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會澤以禮經濟狀況如何

會澤以禮經濟狀況如何

發布時間:2022-07-29 19:40:40

A. 會澤旅遊發展與文化振興戰略是如何結合的即會澤旅遊如何助推其鄉村振興

摘要 1、「空間+旅遊」。按照「一縣一業、一鄉一特、一村一品」的產業發展思路,精心打造古城、者海、娜姑、待補、迤車5個片區,建設大海冰雪小鎮、以禮溫泉小鎮、大橋護鶴小鎮、者海工業小鎮、待補草莓小鎮、娜姑石榴小鎮6個特色小鎮,打造銅商文化、紅色文化、高原冰雪、牛欄江漂流、高山峽谷、愛鳥護鶴、高原湖泊7條精品旅遊線路。

B. 求助雲南會澤歷史文化和旅遊景點。要最詳細的。必須屬實

會澤是雲南最早設置郡縣的地區之一,漢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設置郡縣,至今已有兩千年的置縣歷史。會澤歷史上由於銅礦豐富,開采、冶煉、鼓鑄、京運具有相當規模,社會經濟曾幾度繁榮和輝煌,雲集會澤各省商賈修建的詞堂、會館、廟宇多達百餘座,現保存較好的有江西廟、大佛寺、西來寺、文廟、文昌宮等。會澤明清風貌的民宅街區也很有特色,有二進院、三進院、一顆印、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走馬串閣樓等,是會澤多元文化揉合產生的文化果實。1995年被雲南省列為省級歷史文化名城。
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會澤因礦冶業的興旺而鼎盛一時。東漢時期,會澤鑄造鍛打的「堂琅銅洗」聞名遐邇,銅洗的銘文和圖案,為滇中最早使用漢文字的實物,是研究中原漢文化對雲南影響的詳實資料。到了明朝,會澤的銅、鉛進入了有一定規模的開采時期,現存的一枚直徑57.8厘米,重41.4公斤,鑄有「嘉靖通寶」的開爐紀念幣,不論從直徑和質量上,都堪稱世界古金屬錢幣之最。清乾、嘉年間,因清政府對銅的大量需求,在開采、冶煉、鑄造、京運等方面可謂盛況空前,每年運往京城的銅,額定數為633.144萬斤,會澤縣城因而被冠以「萬里京運第一城」。由於礦冶業的興旺,吸引了贛、浙、桂、川、黔等地商賈雲集,至今會澤留下各省會館、寺廟100餘座,形成了別具一格的銅文化和會館文化。
會澤的文化,以它的多元性獨樹一幟,據彝族歷史文化學家劉堯漢先生考證,會澤是彝族起源和發展的中心區域,彝族共祖阿普都木的「向天墳」和彝族「六祖分支」故址都在會澤。清初,中原漢族大量進入會澤,帶來了不同地域的多元的漢文化、贛文化、秦文化、楚文化、閩文化、川文化在這塊土地上爭奇斗艷,形成了「十里不同俗,一巷不同音」的文化特色。十省不同風格的會館建築,多種民族的宗教信仰及偶像崇拜,融各省之長又結合當地實際建蓋的民居民宅,不同的民風民俗及民族風情,響徹壩子的彝族海腔,街頭巷尾的小唱燈,苗族同胞的蘆笙舞會,道教的洞經音樂,無不透出會澤多元文化及民族風情的品格和韻味。
清朝末年,會澤的經濟在國家的內亂外患中走向衰弱,但成立於同治十三年(1874年)的東川礦務股份公司,是雲南最早的招集商股實行資本組織形式的地區之一,從中可以看出當時會澤社會進步及思想開放方面的情況。正因為如此,會澤就有一大批莘莘學子沖破世俗的觀念,赴日留學,學成回國後,為當地及雲南的經濟和教育文化做出過重要貢獻,特別是唐繼堯、黃毓英、鄧泰中等人,在國家和民族處於重要關鍵時刻的重九起義和護國運動中,站在時代前列,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會澤的經濟、教育和文化孕育了一代名人,這些名人也將為會澤名城增輝添彩。
金鍾山位於會澤縣城西南角,形如鍾覆而得名。山上青石磷峋,古柏盤虯,山頂建有文昌宮,每年農歷二月二趕廟會,人們登山赴會,熱鬧非凡。
大海草山草場綿延18萬畝,春夏季節,草長蔦飛,羊群如雲,各色山花與碧水綠草相映襯,最為著名的是牯牛峰下的萬畝杜鵑,以品種繁多,面積廣闊著稱,花開時節,滿目杜鵑爭奇斗艷,令人流連忘返。秋冬季節則雲飛霧涌,白雪皚皚,牯牛峰若隱若現,狀如牯牛戲雲海 。日出時,雲蒸霞尉,如運氣佳你能看到被當地人稱之為佛光的絕景。草山上古樸淳厚的牧民,美麗動人的傳說,極富韻味的民俗風情也同樣令人心馳神往。
以禮河,彝語「柳樹成蔭的河」,是省級風景名勝區。以禮河全長120多公里,流域面積2558平方公里,上游有世界第二、全國第一的大土壩——毛家村水庫大壩。水庫內碧波盪漾,浩渺清澈;沿湖兩岸,奇峰羅列,景色奇麗,宛如一幅山水畫卷。中游水流平緩,兩岸楊柳婀娜,波光嵐影,一年四季,晨昏景色,各有千秋,如詩如畫。下游在小江口與金沙江交匯處,形成三 峰夾兩江的壯景,這裏海拔僅695米,山高峰峻,浪涌湍急,流泉遍布,綠樹成蔭,展現出一片迷人的亞熱帶風光。
黑頸鶴是我國的三大國寶(大熊貓、金絲猴、黑頸鶴)之一,是人類發現最晚,也是世界上唯一在高原地帶生活的珍稀鶴禽。據國際鳥類專家提供的資料看,目前世界上僅有黑頸鶴4000多隻,而到會澤大橋、長海子水庫越冬的就達2000餘只,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黑頸鶴種棲息地。兩水庫已於1994年被省政府批准為省級黑頸鶴自然保護區,成群結對的黑頸鶴或起飛滑翔,或翩翩起舞,或悠然漫步,與人和睦相處,成為人們觀賞珍稀動物及研究人與自然的最佳場所。
唐繼堯故居座落在會澤縣城北內街三道巷14號,佔地面積851.1平方米。整座宅院坐南朝北,分前後兩院,大門迎東,是一座小型的封閉式的四合院建築群落,屬會澤典型的清代中晚期民居建築風格,前院有正堂三間、對廳、書房及馬房,後院有倉房可裝穀物,還有廚房,院中有一口井,井中的泉水清澈見底。前後兩院共有房屋十四間,整座故居的院落保存基本完好。

C. 雲南省曲靖市會澤縣

會澤是省級歷史文化名城,典型的山區農業大縣。省列為肉牛羊、商品豬、脫毒馬鈴薯種薯基地。大型企業—雲南會澤鉛鋅礦的鉛鋅產量居全國同行業前六強,鍺的產量和質量居全國之首。精品「小熊貓」卷煙十分走俏。兩個黑頸鶴自然保護區是雲南最大的黑頸鶴種群棲息地。世界有名的蔣家溝泥石流,是研究地質災害的重要標本。 縣情概況:位置面積 會澤縣位於雲南省東北部、金沙江東岸、曲靖市西北部,地處東經103°03′~ 103°55′、北緯25°48′~27°04′之間。東鄰宣威市、貴州省威寧縣,南與沾益縣、尋甸縣毗鄰,西接東川區、巧家縣與四川省會理縣隔江相望,北與魯甸縣接壤。縣境東西最大橫距84公里,南北最大縱距138公里,國土面積5854平方公里,山區佔95.7%。縣城所在地金鍾鎮,海拔2120米,距曲靖市區254公里,距省會昆明205公里。歷史沿革:會澤之名,源於境內金沙江、牛欄江、小江、以禮河等數水匯合而得名。開發歷史悠久,西漢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置堂琅縣,屬犍為郡。隋朝屬恭州地。唐初設唐興縣。南詔置東川郡。大理國設東川大都督。元代為東川路。明朝時為東川府。清雍正五年(1727年)改隸雲南省,開置會澤縣駐巧家,翌年遷到鍾屏。民國二年(1913年),裁東川府,改名東川縣;1927年又復會澤縣。1947年屬曲靖專署。新中國後改屬昭通專署;1958年10月撤會澤縣並東川市;1964年12月恢復會澤縣,改隸曲靖地區至今。 行政區劃:2003年,轄金鍾、大井、娜姑、迤車、樂業、者海、礦山、待補8個鎮和紙廠、梨園、馬路、火紅、新街、雨碌、大海、魯納、老廠、上村、五星、駕車、大橋、田壩14個鄉,下設361個村民委員會、15個社區。人口民族:2003年底,總人口數為95.41萬人,其中農業人口83.49萬人,非農業人口6.93萬人。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154人。共有21個民族,少數民族人口4.55萬人,占總人口的5.03%。地理氣候:會澤地處滇東高原與黔西高原結合部,位於烏蒙山系主峰地段,地勢南高北低,呈階梯狀下降,境內最高海拔4017.3米,最低海拔695米,相對高差3322.3米。境內主要河流有牛欄江、小江、以禮河,流域面積5854平方公里。有中亞熱帶、北亞熱帶、南溫帶、中溫帶、北溫帶等氣候類型。年平均氣溫12.6℃,極端最高氣溫31.4℃(1958年6月1日),極端最低氣溫-17℃(1999年1月9日)。年平均降雨量817.7毫米。年均無霜期210天。年平均日照數2109.8小時,年總輻射每平方米厘米133.4千卡。高海拔地區年平均氣溫4.6℃,年降雨量1500多毫米;低海拔地區年平均氣溫20.8℃,年降雨500多毫米。

D. 雲南會澤縣是個怎麼樣的城市

會澤地處滇東北高原,屬於雲南曲靖,距市區245公里,距昆明210公里,雖然距離遠,但是隨著這些年高速路的不斷發展,從會澤縣城到曲靖和昆明的車程都差不多在2-3小時左右,交通比較方便,另外通過會澤的渝昆高鐵也正在修建之中,對未來會澤的旅遊也會帶來極大的發展。
會澤最具特色的是長街宴,說起這長街宴,數十張桌子沿街擺開,長達數百米,我和小夥伴為了吃上這長街宴可是等了好幾小時,長街宴後天色也逐漸暗了,篝火晚會也開始了,大家伴隨著火把節的歌曲圍著冉冉燒起的一堆堆篝火跳起舞來,一下子活動現場的氣氛就起來了,歌聲、吶喊聲、尖叫聲等各種聲音交織在一起,無比熱鬧,篝火晚會過後就是大家期待的篝火狂歡了,大家抓起燒盡後的木炭灰見人就往臉上抹,一會兒過後就誰都不認識誰了,因為大家臉上都是黑的,除了互相拍照留戀,就是互相看著高興了。怎麼樣,這樣的火把節是不是很好玩呢?
另外會澤屬於典型的溫帶高原季風氣候,四季區別不明顯,基本上是夏無酷暑,冬無嚴寒。但是會澤的平均海拔在2200米以上,高原上空氣稀薄,氣溫低,年平均氣溫在12-14℃,最高溫也不高於30℃,這樣的氣候是不是很適合居住,很令人嚮往呢!

E. 會澤縣以禮街道辦事處屬哪個鄉鎮

原屬於金鍾鎮,現在是以禮街道辦事處

會澤縣人民政府以禮街道辦事處

會澤縣轄25個鄉(鎮 、街道)。分別為:金鍾、古城、寶雲、鍾屏、以禮5個街道辦事處(隨著經濟發展和常住人口增加,原縣城金鍾鎮劃分為5 個街道);娜姑、者海、礦山、樂業、迤車、大井、待補7 個鎮;大海、老廠、五星、大橋、紙廠、馬路、火紅、新街、雨碌、魯納、上村、駕車、田壩 13個鄉。360個村民委員會,18 個社區。政府駐古城街道。

F. 會澤屬於那個市

會澤屬於曲靖市。

會澤縣,隸屬於雲南省曲靖市,位於烏蒙山主峰地段,地跨東經103°03-103°55,北緯25°48-2704,東鄰宣威市、貴州省威寧縣,南接沾益縣、昆明市尋間縣、西連昆明市東川區、昭通市巧家縣,北毗昭通市魯縣。

縣境東西最大橫距84公里,南北最大縱距138公里,縣城海拔2120米,距曲靖市區245公里,距省會昆明210公里。全縣總面積5886平方千米,山區面積佔95.7%。

(6)會澤以禮經濟狀況如何擴展閱讀

會澤縣行政區劃

截止到2017年會澤縣轄25個鄉(鎮 、街道)。分別為:金鍾、古城、寶雲、鍾屏、以禮5個街道辦事處(隨著經濟發展和常住人口增加,原縣城金鍾鎮劃分為5 個街道);娜姑、者海、礦山、樂業、迤車、大井、待補7 個鎮。

大海、老廠、五星、大橋、紙廠、馬路、火紅、新街、雨碌、魯納、上村、駕車、田壩 13個鄉。360個村民委員會,18 個社區。政府駐古城街道。

G. 會澤以禮中學升學率怎麼樣

百分之六十三。
根據會澤以禮中學學校發布的近三年的升學率可以得知:2019年的升學率為百分之六十四,2020年的升學率為百分之六十六,2021年的升學率為百分之六十。綜合近三年的升學率可得升學率大概是百分之六十三。
會澤縣以禮中學於2015年建成,3160名學生中,易地搬遷學生1064人,佔百分之三十三點六十七。

H. 會澤縣的自然資源

會澤植被類型垂直分布十分明顯,分為三個類型:
亞高山灌叢、草甸:分布於海拔3000米以上地區,草本植物200餘種,以菊科和禾本科植物為主,有絨毛草、羊茅草、翻白葉等。在地下水位高的地方,還生長著一些莎草科的喜濕植物和箭竹。
雲南松、華山松針葉林類和樟樹、旱冬瓜等闊葉林類混交:分布於海拔1700~3000米地區,主要森林區。主要樹種有雲南松、華山松、杉松、紅杉、沖天柏、黃櫟、白櫟、木姜子、樟樹、旱冬瓜、滇山柏及野櫻桃等。灌木林以馬桑、刺櫟、野山茶、杜鵑、箭竹及薔薇科刺藤為主。草叢以一年生或多年生宿根禾本科草本為主。
亞熱帶稀樹草原旱生植被:分布於海拔1700米以下的牛欄江、小江、以禮河沿岸乾熱河谷區,形成稀灌草原景觀,代表性樹種有攀枝花、羊蹄甲、太陽花和蕃木瓜。
草本主要為禾本科蒿草,如斑芒、扭豆茅、棕葉蘆等。經濟林木有柑橘、黃果、油桐、石榴等。 境內河流均屬金沙江水系,金沙江因上游盛產金沙而得名,古代又稱麗水。小江、牛欄江、以禮河及其41條支流縱貫會澤縣,其它河流74條。
境內河流水源主要靠降水補給,蓄水量隨降水量的變化而變化。會澤縣年均降雨總量54億立方米,減去地面徑流等,水資源總量為24億立方米。會澤縣大小河流入境水量14億立方米,出境水量38億立方米。縣內主要河道水能理論蘊藏量為165萬千瓦,可開發97萬千瓦。已開發的水資源年發電量42億千瓦時,尚有50%以上待開發。地熱資源較為豐富,在金鍾、娜姑、者海、紙廠等地已發現6處溫泉。 2014年,會澤縣完成農林牧漁總產值70.17億元,同比2013年增長8%8.74%;糧食總產達48.39萬噸,同比2013年增長8%2.03%。
會澤縣2014年建成特色產業基地144萬畝。馬鈴薯「一戶一分地」良種擴繁和土著魚良種研發被列為省部級現代農業示範點。瑪咖、鱘魚谷庄園被列為市級現代農業庄園重點扶持。完成13家土地流轉經營權證頒證及評估工作。收購烤煙12.77萬擔,實現產值2.08億元,生豬存欄147.81萬頭、出欄236.07萬頭,牛存欄56.51萬頭、出欄26.23萬頭,羊存欄66.54萬只、出欄63.23萬只,實現肉類總產量30.14萬噸,產值39.47億元。 2014年,會澤縣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133億元,同比2013年增長8%22.87%;各項貸款余額63.62億元,同比2013年增長8%23.42%。
2014年,會澤縣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9.4億元,同比2013年增長8%13%。
2014年,會澤縣累計接待遊客131.38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11.35億元。

I. 雲南曲靖的經濟狀況怎麼樣

經濟概況 2008年全市實現生產總值787.57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2.4%,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GDP達到13684元,摺合2002美元。其中: 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151.5億元,增長8.0%,拉動GDP增長1.4個百分點,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11.2%; 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423.72億元,增長12.5%,拉動GDP增長6.8個百分點,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為 54.3%;工業實現增加值384.55億元,增長12.4%,拉動GDP增長6個百分點,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為48.7%; 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212.35億元,增長15.0%,拉動GDP增長4.2個百分點,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為34.5%。全年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425億元,增長20.1%。外貿進出口平穩發展,全年外貿進出口總額2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3702萬美元。全年地方財政總收入193.5億元,增長32.8%。 也順便談一談其他情況,方便您更加了解: 城市發展 2005、2006連續兩年被評為全國十佳宜居城市;2006年榮獲中國走向世界——中小城市成就獎,名列第六;連續數年GDP排名全省第二,並且保持高速增長。 2009年,曲靖入選新中國成立60周年「中國城市發展代表」 2000年,曲靖中心城區建成區面積總面積由1983年的5.5平方公里發展到2000年23.5平方公里,城市人口由8萬人增加到了28.2萬人,跨入了中等城市行列。 2002年,曲靖市城市建設力度加大,城市化水平由1997年的18.4%提高到2002年的22.4%,增長4個百分點。主城建成區面積達25平方公里,城市人口達33萬人,人均居住面積接近全國平均水平。 2006年,曲靖中心城區建成區面積32.2平方公里,城鎮人口38.07萬人,城鎮化率為55.8%,分別比2000年增加8.7平方公里、13.97萬人、16.8個百分點。 2007年,中心城區麒麟城區建成面積34.2平方公里,比10年前擴大了12.2平方公里,人口近40萬,GDP總額657億。 2009年,曲靖中心城區麒麟區面積52平方公里,戶籍人口43萬,常住人口超過55萬。 2010年經國家住建部批准曲靖成為大城市,也成為雲南第二個大城市。(中心城區人口已達到58萬) 2010年6月26日,國務院下文批准曲靖開發區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定名為「曲靖經濟技術開發區」,實行現行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政策。 到2020年,曲靖城市建成面積將突破100平方公里,人口達100萬以上,成為雲南的第二個百萬人口大城市。 自然資源:水力資源 曲靖市地域廣闊,資源豐富,是一塊具有廣闊開發前景的資源寶地。境內江河縱橫,南盤江、北盤江、珠江源牛欄江、小江等河流分屬長江和珠江兩大水系,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406.28萬千瓦,可開發300.31萬千瓦,開發潛力巨大。 礦產資源 境內礦產資源豐富,有煤、鉛、鋅、鐵、磷、重晶石、螢石等礦分布,其中以煤、鉛、鋅為主。煤炭資源遠景儲量達276億噸,佔全省總量的52%,煉焦煤約佔全省的96.5%;富源縣老廠優質無煙煤礦區被稱為「中國江南第一大煤田。鉛鋅及稀有金屬保有量360萬噸,遠景儲量800萬噸,居雲南第二位;磷預測儲量63億噸,探明儲量10億噸,居雲南第二位;硫鐵儲量佔全省的80%」;天然氣探明儲量達4億噸以上,佔全省的4/5。 生物資源 境內生物資源多樣,有3955種種子植物,約佔全省種子植物的1/3,有使用植物178種,葯用植物973種,工業用植物236種,花卉及觀賞植物285種,其中國家保護植物31種,另有竹蓀、雞樅、牛肝菌等數十種食用菌。同時,曲靖獨特的氣候環境繁衍了種類繁多的野生動物。 旅遊 曲靖是古代爨(cuan)文化的發祥地,主要風景名勝有珠江源、爨寶子碑、爨龍顏碑、大理三十七部會盟碑、千佛塔及羅平多依河、九龍瀑布群、魯布革風景區等。 曲靖秀麗的風光和厚實的歷史文化、濃郁的民族風情造就了豐富多彩的旅遊資源。在全國旅遊資源6大類型中,曲靖基本都具備,74種基本類型中曲靖有50種,佔67%。 曲靖有雄奇的山,烏蒙山、馬雄山、十八連山、香爐山、翠峰山、朗目山、山山有奇麗;曲靖有秀美的水,南盤江、牛欄江,多依河、宛若玉帶;還有羅平30萬畝油菜花海、魯布革峽谷風光、九龍瀑布群、沾益花山湖、珠江源、陸良彩色沙林、馬龍馬過河、五個國家級森林公園、會澤萬畝草山和歷史文化名城等令人神往的美妙景觀。 曲靖市內每年舉辦羅平油菜花旅遊節、陸良大型國際沙雕節、沾益珠江源旅遊節、麒麟文化風情旅遊節、宣威火腿文化美食節、會澤大海草山節、師宗菌子山旅遊節等。這些大型節慶活動異彩紛呈,吸引著大量中外遊客。 此外,曲靖還有迷人的民族風情,市境內居住著漢、彝、回、苗、壯、布依、瑤、水等8個主體民族,占人口總數7.8%的七個少數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語言、服裝、風俗和信仰。布依族的三月三、彝族火把節、回族開齋節、苗族花山節等傳統節慶活動,以及耍龍燈、舞獅、踩高蹺、劃旱船、染花飯、打水槍、搶花炮等節日。可謂千姿百態,使人流連忘返。 曲靖主要旅遊景點概覽:·九龍瀑布 ·羅平多依河 (國家AAAA級風景區)·陸良彩色沙林(國家AAAA級風景區) ·羅平油菜花海 ·翠峰山 ·魯布革小三峽 ·珠江源 ·菌子山 ·段氏與三十七部會盟碑 ·寥廓山森林公園 ·宣威東山·爨寶子碑 ·會澤以禮河 ·麒麟公園 ·天生洞 ·曲靖師范學院 ·九龍瀑布 ·羅平多依河 ·陸良彩色沙林 曲靖的城市風姿卓然,街道綠樹成蔭。曲靖城以其別具風格的城市雕塑獨顯特色,目前已經落成的城市雕塑達十餘處之多,散見於各個單位庭院的雕塑小品不計其數。作為曲靖城標的《麒麟仙子》以及《徐霞客》、《阿詩瑪》、《耕耘》、《魚的故鄉》、《諸葛亮與孟獲》(浮雕)等取材於曲靖歷史文化的雕塑,不僅為了美化城市發揮了作用,而且鼓舞著曲靖人民不解努力,不斷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曲靖的還擁有河濱公園,龍潭公園,麒麟公園,寥廓公園等數量眾多的城市公園,為市民及外來遊客提供了許多放鬆休閑的好去處。 產業基礎 曲靖市是雲南省重要的工業基地和工業原料基地,主要農產品糧食、油料、蠶桑、畜牧生產基地,也是全國的煙草工業和優質烤煙生產基地。農業素有「滇東糧倉」之稱,羅平、陸良是全省油菜優質產品生產基地,陸良、麒麟、沾益、師宗是全省蠶繭生產基地縣(區),宣威、富源、陸良、會澤、麒麟是全省生豬生產基地縣(市)區。曲靖是全國乃至亞洲最大的煙草生產基地,烤煙產量占雲南的1/3,佔全國的1/10。曲靖有工業行業的35個門類,目前已形成煙草、煤炭、電力、機械、化工、冶金、紡織、建材、造紙、皮革、糧油加工為主的較為完善的工業化體系。同時,曲靖還是雲南重要的商業基地,2008年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156億元,並繼續保持快速增長態勢。 人口狀況 曲靖市是雲南省唯一一個少數民族比率低於全國的市,主要分布為漢、彝、回、苗、壯、布依、水、瑤等民族。截至2007年末,全市年籍總人口603.04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75.3萬人。全市少數民族人口數42.4萬人,占總人口的7%。全市常住人口572.9萬人,人口自然增長率7.5‰。 行政區劃 2008年,曲靖市轄1個市轄區、7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 曲靖市面積29855平方千米,人口576萬(2004年)。 麒麟區面積1442平方千米,人口 65萬。郵政編碼655000。區人民政府駐南寧東路。 宣威市面積6257平方千米,人口136萬。郵政編碼655400。 馬龍縣面積1751平方千米,人口 19萬。郵政編碼655100。縣人民政府駐通泉鎮。 沾益縣面積2801平方千米,人口 42萬。郵政編碼655331。縣人民政府駐西平鎮。 富源縣面積3348平方千米,人口 72萬。郵政編碼655500。縣人民政府駐中安鎮。 羅平縣面積3116平方千米,人口 55萬。郵政編碼655800。縣人民政府駐羅雄鎮。 師宗縣面積2858平方千米,人口 36萬。郵政編碼655700。縣人民政府駐丹鳳鎮。 陸良縣面積2096平方千米,人口 61萬。郵政編碼655600。縣人民政府駐中樞鎮。 會澤縣面積6077平方千米,人口 92萬。郵政編碼654200。縣人民政府駐金鍾鎮。 此處面積、人口數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簡冊(2006)》,人口截止2004年底。 文化教育 曲靖市的教育在雲南享受較高的聲譽,每年以占雲南八分之一的人口,培養了占雲南四分之一的大學生(幾近與昆明持平)。曲靖一中是曲靖最高質量水平的中學,也是在雲南省與另外兩所雲南教育水平最高的師大附中,昆三中(均在昆明)齊名的中學,是雲南唯一一個能以地級市中學比拼省屬中學,以及省城中學的高中。曲靖一中培養的學子遍布天下,為曲靖發展奠定了深厚的基礎。 著名中學 曲靖一中 宣威一中 曲靖二中 麒麟區一中 宣威五中 曲靖市民族中學(田家炳中學)等 高等教育 曲靖師范學院 曲靖醫學高等專科學校 曲靖能源技術學院 職業教育 曲靖農業學校 曲靖財經學校 曲靖工商職業技術學校 曲靖應用技術學校 地方特產 【曲靖市】宣威火腿馳名中外。特產曲靖韭菜花。宣威火腿與浙江金華火腿,江西安福火腿並稱為「中國三大名腿」。 麻衣饊子 陸良板鴨即板鴨 沾益辣子雞 韭菜花 蒸餌絲 其他特產還包括馬龍藠頭、羅平生薑、樂業辣椒 、尋甸板栗、師宗柑桔 、鹽水石榴 、羅平老廠酒 、富源大河豬、'富源魔芋、會澤斑銅器 、富源鐵鍋、羅平彩蛋、會澤班銅等。 以上意見僅供參考!</B>

閱讀全文

與會澤以禮經濟狀況如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油罐和鐵罐之間發生了什麼故事 瀏覽:554
九九年女兒婚姻怎麼樣 瀏覽:967
vivo安卓手機如何快速打開健康碼 瀏覽:851
縣科局級事業單位有哪些 瀏覽:625
二戰中反應愛情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922
追隨故事用英語怎麼寫 瀏覽:332
阿信的故事養女最後怎麼樣了 瀏覽:401
堅定愛情的誓言怎麼寫 瀏覽:339
事業編體檢表怎麼填寫 瀏覽:883
玉子愛情故事講什麼意義 瀏覽:789
胡歌婚姻觀怎麼樣 瀏覽:101
鄉村愛情最早的趙四是哪裡人 瀏覽:899
農村異地婚姻怎麼辦 瀏覽:283
怎麼保護婚姻糾紛 瀏覽:384
山師東路為什麼美女多 瀏覽:390
九月虎寶寶婚姻怎麼樣 瀏覽:92
有多少烏克蘭美女在浙江 瀏覽:710
怎麼判斷碳水化合物是否健康 瀏覽:199
婚前如何識別另一半的婚姻 瀏覽:402
楓橋哪裡美女多 瀏覽: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