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中國有哪些人獲得經濟學大獎

中國有哪些人獲得經濟學大獎

發布時間:2022-07-29 07:24:29

1. 中國唯一有資格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是誰

翟山鷹,巴菲特來的中國唯一想見的人,希望能幫到你!

2. 中國三個諾貝爾獎是什麼

中國目前一共有三個獲得諾貝爾獎的獲獎人。分別是獲得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的莫言和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屠呦呦,還有一個就是楊振寧

1957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李政道與楊振寧,這兩位獲獎時是中華台北籍貫,後來李政道於1962年加入美國國籍,而楊振寧在1964年加入美國國籍之後,在2015又放棄了美國國籍,加入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


關於諾貝爾獎:

諾貝爾獎,是一年一度的國際性獎勵,其中的生理學或醫學獎、物理學獎、化學獎、文學獎、和平獎首次頒發於1901年,經濟學獎在1969年增設。

迄今,世界上已有900個人或組織獲得諾貝爾獎,其中有1.33%為中國人(包括華僑)與外籍華人(包括各國國籍),中國是亞洲女性諾貝爾獎獲得者人數最多的國家。(與伊拉克、葉門、印度、巴基斯坦和以色列並列)。

3. 「人民教育家」衛興華,在經濟學領域獲得過哪些獎項

新中國自從成立以來,很大一批經濟學家不斷探索著新中國富強富民的道路,為我國家經濟建設貢獻著很大的智慧。然而衛興華就是這樣的人,他一生致力於馬克思政治經濟學中國化,曾經提出商品經濟論等等思想。在經濟學界影響廣泛,為推動社會進步和變革做出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衛興華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系原主任教授曾經也擔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經濟學科評議組成員,他是我國著名的經濟學家和經濟學教育家。一直從事《資本論》的研究。在他的學術生涯中,一次次為了堅持維護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而發生。他的理論貢獻不僅在於准確解說和應用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的學說,更重要的是對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探索。還有對我國發展非公有制經濟的必要性,都是有很深的研究,所以它對我們國家經濟學建樹有很深很大的貢獻。

4. 目前中國最權威經濟經濟學泰斗是誰

截止至2020年2月,為張五常。

張五常率先將新制度分析系統地運用到中國經濟問題研究的第一人,非張五常莫屬了。張五常受著名新制度經濟學大師科斯、阿門·阿爾奇安和德姆塞茨親傳,與諾斯、巴澤爾共事多年,耳濡目染,一代新制度經濟學宗師呼之欲出,科斯在他的諾貝爾經濟學獎獲獎演說中多次提到張五常對新制度經濟學的貢獻,諾斯也多次提到張五常對他經濟思想的影響。

張五常對新制度經濟學的最大貢獻應該是把制度分析的方法系統地引入到對中國經濟問題的研究。早在20世紀60年代末,張五常將產權制度的分析方法應用在台灣的土地改革上並創立了「新租佃理論」。 張五常以純粹的制度分析對中國的農業改革、城市企業改革、中國金融改革及中國腐敗等問題都提出了自己的論點。

(4)中國有哪些人獲得經濟學大獎擴展閱讀:

張五常的相關情況:

1、不管是分租、定租或地主自耕等,其土地利用的效率都是一樣。如果產權弱化,或是政府過度干預資源配置時,將導致資源配置的無效率。

2、如果能確定土地為私人產權,明晰產權制度,允許土地自由轉讓,這是使生產要素與土地發揮最大效率的不二法門。這種由案例實證中演繹出的一般理論後來成了新制度經濟學的經典之作。

3、主要論文有:「私有產權與分成租佃」、「交易成本、風險規避以及合約安排的選擇」、「合約結構和非專有資源理論」、「價格管制理論」、「企業的合約性質」、「交易成本範式」等等。

5. 目前國內有什麼經濟學獎項是在國內外學術界有較大影響力的

孫冶方經濟科學獎,是為紀念中國卓越的經濟學家孫冶方同志對經濟科學的重大貢獻,表彰和獎勵對經濟科學做出突出貢獻的集體和個人,推動中國經濟科學的繁榮和發展而設立的。

孫冶方經濟科學獎於1985年開始設立和評選,每兩年評選、頒發一次,是迄今為止中國經濟學界的最高獎。該獎由孫冶方經濟科學基金會組織評選,其獲獎成果基本反映了中國經濟科學發展前沿的最新成果,代表了中國經濟學研究各領域的最高水平。

2019年11月17日,孫冶方經濟科學獎第十八屆頒獎典禮暨中國經濟學發展七十年高層論壇在北京舉行。1部著作,3篇論文獲孫冶方經濟科學獎。

6. 中國經濟學的最高獎(孫燕芳)獎是什麼

你說的應該是

孫冶方經濟科學獎

獎項名稱: 孫冶方經濟科學獎
創辦時間: 1985
主辦單位: 中國社會科學院
獎項介紹
孫冶方經濟科學獎是為紀念我國卓越的經濟學家孫冶方同志對經濟科學的重大貢獻,表彰和獎勵對經濟科學做出突出貢獻的集體和個人,推動中國經濟科學的繁榮和發展而設立的。孫冶方經濟科學獎於1985年開始設立和評選,每兩年評選、頒發一次,是迄今為止中國經濟學界的最高獎。
為紀念孫冶方對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重大貢獻,經濟學家薛暮橋、於光遠、許滌新……發起於1983年6月19日成立了"孫冶方經濟科學獎勵基金委員會",1985年孫冶方經濟科學獎開始設立並評選。
孫冶方,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顧問、經濟研究所所長、名譽所長,政協第五屆全國委員會委員,國務院經濟研究中心顧問,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評議組成員,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職。

7. 中國現在知名的經濟學家有哪些

1、焦瑾璞:經濟學博士、中國人民銀行研究生部部務委員會副主席(正廳局級)、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博士後科研流動站負責人、學術委員會委員。兼任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副所長。
2、隆國強:博士,現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對外經濟研究部副部長、研究員。主要研究領域:中國對外經濟政策(外貿、外資、外匯)、國際金融、國際貿易、國際經濟合作、中國宏觀經濟、中國產業政策、中國汽車工業、中國糧食經濟等。
3、王一鳴: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博士生導師,中國人民大學兼職教授,中國宏觀經濟學會理事、中國區域經濟學會常務理事。主要研究領域為宏觀經濟和區域經濟。

8. 當今中國十大經濟學家

厲以寧

著名經濟學家,中國經濟學界泰斗。1951年考入北京大學經濟學系,1955年畢業後留校工作、任教至今。現為北京大學社會科學學部主任,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名譽院長、博士生導師,中國民生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企業發展研究中心名譽主任。七,八,九屆全國人大常委、七屆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副主任,八,九屆財經委員會副主任;第十,十一屆全國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委員。

林毅夫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原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聯合創始人 、名譽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七、八、九、十屆政協全國委員會委員、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現任全國政協常委 、經濟委員會副主任、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副主席。2005年獲選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2008年2月,被任命為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兼負責發展經濟學的高級副行長。

張維迎

原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副院長、經濟學教授,北京大學工商管理研究所所長,同時兼任牛津大學現代中國研究中心研究員。20多年來,他以一個獨立學者的立場,積極參與到中國改革實踐的洪流中。他是國內最早提出並系統論證雙軌制價格改革思路的學者。2000年,他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傑出青年基金」。2002年,他當選為「CCTV2002年中國經濟年度人物」。2006年3月他發表了《理性思考中國改革》的長文,將有關改革的爭論推向了一個高潮。

郎咸平

經濟學家,香港中文大學工商管理學院金融學教授。畢業於美國賓西法利亞大學沃頓商學院,獲博士學位。被中國國內媒體稱為「郎監管」,素有「郎旋風」、「最敢說真話的經濟學家」之稱。公司治理和金融專家,主要致力於公司監管、項目融資、直接投資、企業重組、兼並與收購、破產等方面的研究。

陳志武

1986年去美國留學,放棄了攻讀7年的計算機專業,轉而學習經濟,並於1990年獲美國耶魯大學金融學博士學位,1990-1995年任美國威斯康辛·麥迪遜大學助理教授,1995-1997年任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助理教授,1997-1999年任俄亥俄州立大學金融學副教授

1999年轉任耶魯大學金融學教授,現任美國耶魯大學管理學院金融學終身教授、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特聘教授,於2010年11月18日,被中國交通銀行委任為非執行獨立董事。

吳敬璉

是中國經濟學界的泰斗,當代中國傑出經濟學家、著名市場經濟學者、北京天則經濟研究所理事。現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國務院信息化專家咨詢委員會副主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國務院歷屆總理的座上賓,中國企業發展研究中心顧問。

李季

中國主流經濟學專家,原天津市教委主任,中國著名經濟師,畢業於清華大學金融專業,碩士研究生, 中國著名投資高級經濟分析師, 中央台著名股評專家, 中央電大市場營銷學教授,是諸多企業家的經濟戰略顧問,長期專注經濟發展戰略及商務合作研究,多次參加全國高層經濟論壇,對未來經濟趨勢的剖析極具影響力,其獨到的見解、精闢的分析讓眾多國內外企業家在多變的環境中找到了路標。

錢穎一

中國經濟學家,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教授,出生於北京,祖籍浙江,1981年清華大學數學專業本科畢業。畢業後留學美國,先後獲哥倫比亞大學統計學碩士學位、耶魯大學運籌學/管理科學碩士學位、哈佛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之後任教於斯坦福大學、馬里蘭大學、伯克利加州大學。2006年10月任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

9. 經濟學家的獎項

諾貝爾經濟學獎(The Nobel Economics Prize),全稱是紀念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瑞典銀行經濟學獎(The Bank of Sweden Prizein Economic Sciences in Memory of Alfred Nobel),通常稱為諾貝爾經濟學獎,也稱瑞典銀行經濟學獎。
諾貝爾經濟學獎不屬於諾貝爾遺囑中所提到的五大獎勵領域之一,而是由瑞典銀行在1968年(戊申年)為紀念諾貝爾而增設的,其評選標准與其它獎項是相同的,獲獎者由瑞典皇家科學院評選,1969年(該銀行的300周年慶典)第一次頒獎,由挪威人弗里希和荷蘭人丁伯根共同獲得。 約翰·貝茨·克拉克獎(JohnBatesClarkMedal)俗稱「小諾貝爾經濟學獎」,由美國經濟學會評選的,是經濟學界除諾貝爾經濟學獎外的另一項重要殊榮。
約翰·貝茨·克拉克獎由美國經濟協會於1947年在美國經濟協會創始人、協會第三任會長、著名經濟學家約翰·貝茨·克拉克(1847—1938)誕辰100周年之際所設立的。目的在於紀念約翰·貝茨·克拉克提出的邊際生產力理論與生產耗竭理論、和研究出根植於邊際效用的需求理論。這個獎項1947年設立,每兩年評選一次,入選的基本資格為在美國大學任教、40歲以下的學者。 全美商業經濟學協會亞當·斯密獎(TheAdamSmithAwardofNABE),是由全美商業經濟學協會
(,NABE)於1982年設立頒發。該獎項的評選是基於經濟學家在經濟領域的領導力及其提供的理念知識在工作政策上的實用性。每個獲獎者將在全美商業經濟學協會年會上發表一篇演講。演講稿將一些商業經濟刊物上發表。 中國經濟學獎是目前國內第一個也是惟一一個授予個人、對個人長期成就進行獎勵的經濟學獎項,其宗旨在於通過獎勵在經濟理論、政策及研究方法等領域做出傑出貢獻的中國學者。該獎被認為是中國經濟學的「諾貝爾獎」,是中國目前規格最高的經濟學獎項。中國經濟學獎設立背景:中國經濟學獎是由中國宏觀經濟學會和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共同發起設立。
其宗旨在於通過獎勵在經濟理論、政策及研究方法等領域作出傑出貢獻的中國學者,促進中國經濟理論研究的繁榮和政策制定水平提高,普及經濟領域基礎知識,為我國經濟的健康發展作出應有貢獻。

10. 中國誰已經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

美籍華人 楊振寧 195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美籍華人 李政道 195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美籍華人 丁肇中 197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美籍華人 朱棣文 199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美籍華人 崔 琦 199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美籍華人 李遠哲 1986年諾貝爾化學獎

美籍華人 高行健 2000年諾貝爾文學獎

閱讀全文

與中國有哪些人獲得經濟學大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誰知道美女薄情館哪裡下 瀏覽:84
漂亮美女怎麼發朋友圈 瀏覽:242
有個是非婆婆的婚姻如何維持 瀏覽:539
我乃一介草民何敢高攀愛情怎麼接 瀏覽:171
事業單位生活費多少 瀏覽:115
通宵如何影響健康 瀏覽:819
小腸怎麼檢查出健康 瀏覽:613
健康早餐代餐有哪些 瀏覽:330
幸福樹澆水後怎麼修剪 瀏覽:652
毛絨玩具哪個經濟實惠 瀏覽:118
行為屬於心理健康的范圍有哪些 瀏覽:603
怎麼寫自己的故事八百字 瀏覽:93
英語小故事軟體哪個好 瀏覽:772
愛情開始階段是怎麼樣的 瀏覽:67
默克爾的婚姻是什麼 瀏覽:81
美女和醜女哪個吸引男人 瀏覽:444
沒有房子怎麼看待愛情 瀏覽:753
怎麼委婉的誇別人是美女 瀏覽:534
圈裡的愛情是什麼 瀏覽:285
紅色故事指的是什麼呢 瀏覽: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