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經濟危機的時候巨額的財富是怎麼「蒸發」掉的
你所說的財富其實是一種虛擬的財富,在經濟繁榮的時候,這種財富大幅增長,但這只是一種表象,其實質是經濟泡沫,是一種虛假的繁榮。而當經濟出現危機時,經濟泡沫破裂,財富大幅縮水。這樣說你可能不理解,給你舉個例子吧。
比如,你就是一財富的持有者,但是你手中的財富並不是實物,而是大量的投資在其他公司的股票或者政府或企業債券上。在經濟繁榮的時候,股票或債券的價格一般都是高,如果高到一定程度,超過了其所代表的實際資產價值,這時候就出來了泡沫。反應到你的財富上就是,你雖然表面上看持有股票或債券的總市值很高,但其實很大一部分不是以真實價值為保證的。當經濟出現危機後,股價下跌,反應到你的財富上的總量也就減少了。這就是由於泡沫的破裂引起巨額財富的「蒸發」原因。
當然,如果你的財富都是以實際的資產存在的,這時候也可能出現財富的蒸發。這主要是因為你所持有的實際資產的市場價格下降帶來的。因為要衡量財富,總是要在某一時點上以市場價格來計量的。價格下降,財富就要縮水。
如果你的資產是特別優質的資產,具有保值增值作用,你的財富就不會大幅度縮水了,相反財富會持續增加。
你要學的話,可就多了。涉及到經濟金融財務等等相關知識。對初學者來說比較難於理解。入門級的書一般不講這些。要是對經濟學感興趣,可以去看看弗里德曼的《生活中的經濟學》,梁小民《經濟學是什麼》
㈡ 全球經濟危機是怎麼產生的~為什麼美國那麼多錢瞬間蒸發~蒸發到哪裡了
美國現在大搞虛擬經濟,通俗點講就是股票期貨什麼的。比如一個公司發行價值100億的股票,說是價值100億,其實這是無中生有,它沒有相應的物質基礎作為保障。這些股票流入市場進行交易後,當股價下跌,它的價值就會萎縮。然而股民們是用貨真價實的貨幣去購買的,股價下跌就意味著股民只能得到原來付出貨幣的一部分,這時另一部分錢就蒸發了
㈢ 貨幣超發,泡沫積累到一定的程度後爆發,大量貨幣在危機中伴隨著財富的縮水而蒸發財富是如何所說的
財富縮水,指一定數量財富相對購買力下降。 其直接原因是貨幣與社會商品比例失調,導致貨幣貶值。
貨幣蒸發,個人理解這個過程與上面正好相反。是大家對貨物一致看空的結果。
例如:甲目前有一套房子 你有100萬,我也有100萬。
貨幣縮水:10年前,你的100萬可以買一套房子,現在只能買半套,這理解我財富縮水。
貨幣蒸發:你用100萬買了甲的房子,現在你賣給我,因為經濟危機,我只願意出50萬
,你同意賣給我。則你只能換回來50萬。我手頭是50萬的房子+50萬現金。
你我的共同財富原來有200萬,現在只有100萬和一套50萬的房子。貨幣蒸發了
㈣ 經濟報道中常說金融危機中蒸發掉多少錢那些錢都到哪兒去了
那些錢原本就沒有實實在在存在過。存在的是資產,由於金融危機,資產貶值了,原來可以賣100塊的,現在只能賣50塊,還有50塊就是蒸發了。
假如,把經濟縮小到股票市場,假設總共有100股,每股1元,現在漲到10元,市值上升,現在又從10塊跌到1塊,我們說市值蒸發了9塊。經常說到,某CEO佔有自己所在上市公司xx份股票,現在身價XX,股票下跌後,身價也下跌了。
所以,我們所說的「蒸發」,其實就是資產本身沒變,但是其貨幣價值(價格)下跌。下跌了多少,就蒸發了多少。
㈤ 美國股市蒸發19萬億,如何計算出來的
根據總市值減少多少算出來的,當然還有流通市值,通常有很多限售股還不能賣,所以流通市值要遠遠小於總市值。美國的經濟主要就靠股市,因為所有人的養老金都買的股票,如果股市跌了,很多人的養老金就會縮水,等他們退休的時候生活就會很難過了。
㈥ 如何評價蒸發的經濟性
影響蒸發的因素有很多,比如溫度,溫度越高,分子運動越快,蒸發速度越快,反之越慢;氣流速度,氣流月強,蒸發越快,反之越慢;被蒸發物體的表面積,越大則越快,越小則越慢等。
蒸發是耗能很高的操作,因此對蒸發過程經濟性的研究已成為蒸發操作的必須內容。提高蒸發操作經濟性的主要措施是採用多效蒸發,增加蒸發的效數可以節省加熱蒸汽,從而提高過程的經濟性。但是,並不是效數越多越好,以下是多效蒸發的效數選擇中應考慮的因素。
(一)效數與蒸汽耗用量的關系
(二)蒸發系統的有效溫差
(三)二次蒸汽的抽取
抽用二次蒸汽是一項有利於節省用汽的措施。抽用二次蒸汽減少了其它用汽部門直接使用鍋爐出來的生蒸汽或減壓蒸汽的數量,因而能夠節省蒸汽。理論上,當蒸發系統的全部二次蒸汽均被抽用時(末效蒸發器沒有二次蒸汽進入冷凝器),全廠工藝過程的汽耗量最小,蒸發系統的汽耗量為零。這並不意味著蒸發系統沒有消耗能量,因為送進蒸發系統的是高品位的蒸汽,而從蒸發系統抽用的二次蒸汽卻是低品位的蒸汽,雖然它們的數量相同,但所具有的有效能不同。可見,在討論蒸發系統的熱力經濟時,僅僅考慮蒸汽的「量」是不夠的,還應該考慮它的「質」,應該進行有效能分析,通過比較有效能的消耗來評價蒸發系統的經濟性。
(四)蒸汽再壓縮
從提高有效能利用率的角度出發,假如將低品位的蒸汽壓縮,提高其品位,則將大大提高蒸發系統的熱能經濟性。蒸汽再壓縮就是根據這一原理而發展的技術。 蒸汽再壓縮的方法有噴射壓縮、機械壓縮和熱泵壓縮三種。噴射壓縮器的原理實際上就是利用文丘里管,使高壓蒸汽(稱工作蒸汽)以高速通過文丘里管,在喉部形成低壓,將低壓二次蒸汽吸入,混合成中壓蒸汽。實際上是使有效能位較高的蒸汽與有效能位較低的蒸汽混合,成為有效能位中等的蒸汽,可以直接作為蒸發系統的加熱蒸汽。 機械壓縮是將低壓二次蒸汽用透平式或其它壓縮機壓縮,成為高壓蒸汽。它消耗的是機械能,但不需要高壓蒸汽,適用於電力供應充足的地區。 若蒸發在低溫下進行,二次蒸汽的比容較大,直接壓縮就不經濟。此時可以採用熱泵壓縮,即將蒸發與製冷循環結合起來。以氨為工作介質,高溫、高壓的氨蒸氣作為蒸發器的加熱介質在加熱室內冷凝,使溶液蒸發,生成二次蒸汽。冷凝後的高壓液氨經膨脹閥降溫後進入表面冷凝器,在其中與二次蒸汽接觸,吸收熱量,自身氣化成低壓氨蒸氣,然後再用壓縮機壓縮到高溫高壓,完成一個工作循環。這樣的熱泵再壓縮稱為直接熱泵蒸發器。也可以用水作製冷劑,用熱水作為蒸發器的熱源,這樣的熱泵再壓縮稱為間接熱泵蒸發器。
㈦ 蘇聯解體時財富為什麼會一夜之間蒸發
你所說的財富其實是一種虛擬的財富,在經濟繁榮的時候,這種財富大幅增長,但這只是一種表象,其實質是經濟泡沫,是一種虛假的繁榮。而當經濟出現危機時,經濟泡沫破裂,財富大幅縮水。這樣說你可能不理解,給你舉個例子吧。
比如,你就是一財富的持有者,但是你手中的財富並不是實物,而是大量的投資在其他公司的股票或者政府或企業債券上。在經濟繁榮的時候,股票或債券的價格一般都是高,如果高到一定程度,超過了其所代表的實際資產價值,這時候就出來了泡沫。反應到你的財富上就是,你雖然表面上看持有股票或債券的總市值很高,但其實很大一部分不是以真實價值為保證的。當經濟出現危機後,股價下跌,反應到你的財富上的總量也就減少了。這就是由於泡沫的破裂引起巨額財富的「蒸發」原因。
當然,如果你的財富都是以實際的資產存在的,這時候也可能出現財富的蒸發。這主要是因為你所持有的實際資產的市場價格下降帶來的。因為要衡量財富,總是要在某一時點上以市場價格來計量的。價格下降,財富就要縮水。
如果你的資產是特別優質的資產,具有保值增值作用,你的財富就不會大幅度縮水了,相反財富會持續增加。
㈧ 經濟危機到底是怎麼回事貨幣蒸發又是怎麼回事
經濟危機(Economic Crisis)指的是一個或多個國民經濟或整個世界經濟在一段比較長的時間內不斷收縮(負的經濟增長率)。經濟危機是資本主義經濟發展過程中周期爆發的生產相對過剩的危機,也是經濟周期中的決定性階段。自1825年英國第一次爆發普遍的經濟危機以來,資本主義經濟從未擺脫過經濟危機的沖擊。經濟危機是資本主義體制的必然結果。由於資本主義的特性,其爆發也是存在一定的規律。
金融危機發生的過程,就是泡沫破滅的過程,由於現代金融的創造信用功能,使基礎貨幣放大若干倍,人們對經濟前景越有信心,投資沖動就越大,金融機構製造的泡沫就越大,當危機來到時,人們爭著持有外匯,黃金等避險貨幣,就是個泡沫破滅,資產去杠桿化的過程,沒有人會獲利,只有損失少的和損失多的區別。最典型的是我們的房子和股票,當市場標價30000RMB/平米時,我的100平米的房子是300W元,當市場跌到10000RMB/平米時,我的房子是100W元,同理,股票的標價決定了股民的財富。因市人們都是參照市場上交易的價格認定自己的財富。就像賣水果的,倉庫中有10箱水果,但決定他的財富的是在外面成交的那箱的價格呀。經濟金融危機時,人們手中的「蘋果」全不值錢了,社會財富總價是大大地變小了。也就是錢被蒸發掉了,錢不值錢了,有點象廢紙一樣。
㈨ 全球經濟下滑,蒸發的錢都去哪了
當全球的經濟衰退的時候,就有一些人的財富出現了蒸發的情況。其實蒸發的錢並非是憑空消失的,蒸發的錢也只不過是一些虛擬的市值,所以這些錢本身就是一些泡沫。那麼被蒸發掉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從而能夠實現風險的消除,而且能夠更加穩定的發展經濟。
每一個人投資的時候都應該保持清醒的頭腦,而且應該學會規避風險,這樣的話才能夠讓自己的財富更好的保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