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談談現在國際市場上如何提高中國茶葉的經濟競爭力
中國茶葉的國際競爭力不強,主要是勞動力價格方面沒有優勢。要想提高競爭力,第一是需要提高茶葉品質,第二是必須降低價格。這兩點,都很難。
B. 日照政府對日照綠茶的發展做出的措施
品質提升聞名四方 產業發展實現雙贏 近年來,日照綠茶產業生機勃勃,發展迅速。在地方政府的正確引導下,在質監部門的技術支持下,在廣大茶農的辛勤努力下,茶園面積不斷擴大,茶葉質量不斷提升,知名度日益提高,產銷量逐年增加,地方財政和茶農的收入穩步增長。通過走標准化公害綠茶的發展路子,通過政府與茶農建立合作社的發展模式,日照綠茶產業走上了快速發展的高速路,品質提升聞名四方,產業發展實現雙贏。
一、加大科研力度,提升茶葉品質
與南方一些地區相比,日照晝夜溫差大,四季氣候變化較大,但與北方其他地區相比,日照的海洋性氣候又具有種植茶葉的得天獨厚的條件。為保證日照綠茶的優良品質,有關部門多次到外地考察,選擇適合日照種植的優良茶種,茶葉質監部門更是加大科研力度,大力加強實驗室建設,深入研究各茶樹品種在日照地區種植後的變化。
2008年2月份山東省茶葉質量監督檢驗站取得了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頒發的認可證書。這標志著該站在組織結構、質量管理體系、設備、環境設施、人員能力水平以及檢驗技術方面達到了一個新的、更高的水平;也標志著該站在實驗室建設方面邁上了一個新台階。
2008年8月26日,由山東省茶葉質量監督檢驗站和日照市茶葉科學研究所共同承擔的《日照茶區與南方茶區不同茶樹品種生育特性和茶葉品質對比調查研究》課題順利通過國家鑒定。課題組對日照茶區栽培的黃山群體、鳩坑、福鼎大白、龍井43等主要茶樹品種進行了調查研究,分析這些品種在日照茶區生態環境條件下產生的性狀差異、內在營養成分的變化以及品種的馴化而產生的性狀變異,篩選出適合日照茶區生長的茶樹品種;通過機制名優茶加工試驗,總結出適合日照茶區機制名優綠茶的加工工藝,充分展現了日照綠茶的品質特徵。調查研究發現,同一品種茶樹生物學特性在日照茶區發生了變化,如春茶萌發期比原產地晚30多天,葉形變小,葉片增厚,柵欄組織明顯增加。通過該項目的研究,發現日照綠茶比原產地綠茶氨基酸含量有所提高,茶多酚含量降低,酚氨比有明顯的降低。以福鼎大白為例,5月1-5日的日照茶區一芽一葉樣品採集分析數據顯示,氨基酸含量比原產地增加81.1%,茶多酚含量減少16.6%,酚氨比減少39.6%。因此,該項目可以通過檢測氨基酸、茶多酚的含量,作為鑒別日照綠茶的依據,為保護和促進日照綠茶產業發展提供技術支持。最終專家們給出了「選題正確,立項及時,技術路線科學合理,資料齊全,數據可靠,圓滿完成了項目下達的任務」,「該項目填補了國內空白,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的鑒定意見
同時,採取標准化管理,「統一施肥、統一防治、統一採摘、統一建檔」的「四統一」管理,加大從選種到採摘的全程標准控制。經過不懈努力,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認證、綠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山東名牌產品、中國馳名商標、山東著名商標等榮譽紛至沓來,全市茶葉質量有了很大提高,知名度大幅提升,茶葉產品暢銷上海、北京等國內市場。
二、加大保護力度,打響日照品牌
為進一步擴大日照綠茶的影響力,加大對日照綠茶的保護力度,省質監局發布了《日照綠茶》地方標准,由市質監局和市農業局聯合發布了《日照綠茶 投產茶園無公害生產技術規程》、《幼齡茶園無公害生產技術規程》和《有機茶園生產技術規程》,完善了示範區建設所需的技術標准、工作標准、管理標准和操作標准體系。根據日照市政府35號令《日照綠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管理辦法》,山東省茶葉質量監督檢驗站根據全市茶葉質量狀況,及時向市政府寫出了《日照綠茶產業分析》、《日照綠茶整頓方案》等材料,幫助日照市的雪青、旭光、浮來青、碧波、聖谷山、莒國翠6家茶葉加工企業率先被國家質檢總局核准使用日照綠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專用標志。為促進日照綠茶產業的健康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目前,還有14家綠茶生產企業正在申請日照綠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專用標志。
三、加大發展力度,提高經濟效益
在地方政府的大力扶持下,日照綠茶大力實施標准化戰略,立足實際、科學決策,圍繞建設綠色無公害基地和優質加工區域,拿出專門資金用於示範區茶園建設和加工企業的優化改造,發展規模化、標准化、生態型茶園,對企業進行優化改造,改善茶葉加工環境。地方政府與茶農建立了合作社,由政府提供檢測設備和技術人員,幫助茶農科學種茶。不斷建立完善「企業+標准+基地+農戶」、「村集體+標准+服務+農戶」、「企業+標准+基地」、「茶葉專業合作社」等有效組織形式,將農戶分散經營聯結起來,形成利益共同體,使用統一的標准組織生產,切實解決分戶生產標准不一致或不按標准組織生產的問題,建設並擴大茶葉標准化生產基地。同時,擴大示範區效果,將茶葉標准化生產的有效經驗轉化到其他農業產業,全面提高農業生產的標准化水平。
在多方共同努力下,日照綠茶走科學發展的路子,科學種植,科學管理,科學加工,效益逐年提升,地方財政收入和茶農收入穩步增長實現雙贏。以嵐山區為例,無公害示範茶園面積從最初的承擔企業自有茶園1000畝,擴增到22663畝,示範農戶從開始的5個村701戶增加到9830戶,輻射農戶40000多戶,從事茶葉生產的農戶達20萬人。該區茶葉產量從最初的3596噸增加到6064噸,總產值達到44611萬元,畝產值達到4979元。年均茶葉產量達到5862噸,年均產值達到38115萬元。
用合作共贏的模式,走科學發展的道路,日照綠茶正以更高的質量、更快的步伐持續發展,開創綠茶產業發展的新天地。
C. 茶企業如何更好的發展
原標題:茶葉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連鎖經營成茶企重要選擇
隨著我國經濟的崛起和對外輸出的不斷推進,代表著中國文化和傳統的產品也必然崛起。2012年莫言代表中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這本身就是國家文化產品繁榮的標志和體現。隨著中國經濟的由大轉強,承載著中國文明、中國文化的商品也必將出現,而茶葉則具備這樣的精髓內涵和文明特質。
在國內市場上,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也更加關注文化品位和產品特色。高出普通手機價格一倍的蘋果手機的熱賣、《舌尖上的中國》等節目的熱寶,都體現了國人文化消費、個性消費的潛力。未來隨著文化環境的成熟和多元化,茶葉這種傳統的、具有精神內涵的載體將越來越被國人所接受。
茶葉國內市場前景預測
如今的茶葉早已走出了單純農作物的范疇,已經形成一個橫貫一、二、三產業的龐大產業鏈,市場前景向更加廣闊的方向發展。茶葉景區旅遊、茶文化交流以及各種以茶為主題的博覽會、文化節等,都將成為未來茶業發展的新亮點,從而帶動茶葉市場的消費。另外,茶葉將是中國與世界進一步增進理解、加強交流的文化橋梁之一,特別是2010年世博會之後,中國的茶文化和茶禮儀必將得到廣泛傳播。
在國內茶葉市場,除直接消費茶葉外,通過對茶葉有效物質的提取,包括茶色素、茶多酚等在內的茶葉提取物正廣泛地被運用:在日化領域,以茶為主題的牙膏、香皂、香波等產品深受消費者喜愛;在醫葯領域,由茶多酚製成的葯品和保健品開始得到人們的認可;而在食品領域,茶油、茶粉、茶糕點、茶糖果、茶餐等已經成為一種消費時尚。隨著科技手段的提升,茶葉消費市場將進入更為廣泛的領域,茶的魅力還將得到更為充分的展示。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茶葉行業產銷需求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測算,2017年,我國茶葉產量將達到258萬噸,預計到2022年,我國茶葉產量將達到334萬噸;對應的國內市場銷售方面,2017年我國茶葉內銷量預計將達到199萬噸,預計到2022年,我國茶葉內銷量將達到288萬噸。
茶葉出口市場前景預測
隨著多年以來的不懈努力,我國茶產業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茶葉行業國際影響力顯著增強,部分茶葉出口企業在資本投入、設備更新改造、質量監控、清潔化生產、現代化管理等方面都取得了長足進步,居於世界領先水平。
同時,隨著茶健康與茶文化在國際消費者心中紮根漸深,消費群體基本形成,茶消費正處在上升期。中國茶葉的出口輻射地區廣,雖然因茶葉傳統的出口市場設置諸多貿易壁壘,導致我國在當地茶葉市場出口下滑,但隨著我國茶葉技術提升及新興市場出口量上升,市場需求更會穩步增加,我國茶葉出口在國際市場上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的測算,預計到2022年,我國茶葉出口量將達到84.94萬噸,成為世界上茶葉出口量最大的國家。
茶葉行業市場發展趨勢
在當前茶市場當中,在茶文化熱、有機茶熱、保健茶熱、名優茶興起等多種因素下,茶葉的傳統區域性消費習慣正在走向分解,取而代之的是更為現代的、多元化的茶葉消費趨勢。在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升,生活品味不斷提升,對茶文化的品嘗也是情有獨鍾。自2009年以來,中國一家草本生物科技企業,用奇花異草打造了保健茶的名氣,和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以8000萬的投資,從天然植物提取草本精髓,經過不斷試驗,於2010年底研製出了對人體降壓、降糖、解酒、減肥等有治本效果的保健茶。這也表明,中國茶葉種植加工業正面臨著從傳統走向現代,從粗放型走向集約型的發展歷程。
當前的茶葉市場進入門檻越來越高,迫使茶產業原有的散小品牌難以生存,加速了茶葉市場品牌化整合的步伐。另一方面,近兩年國際經濟環境不景氣,國內股市低迷,投資資金流入茶葉市場,使茶葉企業獲得了吸納資金擴大品牌影響的更多機會。此外,大型品牌的迅速擴張也提高了中小茶企的危機意識。無論是專業化還是規模化,都成為了中小茶企經營中難以迴避的壓力。除此之外,撲面而來的各地茶城,使得中小品牌的直營店布點難以追趕上大型品牌。
因此,茶葉店連鎖經營成為了中小茶企拓展品牌的重要選擇,從市場發展趨勢來看,未來幾年仍將保持茶葉店連鎖經營模式。
D. 想要種茶葉發家致富,最重要的因素是什麼
對於廣大茶農來說,種植茶樹最根本目的是獲得經濟收益,脫貧致富,改善家庭生活狀況。因此,在種植過程中,茶農最關心的是茶葉產量和品質,因為它們決定了茶葉的銷售價格和茶農的收入。要想獲得更多的收益,就必須不斷的提高茶葉產量品質,這樣才能延長經濟效益的生命周期,實現茶樹的可持續發展。
所以,今天止茶君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影響茶葉產量和品質的幾個重要因素,並在此基礎上,通過合理運用科學管理措施,來實現茶葉高產優質。
2.品質變化特徵
茶葉的品質主要受到氨基酸含量、多酚類物質和水浸出物以及芳香物質等影響。而這些不僅跟種植有關,跟茶葉的加工工藝也有著很大的關聯。總體而言,茶葉的品質變化特徵和產量變化特徵大體相似,都是一個由低到高再降低的過程。在茶葉成年期頭10~15年內,茶樹生理機能最旺盛,新陳代謝能力最強,其所積累的內含物質最多,所以品質比較高。等到茶樹生長20年之後,細胞衰老,同化和代謝能力降低,品質也會隨之緩慢下降。
E. 你覺得茶葉行業的發展前景如何
茶葉銷售總量平穩增長
近年來,中國茶產業主動融入與服務構建新經濟格局,通過持續創新保持了穩定發展,在傳統產品與業態持續發力的同時,新茶飲、新袋泡、花草茶、混搭風味茶等新賽道崛起,線上線下消費繁榮,茶葉總產量、總產值,內銷量、內銷額,出口量、出口額等多項經濟指標實現歷史性突破
2014年以來,我國茶葉消費呈現持續增長的發展態勢,據統計,2021年,全國茶葉消費量為230.19萬噸,較2014年的150.25萬噸增長近80萬噸。
—— 以上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茶葉行業深度調研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F. 開茶葉店,如何提高的銷售業績
對於投資人來說,開一家茶葉店,在現如今的投資市場上還是享有銷售的發展潛力,由於茶葉早已經變成人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飲品,因此開茶葉店對於投資人來說,便是一個較為好的經營項目,而投資人的事情便是去提高開茶葉店的銷售業績。
開茶葉店想要有好的銷售業績,就要讓管理人員是站在顧客的立場去考慮問題,開茶葉店的目的是要為投資人產生經濟效益,但是同時還要考慮顧客的利益,要是管理人員只想著個人利益,而不顧顧客的利益,那麼如此的茶葉店是不可以有長期的發展前景。
要想提高開茶葉店銷售的利潤,便是需要的將開茶葉店的導購員的工作能力進行一個提高,如此在茶葉的行業中,就能夠有效得提高茶葉店的銷售量。
導購員代表著茶葉店的形象,唯有高素質的專業型導購員才可以提高銷售量。茶葉店在日常銷售的時候要尋覓茶葉的賣點。導購員何不通過一些方法影響顧客的期望,讓茶葉更為享有吸引力,並讓顧客更享有采辦力,以影響其選購的慾望。當然,作為茶葉店的導購員必要的時候還是要對茶葉有務必的了解,唯有自個先了解了,才可以更好的說服消費。
開茶葉店的銷售利潤是十分的大,因此才會吸引諸多的投資人看好茶葉加盟項目,開茶葉店就需要管理人員將銷售的利潤作為開茶葉店的基本,這樣在茶葉的行業,開茶葉店便是可以的在行業中盈利。
以上幾條建議供眾多茶葉店管理人員參照,最後要說的便是,在提升茶葉店管理的同時,務必要提升自身管理,如此才可以運籌帷幄,決勝千里。
G. 茶葉經濟
我國正進入一個新經濟時代。所謂新經濟時代,就是以互連網為基礎。以資本為核心,以不斷創新為特點的社會經濟發展形態,其實質就是信息化和全球化,通過高科技創新帶動其他領域的創新。茶葉作為一項傳統的農業生產,在新經濟時代也必然受到影響,茶葉的栽培、種植、生產加工、包裝、銷售,在高科技的帶動下,都可以大幅度提升效率,從而帶來經濟效益。而茶文化所具有的歷史性、時代性及合理因素,在現代文化進步社會中已經和正在發揮自身的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