持集體主義。南街村是國家4A級景區,長期生活工作在南街村做出突出貢獻的非南街村籍人士,被授予「榮譽村民」稱號。南街村集團是南街村創建的集體經濟實體,下屬28個企業,產業涉及食品、飲料、酒類、印刷、包裝、醫葯、工藝品雕刻、旅遊等。共848戶,3180口人,1000畝耕地,總面積1.78平方公里。村裡有26家村營企業,諸如拉麵工廠等。1984年,村辦企業的總產值只有70萬元,到1995年已經達到12億,實現了飛躍發展。 但由於違反基本的市場規律運作,甚至出現了王宏斌在「三大班子」都反對的情況下,向違反物理學基本規律的「永動機」項目投資的情況。2003年以後,銀行停止向該村發放貸款。在2008年,該村銀行負債實際達17億元人民幣。一度傳出南街村破產的謠言。實際當時資產26億,負債17億,遠未達到破產的邊緣,也比同時期大部分在金融海嘯中掙扎的企業強很多。經過2年努力,到2010年,資產已經積累到30億。
⑧ 南街村是什麼意思。為什麼那裡面的人生活的那麼好
日本《讀賣新聞》5月13日至15日連載記者藤野彰寫的文章:中國摸索建設和諧社會。文章如下:
「東方紅太陽升,中國出了個毛澤東……」
早上6點15分,南街村的廣播站開始播放頌揚毛澤東的革命歌曲《東方紅》,南街村新的一天便伴隨這輕快旋律開始。
毛澤東的雕像如守護神一樣聳立在南街村的廣場上。廣場上還有一些如「毛澤東思想永遠放光芒」等政治標語。村內也到處都能看到毛澤東的畫像、標語等。
河南省臨穎縣南街村是一個人口約3.2萬人的農村。過去村子相當貧困,從改革開放的80年代起,村裡建立了麵粉廠、磚瓦廠等村營企業,經濟上獲得了成功。
南街村與其他村有一個巨大的區別,那就是他們以基於毛澤東思想的集體主義為理念,提出建設「共產主義小社會」的目標。毛澤東式的集體主義因80年代取消人民公社而失去了影響力。但是,南街村卻把毛澤東的集體主義樹為旗幟。已經富裕起來的南街村的嘗試被稱為「南街村現象」,並引起了全國的關注。
平均主義
南街村「共產主義的要素」的核心是獨特的平均主義的經濟體制。村民們在村的行政機構及村營企業上班,根據工作內容,每月付給150元到200元的固定工資。 工資雖然很低,但是村民免費享受糧食、肉、油等配給。住宅、教育、醫療、辦紅白喜事也一概不收費。如果村民上大學,學費也由村裡負擔。村民享受的福利費用每年每人平均6700元。
村裡有26家村營企業,諸如拉麵工廠等。1984年,村辦企業的總產值只有70萬元,到1995年已經達到12億,實現了飛躍發展。但是村裡不允許辦個人的商店及私營企業,也不允許從事卡拉OK等營業。這是因為,上述的營業被認為不利於貫徹集體主義。
「和諧社會」的最大障礙是不平等,財富集中到少數特權及富裕階層手中,農民等弱勢群體不能充分享受改革開放的成果。南街村的做法暫且不論,它的嘗試開辟了一條確保村民很快過上「小康生活」的道路。
集體主義
在南街村的村營麵粉廠作財務工作的李永旗(24歲),今年元旦與在同村結識的男朋友舉行了婚禮。現在與在村營工藝品公司工作的丈夫及公公、婆婆住在一起。住宅是村營兩間一套(75平方米)的公寓。
結婚儀式按南街村的規矩,由村裡舉行「集體婚禮」,婚禮每年元旦舉行一次。今年的集體婚禮包括李永旗夫婦,共有20對新郎、新娘參加。村裡送給新人的紀念品是《毛澤東選集》。
集體婚禮是南街村集體主義的一個象徵。村黨委書記王宏斌說,舉行集體婚禮的目的是杜絕浪費,培養新人的集體主義觀念。雖然不強制參加集體婚禮,但是如果忌諱參加集體婚禮就等於不服從村當局意見。也許是這個原因,據說至今還沒有新郎、新娘拒絕參加集體婚禮。在集體主義的壓力下,參加集體婚禮似乎事實上已經成了村民的「義務」。
南街村集體主義的另一個象徵是搞軍事訓練。村裡有約8500人的民兵,其中多數是非南街村出身,而在南街村的企業中工作的人。通過軍訓,向村民等灌輸集體主義思想。
長期在南街村工作,並做出較大貢獻的非南街村出身者,村裡給予他們「名譽村民」資格。得到這個資格的人可享受與本村村民一樣的待遇。因此申請當「名譽村民」的人非常多。
南街村團委書記呂小虎(32歲)認為,南街村的模式是理論和實踐相一致的發展模式。他說:「南街村的集體主義是非常合乎情理的。它也符合鄧小平說的『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帶動更多人共同富裕』的路線。這正是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規章嚴格
中國還有約3000萬人沒有達到溫飽水平,而另一方面,富者更富,貧富差距拉大。正因為如此,村民過著平等而穩定生活的南街村的現狀值得關注。
但是,南街村的體制是在嚴格的規章制度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南街村有可稱為「村的憲法」的規章制度,分思想、工作、生活三方面,共有23條,違反者將受到處罰。
進而,村裡還有定期從思想、紀律、衛生等十個方面檢查各家庭執行規章制度情況的制度。根據檢查結果,只要有一個方面不合格,部分福利就得自費。據村民說:「滿分的家庭很少,大多數家庭都是總有某個方面不合格。」
福利是村民生活的基礎,村當局在這方面掌握著大權。村民不得不乖乖地服從村當局及各項規定。
南街村用非同一般的做法,保證了所有人都能過上一定水平的生活。從這點說實現了「和諧社會」的目標
下面有關南街村的:共產主義背後的南街村
⑨ 南街村式的經濟為什麼能夠存在
南街村式的經濟為什麼能夠存在?
——讀宋公明《南街村式的經濟割據為什麼能長期存在?》
郭興邦
本文是在讀了人民網對南街村書記王宏斌的訪談與人民大學農發院副院長鄭風田的訪談以及由此而發的宋公明的帖子《南街村式的經濟割據為什麼能長期存在?》而寫的,因為我不能同意宋公明的一些區別於王宏斌與鄭風田的說法。 首先,宋公明說南街村「經濟割據」大概是王宏斌不能同意的,是南街村人與王宏斌不能同意的。
因為,王宏斌在訪談中[網友小小教書匠]的提問「王宏斌書記您好,能不能談一下南街村黨委在促進本村發展過程中的作用?」的時候回答說:「南街村有今天,因素有多方面的,有政策的因素,有各級領導關心和 支持的因素,也有經營部門各界支持的因素,也有群眾支持的因素,我想除了以上幾個因素以外,最關鍵的是南街村黨委20多年來一直在南街村起著戰斗堡壘作用,如果群眾再積極,沒有黨委的正確領導,也就沒有南街村的今天。」在繼續對[網友咱也風光一把]的提問:「請問王書記,人們一提到南街村都會想到紅色,南街村的紅體現在什麼地方?你如何理解這個『紅』?」的回答也說「作為紅,過去理解就是革命,紅就是毛澤東思想,紅就是為人民服務,紅就是共產主義。„„我們認為毛澤東思想和集體經濟是一致的。發展集體經濟必須得用毛澤東思想這個理論來指導,用其他理論來指導,那就完成不了發展集體經濟的使命。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科學發展觀都是與毛澤東思想一脈相承的,這不排除小平理論、三個代表、科學發展觀,這是第二點。」
既然南街村人與王宏斌都認為「南街村„„各級領導關心和支持」,「各級領導」是什麼?當然是黨中央與各級地方政府。既然如此,怎麼能夠是割據呢?
既然「紅就是毛澤東思想,紅就是為人民服務,紅就是共產主義。„„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科學發展觀都是與毛澤東思想一脈相承的,這不排除小平理論、三個代表、科學發展觀,」既然「南街村的黨委在南街村發展史上起著戰斗堡壘作用」,怎麼能夠稱之為「割據」呢?
割據是什麼?
搜尋了一下,關於「割據」的意思。解釋為:「一國之內,擁有武力的人占據部分地區,形成分裂對抗的局面」。這樣的解釋有點嚇人。南街村並沒有武力,何談割據?況且,根據王宏斌的回答,南街村還是服從中央以及地方政府的關心與支持,還是與中央步調一致的,同是在共產主義方向上前進,還是以毛澤東思想為指導的。就是不說武力問題,並沒有和中央對著干,依然是「內方」外圓的,並且,「內方」服從於「外 圓」(這點後面詳細分析),與中央是同一個步伐,沒有「劃江而治」,怎麼能夠說南街村是經濟割據呢?
說南街村經濟割據,就是說,中央說中國搞市場經濟,南街村卻是計劃經濟,還在進行物資調配而不是自由的市場交換;中央說改革,南街村沒有改革,就是要把集體與改革對立起來,就是要把南街村與全國農村對立起來,就是要把毛澤東思想與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科學發展觀對立起來,好像台灣與大陸一樣,朝鮮與南韓一樣,不一樣的領導,不一樣的形式,與中央唱對台戲。南街村不是這樣的。因此,說南街村經濟割據,只是一些人的希望,唯恐天下不亂而已。所以,他們才以議論挾制南街村,想把南街村引向歧途。
南街村沒有經濟割據。
南街村是經濟割據嗎?我們就宋公明提出的南街村為什麼能夠經濟割據的原因來詳細分析一下南街村是否存在經濟割據問題。
宋公明網友在《南街村式的經濟割據為什麼能長期存在?》一文中說出了洋洋灑灑的六個原因。也可謂是有理有據。我們來分析一下,這些原因到底怎麼樣。 宋公明寫道:
「第一,有憲法和法律的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一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
社會主義制度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根本制度。禁止任何組織或者個人破壞社會主義制度。
第六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是生產資料的社會主義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制。社會主義公有制消滅人剝削人的制度,實行各盡所能、按勞分配的原則。
國家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堅持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
根據憲法的以上規定,南街村式的社會主義勞動群眾集體所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之一,不僅合情合理合法。而且應當受到國家的保護和鼓勵。」
事實如何呢?
這個《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是當今中國現行的憲法,不是過去的什麼朝代什麼時候的憲法。如果中國的社會現在不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或者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中國是社會主義國家」能夠寫進憲法嗎?能夠保護社會主義制度嗎? 現在來說社會主義公有制。
只有南街村是公有制嗎?南街村是公有制不假,但是,其它的任何一個村莊就是私有制了嗎?我們已經知道,公有制有多種形式。南街村的公有制只是屬於公有制其中的一種形式而不是唯一的形式,當然也在保護之列。所以,其它村莊的公有制就也是保護對象,而且是重點保護對象。所以,南街村的公有制存在,其它的村莊的公有制也在保護之列。不同的是,南街村的公有制在改革初期曾經一度被否定,只是因為某些原因才在以後重新恢復了。
根據馬克思的論述,「從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產生的資本主義佔有方式,從而資本主義私有制,是對個人的,以自己勞動為基礎的私有制的第一個否定。但資本主義生產由於自然過程的必然性,造成了對自己的否定。這是否定的否定。這種否定不是重新建立私有制,而是在資本主義時代的成就的基礎上,也就是說,在協作和對土地及靠勞動本身生產的生產資料共同佔有的基礎上,重新建立個人所有制。」南街村的公有制是產權合一的公有制,不利於按勞分配;大包干形式的公有制是產權分開的公有制,利於按勞分配。所以,才在全國農村推行了。南街村的公有制只是因為特殊情況,才在以後恢復了。是特殊原因才得以恢復的。但是,大包乾的公有制是先進的公有制,符合社會主義時代的需要,把生產的集體化推向了生產的社會化,所以,才有南街村的巨大發展。南街村的生產曾經一度受到了挫折,它的公有制形式的問題是產生的原因之一。所以,南街村曾經一度進行了所有制的改革。但是,肯定的一點是,社會的發展還會促進南街村公有制的變化。這不是遙遠的事情,而是眼前正在發生的事情。但是,問題非常復雜,所以,如果需要分析,只有專題進行。
所以,這個原因不是南街村經濟割據的原因,因為它還在許多地方適合南街村,還沒有特別顯現出與南街村發展不相適應,所以,才得以存在。 宋公明在文章中說:
「第二,是勞動群眾的自願選擇。農村合作化本來就是建立在群眾自願基礎之上的。當年要加入合作社,必須要本人申請,經過批准才行,不允許強迫入社。而分田到戶時,一些地方卻採取了強迫命令的方式,強行解散了集體經濟。但是南街村、華西村等集體經濟的群眾不願意分散,頂住壓力,堅持要走集體化的道路。因為這是群眾自己的選擇,所以具有堅實強大的群眾基礎和凝聚力。」 我們看一下問題到底怎麼樣。
本文的前提說的是對的,但是,所說的經過有違於事實。在社會主義運動開始時,確實是自願的選擇。所以當時的互助組與合作社的成員居住並不居在一起,是與非集體化成員混雜在一起的,甚至跨村的組合不但有,而且效果非常好。所以,才開始了社會主義運動。可是在社會主義運動中,就改變了辦法。當然,這是因為政績問題所致,出現了強迫行為。社會主義運動已經成為過去,沒有辦法復原當時的情況,但是,可以從以後存在著的形式中看出來。一直到大包乾的前夕,集體組織與行政組織都是合一的。如果是自願的,集體組織能夠與行政組織重合得如此天衣無縫嗎?如果沒有強迫,是真正地自覺自願,不但不能與行政組織如此重合得天衣無縫,而且還會有一些多少不等的沒有加入的農民——是不同於大包乾的真實的單干戶存在。為什麼沒有呢?就說明了問題。大包干是在當時極左還在大行其道的情況下,不說三自一包不允許,就是連包工也被說成是「工分掛帥」而成為資產階級路線,農民喂豬養鴨都是資本主義尾巴,也被取締。幹部能夠允許農民進行大包干嗎?農民有進行大包乾的自由嗎?所以,在大包干初期,強迫命令正是給了農民以大包乾的自由。有沒有不符合現實情況的?肯定有!但是,是少數。不影響大局。當時南街村也進行了大包干,群眾沒有群起而反對,就證明只是解放了農民的手腳。後來因為一些原因,南街村群眾又集體起來,說明了這樣做正是真正了群眾的意願,給群眾獨立自主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其意義雖然有少數不妥之處,但是,是利大於弊的。
大包干之後,南街村第二次集體起來,才是真正地自覺自願。但是,是完全地自覺自願嗎?這只有當事人知道。但是,至少大多數人是自覺自願的,這為南街村奠定了集體的基礎。
後面,我還是想到的是「但是」。但是,這個但是是我不願意看到的。況且,不是眼前的現實問題,就不說了。然而,大包干不還是集體經濟嗎?這是集體經濟的一種經營形式。是能夠激發群眾勞動熱情的集體經濟形 式。也是群眾自覺自願的。所以,同樣受到了社會主義國家的保護。
因此,我們看到,大包乾的集體經濟與大呼隆的集體同樣是集體經濟的一種形式,雖然有差別,只是經營方式的差別,不是本質的差別,不是是不是社會主義的差別。
宋公明緊接著提出了第三點。他寫道:
「第三,符合中國國情和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
人民中國農村從歷史上,就有集體經濟的傳統。早在井田制時期,就有公田制度。井田制解體之後,很多農村仍然保留和發展了公田制度,這些公田,又叫官田或社田,就是農村集體的財產,其收益用於興辦當地公共事業,例如修橋築路,開辦教育,以及每年春節興辦社火社戲經及扶貧濟困等。由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紅旗譜》中,就表現了地主霸佔官田,農民與之斗爭的情節。而在長期封建社會中,中國的農民一向就有互相合作的傳統,農忙時幫工換工是很平常的事。到了根據地時期,已經出現了互助組。所以,解放後合作化的出現,是歷史的必然趨勢。當然,集體經濟不是也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全部成功,但是畢竟有很多是辦得很好或者比較好的。一部分親身體驗過合作化、公社化優越性的群眾,堅持要集體化道路,是很自然的,也是合理合法的。這個趨勢將不可阻擋,必然要成為歷史的潮流。」
我們來分析國情與必然趨勢問題。
我們不能不驚異於宋公明如此的糊塗與不能分清楚好壞,竟然把毛澤東領導的社會主義革命與周朝的封建制度混為一談。他是不是把毛澤東比作周天子?不得而知。周朝的井田制是確確實實的農奴制度。在周朝,農民是不能自覺自願的,難道農民願意成為奴隸主的永遠的農奴嗎?所以,在春秋時期,孔子為了復辟奴隸主的天下,要求克己復禮,就是要求「興滅國、繼絕世、舉遺民。」因為周朝時期工商業的發展,農民有了機會可以有機會與有地方脫離奴隸主,去當自由民,奴隸主國家的農奴沒有了,所以滅亡了。要興起奴隸主國家,就必須要農奴。所以,孔子就提出了「舉遺民」,就是要把逃逸的農奴遣返到原來的奴隸主國家中來。這個國情就是農民都喜歡當農奴嗎?這是什麼國情,誰的國情?不糾纏解放前的一些問題,是沒有時間糾纏,不是這種說法沒有問題。
單說解放區與解放後的互助組與集體化,能夠與井田制比較嗎?農民的互助組合作社是自覺自願的組織起來的,是為了走向富裕的。與井田制的強制是不同的。但是,能夠富裕嗎?因為小農經濟是落後的人力生產力,才適宜互助組與集體化。在現代化的農業生產力下,適宜的是集約化生產,這種生產力必然使農民成為社會化的人,所以,才有社會主義社會。集體化生產是人力集中型生產,與集約化生產是截然不同的。這樣的生產農民是難以富裕的,也絕對不能實現社會主義。集體(注意:不是集體化)生產在某些時候適宜工商業生產,然而,工商業生產的發展不適宜集體化,必然形成社會化生產。這是改革前農業生產上不去的根本原因(當然還有其它原因,比如大呼隆的生產方式等等)。在現在,有一些人想重新走集體化道路,但是,就是解決不了組織農民的問題。朝鮮現在糧食發生危機,是必然的嗎?就是因為集體化的原因。雖然,朝鮮想照搬中國的大包干是有困難的,因為朝鮮的農業生產力不是那時中國改革時期的生產力,但是,還是得學習中國的改革才能解決問題。問題就是責任制這個法寶。當然時過境遷,需要靈活的運用才能夠實現良好的效果。
王宏斌在[網友露琪婭]問:「王書記,您是否贊成南街村作為「中國農村樣板」的說法?」時回答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