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地攤經濟會帶來什麼商機
地攤經濟對低收入人群是一個非常重要商機 下班後如果有時間和經營能力 可以增加一些收入 有能力的可以成為專業的個體工商戶
㈡ 地攤經濟的利與弊是什麼
地攤經濟的利與弊是:
1、地攤經濟的利:
「地攤經濟」的「三低」特質,讓它具有一些獨特優勢。創業門檻低,沒有店鋪租金的壓力,沒有太高的學歷、技能要求,很多人支個小攤,打開私家車後備箱就能賣貨。
失敗風險低,船小好調頭,從業者即便失利也能迅速「滿血復活」;商品價格低,能讓居民擁有更多選擇,享受更多實惠。
2、地攤經濟的弊:
消費者可能會在滿足了廉價的產品需求之後而打消了更多的消費需求,正規店鋪如果在質量、服務、店鋪氛圍上沒有競爭力,會受到地攤相同商品的不同程度損害。
地攤經濟的矛盾:
地攤經濟既體現了一座城市煙火氣,也是城市綜合治理能力與治理水平的一個刻度與窗口。地攤經濟往往是沿街為市,會給城市環境衛生和城市管理都帶來了巨大壓力。
正是因為城市管理壓力增大,各地才紛紛取締了地攤經濟。其實這是一種保守行為,不能因為地攤經濟存在管理難度就搞一刀切,而是要注重引導規范。
劃定一定的范圍,制定相關的標准,把地攤經濟整合到一起,進行統一的集中管理,推出更多人性化的管理措施,在不影響城市管理的前提下,讓地攤經濟與人民群眾的生活並存,這本身就是一道城市治理的大考題。
㈢ 地攤經濟一發出都帶動了哪些股市
這其實就是炒概念,地攤經濟並沒有突破性發展。相關股票也是大起大落,就是游資熱炒。
㈣ 針對地攤經濟,都有哪些企業出台了相應的幫扶措施
一、政府幫忙選位置:原來想擺地攤根本就不可能,真是沒地方,到處都創城,要麼出個早市、要麼去夜市,固定地點少的可憐,輪也輪不到咱們,如今可以擺地攤了,每個城市都增加了不少可以擺地攤的地點,大家可以就近選擇!
總結:我覺得地攤挺好的,最近我也研究研究,看看帶孩子能去哪擺個地攤,也讓孩子感受一下這錢是怎麼賺來的,以後花錢的時候也能注意點,我這比較容易,自家有車,花幾百塊錢進點玩具,能賣咱就賣了,賣不動就給孩子玩,絕對賠不上,而且都是進貨價,就算不賺錢,還能剩一堆玩具不是,兩全其美!
㈤ 「地攤經濟」有哪些優勢
「地攤經濟」的優勢有有利可圖、消費者有需求、緩解就業壓力。
1、有利可圖
攤主經營費用低,沒有轉手費,沒有裝修費,沒有租金壓力,沒有雇員工資壓力,不用交稅,運營成本如此低下的情況下,販賣與正規商店同等質量的產品,就算價格比商場便宜,仍有利可圖。正是這樣的利益驅動,使得攤主們冒著物品被罰沒的危險擺賣。
2、消費者有需求
購買相同質量的產品,消費者肯定傾向以更低的價格購買。地攤的產品琳琅滿目,從衣服褲子,手包,水果,日常用品,化妝品,首飾等等類別都有涉及,滿足了許多消費者的需求。而且,地攤特別適應低收入者階層的需要,現在產品同質化嚴重,正規的大商場販賣的東西往往價格偏高,在目前金融危機的前提下,低收入者需要的一般是質量不高,價格實在的產品。
3、緩解就業壓力
下崗職工,失業人員,新增的勞動力,離開了土地的農民,更有不少在職的員工在下班後也會去擺賣地攤,為的就是幫補收入。這樣的自發的,非正規的就業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就業壓力,不僅有了充足的存在依據,更存在積極的意義。
(5)地攤經濟對哪些公司有利擴展閱讀:
繁榮景象:
市民:購物休閑新去處
賣衣服的、賣鞋子的、賣飾品的、賣玩具的,品種還真不少。放眼望去,地攤一個挨一個綿延了500多米。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攤主們極力推銷自己的東西,以吸引更多顧客前來購買。
攤主:銷售貨物新途徑
天色漸漸暗下來後,不少攤主陸續支起自己的攤子,掛上各式各樣的促銷牌子,開始經營自己的生意。
地攤經濟亟待規范化
不容置疑的是,夜市的存在有其合理的一面,但不良影響又客觀存在。夜市在豐富市場,方便市民生活的同時,也給交通和環境帶來了一定的影響。在市區其他一些街道也或多或少存在規模不等的夜市,一定程度上對交通、環境等方面造成了影響。
㈥ 從歷史數據看「地攤經濟」對就業確有好處
盤面觀察
截至收盤,滬指漲0.07%,報2923.37點,成交3004.48億元;深證成指跌0.04%,報11108.36點,成交4773.63億元;創業板指跌0.1%,報2143.12點,成交1531.35億元。從盤面上看,地攤經濟、光刻膠、REITs板塊居板塊漲幅榜前列,海南、港口、乳業板塊居板塊跌幅榜前列。
後市展望
這兩天「地攤經濟」概念板塊全面爆發,市場出現了賺錢效應。歷史上「地攤經濟」受到政策支持的階段主要為2007年3月和2017年9月。失業人數在政策放鬆期確實有所減少。2007年經濟處於繁榮期,反映出來的是快速增長的社會零售額同比。但是失業率在2006年末有所徘徊,進入2007年後有明顯的下降。另一方面,從2017年的情況來看,經濟表現較為疲軟,社零同比下滑,但失業人數的同比仍維持低位。總體來看,「地攤經濟」政策的放開對於就業有一定支持作用。
昨天熱炒的海南板塊出現了回落,政策刺激還要看政策落實的程度,以及哪些上市公司能真正做出點業績,其實海南板塊的概念股已經被市場反復操作過很多次了,來來回回那些公司,也沒有哪家出了真實可靠的業績,所以還不如地攤經濟概念的公司,可能還有些驚喜,因此說到底政策好不好還是看上市公司業績如何。
資金方面,今年外資雖然3月份出現了短暫流出,但流出原因主要是海外市場出現大跌,特別是美股出現4次熔斷,原油價格暴跌70%。兩相比較,海外市場的那時的估值更加合理,因此流出。但隨著海外市場的修復,這些資金會重新流回A股市場。4月份外資開始大量流回A股,流回量達533億,5月份外資流入A股超300億,即兩個月的時間流入A股超過800多億,基本將之前流出的部分全部補回。
操作策略
整體看市場將以震盪結構性行情為主、偏穩健配置。建議繼續中線關注新基建和新能源板塊,中短線可以關注科技股及券商板塊的超跌反彈機會。【首席投資顧問 文賦,執業證書編號:S0260611050006】
㈦ 地攤經濟利好哪些股票
地攤經濟利好消費、食品飲料等類型股票。因為擺地攤以食品,物品等生活必需品為主。
㈧ 「地攤經濟」受益行業有哪些
伴隨著「地攤經濟」相關政策的放開,消費行業的市場表現也會有一定提升。具體到行業上,一方面會有望利好食品飲料,同時部分低端消費品例如啤酒、調味品等也會相應獲得增長。另一方面,隨著「地攤經濟」成為經濟復甦的新動力,就業提升也會推動餐飲旅遊、商貿零售、農林牧漁、紡織服裝等大消費行業的盈利持續修復。總結來說,「地攤經濟」作為城市非正規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城市煙火味的重要標志。它的發展實質上是城市讓渡了一定閑置性、增量性的公共空間資源給普通群眾,而這類成本小、門檻低的經濟形態不僅滿足了普通百姓的就業需求,也為後疫情時期的社會帶來的更大的「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