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種一畝半夏需要多少成本
種一畝半夏需要4000~6000元
半夏
半夏(學名:Pinellia ternata),又名地文、守田等,屬天南星目。廣泛分布於中國長江流域以及東北、華北等地區。葯用植物,具有燥濕化痰,降逆止嘔,生用消癤腫作用,獸醫用以治鎖喉癀。
栽培技術
選地整地
宜選濕潤肥沃、保水保肥力較強、質地疏鬆、排灌良好、呈中性反應的砂質壤土或壤地種植,也可選擇半陰半陽的緩坡山地。在平原地區種植半夏,需選擇能澆能排、地勢較高的地塊,種植前一定要挖好排水溝。選好地後,於10~11月,深翻土地20cm左右,除去石礫及雜草,使其風化熟化。一是塊莖繁殖。半夏栽培2~3年,可於每年6月、8月、10月倒苗後挖取地下塊莖。選橫徑粗0.5~10cm、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的中、小塊莖作種,小種莖作種優於大種莖。將其拌以干濕適中的細砂土,貯藏於通風陰涼處,於當年冬季或翌年春季取出栽種。以春栽為好,秋冬栽種產量低。
二是珠芽繁殖。夏秋間利用葉柄下成熟的珠芽進行條栽,行10~16cm,株距6~10cm,開穴,每穴放株芽3~5個,覆土厚1.6cm。同時,施入適量的混合肥,既可促進珠芽萌發生長,又能為母塊莖增施肥料,有利增產。
三是種子繁殖。二年生以上的半夏,從初夏至秋冬,能陸續開花結果,此法在種苗不足或育種時採用。從秋季開花後約10d佛焰苞枯萎採收成熟的種子,放在濕沙中貯存。
㈡ 想請問一下,旱半夏好種嗎一畝地能產多少干半夏濕的多少斤可以成一斤乾的謝謝哦
旱半夏喜溫和濕潤氣候,耐寒耐陰,適合山坡、平地栽培,可與果樹間套種,也可與玉米、油菜、小麥等高稈植物間作。以沙質土壤種植最佳,重粘土,低窪積水地塊不宜種植。如果人工種植的,產量不會很高。
旱半夏一般畝產干品200—350公斤。
濕的旱半夏要四斤到五斤才能加工炮製成品一斤乾的旱半夏。
㈢ 旱半夏的畝產量是多少
近幾年半夏一般畝產量為180~300公斤,按市價每公斤40元計算,畝效益為7200元以上,若是管理得當,畝產量可達300公斤以上,去掉種子、人工費、水葯費,種植半夏利潤在每畝5500元-9500元之間。
㈣ 旱半夏畝產多少斤多少錢一斤
目前聽說旱半夏是大宗常用葯材品種,由於野生資源狂挖濫采,頻臨絕滅,而人工種植很少,造成價格連年上漲,供不應求,目前價格已達130元/公斤。利用種球莖種植後,當年即可採收,一般畝產干品150公斤,畝效益可達2萬元以上。
㈤ 漢半夏是一種野生植物,這種植物可以種植嗎
旱半夏當人可以人工種植,野生旱半夏常見於草坡、荒地、玉米地、田邊等處,其根子也就是塊莖入葯,有毒,能燥濕化痰,降逆止嘔,主治咳嗽痰多、惡心嘔吐等症狀,野生品種主要分布於我國各個地區,高海拔地區不宜生長。
三、經濟效益
旱半夏畝產干品大約400公斤,按照葯市行情近兩年產地賣價大約為70-90元,種植戶畝收入大約28000元左右,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選擇種植中葯賺錢,種植中葯如果田間管理得當,往往比種植玉米等農作物效益高得多。現在國家更是大力提倡種植中葯品種,更有適當的政策傾斜。
㈥ 親們,有誰知道半夏種植技術,畝投資,和市場銷售情況,適應氣候,求解
熱帶沙漠氣候主要發展的是綠洲農業,溫帶海洋性氣候由於降水較均衡,陰雨日較多,光照條件有所欠缺,但是溫度年差異較小,適合多汁牧草的生長,因此大力發展的主要是乳畜業和畜牧業,溫季風氣候由於只分布在東亞東北部地區,主要發展的是種植業中的旱作農業,由於與亞熱帶季風氣候存在氣溫降水差異,亞熱帶季風氣候主要發展的是季風水田農業或者水稻種植業,由於生產技術水平有差異高產高科技高機械水平種植業還可以劃歸為商品穀物農業。
㈦ 適宜在河南種植的葯材有哪些
近年來隨著中醫行業在逐漸回暖,河南省發展葯材種植的越來越多。
由於河南省屬於過渡區氣候,適合河南省種植的葯材有蛇床子、生地、白芷、甘草、黃芪、草決明、王不留、貓爪草、丹參、玄參、防風、薏米、車前子、皂刺、當歸、知母、茵陳、蒲公英、板藍根、荊芥、菊花、半夏、柴胡、薄荷、紅花等等,這些葯材的效益還是很好的。
河南省屬北亞熱帶與暖溫帶過渡區氣候,具有四季分明、雨熱同期、復雜多樣的特點。有適合種植葯材的氣候條件。
拓展資料
蛇床子8-10月份種植,次年5-6月份採收,一年可以收購兩茬,蛇床子主治婦科病,需求量年年增加,從2008年年需求量1500噸至2015年年需求量9000噸,價格一路上漲,2008年12元/公斤到2016年30-40元/公斤。干凈貨60元/公斤。
蛇床子主要以撒播為主,每畝3公斤,每公斤種子80元, 現市場價30-40元/公斤,畝產效益4000元左右。 蛇床子採收後還可以種植蛇床子,在9月底採收。所以近幾年發展葯材種植前景還是很不錯的。
網路——蛇床子
㈧ 種植半夏每畝扣除成本有多少利潤空間
半夏別稱地文、守田、麻芋果等,為天南星科半夏屬葯用植物,廣泛分布於我國長江流域以及東北、華北等地區,葯用具有燥濕化痰、降逆止嘔、消痞散結等功效,其栽培價值較高。
半夏的種植前景
椐十年來全國各大葯市及產區行情調查統計分析,旱半夏供求缺口較大,走勢強勁,已從原來的40元/公斤逐年上漲。
2009年上漲穩定在為80-90元/公斤,2012年秋產新後價格達150-160元/公斤,選裝品160-200元,供不應求,幾年來價格已經翻番。
2014年9月價格為85-110元。2016年11月價格為95-120元,長期價格走勢依然看高,2018今後可持續發展種植。
㈨ 半夏畝產量(乾重) 多少一公斤
每畝產量125公斤至200公斤。
半夏是一種常用的名貴中葯,長期以來主要靠採集野生資源提供商品。近年來,由於環境、氣候、資源的變化,導致野生資源日漸枯竭,而人工種植發展緩慢,市場一直供不應求,價格持續上揚,2005年冬葯市每公斤55元至65元,2004年同期每公斤價45元。
用傳統方法種植半夏一般畝產鮮塊莖500公斤至750公斤,折干率25%至30%,每畝產量125公斤至200公斤,而根據產地高產實踐經驗,高產田平均塊莖單產鮮重達850公斤至1500公斤,增產顯著,畝產值10000元以上,效益可觀。
(9)水半夏畝產及經濟效益是多少擴展閱讀
種植半夏除做好常規的田間管理工作外,還必須抓住以下幾個關鍵措施:
間作套種半夏性喜溫暖、濕潤的氣候,能耐寒、耐陰蔽,但不耐旱、怕強光,因此半夏可在半陰半陽的緩坡山地種植,或與小麥或在闊葉果木林中套種,也可與玉米、油菜、高梁、豆類等高稈植物間作,這樣就在管理農作物或經濟林果的同肘管理了半夏,既合理利用了土地,又增加了效益。
精心培育良種優良的種子,是種植半夏獲得高產的重要保證。首先,要選擇品種純正、無病蟲害、生長發育健壯的優良單株作采種母株。其次,對采種的母株,應單育並加強水肥管理。再次,為防止品種混雜,還要進行單收、單藏。最後,要及時採收發育成熟、籽粒飽滿、粒大而重的塊莖作種。
㈩ 半夏種植技術及畝收益
半夏種植技術及畝收益如下:
種植技術:
1、繁殖。主要用塊莖和珠芽繁殖,亦可用種子繁殖。
2、珠芽繁殖。母塊莖抽出葉後每一葉柄下部或葉子基部能生出1個珠芽,直徑0.3厘米--1厘米,兩端尖中間大。當珠芽成熟時即可採摘作種用。
3、球莖繁殖。2年或3年生的半夏萌生出的小塊莖也可作繁殖材料。在收獲時選取直徑0.7厘米--1厘米的小塊莖作種,拌濕潤的沙土儲藏於陰涼處以待播種。
4、種子繁殖。播後3年才能收獲但生產中較少用。
收益:旱半夏生長期短,春種秋收或秋種次年夏季收獲。生長期在1年之內。旱半夏畝產150—200公斤左右,按目前市場價格90元/公斤計算,畝產值在13500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