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2020年我國第一季度經濟如何扭轉

2020年我國第一季度經濟如何扭轉

發布時間:2022-07-30 17:24:49

⑴ 我們應該如何全面,客觀看待2020年一季度我國負增長。

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同比下降6.8%,為1992年有季度統計以來的首次負增長。對此,發改委國民經濟綜合司司長嚴鵬程表示,今年一季度極不尋常,新冠肺炎疫情作為二戰以來最嚴重的全球危機,對各國經濟社會正常運行帶來重大影響。

也給我國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沖擊,今年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同比下降6.8%,主要宏觀經濟指標都出現了明顯下滑。宏觀經濟數據反映的其實是微觀主體的冷暖和市場環境的變化。

第一,一季度我國經濟負增長不具有歷史可比性。分析一季度經濟形勢,要放在百年不遇疫情沖擊的大背景下綜合衡量。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嚴重抑制正常經濟活動,世界多國經濟已出現停擺半停擺狀態,國際經貿往來幾近停頓。

疫情期間的經濟運行,與正常生產生活秩序下的經濟運行不具可比性。所以,今年一季度經濟下行並非中國經濟發展基本面的正常反映,而是突發嚴重事件帶來的結果。

第二,中國經濟經受住了疫情帶來的空前考驗。本次疫情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傳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面對疫情沖擊,我們迅速果斷採取超常規的防控舉措,不僅在較短時間內阻斷了本土疫情傳播。

也有力保障了14億人的基本生活,保持了社會秩序安全穩定。在疫情防控過程中,我們難免要付出一定代價,但生命無價,相比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經濟短期承壓這個代價是必須承受的,也是值得付出的。

第三,當前經濟運行正常秩序正在有序恢復。目前各地在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正在有序推進復工復產、復商復市進程。從3月份以來的情況看,各項經濟指標正在逐步好轉。生產方面,用電量、貨運量等實物量指標明顯恢復,3月份工業降幅比前2個月大幅收窄12.4個百分點。

服務業生產指數降幅收窄3.9個百分點,4月上旬用電量已同比增長1.5%。需求方面,內需正在不斷恢復,一季度投資、消費降幅分別比前2個月收窄8.4個、1.5個百分點。預期方面,3月份製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

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分別回升16.3個、22.7個百分點,雙雙重回榮枯線以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也指出,中國經濟出現的復甦趨勢令人鼓舞。



第四,強大國內市場正在有力發揮托底支撐作用。我國擁有14億人的大市場,擁有完備的產業體系和豐富的人力資源,市場縱深和迴旋空間巨大。在這次疫情應對中,不少企業順應防控需要,迅速開展技改擴能和轉產擴產。

一些滿足群眾基本需要的工農業產品生產和銷售保持了正增長,醫療救治和衛生防疫等行業快速發展,線上課堂、網上辦公、遠程醫療等新業態成長迅猛,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加值同比大幅增長13.2%。

一批重大外商投資項目建設正在加快推進,一些國際知名企業也在就區域總部落戶中國等加快洽談進程。這些逆勢成長的新增長點增長極,都展示出中國經濟的巨大發展潛力。

第五,宏觀對沖政策仍有很大空間並將持續發力。為應對疫情沖擊,前一階段在幫扶企業、穩定就業、擴大內需等方面,各地各部門陸續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目前這些政策正在逐步落地。我們也注意到,受國際疫情「二次沖擊」等影響。

國內供需循環還沒有完全暢通,一些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生產經營仍面臨較大困難,一些個體工商戶停業歇業問題還比較突出。對各類市場主體遇到的困難和挑戰,我們感同身受。下步,我們將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會同有關部門。

在財政金融、投資消費、就業民生等方面,抓緊推出一批更有力度、更有針對性的政策舉措,著力幫助企業渡過難關,提高生存發展能力,切實穩定經濟運行。「總體上看,這次疫情沒有也不會改變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疫情帶來的沖擊和影響是階段性的。」

嚴鵬程強調,我們相信,依託強大國內市場支撐,通過宏觀政策對沖,暢通經濟循環,發揮各類市場主體作用,我們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有條件克服眼前的困難,推動經濟發展盡快恢復到正常軌道,完成好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

⑵ 為何我國經濟能迅速扭轉一季度大幅下降的不利局面

2020年2月24日,在國新辦發布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工信部、財政部等相關部門負責人對復工復產作出回應。復工復產是化解疫情不利影響,保持經濟社會平穩有序發展的關鍵。國家發展改革委正會同有關部門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分類有序推進企業復工復產、抓好重要物資保障。讓企業有序復工復產,做好防疫物資保障很關鍵,防疫物資生產供應的跟上為企業復工復產提供了有力保障。國家發展改革委、工信部等相關部門表示,在繼續加強疫情防控的同時,分區分級有序推動企業復工復產,使人流、物流、資金流有序轉動起來。同時將視疫情防控需要繼續加強政策支持,推動重點物資生產企業上下游產業鏈的協同復產,在優先保障湖北一線急需的同時滿足復工復產和社會公眾的需要。
2020年10月19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722786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0.7%。疫情大考下今年中國經濟已實現正增長,分季度看,在一季度同比下降6.8%、二季度同比增長3.2%的基礎上,三季度增速加快至4.9%,呈現穩定恢復增長態勢。
應答時間:2020-12-11,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⑶ 疫情沖擊之下,我國一季度經濟版圖有哪些變化

在疫情的影響下,以往經濟發展速度比較快的廣東省以及上海市的經濟發展速度都已經放緩,相反疫情並不嚴重的,江蘇省浙江省以及山東省都已經獲得了非常不錯的經濟發展。

不得不提到的是安徽省的經濟增長速度已經超過了上海市的經濟增長速度,而且在一季度實現的GDP也已經超過了上海,安徽省離上海市的距離並不是很遠,而且安徽省的經濟發展速度取決於製造業的發展。

疫情相對嚴重的上海市和廣東省的經濟發展速度放緩。

一季度我們國家的總體經濟的增長率已經超過了4.5%,上海市和廣東省的經濟增長速度均在4%以下,也就意味著這兩個地方的經濟發展速度並沒有達到全國的平均水平一季度受到了疫情的影響,所以才會導致第三產業的發展速度放緩的,而且上海市的疫情嚴重導致製造業的發展也遇到了一定的問題。

我們國家必須要堅定不移的把疫情防控工作放在第1位,只有這樣才能夠讓我們國家的經濟獲得更好的發展,才能夠讓我們國家的普通老百姓過上更好的生活。

⑷ 我們應該如何看待2020年一季度我國經濟負增長

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同比下降6.8%,為1992年有季度統計以來的首次負增長。今年一季新冠肺炎疫情作為二戰以來最嚴重的全球危機,對各國經濟社會正常運行帶來重大影響,宏觀經濟數據反映的其實是微觀主體的冷暖和市場環境的變化。
一季度我國經濟負增長不具有歷史可比性。分析一季度經濟形勢,要放在百年不遇疫情沖擊的大背景下綜合衡量。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嚴重抑制正常經濟活動,世界多國經濟已出現停擺半停擺狀態,國際經貿往來幾近停頓。疫情期間的經濟運行,與正常生產生活秩序下的經濟運行不具可比性。所以,今年一季度經濟下行並非中國經濟發展基本面的正常反映,而是突發嚴重事件帶來的結果。
中國經濟經受住了疫情帶來的空前考驗。本次疫情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傳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面對疫情沖擊,我們迅速果斷採取超常規的防控舉措,不僅在較短時間內阻斷了本土疫情傳播,也有力保障了14億人的基本生活,保持了社會秩序安全穩定。在疫情防控過程中,我們難免要付出一定代價,但生命無價,相比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經濟短期承壓這個代價是必須承受的,也是值得付出的。
當前經濟運行正常秩序正在有序恢復。目前各地在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正在有序推進復工復產、復商復市進程。從3月份以來的情況看,各項經濟指標正在逐步好轉。生產方面,用電量、貨運量等實物量指標明顯恢復,3月份工業降幅比前2個月大幅收窄12.4個百分點,服務業生產指數降幅收窄3.9個百分點,4月上旬用電量已同比增長1.5%。需求方面,內需正在不斷恢復,一季度投資、消費降幅分別比前2個月收窄8.4個、1.5個百分點。預期方面,3月份製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分別回升16.3個、22.7個百分點,雙雙重回榮枯線以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也指出,中國經濟出現的復甦趨勢令人鼓舞。

⑸ 為何我國經濟能 夠迅速扭轉一季度大幅下降的不利局面

今年,面對空前的就業壓力,各地區各部門全面落實就業優先政策,持續加大民生投入。產業轉型發展的動力明顯加快,以互聯網經濟為代表的新動能逆勢成長

在疫情沖擊下,產業轉型發展的動力明顯加快,以互聯網經濟為代表的新動能逆勢成長,在助力疫情防控、保障居民生活、促進經濟增長方面都發揮了非常積極的作用。

「網上購物、直播帶貨這些新業態、新模式持續火熱,在線辦公、遠程問診、在線教育等新興需求非常旺盛。」



(5)2020年我國第一季度經濟如何扭轉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學術委員會委員王軍認為,在全球經濟風雨飄搖、仍處深度衰退之際,中國經濟能夠率先企穩、反彈,背後主要有「三大支撐」。

其一,中國科學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有力有效地推動了生產生活恢復;其二,靈活適度的宏觀經濟政策調整,有力支撐了「六穩」「六保」目標的實現;其三,積極主動、堅定不移的對外開放舉措,穩定了外貿、外資以及供應鏈的同時,穩住了國內外對中國經濟發展的正面預期。

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成效顯著,為中國經濟復甦提供了加速度。中國在毫不放鬆疫情防控的同時,做好「六穩」「六保」,充分調動供需活力。

⑹ 為何我國經濟在2020年能夠迅速扭轉一季度大幅度下降的不利局面

今年,面對空前的就業壓力,各地區各部門全面落實就業優先政策,持續加大民生投入。產業轉型發展的動力明顯加快,以互聯網經濟為代表的新動能逆勢成長

在疫情影響下,產業轉型發展動力明顯加快。以互聯網經濟為代表的新動力逆勢而上,為助力疫情防控、保障人民生命安全、促進經濟增長發揮了十分積極的作用。

「新的模式和模式,如網上購物和商品直播繼續流行,而新興的在線辦公、遠程醫療咨詢和在線教育的需求非常強勁。」

(6)2020年我國第一季度經濟如何扭轉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學術委員會委員王軍表示,在全球經濟動盪和嚴重衰退的背景下,中國經濟要率先實現穩定和反彈,有「三大支撐」。

第一,中國將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發展科學協調,有效促進了生產生活條件的恢復。二是靈活適度的宏觀經濟政策調整,為實現「六個穩定」、「六個保證」的目標提供了有力支撐。第三,我們採取主動毫不動搖的開放措施,穩定了對外貿易、外資和供應鏈,也穩定了國內外對中國經濟發展的積極預期。

疫情防控協調推進,經濟社會發展成效顯著,經濟復甦步伐加快。中國在不放鬆疫情防控力度的同時,努力做到「六穩」、「六保」,充分調動供求關系。

閱讀全文

與2020年我國第一季度經濟如何扭轉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堅定愛情的誓言怎麼寫 瀏覽:339
事業編體檢表怎麼填寫 瀏覽:883
玉子愛情故事講什麼意義 瀏覽:789
胡歌婚姻觀怎麼樣 瀏覽:101
鄉村愛情最早的趙四是哪裡人 瀏覽:899
農村異地婚姻怎麼辦 瀏覽:283
怎麼保護婚姻糾紛 瀏覽:384
山師東路為什麼美女多 瀏覽:390
九月虎寶寶婚姻怎麼樣 瀏覽:90
有多少烏克蘭美女在浙江 瀏覽:707
怎麼判斷碳水化合物是否健康 瀏覽:196
婚前如何識別另一半的婚姻 瀏覽:399
楓橋哪裡美女多 瀏覽:25
經濟好的詞語有哪些 瀏覽:860
常州航道事業發展中心什麼單位 瀏覽:141
父母愛情拍過哪些電視劇 瀏覽:161
物流怎麼打通經濟 瀏覽:757
網紅美女怎麼走路視頻 瀏覽:199
古朗月行中的神話故事都有哪些 瀏覽:601
茂名如何挽救婚姻培訓 瀏覽: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