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汕頭經濟特區什麼時候開放

汕頭經濟特區什麼時候開放

發布時間:2022-07-28 17:06:43

❶ 汕頭經濟特區的歷史沿革

汕頭於1860年正式開埠,是中國沿海最早對外開放的港口城市之一,人稱「百載商埠」,經濟外向,曾有美、英、法、德、日、俄、荷、比等8個國家在汕頭設領事館。1981年經國務院批准,在市區龍湖片區試辦經濟特區。1983 年12月22日實行市管縣體制,撤銷汕頭地區,原地區所屬8縣1市並入汕頭市。1984 年11月經國務院批准,汕頭經濟特區的區域面積擴大為52.6平方公里,分龍湖和廣澳兩片區。1991年4月國務院批准汕頭經濟特區的區域擴大到整個汕頭市區,面積234平方公里,並確定於是年11月正式實施;同年11月,潮汕行政區域調整,潮州、揭陽分設地級市 。
2003年,經國務院批准,汕頭行政區劃作出重大調整,潮陽、澄海撤市建區,原市區5個區調整合並為3個區,其中河浦、達濠兩個區合並為濠江區;昇平、金園兩區合並為金平區;龍湖區保留,將原屬澄海市的外砂鎮、新溪鎮劃歸龍湖區;澄海市撤市設區;潮陽市撤市分設潮陽、潮南兩個區。調整後,市區面積從原來的310平方公里擴大到1956平方公里,市區人口從原來的120萬增加到487.5萬。經國務院批復,2011年5月1日汕頭經濟特區范圍擴大到汕頭全市 ,即2003年來汕頭行政區劃范圍,含龍湖區、金平區、濠江區、潮陽區、潮南區、澄海區、南澳縣「六區一縣」。2014年9月,國務院正式批復同意在汕頭經濟特區設立華僑經濟文化合作試驗區。

❷ 中國五個經濟特區成立時間

海南經濟特區1988年4月13日、深圳經濟特區1980年8月、珠海經濟特區1980年8月、汕頭經濟特區1980年8月、廈門經濟特區1980年10月。

1、深圳經濟特區

深圳經濟特區於1980年8月正式成立,是中國最早實行對外開放的四個經濟特區之一。深圳位於廣東省的東南部沿海,東起大鵬灣邊的梅沙,西至深圳灣畔的蛇口工業區,總面積327.5平方公里,2010年延伸到全市,2011年延伸至深汕特別合作區。

2、珠海經濟特區

珠海經濟特區是中國最早實行對外開放政策的四個經濟特區之一,位於廣東省珠江口的西南部,東與香港隔海相望,南與澳門相連。珠海於1953年建縣,1979年建市,1980年8月設立經濟特區,享有全國人大賦予的地方立法權。

3、汕頭經濟特區

汕頭位於廣東省東部沿海潮汕平原上,是中國七大經濟特區之一,全國著名僑鄉,華南重要港口城市,也是潮汕地區政治、經濟的中心,為粵東和閩西南出海的門戶。歷來是粵東、閩西南、贛南地區的主要交通樞紐、也是粵東中心城市、廣東省域副中心城市、進出口岸和商品集散地。

4、廈門經濟特區

廈門經濟特區於1980年10月批准設立,面積2.5平方公里。1984年2月,鄧小平同志視察廈門後,廈門特區范圍擴大到全島,面積131平方公里。

5、海南經濟特區

海南經濟特區,是中國七個(海南、深圳、廈門、珠海、汕頭、喀什、霍爾果斯)經濟特區中面積最大的經濟特區和唯一的省級經濟特區。海南經濟特區的范圍為海南本島。

2018年10月16日,《中國(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正式對外發布,海南經濟特區三十而立之年,再擔改革開放新使命。

❸ 中國的六大經濟特區成立的具體時間:要求具體到年月日,謝謝啦

1980年,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批准深圳、珠海、汕頭和廈門設立經濟特區。
1980年10月,國務院批准在湖裡2.5平方公里范圍內設立廈門經濟特區,湖裡成為廈門經濟特區的發祥地。
1981年10月15日,隨著破土動工的一聲炮響,廈門經濟特區在湖裡拉開了建設的序幕。
1985年,國務院批准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閩南三角洲為沿海經濟開放區。中央1985年85號文件說,「廈門特區擴大到全島,實行自由港的某些政策,是為了發展東南經濟,加強對台工作,和平統一祖國大業作出的重要部署。」
1988年,海南省被批准為經濟特區。
1990年,中央決定開放開發浦東。
1992年,又進一步擴大到沿江岳陽等五個城市。確定了上海、天津、北海、湛江、廣州、福州、寧波、南通、連雲港、青島、威海、煙台、大連、秦皇島等14個城市為沿海開放城市開辟了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閩南三角地區、遼東半島、山東半島、環渤海地區等沿海經濟開放區。 中國的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和沿海經濟開放區大都位於沿海地區。 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和沿海經濟開放區實行特殊的優惠政策,作為對外開放的窗口,吸引外資,發展外向型經濟,推動中國沿海地區和內陸地區的發展
拓展資料
一、簡介
從特徵上講,經濟特區是我國採取特殊政策和靈活措施吸引外部資金、特別是外國資金進行開發建設的特殊經濟區域;從功能上講,經濟特區是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窗口、排頭兵和試驗場。這既是對經濟特區特殊政策、特殊體制、特殊發展道路的概括和總結,也是對經濟特區承擔的歷史使命和實際作用的概括和總結。
經濟特區的目的和作用可以概括為:
(1)擴大本國的對外貿易;
(2)引進更多的國外資金、技術和管理經驗;
(3)增加就業機會,擴大社會就業;
(4)加快特定地區經濟發展與經濟開發的速度,形成新的產業結構和社會經濟結構,對全國(地區)經濟發展形成吸納和輻射作用(5)獲得更多的土地出售、出讓和出租收益。

❹ 中國對外開放的時間,還有深圳是什麼時候設立為經濟特區的謝謝。

1980年8月26日 這是中國第一次開放
第二次是90年代初,浦東開發區代表
第三次不算是開放,算是接軌吧,好多國企股份改制,面對挑戰,典型的是東三省,還有廣西,這幾個省都是因為天時地利人和的眾多原因,在前兩次都沒跟上的,所以國家特別照顧,如廣西東盟博覽會,空降中央特派員到東北

❺ 汕頭為什麼會成為經濟特區

一是僑鄉僑力豐富。汕頭是全國著名僑鄉,在海外的華僑、華人和港澳台同胞335萬人,遍布世界40多個國家和地區。潮汕人一向吃苦耐勞、積極進取、敢闖敢幹,在潮汕人中特別是在海外,涌現出一大批商界巨子和社會精英,在海內外影響巨大。

僑資僑力僑智是一筆極大的財富,也是招商引資最重要的資源,汕頭改革開放後直接吸收的外資中,80%以上是僑資。

二是民營經濟比較發達。汕頭民營經濟起步比較早,發展比較好。改革開放初期,汕頭特區就率先提出「四放」(放開視野,放寬政策,放膽試驗,放手大幹)方針,實行「三個一齊上」(一二三產業一齊上,大中小企業一齊上,集體經濟、橫向聯合經濟、個體和私營經濟一齊上),放手發展民營經濟。

我市民營投資佔全市投資的六成以上,民營企業戶數佔全市企業總數的九成以上,規模以上民營工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六成左右,企業上市步伐加快,自主創新能力不斷增強。

三是區位條件比較好。汕頭臨近西太平洋國際黃金航道,市區距香港187海里,距台灣高雄180海里。歷來是粵東、贛東南、閩西南的產品集散地,也是內地面向海外的重要通道。

廈深鐵路正在修建,汕頭機場有望實現對外開放,港口建設步伐加快,隨著交通基礎設施的根本性改善,區位優勢將不斷增強。同時,汕頭是廣東省距離台灣最近的城市,南澳島港距離台灣澎湖馬公港僅102海里,兩地人緣相親,文緣相通,商緣相聯,加強汕台商貿合作潛力巨大。

四是積累了一定的發展條件。經過改革開放三十年來的發展,汕頭經濟綜合實力不斷增強,為經濟社會加快發展提供了較為堅實的物質支撐。而且,當前經濟發展保持上升勢頭,2002年至2007年地區生產總值分別增長5.7%、8.8%、11.1%、11.3%、11.6%和13%,2007年生產總值增速為近十年來最快,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增速為1993年以來最快。

同時,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陸續建成了深汕高速、汕汾高速、廣梅汕鐵路等一批交通基礎設施,形成以海港、空港為中心,高等級公路和鐵路為骨乾的海陸空現代化立體交通網路。科技、教育、人才、信息、商貿等基礎較好,城市的集聚輻射能力較強。

(5)汕頭經濟特區什麼時候開放擴展閱讀:

30多年前的汕頭,由於種種原因,經濟並不發達,甚至落後於同一類型的兄弟城市。時任廣東省委書記的吳南生到汕頭考察後認為,汕頭是著名僑鄉,汕頭地區有優先發展經濟的有利條件,能否仿效國外和周邊地區的一些做法一辦出口加工區,以此來發展汕頭的經濟。他的想法立即與當時地委的負責同志取得共識,也得到廣東省委常委們的贊同。

中共汕頭地委按照中央和廣東省關於在汕頭試辦出口特區的指示,於1980年初便開始了試辦經濟特區的一系列籌備工作,並決定在汕頭市區東部龍湖村西北側設立汕頭經濟特區,面積1.6平方公里。8月,廣東省經濟特區管理委員會在汕頭市設立辦事處,負責汕頭經濟特區的籌備工作。

1981年11月, 辦事處正式改名為汕頭經濟特區管理委員會,主任由中共汕頭地委常委、汕頭市委副書記劉鋒兼任。汕頭經濟特區以龍湖村西北側1.6平方公里的沙丘地帶作為特區的起步區域,並以它明顯的區位優勢和僑鄉優勢,成為中國的第一批經濟特區之一。

在這一時期,中央和省給汕頭經濟特區的主要任務是辦工業出口加工區。1.6平方公里的汕頭經濟特區我們稱之為「小特區」,那是改革開放初期汕頭對外開放的窗口和試驗田,其建設方針得到中央領導同志的肯定。

1984年初,隨著黨中央關於進一步實行對外開放的重大戰略決策的出台,開放城市多起來, 「小特區」的缺陷逐步顯露。1984年11月,國務院正式批准汕頭經濟特區的區域范圍作適當調整。調整後的汕頭經濟特區區域面積52.6平方公里。

區域面積的擴大,標志著汕頭經濟特區從1.6平方公里的工業加工模式中解放出來。從此,汕頭經濟特區開始朝著建立以工業為主、工貿結合的綜合性外向型經濟方向發展,也即由初創階段進入發展階段。

至20世紀80年代未,52.6平方公里的特區區域還是不適應高速發展的特區經濟建設的需要,尤其是汕頭市區「一城二制」的問題,明顯束縛著汕頭進一步改革開放和經濟的發展。1991年4月,國務院批准汕頭經濟特區區域從1991年11月1日起擴大到整個市區,總面積達234平方公里。

這從根本上理順了特區的管理體制,實行以特區管理與區域行政管理體制合一的模式,有利於逐步建立起與特區經濟運行相適應的行政管理體制,也更有利於汕頭市委、市政府集中財力和物力進行特區的經濟建設。

❻ 汕頭市成立時間是什麼

朋友你好.

汕頭於1861年開埠,是近代中國最早對外開放的港口城市之一.

然後~~1949年10月24日,中國人民解放軍閩粵贛邊縱隊第二、第四支隊挺進汕頭市區,汕頭全境解放.

而汕頭成為經濟特區是在1981年11月.

希望能夠幫到你.

❼ 中國5個經濟特區的成立時間分別再什麼時候

海南經濟特區1988年4月13日、深圳經濟特區1980年8月、珠海經濟特區1980年8月、汕頭經濟特區1980年8月、廈門經濟特區1980年10月。

1、深圳經濟特區

深圳經濟特區於1980年8月正式成立,是中國最早實行對外開放的四個經濟特區之一。深圳位於廣東省的東南部沿海,東起大鵬灣邊的梅沙,西至深圳灣畔的蛇口工業區,總面積327.5平方公里,2010年延伸到全市,2011年延伸至深汕特別合作區。

2、珠海經濟特區

珠海經濟特區是中國最早實行對外開放政策的四個經濟特區之一,位於廣東省珠江口的西南部,東與香港隔海相望,南與澳門相連。珠海於1953年建縣,1979年建市,1980年8月設立經濟特區,享有全國人大賦予的地方立法權。

3、汕頭經濟特區

汕頭位於廣東省東部沿海潮汕平原上,是中國七大經濟特區之一,全國著名僑鄉,華南重要港口城市,也是潮汕地區政治、經濟的中心,為粵東和閩西南出海的門戶。歷來是粵東、閩西南、贛南地區的主要交通樞紐、也是粵東中心城市、廣東省域副中心城市、進出口岸和商品集散地。

4、廈門經濟特區

廈門經濟特區於1980年10月批准設立,面積2.5平方公里。1984年2月,鄧小平同志視察廈門後,廈門特區范圍擴大到全島,面積131平方公里。

5、海南經濟特區

海南經濟特區,是中國七個(海南、深圳、廈門、珠海、汕頭、喀什、霍爾果斯)經濟特區中面積最大的經濟特區和唯一的省級經濟特區。海南經濟特區的范圍為海南本島。

2018年10月16日,《中國(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正式對外發布,海南經濟特區三十而立之年,再擔改革開放新使命。

❽ 汕頭開辟為經濟特區是1980年還是1981年

1981年

❾ 我國對外開放始於哪一年最早的經濟特區有哪幾個

改革開放"始於1978年。

我國最早建立的四個經濟特區有4個,分別是深圳,珠海,汕頭,廈門,海南。

實行原因

1、實行對外開放是總結國內外歷史經驗的必然結果 。

2、實行對外開放是社會化大生產和經濟生活國際化的客觀要求 。

3、實行對外開放也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內在要求 。

4、實行對外開放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必然條件。

5、無論什麼國家,要發展壯大,都必須把自己融入世界發展的大潮中去,閉關自守只能導致落後。

6、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實行對外開放,符合當今時代特徵和世界經濟技術發展規律,是加快我國現代化建設的必然選擇。

(9)汕頭經濟特區什麼時候開放擴展閱讀

對外開放的意義

經濟特區的創建,是我國對外開放的重大舉措,對吸收外資、引進技術、發展生產、推進經濟體制改革起到了重大的作用,有力的推動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對外開放的過程

1979年7月,黨中央、國務院根據廣東、福建兩省靠近港澳,僑胞眾多,資源豐富,便於吸引外資等有利條件,決定對兩省的對外經濟活動實行特殊政策和靈活措施,給地方以更多的自主權,使之發揮優越條件,抓緊當時有利的國際形勢,先走一步,把經濟盡快搞上去。

1980年5月,中央確定在深圳市、珠海市、汕頭市、廈門市各劃出一定范圍的區域,試辦經濟特區。1983年4月,黨中央、國務院批轉了《加快海南島開發建設問題討論紀要》,決定對海南島也實行經濟特區的優惠政策。

1988年4月的七屆人大一次會議正式通過了建立海南省和海南經濟特區兩項決定,海南島成為我國最大的經濟特區。創辦經濟特區邁出了我國對外開放的第一步。鄧小平評價經濟特區「是個窗口,是技術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識的窗口,也是對外政策的窗口。」

實行對外開放是打破封閉狀態的革命性行為,必須有敢闖敢試、敢為人先的精神。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決定實行改革開放政策後,全國各地積極行動,探索適合本地發展的路子。

在國家政策允許先行先試的情況下,四個特區發揮「拓荒牛」精神,敢於第一個「吃螃蟹」,創造出許多「中國第一」。

❿ 1979年7月,黨中央決定建立哪四個經濟特區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對外開放的決策後,中央決定把突破口選在靠近香港、澳門、台灣地區的廣東和福建兩省,建立深圳、珠海、汕頭和廈門四個經濟特區。

1979年7月,中共中央和國務院決定對廣東、福建對外經濟活動實行特殊政策和優惠措施。1980年5月,又決定在廣東的深圳、珠海、汕頭和福建的廈門各劃出一塊區域,試辦經濟特區(開始叫出口特區)。

(10)汕頭經濟特區什麼時候開放擴展閱讀:

經濟特區實行的特殊經濟政策和管理體制有如下幾方面:

一是建設資金以引進外資為主,所有制結構為多種形式共存,產業結構以工業為主,產品以出口外銷為主。

二是特區的經濟活動,在國家宏觀指導下以市場調節為主。

三是管理體制有更大的自主權,在投資項目審批、外貿、企業經營等方面都給予優惠待遇。

四是對來特區投資的外商,在稅收、土地使用、出入境等方面實行優惠政策和靈活措施。

閱讀全文

與汕頭經濟特區什麼時候開放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怎麼委婉的誇別人是美女 瀏覽:532
圈裡的愛情是什麼 瀏覽:284
紅色故事指的是什麼呢 瀏覽:186
如何預防頭號健康殺手 瀏覽:870
事業編考過後多久上班 瀏覽:165
美女熱舞軟體視頻有哪些 瀏覽:285
97年農歷八月初八出生婚姻如何 瀏覽:561
有哪些事業心強的女性人物 瀏覽:552
油罐和鐵罐之間發生了什麼故事 瀏覽:555
九九年女兒婚姻怎麼樣 瀏覽:968
vivo安卓手機如何快速打開健康碼 瀏覽:852
縣科局級事業單位有哪些 瀏覽:627
二戰中反應愛情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922
追隨故事用英語怎麼寫 瀏覽:333
阿信的故事養女最後怎麼樣了 瀏覽:403
堅定愛情的誓言怎麼寫 瀏覽:340
事業編體檢表怎麼填寫 瀏覽:884
玉子愛情故事講什麼意義 瀏覽:790
胡歌婚姻觀怎麼樣 瀏覽:102
鄉村愛情最早的趙四是哪裡人 瀏覽: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