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區域經濟學的研究觀點
關於區域經濟的研究對象尚未形成統一的觀點,具有代表性的觀點主要有:
(1)區域經濟學是研究特定地理范圍的經濟學,它與一般經濟學並無什麼差別,只是其研究范圍是區域而不是國家,持此種觀點的多為初學者。
(2)研究人類經濟活動的地理分布和空間組織規律,所以又將其稱為空間經濟學,持這種觀點的代表人物有諾斯、里查森、胡佛等。
(3)研究區域的主要問題,持這種觀點的代表人物有諾斯、里查森、胡佛等艾薩德(被譽為西方區域經濟學的創始人)、周起業和劉再興等。
(4)研究區際差異和聯系,持此種觀點的代表人物主要是杜貝。
(5)研究區域與經濟相互作用規律和相互關系,持此種觀點的代表人物是張敦富。
(6)從宏觀角度研究國內不同區域經濟發展及其相關關系的決策性科學,持此種觀點的主要代表人物有陳棟生、李京文、郝壽義和安虎森等。
Ⅱ 1.1什麼是區域經濟學
經濟系統是動態的實體,並且在這些系統中發生的種種變化的性質及結果相當重要。這種變化影響著個體福利,並最終會影響社區和國家的社會與政治結構。作為社會成員,我們不得不對觀察到的變化做出反應。對一些人來說這種反應非常被動:當經濟狀況改變,他們立即發現他們所處的環境不同了,於是迫使自己做出調整以適應新環境。對於另外一些人來說,經濟體制的改變代表了一種挑戰;他們想辦法理解那些引起變化的因素的本質,並根據這方面的知識來校準他們的行為模式或試圖把這種變化帶入他們生活、工作的地方的經濟,政治,社會制度等方面。 在這個意義上,區域經濟學代表了一種可以理解經濟體制的空間特徵的理論框架。我們想辦法找出制約經濟活動的空間分布的因素,以及隨著這種分布變化,了解它給個人和社區帶來的重要的影響。 因此,區域或「空間」經濟學可以歸納成以下問題:何事在何地,為什麼,以及應該如何?第1個「何事」指的是經濟活動的每種類型:不僅包括工廠、農場、礦山等狹義的生產、建設活動,還包括其它各類企業、家庭、私人和公共機構的生產活動。「何地」指的是相關經濟活動的區位;它包括空間接近、集中、分散和空間模式的相似或相異,「何地」還可以在更寬泛的意義上討論,例如就地帶、地段或地點而言,討論地區或者微觀地理單位。「為什麼」和「應該如何」的意義參考經濟學家在其能力和膽量的某種彈性限度內對問題所作的種種解釋。 區域經濟學是經濟學的一個相對年輕的分支。它的遲到的出現表明了一個令人遺憾的趨勢:即以前的傳統專業領域原則失去相互之間的聯系,並且忽略了一些亟需應用綜合研究方法去解決問題的重要的問題領域。直到最近,傳統的經濟學家仍然忽視「何地」問題,在他們研究的許多問題中沒有考慮任何的空間因素。傳統的地理學家,雖然直接涉及「何事在何地」,但是他們僅僅憑借描述現象和繪圖,缺乏解釋人類行為和機構活動原因的任何真正的技術。傳統的城市規劃者,具有類似的局限性,他們只專注於理想化的都市布局的外形和審美方面。 這種不幸的形勢在最近幾十年內已經在很大程度上被扭轉。那些以各種各樣的專業標簽稱呼自己的個人,如:經濟學家、地理學家、生態學家、城市和區域規劃專家、區域科學家和城市學家,已經參與發展分析的工具和技巧,並把它們應用於解決一些最緊迫的問題。 20世紀40年代以來,沃爾特·艾薩德(Walter Isard)以其堅持不懈的開創性工作和在思想及組織方面的領導能力,對從各種各樣的理論中獲取支持,從而創立這門新學科過程中起了關鍵的作用。他建立的的「區域科學」的領域極其寬廣。(胡佛)
Ⅲ 區域經濟學的內涵
區域經濟學(Regional Economics,也稱地區經濟學)是經濟學與地理學交叉而形成的應用經濟學。空間經濟學一詞常作為區域經濟學的同義詞。當區域經濟學的課題特別涉及到城鎮時,則使用城市經濟學一詞。區域經濟學是從經濟學角度研究區域經濟發展與區域關系協調的科學。 其與區位理論既有聯系,也存在區別。區域經濟學隸屬於一級學科應用經濟學。區域經濟學研究的主要范疇包括:區域經濟理論、生產力布局理論、生產力布局的經濟調節機制、新地域的經濟開發戰略和經濟規劃等。區域經濟學是20世紀50年代在宏觀區位論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門經濟學科。
Ⅳ 區域經濟有哪些主要特徵
區域經濟也叫「地區經濟」。指分布於各個行政區域的那部分國民經濟。它的形成是勞動地域分工的結果。在長期的社會經濟活動中,由於歷史的、地理的、政治的、經濟的以及宗教等因素的作用,一些在經濟等方面聯系比較頻繁的居民區逐漸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經濟區。區域經濟是國民經濟的縮影,具有綜合性和區域性的特點。
應答時間:2021-03-30,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Ⅳ 區域經濟學是學什麼的
LZ也是要考研究生啊 我也是今年考研 就打算考區域經濟學這個專業。區域經濟學:是研究經濟活動在一定自然區域或行政區域中變化或運動規律及其作用、機制的科學。是經濟學與經濟地理學相結合的產物。
研究的主要范疇包括:區域經濟理論、生產力布局理論、生產力布局的經濟調節機制、新地域的經濟開發戰略和經濟規劃等。區域經濟學是20世紀50年代在宏觀區位論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門經濟學科。
關於區域經濟學的學科性質還未形成統一的觀點,目前,主有三種觀點:
(1)區域經濟學為應用經濟學的分支學科,與產業經濟學一起構成中觀經濟學;
(2)區域經濟學為地理學的分支學科;
(3)區域經濟學為交叉學科,為經濟學與地理學的交叉學科。
Ⅵ 區域經濟學和經濟地理學有什麼具體的異同點,兩個專業研究的側重各在哪方面考研的話各有哪些好學校
樓主也應該是學習經濟學的,那我先說一下概念吧:
經濟地理學:從地理學的角度,運用綜合方法和區域觀點,從自然、技術、經濟的相互聯系中,研究生產力布局和地區生產綜合體的形成條件與發展規律的科學。它屬於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交叉的邊緣學科。
區域經濟學:一門運用經濟學的原理,對資源不均質分布且不完全能自由流動的社會經濟空間中多種區域經濟現象進行描述、分析,並揭示其內在規律的經濟科學。
所以簡單說:經濟地理學研究經濟活動(包括微觀、中觀和宏觀的經濟活動)的空間分布;而區域經濟學研究區域(中觀尺度的空間)的經濟活動,因而側重是中觀經濟學。
關於區域經濟學的學科性質還未形成統一的觀點,目前,主有三種觀點:
(1)區域經濟學為應用經濟學的分支學科,與產業經濟學一起構成中觀經濟學;
(2)區域經濟學為地理學的分支學科;
(3)區域經濟學為交叉學科,為經濟學與地理學的交叉學科。
Ⅶ 區域經濟學
區域經濟學(Regional Economics)是研究經濟活動在一定自然區域或行政區域中變化或運動規律及其作用、機制的科學。是經濟學與經濟地理學相結合的產物。 從區域經濟學的角度分析兩岸物流業合作,就是從物流業市場供求運行的角度,從區域經濟學需求觀、交易費用、尋找費用等經濟理論,分析兩岸物流業合作的基本特徵及其發展趨勢;以區域經濟學的財富觀闡述推動兩岸物流業合作的基本動力因素,進而探討兩岸物流業合作態勢和物流業經營方式的變革。
Ⅷ 區域經濟學學科特性體現在什麼方面
區域經濟學是經濟學與地理學交叉而形成的應用經濟學。空間經濟學一詞常作為區域經濟學的同義詞。當區域經濟學的課題特別涉及到城鎮時,則使用城市經濟學一詞。區域經濟學是從經濟學角度研究區域經濟發展與區域關系協調的科學。 其與區位理論既有聯系,也存在區別。區域經濟學隸屬於一級學科應用經濟學。
1、區域經濟學是運用經濟學的觀點,研究國內不同區域經濟的發展變化、空間組織及其相互關系的綜合性應用科學。
2、區域經濟學是研究和揭示區域與經濟相互作用規律的一門學科。主要研究市場經濟條件下生產力的空間分布及發展規律,探索促進特定區域而不是某一企業經濟增長的途徑和措施,以及如何在發揮各地區優勢的基礎上實現資源優化配置和提高區域整體經濟效益,為政府的公共決策提供理論依據和科學指導。
3、具體分析區域經濟發展中的規律性問題(包括區域特徵分析,目標系吮與政策、手段,產業結構演進,人口增長與移動,城市建設與布局,區域國土規劃,區域聯合與區際利益的協調,區域比例關系。學科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城市化與城市經濟問題、空間結構理論、區域生產力布局、資源合理開發利用、農村經濟、區帶規劃及管理、區域投融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