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宏觀經濟學政府支出受什麼影響

宏觀經濟學政府支出受什麼影響

發布時間:2022-07-30 00:10:29

Ⅰ 《宏觀經濟學》政府購買和轉移支付這兩項中哪一項對總需求變動影響更大些朝什麼方向變動

當然是政府購買對總需求的變動影響較大,從乘數來看,政府轉移支付乘數為β/(1-β)
而政府購買支出乘數是1/(1-β)其中,明顯政府購買支出乘數較大。β是邊際消費傾向MPC
另一種解釋就是,政府購買是直接的支出,而轉移支付需要轉移至其他對象(個人、企業或團體)的間接支出(不一定把所有接受的轉移支付花掉)
無論是政府購買還是轉移支付都會使總需求增加。

Ⅱ 影響宏觀經濟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影響宏觀經濟的主要因素有經濟增長、貨幣、進出口、產業發展政策、財政政策、投資指標、消費指標、金融指標。

Ⅲ 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是如何影響國家的宏觀經濟

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是國家宏觀經濟管理的兩大重要經濟政策,兩者無論是在微觀經濟領域還是在宏觀經濟領域都相互影響、相互制約。
從西方國家的經驗來看,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配合近年來日益受到重視。過去20多年,由於受貨幣主義的影響,西方各國普遍推崇貨幣政策,輕視財政政策,擔當宏觀經濟調控主要任務的是各國的中央銀行。
財政政策是指根據穩定經濟的需要,通過財政支出與稅收政策來調節總需求。增加政府支出,可以刺激總需求,從而增加國民收入,反之則壓抑總需求,減少國民收入。
稅收對國民收入是一種收縮性力量,因此,增加政府稅收,可以抑制總需求從而減少國民收入,反之,則刺激總需求增加國民收入。
(3)宏觀經濟學政府支出受什麼影響擴展閱讀
宏觀經濟即宏觀層面的國民經濟,包括一國國民經濟總量、國民經濟構成(主要分為GDP部門與非GDP部門)、產業發展階段與產業結構、經濟發展程度(人類發展指數、社會發展指數、社會福利指數、幸福指數)。
宏觀經濟指總量經濟活動。是指整個國民經濟或國民經濟總體及其經濟活動和運行狀態,如總供給與總需求;國民經濟的總值及其增長速度;國民經濟中的主要比例關系;物價的總水平;勞動就業的總水平與失業率;貨幣發行的總規模與增長速度;進出口貿易的總規模及其變動等。
一般認為此詞1933年由挪威經濟學家RAGNARFRISCH(1895--1973年)在建立「宏觀經濟學」時所提出。宏觀經濟的主要目標是維持高水平和快速增長的產出率、低失業率和穩定的價格水平。
宏觀經濟與微觀經濟是經濟活動和經濟運行的兩個不同層次。宏觀經濟與微觀經濟有著密切的聯系。微觀經濟是宏觀經濟的基礎,宏觀經濟的良好狀況是微觀經濟活動得以順利進行的必要條件。

Ⅳ 宏觀經濟學簡答題 政府支出增加會對利率和收入有什麼影響用is-lm曲線說明

現在的學生真懶惰,書本上很簡單的論述,你稍加多看幾遍就會懂。這樣的問題,總是求助別人,你自己對書本的理解永遠停留在書本,而變不成自己的東西。這些經濟學最基本和淺顯的問題,你們最好,自己好好學習一下。對於今後的生活和工作都是極為重要的。
政府支出增加,市場資金增多,利率降低。利率降低,企業成本降低,開工量增大,居民收入增多。關於結合IS-im,你就自己結合去吧。

Ⅳ 影響財政支出規模的因素有哪些

影響財政支出規模的宏觀因素

1、經濟性因素
主要指經濟發展的水平、經濟體制的選擇和政府的經濟干預政策。

2、政治性因素
對財政支出規模的影響表現在兩個方面:
(1)政局是否穩定;
(2)政體結構的行政效率。

3、社會性因素:
人口因素、文化背景等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財政支出規模。

影響財政支出規模的微觀因素

1、福利經濟學通過效用最大化方法,將市場有效供給運用到政府公共用品供應中,通過影響財政支出增長的變數,

2、公共物品的需求、公共物品的成本和價格、公共物品的質量、生產組織形式等,分析研究財政支出規模。

3、近年來財政管理體制改革中採取編制部門預算、實行政府采購制度、國庫集中支付制度以及對預算外資金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辦法,都是從微觀管理入手,提高財政支出效益,控制財政支出規模而採取的有效辦法。

影響財政支出結構的因素

(1)財政收入總量。即各種公共支出項目的滿足程度首先受一定時期內財政收入的總量和增長情況的制約。財政多收可以多支,更多的財政支出項目也才能得到保證。但是,必須嚴格區分債務收入和正常的財政收入界限,取消財政向銀行的透支和財政性貨幣發行,才能真正體現財政收入對財政支出總量及其結構的制約。

(2)國民收入總量。國民收入對財政支出的影響是通過對財政收入的影響來反映的。在正常情況下,國民收入增長,財政收支都會因此而增加。但由於政府可以通過公債的發行來增加財政支出,這又使財政收入與財政支出並不完全相等。

在此情況下,財政支出可以超過財政收入進行分配,但這是對國民收入的一種有償性調劑,這使國民收入的總量可以支持財政支出規模的擴大,並為財政支出結構的形成和調整創造條件。因此,財政支出占國民收入的比例更能反映財政分配對國民收入的佔有額度和影響,也說明國民收入可以在一定范圍內為財政支出的擴大及結構性調整提供條件,但不能超過一定的限度。

Ⅵ 宏觀經濟學政府支出怎麼算

宏觀經濟學政府支出計算:根據政府的預算平衡,可以將政府的收入表示為稅收T,有兩個用途購買G和轉移支付TR,所以T=G+TR。

乘數理論中,政府收入的兩種使用方式乘數是不同的,採用購買的方式,1單位的支出會直接用於產品的購買,所以最終影響是G+cG++(c^2)*G+...,c是邊際消費傾向,採用轉移支付的方式,會有一部分作為儲蓄。

政府作用

宏觀經濟學指出,政府應該,而且也能夠通過運用財政政策、貨幣政策等手段,對總需求進行調節,平抑周期性經濟波動,既克服經濟衰退,又避免通貨膨脹,以實現充分就業均衡或沒有通貨膨脹的充分就業。

在蕭條時期,採取擴張性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在財政政策方面,主要措施是減稅和擴大政府的開支。減稅可以使公司和個人的納稅後收入增加,從而刺激企業擴大投資和個人增加消費;而投資需求和消費需求的擴張將導致總需求增長,以克服經濟蕭條。

Ⅶ 影響財政支出規模的因素有哪些

影響財政支出規模的主要有經濟性因素、政治性因素和社會性因素。
一、影響財政支出規模的因素
1、經濟性因素
主要指經濟發展的水平、經濟體制的選擇和政府的經濟干預政策。
2、政治性因素
對財政支出規模的影響表現在兩個方面:
(1)政局是否穩定;
(2)政體結構的行政效率。
3、社會性因素:
人口因素、文化背景等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財政支出規模。
二、影響財政支出規模的微觀因素
1、福利經濟學通過效用最大化方法,將市場有效供給運用到政府公共用品供應中,通過影響財政支出增長的變數,
2、公共物品的需求、公共物品的成本和價格、公共物品的質量、生產組織形式等,分析研究財政支出規模。
3、近年來財政管理體制改革中採取編制部門預算、實行政府采購制度、國庫集中支付制度以及對預算外資金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辦法,都是從微觀管理入手,提高財政支出效益,控制財政支出規模而採取的有效辦法。
三、財政支出規模的衡量指標
1、靜態指標

1)絕對指標
①絕對指標的概念:以一國貨幣單位表示的財政年度內政府實際安排和使用的財政資金的數額。
②絕對指標的作用:第一,其是計算相對指標的基礎;第二,對絕對指標從時間序列加以對比可以看出財政支出規模發展變化的趨勢
2)相對指標
①相對指標的概念:絕對指標與有關指標的比率。
②相對指標的作用:
2、動態指標
1)動態指標是考察財政支出變化發展趨勢的指標
2)動態指標的類型
①財政支出的邊際系數=財政支出增加額/國民生產總值增加額。
②財政支出的彈性系數=財政支出增長率/國民生產總值增長率。
四、財政支出規模的主要分類
1、按照考察時點的不同,可分為預算支出規模和決算支出規模。

2、按照選用的價格標準的不同,可分為名義財政支出規模和實際財政支出規模。
3、按照選擇的衡量指標類型的不同,可分為絕對規模和相對規模。
4、按照指標統計口徑的大小,可分為總規模、中央財政支出規模和地方財政支出規模等
五、影響財政支出結構的因素

(1)財政收入總量。即各種公共支出項目的滿足程度首先受一定時期內財政收入的總量和增長情況的制約。財政多收可以多支,更多的財政支出項目也才能得到保證。但是,必須嚴格區分債務收入和正常的財政收入界限,取消財政向銀行的透支和財政性貨幣發行,才能真正體現財政收入對財政支出總量及其結構的制約。
(2)國民收入總量。國民收入對財政支出的影響是通過對財政收入的影響來反映的。在正常情況下,國民收入增長,財政收支都會因此而增加。但由於政府可以通過公債的發行來增加財政支出,這又使財政收入與財政支出並不完全相等,在此情況下,財政支出可以超過財政收入進行分配,但這是對國民收入的一種有償性調劑,這使國民收入的總量可以支持財政支出規模的擴大,並為財政支出結構的形成和調整創造條件。因此,財政支出占國民收入的比例更能反映財政分配對國民收入的佔有額度和影響,也說明國民收入可以在一定范圍內為財政支出的擴大及結構性調整提供條件,但不能超過一定的限度。
(3)國家社會的基本需要支出和發展性支出。這主要指在計劃年度內財政應保證的上年已達到的滿足社會共同需要的支出,隨生產發展和人口增長應相應增加的社會共同需要支出,為滿足生產發展和人口增加而必須追加的生產性支出中應由國家承擔的部分支出,這是決定財政支出結構的最基礎的要素,這三部分支出共同形成財政支出的最低限量。除此之外,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財政收入的增加,政府還應將一定的財政資金用於發展生產、提高社會共同消費水平等方面,這也會影響財政支出結構的調整。
(4)經濟發展規律與社會經濟制度。國家實施不同的經濟制度可能形成不同的財政支出結構,在計劃經濟制度下,以生產性支出為主要內容的財政支出結構是重要的表現形式,而在市場經濟制度下,財政支出則主要以滿足公共需要和彌補市場缺陷為主要的支出內容。但是,現代市場經濟制度實際上是一種混合經濟制度,要求在發揮市場資源配置的基礎性作用條件下,政府也應適當地發揮干預經濟的作用,因此,這對現代市場經濟國家的財政支出結構的形成也將產生直接的影響。
(5)國家政治制度。在許多條件下,國家政治制度也會對財政支出結構產生重大影響,這是因為財政支出結構的形成將對社會經濟各個層面產生相應的影響,並造成利益的調整,運用不當可能造成國家社會的損失,因此,現代國家通常會規定一定的政治程序來規范財政支出的確定與調整。

閱讀全文

與宏觀經濟學政府支出受什麼影響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哪些事業心強的女性人物 瀏覽:551
油罐和鐵罐之間發生了什麼故事 瀏覽:554
九九年女兒婚姻怎麼樣 瀏覽:967
vivo安卓手機如何快速打開健康碼 瀏覽:851
縣科局級事業單位有哪些 瀏覽:625
二戰中反應愛情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922
追隨故事用英語怎麼寫 瀏覽:332
阿信的故事養女最後怎麼樣了 瀏覽:401
堅定愛情的誓言怎麼寫 瀏覽:340
事業編體檢表怎麼填寫 瀏覽:884
玉子愛情故事講什麼意義 瀏覽:790
胡歌婚姻觀怎麼樣 瀏覽:102
鄉村愛情最早的趙四是哪裡人 瀏覽:900
農村異地婚姻怎麼辦 瀏覽:284
怎麼保護婚姻糾紛 瀏覽:384
山師東路為什麼美女多 瀏覽:390
九月虎寶寶婚姻怎麼樣 瀏覽:94
有多少烏克蘭美女在浙江 瀏覽:711
怎麼判斷碳水化合物是否健康 瀏覽:199
婚前如何識別另一半的婚姻 瀏覽: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