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2022新一線城市有哪些這些城市都有著怎樣的共同點
2022年的新一線城市中,一線城市排名分別是上海,北京,廣州和深圳,新一線城市的排名分別是成都,重慶,杭州,西安,武漢,鄭州,蘇州,南京,天津,長沙,東莞,寧波,佛山,合肥和青島。這些城市有著以下幾個共同點:
每一個新一線城市的經濟活躍度比較高。經濟活躍度是考察新一線城市排名的一項重要指標,包括最新一季度一座城市的GDP增長速度,各項產業投資的金額,吸引外資投資的數量,在整個國內所有城市在新一線城市中的經濟活躍度排名是多少。從這一數據來看,每一座城市的經濟活躍度都是非常高的,特別是成都和重慶兩座城市的經濟活躍度基本上不相上下。
新一線城市的生活節奏很快,壓力很大,同時機會比較多,也是很多年輕人喜歡拼搏和奮斗的地方,
㈡ 環渤海地區的經濟發展有怎樣的趨勢
1979年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已經出現了兩個高速成長點,第一個經濟快速成長點是廣東,第二個成長點是上海浦東。而環渤海經濟圈將是今後10多年裡中國經濟持續快速成長的第三個區域支撐點,成為中國經濟發展最活躍的地區之一。環渤海地區的國民生產總值(GDP)將從佔全國的25%(2000年),提高到2010年的佔28%,到那時,北起大連,南至青島環渤海灣地區將與華東、華南沿海一起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黃金海岸」。目前,世界經濟的發展和中國經濟的發展已呈現出兩大明顯的趨勢:其一是,世界經濟的發展正在向「東移」,即由西歐移向東亞,由大西洋移向太平洋;其二是,中國經濟的發展正在「北上」,既由南部的珠江三角洲北上到中部的長江三角洲,再進一步北上到北部的環渤海地區,或稱之為「四河」(即黃河、海河、灤河、遼河)三角洲。上述兩大經濟發展趨勢的交匯點,正好是環渤海經濟圈;這種世界經濟發展的「東移」和中國經濟發展的「北上」,兩者交匯的時機,是環渤海經濟圈快速發展千載難逢的極好良機。 因此,環渤海經濟圈不僅是中國經濟發展的新熱點地區,而且也是世界經濟發展最活躍的地區。環渤海經濟圈經濟總量約佔全中國的1/5,所以它繼珠三角、長三角之後,正在形成中國經濟的第三個區域經濟支柱,成為拉動中國北方地區經濟發展的發動機。 狹義上的環渤海經濟圈是指遼東半島、山東半島、京、津、冀為主的環渤海濱海經濟帶,同時可輻射到山西、遼寧、山東及內蒙古中東部。其陸地面積51.4萬平方公里,渤海海域面積7.7萬平方公里,總人口2.15億,約佔中國國土面積的12%和人口的20%。目前這里的經濟總量和對外貿易佔到全國的1/4,在環渤海地區5800公里的海岸線上,近20個大中城市遙相呼應,數千家大中型企業虎踞龍盤,包括天津、大連、青島、秦皇島等中國重要港口在內的60多個大小港口星羅棋布,以京津兩個直轄市為中心帶動的兩側扇形區域,成為中國乃至世界上城市群、工業群、港口群最為密集的區域之一。 (一) 新興產業發展快速 伴隨著中國近20多年經濟的快速發展,環渤海經濟圈已經成為中國繼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之後的第三個大規模區域製造中心。依託該地區原有的工業基礎,環渤海地區不僅保持了諸如鋼鐵、原油、原鹽等資源依託型產品優勢,同時新興的電子信息、生物制葯、新材料等高新技術產業也迅猛發展。 (二) 外來投資日益密集 環渤海經濟圈是中國北方外來投資最為密集的區域,且持續成長。目前全球82家跨國公司在華設立研發機構的有119家,其中有49家設立在北京,佔41.2%;同時,有87家外埠大企業在北京設立了103家研發機構,另有8家即將建立駐京研發機構,這一數量還在繼續成長。在北京建立研發中心和運營總部,把生產基地建在天津、山東等地,正成為更多大型跨國公司在中國北方地區的戰略布局。天津目前擁有外商投資企業1萬余家,其中全球500強企業在此設有200餘家生產性投資企業,大連的外商投資企業也超過8,000家,累計外商投資達到120多億美元,是東北地區外商投資最多的城市。外商投資帶來的管理、技術和營銷等所產生的重大影響,將在環渤海地區更加完善的市場經濟體制下釋放,加速啟動老工業基地的能量,提升舊產業並同時形成新興製造業。 (三)城市聯合初現端倪 環渤海經濟圈內城市發展必須集聚區域優勢,方可保持在世界城市體系中的地位。目前,環渤海經濟圈內城市的聯合起飛已初現端倪。2001年10月,由清華大學吳良鏞院士主持100多位學者完成的「京津冀北地區城鄉空間發展規劃研究」被建設部審定。專家認為,京津兩地加強合作將大大增強地區的向心力和輻射力。2002年10月,環渤海地區經濟聯合市長聯席會在濟南召開,29個成員城市達成經濟合作項目30個,合作金額33.6億元。自1992年來,聯席會議共達成1,400多個合作項目,合作金額近300億。 (四)經濟互動迅速發展 環渤海經濟圈的經濟互動,使其長期的「諸侯經濟」格局被打破。通過區域內資源互補、優勢整合,環渤海經濟圈已經形成了以高新技術產業、電子、汽車、機械製造業產主導的產業集群,各具特色的產業帶開始形成。北京有中國最大的中關村電子信息產業科研、貿易、生產基地,集中了軟體開發及信息技術的優秀人才;天津開發區已成長為環渤海沿海經濟活躍度最高、發展速度最快的區域,IT製造業在全國處於領先地位,這里還是全國最大的電子通訊設備、液晶顯示器等生產基地;經過10多年的建設,河北省目前已形成海運產業、制葯業、生態農業等特色經濟發展區域,外商投資地區和領域不斷拓寬;而山東半島也已成為全國重要的家電、電子生產基地。環渤海地區已經形成了富有特色的高技術產業帶,為中國5年來高新技術產業工業產值年均成長20%作出了貢獻。 (五) 基礎設施互聯互通 環渤海經濟圈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也從軟硬體方面加速展開。這一區域逐步形成了連接歐亞大陸和太平洋的國際物流中心。2000年1月,北京和天津機場實現了中國民航跨區域的機場首次聯合後,2002年10月,北京與天津港口岸開始直通,兩市實現了港口功能一體化互動;天津港保稅區建立了中國首家空港國際物流區,目前這里已成為中國北方最大的國際貿易窗口和國際物流綠色通道。首都國際機場和天津濱海國際機場聯合,率先實現了中國民航跨區域的機場的整合;而北起山海關、南至山東煙台的環渤海經濟圈鐵路大動脈,目前已經完成約2/3的建設。 總之,中國環渤海經濟圈的發展成就及巨大的發展潛力正吸引著衆多目光,以環渤海經濟圈為中心輻射開去,將形成一個重要的世界商業市場。 環渤海經濟圈發展之優勢及前景 (一)環渤海經濟圈發展之優勢 地緣優勢將進一步凸顯。環渤海經濟圈面對東北亞和太平洋地區,具有地域上的整體性,擔負著開拓東北亞,走向全世界的任務。同時,環渤海地區地處中國東北、華北、西北、華東四大經濟區的交匯處,是中國北方通向全世界最直接、最便捷的海上要沖,又是內陸連接歐亞的要塞,還是中國經濟由東向西擴展,由南向北推移的重要紐帶。由於這一地區正處在西連中俄蒙,東通中日韓的中間地帶,所以還具有發展本地區經濟的得天獨厚的腹地基礎和通往世界的海上通道。加快這一地區的發展對於中國西部大開發及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振興帶動意義亦很大。 加入WTO將進一步打破經濟發展瓶頸。由於受中國傳統計劃經濟及行政區劃影響,環渤海地區始終未能形成一個經濟圈,一體化程度很低,良好發展潛力遠未得到釋放。在東部各大經濟區中,環渤海地區國有經濟比重最高,企業整體市場意識相對淡薄,政府對企業干預比較大,區域發展缺乏明顯的產業分工。中國入世無疑將加速打破這些制約經濟起飛的「瓶頸」,同時擴大開放可使這一地區更多地利用國外資金、技術及市場,打破對外經濟相對較弱的狀況。 企業制度創新將形成新的生態鏈。作為老工業城市密集、老企業集中的環渤海經濟圈,隨著改革深化、民營資本的加入、新政策的不斷出台,強勢國企的重組以及企業制度創新的「內生性」, 將形成新的生態鏈,釋放出巨大潛力 環渤海經濟圈的「老樹發新芽」類傳統製造業的伸縮空間十分廣闊,舊的經濟發展包袱將逐漸被甩掉,而新的發展機遇即將來臨。在一定意義上,這一地區製造業的發展比主要靠外部動力刺激的廣東更有基礎和優勢。
㈢ 請問吉林省延邊州的經濟水平如何
延邊的GDP在吉林省里也是靠後,但人民的生活水平跟長吉不相上下,在某些地方都超過省會長春.
延邊的外匯收入超過了財政收入,35萬人在韓國,10萬在日本,10萬在歐美..留學生就超過了萬人...這些數據是在200萬當中的...所以延邊的總體經濟活躍度是東北也是名列前矛.
首府延吉以在全國100強縣當中,發展潛力名列第3,經濟活力度在全省遙遙領先,人均收入遙遙領先其他兄弟城市.
延吉市是吉林省消費最高的地方,其他的縣市雖然不如延吉但那些地方的消費能力按人均也是非常強大的,這些消費的來源都來自外匯.
延邊幾乎沒有什麼大型企業,有一些輕工業但規模都很小.
㈣ 浙江到底有多發達到底強到了哪種程度
均存款和人均社會商品銷售額排名全國第三,排在北京和上海之後;上市公司數量全國第二,僅次於廣東。
大家看了,這一系列數據當中,浙江沒有一個排名第一,那麼怎麼體現出浙江的強呢?
四、浙江模式給我們的啟示
浙江的快速發展,歸根到底還是在於一個「以我為主」的思路。怎麼講呢?也就是說要在本省打造出教育、文化、科研、醫療等一系列優厚的條件,力爭將浙江的人留在浙江,讓更多的人願意來浙江!
地位是政府給的,資源是政策傾斜的,外資是人家投的……但是這些都不是最根本的條件,只有人,只有留住了人,才能化腐朽為神奇,才能變不可能為可能!
浙江正是利用自身獨特的優勢吸引了大量的人才,留住了大量的人才,而這些人轉而又使浙江更快的發展,變得更好,進而再吸引更多的人……如此良性的循環之下,使浙江的發展宛如滾雪球一般越來越大,越來越快,也越來越好!
㈤ 臨沂市蘭山區的經濟實力和發展前景如何
蘭山區是臨沂這些年來的政治經濟中心。臨沂的發展很大程度靠了批發市場的帶動,臨沂是物流之都,臨沂的物流也主要集中在蘭山區西部。
蘭山區位於臨沂市中部,是市委、市政府駐地和經濟貿易中心區,也是全國投資潛力百強區。蘭山區的經濟總量大幅領先其他區縣,相當於第2名的2倍多。
蘭山獨佔中心城區之優勢,是臨沂市委市政府中心所在地,是臨沂商城的主戰場,經濟活躍度高,人員流動性大,吸附能力強,所以在三區中,蘭山經濟實力也最雄厚。當然,這里邊有天時地利之因素,也有蘭山人實干包容創新奉獻之努力。畢竟在劃區之初,羅庄區的陶瓷、民辦教育等享譽全國,河東區的五金城也名聲在外,蘭山區的西郊批發市場、義堂朱保的板材也在起步階段,還沒有形成板材之都、物流名城的金字招牌。
2000年左右,蘭山區的財政收入十多個億,已居全市第二位。大概到2001年,蘭山區經濟綜合指標就超過沂水,成全市第一了。近幾年來,蘭山區財政收入從20億到30億、40億
㈥ 消費活躍度是什麼意思
消費活躍度即消費的頻率次數,頻率次數越高,證明消費的間隔越短,消費活躍度則高,消費活躍度是城市充滿活力的重要表徵。
隨著中等收入群體的擴大,將給城市消費帶來新的增量,從需求端產生更大的消費活躍度。新的消費需求獲得釋放,這對於GDP十強城市的消費活躍度而言,將有明顯的推動作用。
在研究中等收入群體規模之前,需要梳理影響收入增長的因素。21世紀經濟研究院認為,GDP總量、人口是其中關鍵。GDP越高的地區,實現共同富裕的基礎越好,激發新增消費的潛力越強。
提升消費活躍度的方式
商家可以通過商城積分營銷系統向會員發布積分營銷活動,提醒客戶積極參與領取積分的活動,使用積分兌換商品,可以為商城打造積分閉環。
系統通過積分的機制引導會員用戶獲取積分,獲得的積分可以用來兌換商品或者用作現金抵扣,刺激消費者的購物慾,通過積分體系黏住客戶,提升商品銷售。
商家利用積分營銷系統中豐富的營銷工具能夠為商城低成本引流,提高客單轉化,根據需求實現個性化定製,滿足用戶的個性化需求。
㈦ 做生意如何考察一個地方經濟的活躍度有什麼好方法謝謝
去該地區最繁華的地區看看那些大型商場的消費者數量,然後在去郊區看看基本的商業設施是否完善,這是兩個硬指標
㈧ 什麼作為一種經濟學概念其繁榮程度是一座城市經濟開放度活躍度的重要標志
夜間經濟。
城市夜間經濟不同於一般意義上的夜市,而是一種基於時段性劃分的經濟形態,一般指從當日下午6點到次日凌晨6點所發生的三產服務業方面的商務活動,是以服務業為主體的城市經濟在第二時空的進一步延伸。
夜間經濟是現代城市業態之一,指從當日下午6點到次日早上6點所包含的經濟文化活動,其業態囊括晚間購物、餐飲、旅遊、娛樂、學習、影視、休閑等。
(8)經濟活躍度在哪裡擴展閱讀
夜間經濟已成為都市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彰顯城市特色與活力的重要載體。其繁榮程度,被看作是一座城市經濟開放度、便利度和活躍度的「晴雨表」。
夜間經濟不僅是城市消費的「新藍海」,更是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新方式,同時還能擴大內需、繁榮市場、創造就業、提振信心,多元化展現地方特色文化。
夜間經濟要持久「點亮」繁榮,除了要做好硬體配套提升外,還要做好城市精細化治理和民生溫度管理,使得夜間經濟既充滿活力又規范有序。夜間經濟是可感觸的體驗型經濟,這就需要提升公共服務和管理的方式,完善城市服務的功能,讓人們在夜間獲得便捷、舒適、安全的服務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