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安陸經濟為什麼落後

安陸經濟為什麼落後

發布時間:2022-07-31 20:05:18

Ⅰ 安陸市和廣水是哪個經濟好

安陸市好。
廣水地理還很不錯,主要重工業太少,礦產少,旅遊項目更少,沒有支柱經濟,這十幾年也沒有趕上好的政策,凈靠一點農業或打工經濟。

Ⅱ 湖北安陸市怎麼樣的一個城市

歷史悠久且具有發展潛力的城市

安陸市隸屬於湖北省,由孝感市代管,為武漢城市圈重要組成部分,位於鄂中腹地,是楚文化發祥地,是歷史上鄖子國、安陸郡(安州)、德安府所在地,歷史上安陸古城所在地。

2011年5月25日,安陸市被中國農業機械工業協會授予「中國糧油機械之都」稱號。2017年10月,被住建部命名為國家園林城市。2019年12月31日,入選全國農村創新創業典型縣。

(2)安陸經濟為什麼落後擴展閱讀:

安陸市地處桐柏山、大洪山余脈的丘陵與江漢平原北部交匯地帶,地勢北高南低,北部為丘陵崗地,占總面積的90%,南部為河谷平原。主要河流有涢水。安陸屬於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氣候特徵為春秋短、冬夏長,四季分明,夏季炎熱多雨。

年平均降水量1100毫米,年平均氣溫為16.0℃,一月份平均氣溫為2.8℃,七月份平均氣溫26.1℃,安陸市最為突出的氣象災害天氣是倒春寒、雷雨、大風、乾旱等。

Ⅲ 湖北京山與安陸相比,誰的經濟好

雖然我是安陸的,但是我知道京山縣的經濟水平比安陸高。

Ⅳ 在孝感安陸是否比雲夢的經濟要好

雲夢好多了,經濟比安陸發達!現在也在招商引資。,安陸比雲夢招商得早2年,雲夢大多是一些公司和外商在圈地,等升值。不過長期看,雲夢比安陸要好,等孝感拉入武漢經濟圈,雲夢到孝感更近,收到的影響更大!

Ⅳ 安徽地理位置那麼好,為什麼會經濟落後

安徽的地理位置,真的很好嗎?

當我們討論一省一市先天地理環境優越與否的時候,往往討論的是以下幾點因素:

1、與海洋的距離:其實准確說,應該是距離最近的大型港口的距離。現階段世界范圍內物流運輸,海運以其高性價比占據絕對優勢。世界主要發達國家與地區,如美國、歐洲、日韓、澳洲等地區,全都沒有跳脫開這一基本規律。這也是為什麼中國的區域經濟格局,自東向西呈現階梯式弱化的根本原因。

2、黃金航道:其實這一點和上一點是相通的,作為不直接沿海的內陸省份,生產的工業製品如何進行出口貿易呢?雖然公路和鐵路也能夠分擔一部分的物流需求,但是最高性價比的依舊還是內河航運。長江的上中下游,分別誕生了重慶、武漢、南京和上海這樣的超級城市。

3、地形條件:最適宜人類聚集和商業活動的,當然是平原地形。在農業文明時代,平原可以提供更多的耕地,從而養活更多的人口。到了商業文明時代,平原可以提供更多的商業和住宅用地,方便經濟的發展。

單獨把以上三條哪一條單獨拎出來,安徽的地理條件似乎都是非常優越的:首先是與海洋的距離只隔著一個江蘇省,相比其他中西部省份絕對位置更靠西;其次是長江、淮河兩條重要河流穿省而過,其中長江是中國最黃金的貨運航道;最後是全省平原比例超過55%(淮河平原+沿江平原)。

「窮鄰居」的日子,並不好過

中國民間有種說法,叫做再窮也要和富人混在一起。換而言之,我們可以理解成為,窮人要和富人做鄰居。但是窮鄰居的日子,往往過得都不是多好。

最典型的案例,就是環京津的河北。其實河北放在全國范圍內,並不能算是窮鄰居,只是和京津一比,自然是相形見絀。若論地理位置的優越,河北只怕是絲毫不遜色於安徽。

首先是河北本身就是沿海省份,雖然區域內最好的港口劃在了天津,但是河北依舊有唐山、秦皇島、滄州三市直接沿海。經濟總量上,按照2017年的全國省份排名,河北比安徽高上五個位次。論交通,由於直接環繞京津(所有京字頭鐵路線必經河北網狀散開),所以河北無論在普鐵還是高鐵時代,鐵路密度都位居全國省份前列。

為什麼河北地理位置這么「優越」,始終沒發展起來呢?其實背後的道理,和安徽的情況是非常相似的。在區域資源總量(含人口)相對固定的前提下,區域經濟中心城市的數量和體量,是完全可以預估的。這時就看誰跑得快,獲得先發優勢了,你甚至可以理解成為,這是城市和省份的經濟階層。依照華北地區的資源情況,能夠供養北京這樣一座超級城市已屬不易,天津目前都還處於供給不足的局面。

長三角雖然情況比京津冀好上不少,但是已經同時供養著上海、南京、杭州、蘇州、無錫、寧波等多個一二線城市,且這些城市之間的競爭也十分白熱化。按照官方統計,安徽是長三角城市的最主要人口流入來源省份。

所以與其說安徽沒能夠發展起來,倒不如說許多安徽人,已經通過成為新上海人、新江蘇人和新浙江人的方式,完成了他們的自我實現。

Ⅵ 江蘇新沂 湖北安陸 山東新泰 從經濟、文化、生態三方面進行三城比較,最後得出綜合結論

沂位於蘇魯交界,是沿東隴海線產業帶中心節點城市,為歷史悠久的新興城市,5000多年前,這里屬於北方大汶口文化和南方良渚文化交流融會的區域,著名的花廳古文化就在這里發祥,自古為徐州之域。1998年國務院批准新沂市為中等城市規劃,東靠沭陽、東海,南隔新沂河、駱馬湖與宿遷相望,西鄰邳州,北接山東郯城。新沂被評為江蘇省金融生態示範縣(市)、江蘇省文明城市、江蘇省衛生城市、江蘇省園林城市、江蘇省雙擁模範城、全國綠化模範縣(市)、中國金融生態城市、中國最佳文化生態旅遊城市。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市總人口962656人。新沂工業基礎較好,初步形成了「精細化工、紡織服裝、綠色食品、機械冶金、資源加工」等五大產業板塊,「新能源、新材料、新醫葯、新環保、服務外包」等五大新興產業加快集聚。恆盛化肥、花廳酒業是江蘇最大的化肥生產企業和酒精生產企業,利民化工、藍豐生化,在全國農葯行業排名在前50名以內。斯爾克化纖、科倍服飾等30多家企業形成了紡織服裝產業集群,斯爾克差別化纖維技術國際領先。2011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01.37億元,是2007年的2.8倍,年均增長14.6%,三次產業結構由2007年的21.7:41.5:36.8調整為14.0:43.1:42.9,二、三產業佔比提高了7.7個百分點。完成財政總收入58.21億元,是2007年的4.7倍,年均增長47.6%;其中一般預算收入26.51億元,是2007年的5.1倍,年均增長50.2%,順利實現「兩年翻番」,一般預算收入在蘇北23個縣(市)中排名第7位。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300.5億元,是2007年的3.3倍,年均增長34.3%;其中規模以上固定資產投資220.72億元,是2007年的2.7倍,年均增長28.6%。實際到賬外資首次突破1億美元,達到1.03億美元,實現自營出口2.25億美元,分別是2007年的3.8倍和3.2倍。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508元,農民人均純收入8634元,年均分別增長15.6%和14.2%。全面建設小康社會25個指標已有20個達標,4個指標完成序時進度。被評為江蘇省金融生態示範縣(市)、江蘇省文明城市、江蘇省衛生城市、江蘇省園林城市、江蘇省雙擁模範城、全國綠化模範縣(市)、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市)、第六批中國金融生態城市、中國最佳文化生態旅遊城市,連續榮膺「全國最具投資潛力中小城市百強」,首次躋身「全國百強縣」,位居第86位。

安陸市隸屬於湖北省,由孝感市代管,位於美麗富饒的鄂中腹地,是楚文化發祥地,是歷史上鄖子國、安陸郡(安州)、德安府所在地。歷史上安陸古城頗有名望。安陸現有國土面積1355平方公里,人口63萬,轄9鎮4鄉2個辦事處1個經濟技術開發區。安陸市不僅有豐厚的旅遊資源,而且人傑地靈。不僅是全國著名的李白故里、銀杏之鄉,而且是聞名全國的漫畫之鄉,足球之鄉、武術之鄉。2011年5月,安陸市還被中國農業機械工業協會授予「中國糧油機械之都」稱號。2009年全市生產總值、財政總收入、一般預算收入、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等提前一年並超額完成「十一五」規劃目標,分別實現75.1億元、3.61億元、2.21億元、48.9億元、40.8億元,同比增長15.1%、13%、17%、45.3%、20.9%。一、二、三產業協調發展,分別實現增加值19.89億元、22.78億元、32.4億元,增長5.8%、21.5%、15.9%,二產業佔GDP的比重比上年提高1個百分點。工業經濟提速增效、強勁發展。規模以上企業達到133家,凈增19家。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53.5億元,增長29.7%;工業增加值17.55億元,增長28.9%;新增銷售收入過億元企業2家。創湖北名牌產品3個。狠抓節能降耗,萬元生產總值綜合能耗下降4.9%。外貿出口1801.1萬美元,增長36.9%,增幅居孝感第一。引進擔保公司1家。全市綜合信貸投入38.3億元,比上年凈增12.4億元。鄉鎮經濟發展提速,財政收入同比增長61.9%,其中陳店、洑水、李店財政收入分別同比增長142.7%、119%和96.4%。

新泰市位於山東省中部,泰沂腹地,北依五嶽獨尊的泰山,南臨孔子故里曲阜,東接山東半島沿海城市。人口135萬人,面積194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106萬畝。轄20個鄉鎮辦事處、912個行政村及居委會。曾先後榮獲全國科技工作先進市、全國基礎教育先進市、全國體育工作先進市、全國民政工作先進市、全國衛生城市、全國園林綠化先進市、全國司法工作先進市、全國文化工作先進市、全國村民自治模範市等榮譽稱號。第九屆全國縣域經濟百強縣市評比,新泰市排名第25位,是山東省10強縣市。新泰經濟基礎雄厚。歷經一代又一代新泰人的不懈努力,新泰經濟取得了穩步快速發展。回眸2009年,位居第九屆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與科學發展百強第25位的新泰市又交出一份亮麗答卷:全市生產總值突破500億元大關,達到500.1億元,同比增長14%;地方財政收入邁上20億元台階,達到23.3億元,增長18.9%,躍居全省第八位……面對金融危機沖擊,新泰市前行的步伐並未「減速」。

Ⅶ 安陸的經濟

安陸是全國糧油機械、廚具、蛋品加工重要的工業生產基地,初步形成了以醫葯食品、金屬製品、紡織服裝、糧油機械為主的工業體系,重點規劃了糧油機械、醫葯食品等大型產業集群。工業總產值從1949年的640萬元,增加到1978年的2.1億元,2011年達到116億元,比上年增加29.4%,工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35.5%。
2011年,規模以上企業55家,職工16202人,實現工業增加值33.4億元,比上年增加23.9%。其中大中型企業2家,職工0.8萬人,實現工業增加值16.2億元,比上年增加26.7%。銷售過億元企業16家,過5億元企業4家。省級經濟開發區1個。
2012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29億元,可比增長13%;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23億元,增長34.3%;財政收入7.9億元,增長30%;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6萬元,增長15%;農民人均純收入8076元,增長16%。全年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42億元,增長15%;全市銷售過億元企業18家;稅收過千萬元企業11家。四大支柱產業加快發展。醫葯食品產業增勢強勁,主營業務收入增長38%;紡織服裝、糧油機械、金屬製品產業在波動中穩步增長。愛仕達、永祥、神丹、午時葯業等骨幹企業加快擴張。禾豐集團走出國門發展。中小企業加快成長,預計全年新增規模以上企業11家。科技創新躋身全省縣市十強,獲省科技獎勵5項。品牌建設得到加強,湖北省著名商標達到13件、名牌產品達到7個。 耕地面積51萬畝,人均0.8畝;可利用草地面積46萬畝,林地面積51萬畝。稻穀、小麥、油菜籽、生豬等農產品均居全省前列,是湖北省重要的商品糧、生豬生產基地。農產業總產值從1949年的0.7億元,增加到1978年2.4億元,2011年達到48.1億元,比上年增長4.5%。農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44.5%。
糧食作物以水稻、小麥為主,生產糧食32.2萬噸,人均512千克,其中水稻24.5萬噸,小麥8.7萬噸。主要經濟作物有棉花、油菜、蔬菜等。2011年,棉花種植面積1.5萬畝,產量963噸,可向社會提供800噸商品棉;油菜種植面積15.4萬畝;蔬菜種植面積1.2萬畝,產量23萬噸,主要品種有白菜、蘿卜、冬瓜、南瓜、蓮藕等,其中白菜產量約10萬噸,蘿卜產量8萬噸,白花菜3萬噸。
畜牧業以生豬、牛、羊、家禽為主,2011年生豬飼養量135萬頭,年末存欄52.5萬頭;牛飼養量17.1萬頭,年末存欄13.6萬頭;羊飼養量19.1萬只,年末存欄9萬只;家禽飼養量2630萬羽,上市家禽1347萬羽。2011年生產肉類8.9萬噸,其中豬肉6.2萬噸,牛肉0.7萬噸,羊肉0.2萬噸,禽肉1.8萬噸,禽蛋5.9萬噸,鮮奶840噸。畜牧業總產值24.9億元,占農業總產值的62%。截至2011年末,累計造林51.4萬畝,其中防護林7000畝,經濟林38萬畝,竹林2萬畝,農民住宅四旁植樹3100萬株,森林覆蓋率31.6%,活立木蓄積量118萬立方米。2100年水果種植面積3.5萬畝,產量3.5萬噸,主要品種梨、柿、桃、李、柑橘、蘋果,其中黃花梨1000噸,蘋果210噸,柑橘680噸,柿2100噸,玉皇李1500噸,桃4000噸。
漁業以淡水養殖青、草、鰱、鯉、鯽、扁、黃鱔為主,境內水域面積17.4萬畝,可養殖水面11萬畝,水產品年產量2.8萬噸,漁業總產值4.9億元,占農業總產值的12.1%。
2011年,擁有農業機械1.7萬台(輛);名優特農產品有涢米、南鄉蘿卜、白花菜、吉陽大蒜、銀杏,綠色環保農產品有涢米、神丹皮蛋、唐宋白花菜、南鄉蘿卜、涢酒;農民人均純收入6962元。
外貿出口穩步增長,預計全年出口增長17%。金融信貸潛力釋放,預計全年凈增貸款9.2億元、社會融資55億元。新發展小額貸款公司1家。連續三年成功創建「全省金融信用縣市」。
2014年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61.19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3.4%。其中:農業產值19.22億元,增長5.5%;林業產值1.44億元,增長1.3%;牧業產值33.31億元,增長1.9%;漁業產值6.06億元,增長5.7%;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1.16億元,增長4.8%。 安陸由1949年到1965年之間,安陸商業往來貿易不成熟。1978年改革開放後,安陸商業慢慢發展起來。
2011年共有商業網點1.2萬個,從業人員5.1萬人;安陸東大市場等成為鄂東北重要的專業市場;批發、物流、加盟、連鎖等新型商業業態發展迅速,中百倉儲、孝武電器、美的旗艦店等已相繼落戶境內。2011年社會商品銷售總額58.4億元,比上年增加19.4%。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24.6億元,比上年增加16.7%。2011年出口3588萬美元,比上年增加32.4%。主要出口產品有糧油機械、紡織服裝、廚具、生豬、農副土特產品等5類11個產品,銷往日本、印尼、巴西、非洲、香港13個國家和地區。
2014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8.03億元,同比增長13.1%。在限額以上商貿企業及大個體戶中,批發業共實現零售額4.51億元,增長29.4%;零售業累計實現零售額20.01億元,增長15.5%;住宿餐飲業共實現營業額2.26億元,增長16.0%。
2014全年外貿出口總額6111.4萬美元,同比增長16.3%。利用外資5110萬美元,增長21.3%。 改革開放前,安陸財政總收入不足1000萬。發展至2011年財政總收入6.1億元,比上年增長30.9%。其中地方財政收入4.2億元,比上年增長29.7%,是1949年的92.6倍,比1978年增長34倍。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營業稅9855.4萬元,增值稅20122.8萬元,企業所得稅1019.3萬元,個人所得稅1932.8萬元,分別比上年增加37.4%、33.4%、92.7%、8.7%。人均財政收入1611元,比1978年增長65倍。
2011年,金融產業實現增加值1.9億元,比上年增加11.9%,是1978年的8.7倍,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7%,實現稅收0.7億元。年末有人民銀行、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農業發展銀行、郵政儲蓄銀行、信用合作社等9家銀行和金融機構開設的分支機構。各類存款余額106.5億元,比上年增加21.3%,是1978年的10.7倍;人均儲蓄1.3萬元,是1949年的900倍,比1978年增長40倍;各類貸款余額48.4億元,比上年增加12.1%,是1978年的19.8倍。設有華泰商品交易所,成交額6.5億元,比上年增加49%;證劵公司營業部1家,開設股民(含基金)4802個,A股和基金交易額1.2億元,增長32%,比上年增加2.9%。保險業實現保費收入2億元,比上年增加17%,是1978年的10倍;其中財產保險收入0.4億元,比上年增加21%,是1978年的3.4倍;人身保險收入1.6億元,比上年增加15.6%,是1978年的32.5倍。

Ⅷ 安徽地理位置那麼好,為什麼經濟落後

安徽的地理位置看上去不東不西地跨南北是個居中的位子,但實際上安徽是從南到北劃分了三個不同的地理經濟單元,一個是淮河以北的皖北地區,此地以阜陽為中心,是傳統的中原地區,面積很大,一直以來以農業為經濟發展的重心,計劃生育做的不是很好,是勞務輸出的重要地區,但勞動力素質有待提高,占安徽省GDP的比重很低。一個是淮河和長江之間的江淮地區,此地以合肥為中心,積聚了安徽的大量人力物力財力等資源,但合肥有其先天不足便是它是建國後由一個小縣城發展而來的,直到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其經濟總量才超過省內的蕪湖,現在雖說是安徽的經濟重心,卻是靠舉全省之力硬拉上來的,安徽大量的資源被用來投資合肥薄弱的基建了,自然其他產業發展就被拉了後腿。一個是長江以南的皖南地區,地形復雜,多山地丘陵而且面積狹小,但自古以來便是富庶之區,在安徽GDP中佔了很重要的比重,此處以蕪湖為中心,但因離南京太近,經濟文化上和南京走的更近,有個說法叫白天看合肥,晚上看南京。三個地區形成了三個完全不同的發展思路,整個安徽的經濟建設就被自然肢解如同散沙。而三個地理單元實際上形成了三種不同地域文化,單從口音上講皖北地區更接近河南,江淮地區則是江淮官話,皖南地區主要是徽語有些地方甚至更接近吳語,這完全就是三個不同的族群,文化上其實沒太多認同感,皖北學生到皖南來剛開始都很不適應。合肥和蕪湖長期以來都在撕逼,互相看不慣,蕪湖一直認為自己省會的位置被合肥搶了,要造反,合肥則是要鎮壓。( 建國以後以曾希聖為書記的安徽省委就沒有考慮過安慶當省會了,但是在蕪湖和合肥當中糾結了好久,比較傾向選蕪湖當省會,並向中央打了報告。1958年太祖到安徽視察,給曾希聖一封信上寫:「 沿途一望,生氣蓬勃,肯定是有希望的,有大希望的,但不要驕傲,以為如何?合肥不錯,為皖之中,是否要搬蕪湖呢?從長考慮,比較適宜,以為如何? 」由此定下了合肥的省會地位。所以說蕪湖人一直認為合肥搶了蕪湖的省會)。 實際上這從側面反映了合肥對皖南等長期以來經濟發達地區的控制力之薄弱。從交通來說自從鐵路發明之後,水運的地位便大大降低,除了極大宗貨物還靠水運外大部分運輸都依靠鐵路完成,由此位置偏西南處於鐵路交通末端的老省會安慶越來越難以成為省會。而安徽鐵路運輸之糟糕是難以想像的,京廣,京九,隴海,滬昆等干線鐵路要麼繞開了安徽要麼擦著安徽過,並未將省內的幾個重要城市串聯起來,鐵路主要是依靠淮南鐵路,皖贛鐵路,寧蕪鐵路,這幾條鐵路還並未連在一起,直到上世紀九十年代末蕪湖長江大橋修通之後安徽南北鐵路才連為一體,只到現在安徽大部分鐵路還未進行電氣化改造,路上跑的是東風機車,運力非常緊張,實質上安徽一個地處南北交界過渡的地區成為了中國鐵路交通的支線末梢地區,這極大的制約了安徽經濟的發展。【來源:網路】

Ⅸ 吳方成的影響

吳方成自1998年進入湖北安陸市擔任領導幹部以來,到2007年升遷調任,前後在安陸擔任領導幹部有十個年頭,整整八年時間,期間涉及一系列安陸國企改造相關方面工作。安陸市作為一個在改革開放前湖北省的工業強市,歷史文化古城,數千年的區域中心城市,基礎相對較好,經過以吳方成一幫庸碌貪官管理之後,目前安陸市成為湖北建制縣級市中經濟基礎最差的城市之一。吳方成擔任安陸市領導任期內,安陸市腐敗案件頻發,成為腐敗重災區,包括市委書記吳方成自己、市紀委書記、組織部長、管城建的副市長以及城建局長等多名官員。其中前安陸市常委開發區管委書記劉蘇,已經在去年判刑處理。吳方成在安陸任職期間徹底的演繹了「為官一任,禍害一方」。

Ⅹ 湖北十堰和湖北安陸相比哪個比較有發展前途

說道發展前途,個人覺得安陸,樓主可以搜安陸地圖看看,就在武漢旁邊,316國道上,交通自然不成問題。如果說地理位置,十堰在湖北的西北方,確實靠近陝西,河南,但是這兩個省的經濟水平有湖北的高么?十堰離武漢太遠,作為華中地區的經濟最發達的城市,武漢,它的經濟幅散范圍是要蓋過安陸的。雖說安陸現在只是個縣級市,但是論到發展潛力,肯定超過地級市的十堰。只是時間的問題,自古安陸是作為德安府的存在,從文化方面說,李白曾酒隱此地十年,安陸有「李白故里」之稱。安陸還有「中國銀杏之鄉」之稱的美譽。如果你來過安陸,你會發現安陸的消費水平相當高,我相信在以後安陸的經濟會被武漢帶起來的。安陸經濟低下說到底還是因為安陸的一班子腐敗的zheng府官員!

閱讀全文

與安陸經濟為什麼落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經濟選用房如何申請 瀏覽:887
寶寶發燒應該怎麼故事 瀏覽:273
哪些事業單位較忙 瀏覽:251
招聘事業編制教師怎麼樣 瀏覽:72
南寧幸福里房價一平方多少錢 瀏覽:471
誠實守信的美德故事有哪些 瀏覽:885
經濟刑事案件多久有效期 瀏覽:279
婚姻怎麼走出感情傷痛 瀏覽:688
幸福堂是什麼品牌 瀏覽:480
光遇六圖畢業先祖都講了什麼故事 瀏覽:9
你的婚姻觀是怎麼樣 瀏覽:405
故事書小公主第一次發生了什麼事 瀏覽:584
雲南為什麼核酸檢測健康碼結果查不到 瀏覽:494
虐心愛情劇都有哪些 瀏覽:248
雞年正月婚姻怎麼樣 瀏覽:651
我為什麼說西安是愛情的城市 瀏覽:640
男四十女三十六兩人婚姻如何 瀏覽:64
幼兒經濟困難怎麼辦 瀏覽:587
事業編沒有崗位怎麼評職稱 瀏覽:807
濮陽縣什麼時候考事業編報名時間 瀏覽: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