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人力資源管理師和經濟師哪個好
此前,「人力資源管理師」通常指的都是「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師」,但自從但從2020年7月起,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就正式退出了國考證書。自此,人力資源經濟師作為僅剩的人力資源相關的國考證書,受到了越多越多HR的青睞。而它們兩者之間的區別,主要可以體現在以下這些方面:
免費領取》》》最新經濟師備考資料,助你一年過2科!
1、兩者在性質上有所不同
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經濟師考試屬於職稱考試,由全國統一組織考試,人社部頒發證書。
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師考試則屬於職業技能等級考試,自2019年起改成由各省人社廳職業技能鑒定中心認定及組織考試,該考試屬於職業資格證書,一般在當地職業資格鑒定中心報考,屬於從事人力資源工作的上崗證。
由此可見,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經濟師證書是專業技術資格級別證書,而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師是從業證。
2、兩者在主要用途上有所不同
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經濟師是一種專業技術職稱,代表一種專業能力、級別,和會計師、工程師等一樣,主要是方便事業單位相關專業技術人員對應崗位工資標准。
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師更多的可以理解為一種准入門檻,即承擔此工作崗位所必須的資格證書,類似於會計的從業資格,是從事這個崗位必須的證書,沒有這個證書不可以從事這個崗位。
優質體驗課開始報名了!詳情直接戳》》》經濟師限時特惠課程
3、兩者在級別劃分與報考規則上有所不同
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經濟師職稱級別分為初級、中級、高級和正高級。其中,初級和中級為以考代評,可以跨級報考;高級是考試與評審相結合,需先取得中級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經濟師資格證書;正高級則僅限評審。
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師級別分為人力資源管理師一級、人力資源管理師二級、人力資源管理師三級、人力資源管理師四級。人力資源管理師必須逐級報考,不能跨級報考。
注意:目前人力資源管理經濟師證書已更名為人力資源管理師證書,但其效用與原來保持不變。
以上就是與【人力資源管理師和經濟師哪個好】相關的全部內容,想要了解更多經濟師考試資訊,歡迎大家前往高頓教育經濟師頻道。
② 中級經濟師考工商管理還是人力資源
中級經濟師考試(工商管理)網路網盤免費資源在線學習
鏈接: https://pan..com/s/1zUBjSaPvZq1O5xsafXvLww
中級經濟師考試(工商管理) 中級經濟師考試《工商管理》專業真題試卷及考試復習資料.rar 【2014.1.23更新】2014年經濟師《工商管理專業知識與實務(中級)》歷年真題與模擬試題詳解【4小時視頻講解】.rar 【2014.1.10更新】2014年經濟師《工商管理專業知識與實務(中級)》講義、真題、預測三合一【4小時視頻講解】.rar 【13.12.26更新】2014年經濟師《工商管理專業知識與實務》(中級)歷年真題與模擬試題詳解【4小時視頻講解】.rar 【13.12.26更新】2014年經濟師《工商管理專業知識與實務(中級)》過關必做1000題(含歷年真題)【4小時視頻講解】.rar 2014年經濟師《工商管理專業知識與實務(中級)》題庫【歷年真題(視頻講解)+章節題庫+考前押題】.rar
③ 中級經濟師哪個專業最好考
中級經濟師相對來說人力資源專業和工商管理專業比較好考,但是隨著這幾年報考人數的增加,題目也是越來越難了,通過率一般都在15%到20%左右,人力資源專業更偏重於記憶一些,而工商管理專業更偏重於計算一些。
④ 事業單位考中級經濟師工商和人力哪個比較好
摘要 經濟師工商管理考的內容包括:企業戰略與經營決策、公司法人治理結構、市場營銷與品牌管理、生產管理與控制、物流管理、技術創新管理、人力資源規劃與薪酬管理、企業投融資決策及重組。
⑤ 中級經濟師考人力資源還是工商管理萬能
當然是工商管理了,在管理層面上,工商管理的覆蓋面比人力資源要大,而且涵蓋了部分企業管理的知識,雖然說二者都比較淺顯一點,但是在國企裡面還是相當有用的,建議考個工商管理,祝你順利通過!
⑥ 二級人力資源師與中級經濟師(人力資源)哪個有用哪個比較容易考
與二級人力資源師相比,中級經濟師(人力資源)更有用,也更簡單一些。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幾點:
免費領取》》》最新經濟師備考資料,助你一年過2科!
1、中級經濟師的適用范圍廣
中級經濟師考試是一項由人社廳主辦,全國統一定製大綱、試卷、統考,每年一次的中級職稱考試,它共有10個專業選擇,人力資源管理是其中之一。這表明大家只要拿到了它,就可以在全國內通用。
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師考試則是由人社部監管,各地自行組織,一年多次的職業資格考試。由社會組織按照標准規范開展職業技能等級認定,並頒發職業技能等級證書。
因此,這二者就適用范圍而言,人力資源專業的中級經濟師更勝一籌。
2、中級經濟師的含金量更大
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師證書一般視為上崗證書(職業資格證書),但不具備評定職稱的效用。
而考人力資源專業的中級經濟師就是獲得中級職稱的必經之路。對個人而言,擁有職稱資格就相當於擁有一個技術水平的證明,並且對大部分資質企業來說,職稱是企業開業、資質等級評定、資質升級、資質年審的必須條件。
兩相對比之下,哪個證書的含金量更高已經非常明顯了。
優質體驗課開始報名了!詳情直接戳》》》經濟師限時特惠課程
3、中級經濟師考試難度相對更適合新手
一般來說,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師考試對人力內容深度和廣度的考核比經濟師的人力方向高,因此考試難度會更大一些。當然,要獲得人力資源專業的中級經濟師證書,必考的公共科目《經濟基礎知識》的難度也是不能輕視的。
以上就是與【二級人力資源師與中級經濟師(人力資源)哪個有用?哪個比較容易考?】相關的全部內容,想要了解更多經濟師考試資訊,歡迎大家前往高頓教育經濟師頻道。
⑦ 經濟師中的工商管理和人力資源管理哪個好考或是更有前途
力資源管理作為一門課程在國內大學開設的歷史較短,它隨工商管理碩士(MBA)一起從國外引進,不過十幾年的歷史,人力資源管理作為一門學科的歷史就更短了。中南財經政法大學人力資源管理學科是一門新興學科,從本科開始招生算起,僅有4年歷史。學校是國內最早把人力資源管理作為一門課程在本科生及碩士研究生中開設的幾所高校之一,同時也是最早把人力資源作為一門學科將其納入招生計劃,並在全國范圍內招收本科生、碩士研究生的幾所高校之一。
一、學科創建及發展演變的歷史脈絡
學校於1993年開始招收工商管理碩士(MBA)研究生,同時開始在碩士研究生層次及本科層次開設人力資源管理課程。當時除國民經濟管理系開設人力資源管理課程以外,工業經濟系企業管理教研室也開設了人力資源管理課程。1995年,由陳遠敦教授牽頭編出了學校第一本供工商管理碩士(MBA)使用的人力資源教材——《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其後,工業經濟系的余平副教授主編了《企業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的本科教材。1999年6月,學校進行院系調整,將計統系一分為二,原國民經濟管理專業並入工商管理學院,設國民經濟管理系,下設3個專業,即人力資源管理,國民經濟管理、勞動經濟,系主任為趙曼教授。國民經濟管理系內設立3個教研室:人力資源管理教研室,勞動經濟與社會保障教研室,國民經濟管理教研室。1999年9月,人力資源管理專業也迎來了她的第一屆本科生。由於學校企業管理一級學科有碩士學位授予權,其二級學科人力資源管理自動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因而該學科於1999年秋季招收了第一批人力資源管理碩士研究生。人力資源管理教研室第一任教研室主任是陳全明教授,成員有張懷富教授、馮忠銓副教授、趙琛徽、鄭耀洲等5人。
2000年5月,中南財經大學與中南政法學院合並成立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合並後,學校又一次進行院系調整,國民經濟管理系被一分為三:人力資源管理教研室及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留在工商管理學院,部分國民經濟管理教研室的教師及國民經濟管理專業被調整至經濟學院,餘下的教師及專業隨趙曼教授合並到財政與公共管理學院。
留在工商管理學院的人力資源管理教研室的教師有:馮忠銓副教授、趙琛徽講師、鄭耀洲講師、從國民經濟管理教研室留下的王書芳副教授、張志副教授,及從工經系企業管理教研室轉入的周潤仙教授、高寶榮副教授。馮忠銓副教授任教研室主任。人力資源管理教研室及人力資源管理專業並入工業經濟系,系主任為汪海粟教授。2002年,工業經濟系更名為工商管理系,系主任為胡立君教授。2001年9月,趙琛徽考入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帶薪攻讀博士學位;鄭耀洲考入中國人民大學勞動經濟學院,帶薪攻讀博士學位。2003年,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第一屆畢業生畢業,除考取中國人民大學、南開大學及我校碩士研究生的6位畢業生外,全部找到滿意的工作。
二、學科建設的基本成就
學校人力資源管理學科建設起步時間雖短,但進步較快,成績顯著,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不斷堅持理論探索
學科建設既要引進先進的外來文化,又要繼承優秀的歷史文化遺產,還要勇於進行理論創新。人力資源作為一門由國外引進的學科,該學科點除十分注意人力資源管理理論產生的背景外,還十分注意對外來經典的人力資源管理理論著作、最新的人力資源管理理論的「漢化」。人力資源管理理論「漢化」的途徑主要有二:一是使人力資源管理理論與中國豐富的人文思想相結合,從中國優秀的歷史文化遺產中吸取營養;二是使人力資源管理理論與中國現實的人力資源管理實踐相結合,從而推動人力資源管理學科的發展。這些特點體現在該學科2002年新編《現代人力資源管理》教材之中。
(二)堅持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走「產學研」相結合的道路
人力資源管理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邊緣學科,這主要表現為:一方面,人力資源管理理論須要從人力資源管理的社會實踐中吸取營養,以豐富人力資源管理的理論;另一方面,人力資源管理的實踐迫切需要好的人力資源管理理論指導。從學科誕生伊始,該學科就高度重視與實際部門的交流,積極主動尋找機會,將人力資源管理的新概念、新方法向社會、向企業界人士介紹推廣,同時將他們在人力資源管理實踐中的疑難和困惑帶回學校作理論剖析和探討,這樣既豐富了教學內容,又使人力資源管理理論與方法同中國特定的國情相適應,如將企業很感興趣的人才測評系統,人力資源管理診斷系統「漢化」。先後為湖北省道路運輸管理局實施了崗位設計項目,為宜昌市建委系統,武漢紅金龍實業公司,安鵬公司,太和集團等進行人力資源管理培訓及管理咨詢,受到一致好評。
(三)積極開展科研活動,努力提高教材建設水平
人力資源管理是一門新興學科,要搞好學科建設,做好兩方面的工作是必須的:一是積極進行人力資源管理理論探索與創新;二是努力搞好人力資源專業的教材建設,這二者是互相促進的。在該學科點創建前,有關老師就有了大量的成果積淀,撰寫了大量的論文,不斷推出新的教材。如周潤仙、馮忠銓、張志、王書芳、趙琛徽等老師在《投資研究》、《經濟師》等雜志發表了多篇論文,出版了《現代人力資源管理》等教材。人力資源管理學科建設的時間不長,但已經取得較為可觀的成果(詳見表1、表2、表3)。
(四)開始向社會輸送優質人才
1999年入學的碩士研究生已走向社會。有的還未畢業就受到大公司的垂青,有的現在已執教於華中師范大學等高校。2003年,首批人力資源管理專業本科畢業生,除考取中國人民大學、南開大學及我校碩士研究生的6位畢業生外,全部找到滿意的工作。與此同時,該學科點還在武漢、深圳、昆明、十堰、南陽、信陽、岳陽等地培訓了大批在職人員,學員的培訓質量得到社會的認可。
(五)建設了一支優秀的教師隊伍
目前該學科點的教師隊伍結構合理,以中青年為主,中年教師都已獲副高以上職稱,教學經驗豐富。如馮忠銓副教授多次獲教學優秀獎,教學內容豐富,教學效果好,深受各層次學生歡迎。兩位青年教師正在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攻讀博士學位。
(六)制定了一套合理的本科教學方案
在學校及學院的領導下,通過對國內外人力資源管理專業教學方案的比較研究,該學科制定了一套完整合理的教學方案。方案既重視培養學生的經濟學及管理學理論素養,又重視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經過幾年的實踐,表明方案是受學生歡迎的。
三、學科建設的基本經驗
一個新興學科的命運決定於其對學生的吸引力及畢業生的長期就業率,在學科建設的指導思想上,要十分重視學生的培養,這要求建立一支高水平的教師隊伍,不斷進行教學改革和創新,以保持專業對學生的吸引力,畢業生對社會的吸引力,從而達到學科的長期繁榮。該學科建設點建設的基本經驗是:
(一)學科建設要與時俱進
時代在不斷發展,社會在不斷進步,新事物、新現象、新問題層出不窮。這就需要我們努力學習,善於學習。需要學習的內容很多:一是要學習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論,以及中國共產黨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中總結出來的新理論;二是要學習科學研究的新方法,人類在不斷進步,各種新的研究方法也不斷涌現,如系統理論及其研究方法,混沌理論及其研究方法,復雜理論及其研究方法等,將其融會貫通然後應用於人力資源管理的研究之中;三是要向社會學習,從實踐中學習。人力資源管理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既需要理論也需要實踐,實際部門的人力資源管理實踐往往是絕佳的人力資源管理教學案例,教師也需要從實踐中豐富自己的理性及感性知識,以使自己的教學能豐富多彩,使學生印象深刻;四是要向同行學習。積極參加各種學術交流,向專家學習、向同行學習,學習他們的長處,拓寬學科建設的視野,不斷總結經驗,不斷提高學習的質量和效果。
(二)要積極開展科學研究,提高學術水平
科學研究是學科建設的發動機。高等學校如果不大力提倡學術研究,就會固步自封、停滯不前。你停滯了,別人卻在發展,你必然落伍而被淘汰。在學科建設中,要始終堅持抓住科學研究不放,使其成為提高教學質量和水平的強大動力。在科學研究的基礎上,鼓勵教師們多寫學術論文和學術專著。科學研究和學術活動不能急功近利,要練好扎實的基本功,不斷學習、不斷吸收古今中外的學術精華,才會有所成就。
(三)要抓緊教材建設
教材是體現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的重要保證,教材建設也是學科建設的一項重要基礎。自人力資源管理學科誕生之時,就十分重視教材建設。自開設人力資源管理課程以來,時間雖然不長,但人力資源管理的專業教材已幾次更新。每次更新教材,都力求反映本學科學術研究的最新成果,力圖吸收國內外學科建設的新觀點、新成就,使教材的內容、體系不斷更新。
(四)不斷研究和改進教學方法,努力提高教學質量
要使學科長期繁榮,能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必須研究教學方法。本著這種思想,人力資源管理教研室在學科建設中,不斷努力改進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努力使教師與學生互動,提高教學質量。在教學過程中,採用了案例教學法、討論式教學法、摸擬教學法等,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今後還要進一步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如多媒體教學法等,使教學互動,不斷提高教學質量。
(五)努力建設一支優秀的教師隊伍
首先,要積極鼓勵青年教師攻讀博士學位,有計劃地引進高素質人才充實學術隊伍,杜絕學術隊伍的「近親繁殖」現象。其次,由於學術研究領域劃分越來越細,學術帶頭人也越來越專,而實際社會經濟問題則越來越趨向綜合、復雜,今後要想取得重大學術成果,靠單打獨斗或小「作坊式」的科研方式是很困難的,因而應當鼓勵爭鳴,活躍學術氣氛,組建學術研究團隊。其三,在競爭中尋找學術帶頭人,學術帶頭人應當是能將不同領域的學者和教師組合起來,研究經濟發展中的重大理論與現實問題,帶領大家一道前進;而不是所謂「鶴立雞群」的帶頭者。其四,教研室應當營造一個適合人才成長的小環境,搞五湖四海,講團結,鼓勵教師沉下心來搞學術研究,鼓勵教師積極進取、努力拚搏、脫穎而出。
很明顯啊 競爭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