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梁山好漢到底靠什麼賺錢為什麼他們總能大口喝酒吃肉
《水滸》里梁山集團的對外宣傳廣告語是“大碗喝酒、大口吃肉、大秤分金銀”,體現了梁山福利待遇之好:既能解決好漢們的溫飽,還能讓其有一定收入,這很對草根們的心思。的確,你給草根們講“替天行道”的企業文化他們未必能理解,但是一說吃肉喝酒黃白之事,沒有誰不明白。那麼,水泊梁山的收入來源是什麼?那些好漢們又是怎樣的金錢觀?
梁山集團的收入來源
梁山集團的待遇福利是要與經濟收益掛鉤的。梁山本身人馬眾多人馬,且隊伍不斷壯大,除了幹活產生經濟價值的嘍啰,還有龐大的管理層以及吃干飯的家眷要養活,日常開支不是個小數目。說白了,這一切的一切都必須要有強大的資金來支撐才能正常運轉。梁山集團的收入來源主要有以下途徑:
一是靠打劫。水泊梁山是強人的基地老巢,梁山的主要業務和綠林界的沒什麼區別。劫富濟貧是旗號,打家劫舍是主業。比如,劉唐說於晁蓋哥哥的那套“富貴”,就是團伙作案打劫梁中書送給老丈人的生辰綱。不過“盜亦有盜”,梁山好漢不打劫山下的住戶,只宰生客。
② 梁山的軍費都是從哪裡來的
曾頭市的實力還在祝家莊之上,共有三千餘家,養著「五七千人馬」。打破之後,同樣是「抄擄到金銀財寶,米麥糧食,盡行裝載上車回梁山泊」。大財主盧俊義上山時,也是「把應有家私金銀財寶,都搬來裝在車子上,往梁山泊給散」。
當然,來錢最快的還是直接攻打州城府縣,去搶糧倉、府庫。梁山打破的第一座城池是高唐州,「倉廒庫藏,盡被擄去」;再打青州,「把府庫金帛,倉廒米糧,裝載五六百車」;大鬧華州,「劫了府庫錢糧」;殺入凌州,「劫擄倉庫錢糧」;大名府是「五京」中的「北京」,財富更非他處可比,梁山「把大名府藏打開,應有金銀寶物,緞匹綾錦,都裝載上了車子,將回梁山泊倉用」,怕是有個十年都用不完。最後,打東平、東昌兩府,亦是如此。
宋朝城市所征稅種很多,主要又向城市居住者的征稅、城市經營稅和土地利用稅,僅僅是商稅一項,真州(江蘇儀征)、蘄州(湖北蘄春)、施州(湖北恩施)這個層級的州府,一年稅收就超過5萬貫——1300多萬元。梁山打劫的那些城市即使沒有這么富裕,府庫中至少也有幾十萬貫,可以湊足梁山的養兵錢。梁山上下肯歸心宋江,很大程度上恐怕也是看中他「搞錢」的本事,畢竟晁蓋那樣龜縮山寨,兄弟們是沒什麼金銀分的。
梁山集團發展最大的障礙在於,他們流動作戰,從未佔領城池,沒法獲得政府那樣穩定的收入來源——稅收。來自養兵的巨大壓力,使宋江除了接受招安,讓朝廷發餉外,其實別無選擇。不過梁山大軍歸附前,「山庫」中還是有大量帶不走的「金珠、寶貝、彩緞、綾羅、紗絹等項」,宋江以報答周邊百姓的名義,開辦了一場「清倉大甩賣」。由此可見,梁山多年集聚的財物多到何種程度。
③ 《水滸傳》中梁山好漢每天大魚大肉,他們是如何賺的錢
《水滸傳》中的梁山好漢們,打著替天行道的旗號,仗義疏財。雖然說錢乃身外之物,然而錢卻是生活中一切生活必需品來源的必要物品,尤其是像梁山上有這么多的人,他們的衣食住行哪個方面都需要錢財,而且他們的伙食還特別的好,每天大碗喝酒,大口吃肉,那麼問題來了,如果真的像劇中那樣梁山都劫富濟貧了,那麼他們的生活費是從哪裡來的呢?
他們總體上有著大戶人家的支持,並且單單拿出來他們當中的任何一個人都有其經濟來源,比方像孫二娘張青夫婦,二人就靠開包子店,做生意賺了不少錢。還有就是像朱富,就是在梁山上開酒館的,雖然說他的作用是打探消息,但事實上他賣酒也能有一定的利潤,還有就是像蔡福,此人在監獄裡面任職,私下裡一定不少收受犯人和犯人家屬的賄賂,他也有經濟來源。
④ 水泊梁山合並其他山頭後不屬於政府機構他們的經濟來源是什麼呢
梁山泊搶劫集團的財路
梁山泊鼎盛時期,如按施公小說家言,人馬恐在3萬左右,如此龐大一支隊伍,開支如何解決,此事書中也有交待,具體來說是「搶」、「賺」、「兼」、「戰」、「抽」五策並舉,且聽俗人一一道來。
其五、抽。書中有一個細節,說朱富上山之後,宋江讓其與穆春「管收山寨錢糧」,管就管唄,為何還要收呢?且看後文交待,「所得之物,解送山寨,納庫公用,其餘些小,就便分了」。原來各山寨還有「私活」可干,老大從中抽取「抽頭」也是江湖常規啊。
有了這些具體措施,宋江不發財都難啊。
⑤ 梁山好漢每天都大魚大肉,這些錢財是從哪兒來的
佔山為王的賊寇錢財當然是搶來的,不過梁山上的人之所以能夠稱之為好漢,就是因為他們一群俠肝義膽鐵骨錚錚的義匪,所以就算是搶劫,也不會劫掠正義之家和貧苦百姓,搶的都是官場上那些魚肉百姓的貪官污吏,比如晁蓋帶領阮氏兄弟截獲的生辰綱,那原本是梁中書送給他岳父蔡太師蔡京的生辰賀禮,梁中書與他的岳父蔡京都是官場上出了名的奸臣賊子,專門變著法地搜刮民脂民膏中飽私囊的祿蠹,所以既然這筆富貴原本就是不義之財,那晁蓋等人劫了也不算不義,晁蓋曾經毫不客氣地誇耀過,那筆生辰綱足夠梁山兄弟三年吃用不盡,再加上後來宋江上山落草之後,先後拿下了祝家莊,大名府,曾頭市,這可比一個生辰賀禮值錢得多,所以還愁梁山兄弟不能大魚大肉的享福嗎?
⑥ 水滸里梁山好漢總是大碗喝酒、大口吃肉,而他們是靠什麼賺錢的呢
我們都知道梁山好漢,說白了他們就是土匪。他們的錢自然是來自於打家劫舍了,但是他們是盜亦有道,只搶富人的錢,從不搶老百姓。
看過《水滸傳》的人對其中的梁山好漢們都頗為熟知,人們總是不禁好奇這些人天天無所事事,卻頓頓有肉吃,有酒喝,他們的金錢到底是怎麼來的呢,其實梁山好漢的經濟來源主要是來自於以下幾種方式:
最後一種方法是合並。正如小企業不能在市場上生存,被大企業收購一樣,梁山相當於一個大企業,就和現代社會中,中小企業的並購是一樣的。水泊梁山被王倫擊落,林沖殺了王倫後,晁蓋起來了。晁蓋和王倫合並,後來被宋江擊落。二龍山和清峰山都並入梁山之下,這樣一來,梁山好漢們的的產業也就越來越強大了。
⑦ 《水滸傳》中好漢上了梁山後,他們的經濟來源是什麼
銀錢雖是身外之物,卻屬生活分內之資。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天下間的事情,大多逃不過利益二字。《水滸傳》中的好漢們,江湖派追求的是大塊吃肉,大碗喝酒,論秤分金銀,換套穿衣裳的生活。朝廷派追求的是封妻蔭子,光耀門楣,也是一種金錢外的利益追求。在《水滸傳》中,很多的梁山好漢都有從商的經歷,比如賣柴的石秀、販賣水銀的呂方、販賣生葯材的郭盛、河北三絕的盧俊義,還有江湖賣藝的李忠、薛永,在這些人身上,都有做生意的過往,但是除了盧俊義以外,這些人的生意都做的不是很成功。
同樣,祝家莊能威名在外,也是因為祝太公史朝奉的緣故。宋江:宋江屬於吏,古時候官吏史分開的,為吏便不能為官(書吏除外),宋江是書吏,掌管縣內文書的書寫,以及訴訟文書的處理,凡是和錢財有關的案件,都少不得要收一筆好處費。
按書中來看,宋江收取的好處不在少數,以至於在家修建密道,防備不測。宋江第一種來錢的方式便是在處理案件時得到的好處。第二種收入便是各路強盜的進貢,比如晁蓋一上了梁山,馬上就給宋江送去一百兩金子,以示感激之情,活命之恩。
仝雷橫:二人主管緝拿轄境內盜匪罪犯,但是往往在緝捕過程中,只是吆喝不出力,並且私放罪犯。也在這一抓一放的過程中得了許多錢財。戴宗:戴宗官職是江州兩院押牢節級,也有自己的生財之道,主要是敲詐罪犯。比如宋江發配到江州的時候,下發到了牢裡面,上下都打點了,唯獨沒給戴宗常例錢。戴宗前來討取:你這矮黑殺才!倚仗誰的勢要,不送常例錢與我?
後來自報了姓名,又說了吳用的關系,戴宗態度立轉。戴宗:小弟只聽得說有個姓宋的發下牢城營里來。往常時,但是發來的配軍,常例送銀五兩。今番已經十數日不見送來,今日是個閑暇日頭,因此下來取討,不想卻是仁兄。恰纔在營里,甚是言語冒瀆了哥哥,萬望恕罪。而且一些小牢子和押送公差也有自己的生財之道,如蔡福蔡慶董超薛霸,一是來源於犯人的家人朋友賞賜。二是來源於犯人仇家的買頭錢。
⑧ 水滸傳中梁山好漢們總吃大魚大肉,他們的錢是從何而來的
《水滸傳》作為我國四大名作之一,很多觀眾非常喜歡,這本書里有很多個性不同的好漢,每一本都是本領。
眾所周知,梁山泊共有一百零八個頭領,分別由天羻星三十六人和地閃電七十二人組成。 這一百零八個人性格不同,各有所長,當然他們的結局也不同。
有趣的是,由於《水滸傳》中描寫了許多人物,這部小說也成為了人物描寫最多的小說之一。
那麼梁山泊一共只有這一百零八人嗎? 不,當然,這些人都是可以叫號的人,他們中武藝精湛的人很多。 但是,除了這些頭領之外,當然還有以下小眾。 根據現在已知的信息,梁山泊約有2、3萬人,也有人認為上面有10萬人,但很遺憾,這一說法無法證實。
第三個方法是合並。 可以簡單理解為大魚吃小魚,林殺王倫後,擁晁蓋成為寨主。 這樣,晁蓋的家底就不是和王倫合並了,而是被宋江拿走了。二龍山、桃山清風山等就這樣以各種各樣的形式合並成梁山,梁山自然越來越大。
最後的方法是戰爭。 用這個方法來錢很快。 錢來的速度最快。 如果贏了,自然就會全部奪走。
在梁山,好漢們很大方,他們有嚴格的規定,每次拿回東西都要先提出來,再按功勞分配。 最起碼山的福利很好。 否則,土匪們自然不會選擇為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