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哪個國家的計劃經濟最可怕

哪個國家的計劃經濟最可怕

發布時間:2022-07-29 18:18:01

㈠ 商鞅變法變出了怎樣一個可怕的國家

齊國先後三次變法,第一次是春秋時期的管仲變法,主要集中在經濟領域;第二次是齊威王田因齊變法,主要集中在吏治方面。第三次則是齊宣王田辟疆變法,大體跟秦國相似,但是變法沒幾年,變法的大臣蘇秦便被老世族刺死了,變法也就擱淺了。燕國在燕昭王時期開始變法,歷一代君王,之後變法就沒有什麼動靜了。趙國在趙武靈王時,以胡服騎射的名義進行了變法,歷武靈王、孝成王兩代,之後就沒有變法了。

秦國變法最徹底,是真正意義上的法治國家,東方六國雖然也變法了,但是並不徹底,且法治中還有禮治。這也是為什麼六國能多次合縱攻秦的一個內在原因,因為新舊之間水火不相融也。

㈡ 計劃經濟的弊端有哪些

在已經建立社會主義計劃經濟體制的國家,改革是非常艱難的。盡管中國同發達國家在經濟和技術上的差距越來越大,但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仍然可以照常維持下去。這一體制的性質決定了它有可能頑強地存在下去。原因是:  
第一,計劃經濟體制把企業置於行政部門附屬物的地位,企業既不能自主經營,又不能自負盈虧。企業的生產數量、生產品種、價格以及企業的生產要素供給與生產成果的銷售都處於政府計劃部門和有關行政主管機構的控制之下,企業如果想自行決定生產和經營,稍稍擺脫一下計劃的安排,稍稍違背一下行政主管機構的意願,就會受到制裁,直到把企業領導人撤職或給予其他處分。行政權力支撐著整個計劃經濟體制的運轉。因此,一個企業想背離計劃經濟的軌道,是十分困難的。同樣的道理,在計劃經濟體制之下,居民個人實際上也處於行政部門附屬物的地位。個人作為勞動者,在什麼工作崗位上就業和擔任什麼工作,都由勞動人事機構按計劃安排好,流動難以如願,抵制這種安排等於自己斷送了繼續工作的機會。  
個人作為消費者,也要由計劃部門安排,具體表現為生活必需品是憑票證供應的、住房是由單位提供的、甚至子女的升學就業也無一不同行政主管機構的安排有關。假定居民個人想離開計劃經濟所安排的居住地點或工作單位,他在生活上將遇到很大的困難。這樣,從居民個人的角度來看,同樣可以認為計劃經濟的運轉得到了行政權力的支撐。  
第二,計劃經濟體制是由若干個次一級的體制組成的。例如,計劃的企業體制、計劃的財稅體制、計劃的金融體制、計劃的價格體制、計劃的勞動用工體制與人事體制等等。它們彼此緊密地結合在一起,這個次一級的體制依存於另一個次一級的體制,而另一個次一級的體制又依存於第三個次一級的體制,盤根錯節,難解難分,此存則彼存,此損則彼損。於是,要想沖破計劃經濟體制的束縛,對任何單個的企業或單個的居民個人來說,簡直是不可思議的事情。而且,就算某個企業或某個居民個人在某種情況下能夠違背計劃經濟體制的規定而使自己的經濟活動有所發展,那也只能被當作偶然的、非常規的事情,而不可能成為經常性的、別人可以效法的行為。在這種情況下,絕大多數企業或單個居民都只好對計劃經濟體制下的安排採取默認和順從的態度,企業和個人都感覺到自己的力量同強大的計劃經濟體制相比是太微不足道了,無法掙脫計劃經濟體制的束縛。  
第三,計劃經濟體制有一種被認為是正確無誤、不容懷疑的計劃經濟理論體系作為支柱,這種經濟理論為計劃經濟體制進行辯護,把計劃經濟體制的建立說成是社會主義社會的唯一選擇,把任何背離計劃經濟體制的經濟行為都說成是修正主義的。這就是說,通過計劃經濟理論的解釋,選擇計劃經濟體制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即使計劃經濟體制之下出現了這種或那種問題,但一來這是歷史所註定的選擇,無法更改;二來如果要離開計劃經濟的軌道,那就是滑到了資本主義的邪路上去了,對社會、對企業、對個人的後果都是十分嚴重的,因為這等於背叛。計劃經濟體制既有行政權力作為支撐,又有計劃經濟理論體系為之進行辯護和論證,要想沖破計劃經濟體制的難度之大可想而知。不僅如此,由於長時期內計劃經濟理論在意識形態方面占據著統治地位,被確定為正統的經濟理論,任何對計劃經濟提出懷疑,甚至想作出修正的觀點都被打成異端。由於人們從學校里、從書籍報刊上、從電影電視中所讀到的和看到的都是宣傳計劃經濟的東西,於是人們也就自覺地或不自覺地對各種想擺脫計劃經濟束縛的行為加以譴責、加以抵制。某個企業或某個居民個人如果在擺脫計劃經濟體制方面有些舉動,就會陷於非常孤立的境地,周圍的人鄙視他、嘲笑他、斥責他,使他不得不屈從於輿論的壓力、周圍的人的壓力。盡管這些壓力往往是無形的,以致於到後來,連最初懷疑過計劃經濟體制的人也會進而懷疑自己可能真的錯了:立場錯了,觀點錯了,於是本來正確而且很有創新意義的改革嘗試,就這樣被扼殺了、消失了。

㈢ 論述蘇聯,東歐社會主義國家計劃經濟體制改革失敗的教訓

簡單地說,是蘇聯高度的政治經濟集中體制導致東歐劇變的悲劇,東歐其他國家幾乎成了蘇聯的附庸國,蘇聯強權高壓政策,再加上蘇聯內部民族和成員國的矛盾爆發,導致東歐劇變。

㈣ 計劃經濟的優點和弊端分別是什麼西方國家是否也存在計劃經濟

計劃經濟能夠有意識地保持國民經濟各大比重關系的協調,使社會再生產能夠按比例低持續快速發展眾所周知,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不是建立在資本主義高度發達的基礎上,但在極度落後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基礎上開始了經濟和文化的發展。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國民經濟依靠計劃經濟體制的優越性迅速發展,改變了舊中國落後的國民經濟結構,建立了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國民經濟體系。舊中國基本上是一個農業國家,工業特別是基礎工業落後。經過30多年的建設,這種狀況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特別是中國經濟賴以生存的基礎產業的快速發展。需要指出的是,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即使由於工作失誤導致這個比例暫時失調,也可以有意識地進行調整。

計劃經濟可以合理利用人力、物力、財力和自然資源,在社會主義計劃經濟條件下,社會生產是按計劃、按比例進行的。這本身就意味著最合理和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財力和自然資源,以及最大的社會儲蓄。計劃經濟能夠科學地預見未來的經濟過程,有意識地確定社會需求量和社會生產量,使之達到平衡。這種有意識地根據社會需要進行的社會生產,從整體上避免了因生產不足或生產過剩而造成的浪費。計劃經濟可以從國民經濟的角度出發,合理進行生產布局,實行區域分工協作,發揮各自的優勢。

㈤ 蘇聯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的弊端有哪些

蘇聯經濟體制的主要特徵就是高度集中的計劃管理體制。 (1)在所有制結構方面,實行單一的生產資料公有制形式;社會主義公有制只有兩種基本形式,即全民所有制和集體所有制,完全排斥其他非社會主義所有制形式或混合型所有制形式。 (2)在國民經濟管理方面,按集中計劃原則管理經濟,從根本上排斥市場經濟,整個國民經濟依靠國家指令性計劃指揮安排,忽視價值規律,企業缺乏自主權,一切由國家統一分配、調撥和安排;以行政手段管理經濟,忽視經濟杠桿的作用。 (3)在經濟發展戰略上,片面強調優先發展重工業特別是國防工業,導致國民經濟比例失調。 蘇聯的政治體制的主要特徵是高度集權的領導體制。 (1)黨對國家實行統一領導,但黨政不分,以黨代政,政企不分,以政代企的現象十分嚴重; (2)權力過分集中於上級機關和少數人手裡,形成個人專斷獨裁; (3)幹部管理系統雖然很嚴密,但普遍實行任命制和領導職務終身制,選舉制度流於形式; (4)建立了必要的監督制度,但缺乏行之有效的程序,官僚主義和腐敗行為屢禁不止; (5)建立了必要的民主法律制度,但過分強調專政和國家的鎮壓職能,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長期不健全,以人治代替法治的情況比比皆是; (6)在意識形態領域表現出對思想文化的嚴格控制和嚴重的個人崇拜。在學術、理論方面缺少正常的探討和爭鳴,通常以政治批判的方式處理思想觀點的分歧和學術爭論。 蘇聯模式有一定的優點,它能在集中全國的物力人力在短時間內完成資本主義國家幾十年上百年才能完成的任務。這種模式在經濟發展的初期階段可以依靠大量的消耗資源使經濟高速增長,但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需要技術手段和經營手段作為有力支撐的時候,它就顯出明顯的後勁不足。所以蘇聯東歐這些國家在經歷一段較快的經濟增長之後,或多或少地出現發展停滯的現象,國民經濟出現了嚴重困難。在政治領域和社會生活領域,官僚主義以及由此產生的各種特權和個人專權問題嚴重地破壞了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引起群眾的不滿和抗議。 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否定價值規律和市場機制的作用,限制商品貨幣關系,用行政命令管理經濟;在政治方面的特點是:權力高度集中,黨政不分,缺少群眾監督。

㈥ 現在世界上的計劃經濟國家有哪些

這個問題本身就是個問題。美國第一個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也是現在經濟學學生的主要教材的撰寫人,保羅』薩繆爾森已經回答了這一爭論:當今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經濟完全屬於指令經濟(計劃)或自由放任經濟(完全市場)。相反,所有的社會都是既帶市場經濟的成分也帶指令經濟成分的混合經濟。從來沒有一個百分之百的計劃經濟或市場經濟。盡管19世紀的英國幾乎沒有政府幹預。
他們都是混合經濟。只是他們是社會主義國家,計劃的比例教大。朝鮮本來就是一個被世界邊緣化的國家。(中國也是幫凶),它幾乎沒有大的企業,沒有世界級的高校,但它並不是按政府的指令進行生產和分配的,它們也有超市,也有市場經濟。他們就像當年的中國,被西方國家經濟封鎖。更為甚者,連我們都在與它扯清關關系。我2年前的老師就跟我說過:朝鮮其實和馬爾地夫的處境差不多。
如果是你的教授問你這個問題,那他應該看到的是前10版的經濟學。(現在已經18版了)。如果是你自己研究,那它是混合經濟。

㈦ 世界上哪個國家堅持計劃經濟

朝鮮、古巴、寮國等社會主義國家,
其實中國現在仍沒有過渡到市場經濟!

㈧ 世界主要經濟模式有哪幾種,歷史上分別被哪些主要國家採用各有什麼優勢和弊端(最好舉例)急!加分!

一,計劃經濟 最主要的代表是前蘇聯以及同時代東歐的一批國家,中國的建國初期的時候,實行的也是計劃經濟模式,這種經濟模式有利於迅速的集中全國的人、財、物去建設國家,簡單說就是集中個力量辦大事。弊端就是對經濟管得過死,市場缺乏活力,不利於調動人們的積極性,最終會阻礙經濟發展。二,市場經濟,典型代表就是西方的一些資本主義國家啊,如美國,英國等,主要是吧市場作為資源配置的手段,可以是人才,資源等得到有效的應用。但是由於過分的依賴市場,可能會出現很多違背市場規律的行為,阻礙經濟的發展。

㈨ 1929-1932經濟危機時期,計劃經濟發展特徵指哪個國家

指前蘇聯

蘇聯是計劃經濟,國家管理經濟,蘇聯的公有制不會引發這種經濟危機。而且當時蘇聯與資本主義經濟聯系少,影響不到。

㈩ 世界上那些資本主義國家搞計劃經濟

以前的聯邦德國建立社會市場經濟(介於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之間的經濟),西德經濟迅速恢復和發展。
20世紀50年代中期,日本逐步確立起以市場調節為基礎的自由競爭機制,但政府始終掌握社會經濟計劃和經濟政策的決策權,形成政府主導型市場經濟。
中國的市場經濟以公有制為主導,所以說是社會主義國家。」市場多一點還是計劃多一點,不是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區別。」(鄧小平的實用理性)

閱讀全文

與哪個國家的計劃經濟最可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事業編考過後多久上班 瀏覽:165
美女熱舞軟體視頻有哪些 瀏覽:285
97年農歷八月初八出生婚姻如何 瀏覽:561
有哪些事業心強的女性人物 瀏覽:552
油罐和鐵罐之間發生了什麼故事 瀏覽:555
九九年女兒婚姻怎麼樣 瀏覽:968
vivo安卓手機如何快速打開健康碼 瀏覽:852
縣科局級事業單位有哪些 瀏覽:626
二戰中反應愛情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922
追隨故事用英語怎麼寫 瀏覽:333
阿信的故事養女最後怎麼樣了 瀏覽:402
堅定愛情的誓言怎麼寫 瀏覽:340
事業編體檢表怎麼填寫 瀏覽:884
玉子愛情故事講什麼意義 瀏覽:790
胡歌婚姻觀怎麼樣 瀏覽:102
鄉村愛情最早的趙四是哪裡人 瀏覽:900
農村異地婚姻怎麼辦 瀏覽:284
怎麼保護婚姻糾紛 瀏覽:384
山師東路為什麼美女多 瀏覽:390
九月虎寶寶婚姻怎麼樣 瀏覽: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