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長江流域的工業城市有哪些
長江流域有城市185座,非農業人口在100萬以上的大城市有上海、南京、武漢、重慶、成都、昆明、長沙、杭州、南昌、貴陽等。以上海浦東為「龍頭」的長江產業帶在逐步形成。
1992年工業產值佔全國34.5%,鋼鐵、機械、有色、石油化工、電子、輕紡等工業均佔全國重要地位。
Ⅱ ____市是長江流域發展的龍頭,20世紀90年代,其重點開發的地區是_____
__上海__市是長江流域發展的龍頭,20世紀90年代,其重點開發的地區是__浦東___
Ⅲ 中國長江流域十大城市
1、攀枝花
攀枝花市位於四川省西南部小涼山地區,是名副其實的「萬里長江第一城」,也是中國惟一一個以花名為城市名的城市。攀枝花是中國鋼都,鋼鐵工業發達。因為地處金沙江(長江上游)河谷地區,海拔較低,所以攀枝花形成了極其特殊的熱帶草原氣候(乾熱河谷氣候)。
2、宜賓
宜賓市是川南重鎮,與雲南省昭通市水富縣僅有金沙江一江之隔,處於內地與邊疆的結合部。宜賓釀酒工業發達,號稱「中國酒都」。宜賓市位於交通要道上,有渝昆高速、渝昆高鐵等過境,交通便利,經濟較發達。
3、重慶
重慶市是中國西部惟一的直轄市,也是中國西部最大的城市,是巴蜀經濟區、長江流域經濟帶、大西南經濟圈的中小城市,市區人口超過1000萬。重慶市位於四川盆地東南角,長江與嘉陵江交匯處,夏季氣候炎熱,又多雲霧天氣,號稱「中國霧都」,是長江邊「四大火爐」之一。
4、宜昌
宜昌市位於湖北省西部,是長江三峽第一城。宜昌市最著名的景點就是秭歸縣南斗坪長江三峽大壩和南津關葛洲壩。依靠三峽大壩建成後巨大的發電量和通航能力,宜昌市迅速發展成為鄂西中心城市,今後宜昌也有很大發展潛力。
5、武漢
武漢市是湖北省省會,位於長江與其最大的支流漢水交匯處,歷史上分為武昌、漢陽和漢口「武漢三鎮」。武漢市是湖北省最大的城市,也是中國中南部經濟中心。武漢有武漢大學等諸多名校,人文薈萃,教育發達。武漢周邊最著名的景區是龜山和蛇山,此外還有黃鶴樓、洪湖、武昌起義紀念館等景點。
6、九江
九江市是江西省北部最重要的城市,位於鄱陽湖入長江的湖口地區,地處贛、鄂、皖、湘四省交界處。九江市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有「三江之口、七省通衢」之說。目前九江在鄱陽湖淡水資源保護方面下了很大力氣,湖域面積有較好恢復。
7、安慶
安慶市曾經是安徽省的省城,現在是安徽省第二大城市(僅次於合肥市)。安慶市在中國近代史上有重要地位。這里誕生了中國較早的軍工企業——安慶內軍械所,也是黃梅戲發展史上最重要的地方和京劇的發源地,還是當代淮語形成的主要城市。安慶有「黃梅戲鄉」的美譽。
8、蕪湖
蕪湖市是安徽省經濟最發達的城市之一,享有「江東名邑」、「長江巨埠、皖之中堅」的美譽。蕪湖市地處長江三角洲西南部,經濟繁榮,市場開放性良好,各項產業均有明顯發展。又因蕪湖地處安徽省東南部、安慶東北方向、南京西南方向,交通極為便利,旅遊業十分發達。
9、南京
南京市是江蘇省省會,位於江蘇省西南角。南京古稱「金陵」,號稱「六朝古都」,實際上在南京建都的政權除魏晉南北朝時代「六朝」之外還有楊吳、南唐、明、中華民國。南京市有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秦淮河、莫愁湖、中華門、朱雀橋、雨花台、中山陵、明孝陵等都是南京市著名的景點,但南京最著名的景點是鍾山(紫金山)。南京市有南京大學、南京外國語大學等許多名校,是中國南方文化重鎮。
10、上海
上海市是中國最大的城市,也是東北亞地區僅次於東京的第二大城市,市區人口約2700萬,市區面積超過3500平方公里。上海市是中國較早對外開放的城市和中國近代史上的金融中心,也是中國最早的現代化都市。經過多年發展,黃浦江以東的浦東新區成為了上海乃至中國內地經濟最發達的地區。目前上海市擁有復旦大學、華東師范大學、同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上海第二外國語大學等諸多名校,是中國教育、文化最發達的城市之一(與北京並列)。上海市區主要景點有靜安寺、外灘、南京路、東方明珠塔、環球金融中心、世紀公園、上海世博園、上海科技館、上海迪士尼樂園等。
Ⅳ 什麼市是長江流域發展的「龍頭」
還用問嗎 我的腳趾頭都知道 當然是上海啦
Ⅳ 地理問題:長江經濟紐帶的"龍頭"是上海還是重慶
上海在長江流域發揮的作用顯然是最大的。她連接了內地和沿海,是我國最大的港口
Ⅵ 長江經濟帶11省市包括哪些
流經青海、西藏、四川、雲南、重慶、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上海1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
長江發源於「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脈各拉丹冬峰西南側,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幹流流經青海、西藏、四川、雲南、重慶、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上海1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於崇明島以東注入東海,全長6300餘公里,居世界第三位。
長江流域面積達180萬平方公里,約佔中國陸地總面積的1/5。淮河大部分水量也通過大運河匯入長江。
(6)長江流域的經濟龍頭是哪個城市擴展閱讀
發展:
長江流經上海、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慶、四川、雲南、貴州等11省市,組成長江經濟帶。該經濟帶是長江流域最發達的地區,也是全國高密度的經濟走廊之一。
長江經濟帶橫跨我國東中西三大區域,具有獨特優勢和巨大發展潛力。改革開放以來,長江經濟帶已發展成為我國綜合實力最強、戰略支撐作用最大的區域之一。
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有利於挖掘中上游廣闊腹地蘊含的巨大內需潛力,促進經濟增長空間從沿海向沿江內陸拓展,形成上中下游優勢互補、協作互動格局,縮小東中西部發展差距。有利於打破行政分割和市場壁壘,促進區域經濟協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