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十堰經濟技術開發區的行政區劃
開發區下轄一個街道辦事處(白浪街道)、4個居委會(光明、馬路、中觀、白浪堂)、5個行政村(柯家埡、馬路、小河、白浪、方塊),6萬城鄉居民(常住人口近6萬人)。開發區黨委、管委會機關內設黨政辦公室、組織人事部、經濟發展局、招商(商務)局、財政局、高新技術局、建設局、文教衛局、社會事業局、民政局等十餘個部門;市國土資源局、市規劃、市工商局、市國稅局、市地稅局、市審計局、市技術監督局、市公安局等市直部門在開發區設置開發區分局。
另轄分別位於茅箭區和張灣區的東城經濟開發區和西城經濟開發區。
② 十堰市張灣區鄉鎮有哪些
截至2005年12月31日,張灣區轄4個街道、2個鎮、2個鄉。
漢江路街道 辦事處駐河南路19號
車城路街道 辦事處駐車城路13號
紅衛街道 辦事處駐車西路19號
花果街道 辦事處駐花果路5號
黃龍鎮 鎮政府駐西寧路
柏林鎮 鎮政府駐西城路
西溝鄉 鄉政府駐相公嶺
方灘鄉 鄉政府駐方灘
西城經濟開發區(省管經濟技術開發區,不隸屬張灣區管轄)
③ 十堰西城經濟開發區屬於哪個街辦
屬於張灣區,街道沒有管理的開發區。外地有,十堰沒有。
④ 十堰經濟開發區的簡介
十堰經濟開發區(ShiYan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湖北省十堰市高新區(十堰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園區)成立於1991年8月(中共十堰市委、十堰市人民政府文件十發【1991】25號);1992年6月經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為湖北省首批九個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之一(鄂政發【1992】67號);1998年12月被省人民政府命名為省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鄂政函【1998】187號);2003年4月被國家科技部批准為國家火炬計劃十堰汽車關鍵零部件產業基地(國科火字【2003】33號)。2006年11月13日被湖北省人民政府更名為十堰經濟開發區(鄂政辦函【2006】61號)。
開發區位於十堰市區東南,東經110度52分,北緯32度34分,白浪大道貫穿全區,地處市區東環線和國道G316與G209交匯處。龍門大道,機場大道,航空路等組成區域路網骨架。發展腹地廣闊,區位優勢明顯。開發區東起黃蓮埡、西至柯家埡,南北以上脊線為界,轄區總面積49.5平方公里,規劃面積為13平方公里,規劃建設用地面積11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7平方公里,規劃人口規模10萬人。
⑤ 請問湖北地區有多少個,哪些經濟開發區 詳細資料,獎30分
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
始建於1991年,1993年4月經國務院批准設立,管理范圍192.7平方公里,其中102平方公里為新開發區域。開發區建成區已達40平方公里。2000年4月,國務院批准同意在開發區內設立湖北武漢出口加工區,規劃面積2.7平方公里,首期已開發0.7平方公里。
武漢盤龍城經濟開發區
原名為武漢市黃陂灄口經濟發展區,成立於1992年12月,原轄區為灄口鎮,國土范圍157.5平方公里,1993年,黃陂縣成立灄口經濟發展區管理委員會,屬縣人民政府派出機構。2000年4月,黃陂縣改區後,劃出42平方公里交發展區管委會封閉託管。2003年5月,經市開發區管理辦公室同意,更名為武漢盤龍城經濟開發區,履行職能不變。同年9月,區人民政府將岱黃高速公路以西另外7個村劃入開發區託管,區域行政區劃范圍為88平方公里2005年,國家發改委和省政府重新審核批准為省級開發區,核定規劃建設面積20平方公里。
武漢陽邏經濟開發區
武漢陽邏經濟開發區是湖北省級開發區,位於武漢東部重鎮――陽邏,西距武漢中心城區20公里,是武漢的「東大門」
武漢青山經濟開發區
湖北省武漢市市轄區冶金大道
武漢蔡甸經濟開發區
屬省級開發區,規劃控制面積197平方公里,其中169平方公里為武漢新區規劃范圍,占武漢新區規劃面積368平方公里的45.92%。開發區位於武漢市西南部,緊臨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距武漢市中心 10公里 ,距漢口火車站、武漢港各 20公里 ,距天河國際機場20多公里,距連接京廣線和京九線通往武漢新區的專用鐵路和貨站僅 3公里 ,距離年吞吐能力1000萬噸的長江滾裝碼頭 7公里 。
武漢漢南經濟開發區
省級經濟發展區,緊鄰京珠、滬蓉高速交匯口和長江,建設於1997年,是漢南區政府按照產業「集中連片、合理布局、資源共享、高起點高標准」的原則,以武漢至洪湖高速公路為走廊,依託武漢汽車及機電產業聚集區建設的工業園區
武漢江夏經濟開發區
(原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廟山小區)是武漢市人民政府1992年批准成立的區級開發小區,2004年國家對開發區清理,保留為省級開發區,規劃面積核減到12.93平方公里,並更名為武漢江夏經濟開發區。開發區位於武漢市東南部湯遜湖畔,北靠享有「華中矽谷」之稱的東湖開發區,南接武漢衛星城江夏紙坊街,周鄰23所大專院校、56個科研所。原總規劃面積30平方公里,一期開發建設的11.2平方公里小區於2001年被拓為武漢科技新城的重要一冀,是武漢「中國光谷」的主要發展區。
武漢洪山經濟開發區
2006年,武漢洪山經濟開發區經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復同意,並經由國家法改委公告,正式升格為升級開發區,成為武漢市7個中心城區中率先通過國家開發區清理整頓的省級開發區,這為洪山開發區的後續發展創造了一個良好的政策環境和發展空間。 答案補充 湖北樊城經濟開發區
湖北樊城經濟開發區位於襄樊市樊城區太平店鎮,該鎮系「中國鄉鎮之星」、「全國鄉鎮企業東西合作示範區」、「全國小城鎮綜合改革試點鎮」,開發區2003年元月被省政府開發辦、體改委批准為省管開發區,控制面積17平方公里,規劃面積5.4平方公里,距襄樊市中心35公里,臨近孝襄、襄渝高速、方圓有襄樊、武當山兩個飛機場,襄渝鐵路、316國道,漢江均穿過開發區,並設有陳家湖火車站一個,漢江30噸級碼頭兩座,交通便利。
湖北荊門沙洋經濟開發區
沙洋經濟開發區位於沙洋城區西北部,規劃面積433公頃。2002年12月經荊門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2004年5月正式掛牌運作。2006年4月經國家發改委批准升格為省級經濟開發區。
荊門鍾祥經濟開發區
鍾祥經濟開發區地處鍾祥市城區西南,成立於1994年7月,1996年11月經省人民政府批准為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2005年12月經國家發改委審核為省級開發區,規劃面積4.1平方公里。 開發區基礎設施配套,功能完善。自開發區建設啟動以來,已投入9200萬元,配套完善了園區供排水、供電、道路、通訊、天然氣等基礎設施。 答案補充 十堰東城經濟技術開發區
十堰市東城經濟技術開發區地處十堰城區東部,成立於1992年,屬省管開發區,行政區劃面積18平方公里,規劃用地面積7平方公里,與正在修建的"漢十"高速公路出口緊連。襄渝鐵路、207國道及市區北環路橫貫東西,黑龍江路南北聯接。
十堰西城經濟技術開發區
湖北省十堰市西城經濟技術開發區成立於一九九二年,是全國百家"國家級鄉鎮工業東西部合作示範區"之一,是省管"台商投資區",西城開發區規劃面積4.8平方公里,現有面積1.8平方公里,國土總面積15706畝, 答案補充 黃石經濟技術開發區
湖北省和長江沿岸的重點開發區,位於沿江對外開放城市-黃石市四個城區的中心部位,坐落在風光秀麗的省級風景名勝區--磁湖風景區內。區域面積30平方公里,自南向北分為出口加工園區、磁湖高新技術產業區和花湖商貿綜合區三個功能區。
鄂州經濟開發區
鄂州經濟開發區位於湖北省東部,西鄰省會武漢。地處市中部,北望長江,東靠長港,南接武黃高速公路,西臨武漢輕軌,市級公路環區而行,區道路四通八達,各類企業數千家,轄原樊口轄區,杜山鎮杜山村,蒲團鄉。
湖北黃岡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黃岡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是 2000 年 7 月 6 日經湖北省人民政府批準的省級高新區,面積為 5 平方公里,位於黃州科技經濟開發區內,東起明珠大道,南至沿江大道,北起 106 國道,西至沿湖路。
⑥ 十堰經濟開發區的介紹
十堰經濟開發區位於十堰市區東南,白浪大道貫穿全區,地處市區東環線和國道G316與G209交匯處。機場大道,航空路等組成區域路網骨架。發展腹地廣闊,區位優勢明顯。東起黃蓮埡、西至柯家埡,南北以上脊線為界,轄區總面積49.5平方公里,規劃面積為13平方公里,規劃建設用地11平方公里,建成區7平方公里,規劃人口10萬人。該區以不到全市10%的工業能耗和0.1%的土地面積,實現了全市50%的地方工業產值,成為省內乃至國內開發面積最小、單位產出最高的經濟開發區。目前開發區已具備爭創國家級開發區的條件,正在積極向國家級開發區邁進。
⑦ 十堰市分幾個區
3個區。根據2017年6月十堰市政府官網顯示,下轄4縣(鄖西縣、竹山縣、竹溪縣、房縣)、1市(丹江口市)、3區(灣區、茅箭區、鄖陽區)。下設13個街辦、71個鎮、35個鄉、1848個村,十堰市政府駐地茅箭區人民北路8號。
1、張灣區
是湖北省十堰市市轄區,依堵河,臨漢水,是國家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核心水源區,中國第二汽車製造廠發祥地,東風商用車公司總部所在地,稱為中國「卡車之都」,是十堰市最大經濟體。轄2鄉2鎮4街道和1個省管經濟開發區,面積657平方公里,2015年人口39.9萬人。
2、茅箭區
是湖北省十堰市下轄的縣級區,位於十堰地區中部。東起十堰經濟開發區,與丹江口市六里坪鎮相鄰;西大致沿市中心四方山—筆架山—牛頭山東北西南一線,與張灣區相連;南達大川鎮與房縣毗鄰;北到五堰街道,與張灣區漢江路街道相鄰。
截止到2013年茅箭區轄2個鄉,1個鎮,3個街道辦事處,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和1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6個社區居民委員會、37個行政村,國土面積540平方公里,耕地面積669.2公頃。
3、鄖陽區
原名鄖縣,隸屬於湖北省十堰市,2014年9月9日,中國國務院正式批復撤銷鄖縣,設立十堰市鄖陽區,以原鄖縣的行政區域為鄖陽區的行政區域,鄖陽區人民政府駐地城關鎮金沙路1號。2014年12月17日,鄖縣正式撤縣更名為鄖陽區。截至2014年9月,鄖陽區轄16個鎮,5個鄉,1個林場和1個經濟開發區。
4、鄖西縣
地處鄂西北邊陲,漢江中上游北岸,正東及東南與十堰市鄖陽區接壤,東北、正北、西北、西南、正南與陝西省商南、山陽、鎮安、旬陽、白河五縣毗連。北依秦嶺,南臨漢江,地扼秦楚要沖,素稱「秦之咽喉,楚之門戶」。
鄖西縣版圖面積3509平方公里,東西長115公里,南北寬55公里,地勢西北高東南低,鄖西縣轄18個鄉鎮(場、區),348個村(居)委會,2083個村民小組,總人口50.42萬人(2015年),其中農業人口42.47萬人。
5、竹山縣
古稱「上庸縣」,隸屬湖北省十堰市。位於湖北西北秦巴山區腹地。地處鄂西北山地,北屬武當山,南屬大巴山。東鄰房縣,北界鄖縣,西北鄰陝西省白河縣,西交竹溪縣、陝西旬陽縣,南接神農架林區、重慶市巫溪縣。
縣城東北距十堰市城區158公里,東南距武漢市638公里。面積3587.8平方公里,山地佔總面積80%以上。轄9鎮8鄉279個村,2016年人口51萬人,有漢族、回族、壯族、蒙古族、滿族等8個民族。
6、竹溪縣
隸屬於十堰市,位於鄂、渝、陝三省交界的秦巴山區,西接陝西省平利、鎮坪、旬陽三縣,南交重慶市巫溪縣,東鄰本省竹山縣。竹溪縣是漢江最大支流堵河的源頭、國家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核心水源區之一。
截至2017年,縣域總面積3279平方公里,轄15個鄉鎮、302個村、4個社區、15個農林特場,2016年末全縣戶籍人口36.09萬人,常住人口31.39萬人。竹溪縣經濟發展較快,2017年,全縣國民生產總值為86億元。
7、房縣
位於湖北省西北部、十堰市南部,東連保康、谷城縣,東北交丹江口市, 南臨神農架林區,西與竹山縣毗鄰。房縣古稱「房陵」,以「縱橫千里、山林四塞、其固高陵、如有房屋」得名。有舊石器時代和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址,是楚文化的發源地之一。截至2012年,房縣下轄12個鎮、7個鄉、1個國營林場、國土總面積5110平方公里。
⑧ 十堰市歷史簡介
來源於十堰鎮。相傳古時此地原名張家莊,後改名陳家街,清代中葉,人們在陳家街東側的百二河攔河築壩,沿河先後築起頭堰、二堰、三堰、四堰、五堰、六堰,
在花果園犟河上攔河修起了頭堰、二堰、三堰、岳竹堰,兩處共有十個堰;自此築起十個堰以後,十堰便成為行政區劃的一個專名;
中華人民共和國初期,十堰只是一個荒涼小鎮,因明朝築十堰引溪水灌溉田地得名。1963年開始的三線建設政策,丹江口水利樞紐工程、第二汽車製造廠(東風汽車公司)等工程和企業的陸續上馬,
推動了當地工業大躍進式的發展,正是基於這種政策才催生了一座新的城市的誕生,十堰一躍成為一座現代化的汽車城。
今十堰市城區原為鄖縣的一部分,是隨中國二汽落戶此地發展起來的新型工業城市。1967年劃鄖縣的十堰、黃龍兩區和茶店區的茅坪公社成立十堰辦事處,1969年成立縣級十堰市,1973年將十堰市升為地級市。
1949年設兩鄖專區,屬陝南行署區領導。兩鄖專署駐鄖陽縣,轄鄖陽、均縣、房縣、竹山、竹溪、鄖西等6縣;
1950年兩鄖專區劃回湖北省,改稱鄖陽專區,鄖陽縣改為鄖縣,鄖陽專署駐鄖縣;
1952年撤銷鄖陽專區,原鄖陽專區所屬各縣並入襄陽專區;
1965年復設鄖陽專區,專署駐鄖縣;襄陽專區所屬鄖縣、均縣(駐丹江鎮)、房縣、竹山、竹溪、鄖西6縣劃入鄖陽專區;
1969年設立十堰市,屬鄖陽專署領導;鄖陽專區轄1市、6縣;
1970年鄖陽專區改稱鄖陽地區,行署駐十堰市,轄十堰市及鄖縣、房縣、竹溪、均縣(駐丹江鎮)、竹山、鄖西等6縣;
1973年十堰市改由省直轄,鄖陽地區轄6縣;
1994年9月29日,原鄖陽地區與十堰市地、市合並為新的十堰市至今,代管原省轄縣級市:丹江口市;
2014年12月17日,鄖縣改為鄖陽區,十堰現轄房縣、竹溪、竹山、鄖西、丹江口市、張灣區、茅箭區、鄖陽區。
(8)十堰西城經濟開發區在哪裡擴展閱讀:
十堰位於湖北與河南、陝西和重慶四省市交界處,南與重慶市巫溪縣、湖北神農架林區接壤,東南和湖北保康縣、谷城縣和老河口市為鄰,東北與河南省鄧州市、淅川縣交界,北與陝西省商南、山陽縣毗鄰,西和陝西鎮安、旬陽、白河、平利和鎮坪縣相鄰。
大巴山東段逶迤於南,秦嶺余脈屏障其北,漢水自西向東穿越全境,最高海拔2740米,最低海拔87米。境內的最大河流為漢水,自西向東貫穿全境,流經鄖西、鄖縣、丹江口兩縣一市;境內50公里以上的有堵河、滔河、馬欄河、神定河等30餘條。
有丹江口水電站,位於丹江口市境內,連接三省五縣市,總水域面積745平方公里。
⑨ 十堰市區是怎麼劃分的
張灣區包括:
車城街道,辦事處駐車城路13號,轄11個居委會、1個村委會:鏡潭溝、艷湖、康樂、張灣、東岳古台、車城西路、公園、工藝新村、人民廣場、高家灣、岩嶺坡、謝家
漢江街道,位於十堰城區北部,辦事處駐河南路19號。轄6個居委會、14個村委會:六堰、七里、夏家店、羅家崗、東風、銀河、柳家河、茅坪、梁家溝、劉家、雙樓門、水堤溝、龍潭灣、八畝地、李家院、馬家溝、熊家灣、七里埡、桐樹溝、鳳凰溝。
紅衛街道,辦事處駐車西路19號。轄6個居委會、4個村委會:王灣、周家溝、燕溝、袁家溝、動力新村、界牌、牛場、爐子、曾家、石橋
茅箭區包括:
二堰街道,辦事處駐人民路。轄9個居委會、3個村委會:源園、富康、埡子、鄭家溝、火車站、擂鼓台、老街、三堰、二堰橋、姜灣 、百二河、十堰橋。
武當街道轄區,轄3個行政村、6個社區居委會。馬家、王家、鐵三處、龔家灣、路北、顧家崗、堰口、顧家、馬家河。
五堰街道,辦事處駐東山路。 五堰街道行政區域轄10個居委會、1個村委會:五堰北街、五堰南街、東岳路、六堰山小區、柳林路、燕林小區、朝陽路、何家溝、濱河小區、四堰小區、李家崗村。
⑩ 十堰未來五年的經濟發展方向和城市規劃有哪些需要注意什麼
十堰是湖北省的地市,坐落於西北部地區,被列入人口適當集聚區,通稱鄂西北,車牌號:鄂C;是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國家歷史名城和衛生城,人口有350萬,轄有四縣三區一市和一個經濟技術開發區,總面積為23680平方千米,十堰未來的社會經濟發展,和城市規劃建設,依照一心一區兩帶二軸的格局進行規劃,在管理機制和運營機制上進行布置,健全區域經濟發展一體化,完成基本公共服務一體化,提升城鎮綠色生態和人文城鎮的建設,
十堰是世界自然遺產知名道士勝地五台山、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項目引水根源丹江口水庫、國內第一世界前三東風汽車總公司所在城市,十堰城東包含紅衛、百果、西城區經濟開發區(堰西)、紐約、黃龍。由東到西的一條線沒戴過。在其中紅衛應該算是城東最熱鬧地區,過去是,目前是,未來也不容置疑。歸功於部位的特殊性。凱旋大道東側臨張灣規劃區,換句話說說成張灣區政府部門比較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