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中哈經濟交往在哪裡

中哈經濟交往在哪裡

發布時間:2022-07-27 20:34:01

A. 哈薩克和中國關系如何

哈薩克和中國關系友好。

1、1992年1月3日,外經貿部部長李嵐清、外交部副部長田曾佩率中國政府代表團訪問哈薩克,雙方簽署了兩國建交公報。兩國關系良好,高層互訪頻繁。

2、在對外關系方面,哈薩克主張鞏固和發展同俄羅斯、中亞鄰國和中國等國家的睦鄰友好關系。進口對象國前三位分別是俄羅斯(38.4%)、中國(16.8%)和烏克蘭(6.6%)。

(1)中哈經濟交往在哪裡擴展閱讀:

1、應哈薩克共和國總統納扎爾巴耶夫的邀請,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胡錦濤2005年7月3日至4日對哈薩克共和國進行了國事訪問。

2、中哈雙方一致認為,經濟、貿易、能源、交通、金融等領域的合作是雙邊關系的重要發展方向,雙方將為進一步深化和發展上述合作創造一切有利條件。

3、中哈雙方積極支持兩國企業在對方國家境內,特別是在邊境地區開設企業,相互投資,開展生產和經濟貿易活動。

4、中哈雙方將促進兩國文化部門、創作團體的直接交往,推動兩國舉辦更多的文化交流活動以及演員、文藝工作者巡迴演出。

B. 一帶一路在新疆得路線圖,新疆那些城市位於一帶一路上

烏魯木齊,吐魯番,庫爾勒,阿克蘇,巴楚,喀什,阿圖什以及和田位於「一帶一路」上。一帶一路包括「絲綢之路」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新疆的這些城市主要在「絲綢之路」經濟帶上。

具體發展:烏魯木齊亞歐經貿合作試驗區建設;發展邊境貿易,加快喀什、霍爾果斯經濟開發區,中哈霍爾果斯邊境經濟合作中心,阿拉山口、喀什綜合保稅區建設;推動跨境人民幣結算業務,擴大外匯交易幣種和交易量。

(2)中哈經濟交往在哪裡擴展閱讀:

新疆2020年絲綢之路的發展目標

一方面,以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為契機,深化西部地區對外經濟開放水平,推動西部自貿區建設,促進中國全面向西開放,打開中國西大門。同時,抓住東部地區產業升級和產業轉移的戰略機會,通過工業園區建設,以點帶面,加快東部地區產業向新疆轉移,加速新疆地區產業集聚。

從專注東部發展到推動西部開放的轉變,新疆迎來了從「後排」變「前沿」的根本轉變。這也表明,未來很長時間,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將是經濟發展的重點發展方向,對居於前沿和核心的新疆來說,也是2020年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最強有力的保證。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一帶一路」路線圖發布:新疆經濟發展迎來重大機遇

C. 唐朝時中國政治經濟文化交往的中心是啥

唐朝的長安,就是今天的西安。唐朝的長安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一座城市,也是世界歷史上第一個達到百萬人口的大都市。它東西長9721米,南北寬8651米,全城周長36.7 公里,面積約84平方公里,比明清時期的北京城大1.4倍,是古代羅馬城的7倍。長安城內共有三個建築群:位於北部正中的是宮城,為皇帝和皇族所居;宮城南面是皇城,面積比宮城略大,是中央政府機構所在地;宮城和皇城之外是外郭城,為居民區和商業區。有來自中亞、南亞、東南亞及高麗、百濟、新羅、日本等各國各地區的商人,其中尤以中亞與波斯(今伊朗)、大食(今阿拉伯)的「胡商」最多,他們多僑居於西市或西市附近一些坊里。這些外國的客商以帶來的香料、葯物賣給中國官僚,再從中國買回珠寶、絲織品和瓷器等。因此,西市中有許多外國商人開設的店鋪,如波斯邸、珠寶店、貨棧、酒肆等。其中許多西域姑娘為之歌舞侍酒的胡姬酒肆,則時有少年光顧。成為當時經濟、文化、和對外交往的中心。

D. 目前中哈兩國的經貿交往,一半以上是中國那個地區和哈薩克之間進行

一半以上是新疆地區和哈薩克之間進行,地緣優勢

E. 中國和哈薩克關系如何

哈薩克同中國的關系:1992年1月3日,外經貿部部長李嵐清、外交部副部長田曾佩率中國政府代表團訪問哈薩克,雙方簽署了兩國建交公報。兩國關系良好,高層互訪頻繁。

據中國海關統計,2012年中哈雙邊貿易額為256.8億美元,同比增長2.9%。其中,中方向哈方出口總額為110億美元,同比增長15%;進口總額為146.8億美元,同比下降4.7%。

(5)中哈經濟交往在哪裡擴展閱讀

俄是哈外交的首要方向。2012年,哈俄戰略夥伴關系穩步發展。兩國領導人繼續保持高頻率的會晤和對話,在對外政策上保持高度的協調一致。3月,哈總統納扎爾巴耶夫赴俄出席歐亞經濟共同體國家間委員會和歐亞經濟最高委員會會議。

5月,納訪俄並出席集體安全條約組織紀念大會和獨聯體國家元首委員會非正式會議等活動。5月,俄總理梅德韋傑夫訪哈。11月,哈總理阿赫梅托夫對俄進行工作訪問。12月,納扎爾巴耶夫總統訪俄並出席歐亞經濟最高委員會會議、集體安全條約組織委員會會議、歐亞經濟共同體峰會,期間與俄總統普京會見。

2012年1月1日,俄、白、哈三國統一經濟空間啟動,在一體化和雙邊關系框架下,兩國經濟、能源聯系進一步加強,在油氣資源開發、外運,原子能及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的合作不斷深化。

F. 中國與周邊地區及國家的經濟合作方式有哪些其目的和意義在哪裡

中國努力推動多邊經貿關系發展和區域經濟合作,積極參與制定和實施國際經貿規則,與各國共同解決合作中出現的分歧和問題,促進世界經濟平衡有序發展。

中國是多邊貿易體制的積極擁護者和參與者。自2001年12月正式加人世界貿易組織以來,中國嚴格信守承諾,為開展國際經濟技術合作創造更加良好的條件。中國清理並修訂了約3000部法律、法規和部門規章.涉外經濟法律體系不斷完善,貿易政策的透明度不斷增強。中國依照承諾逐步降低關稅,2005年平均關稅水平已降到9.9%,並取消了大多數非關稅措施。在銀行、保險、證券、分銷等服務貿易領域加快了開放步伐,在世界貿易組織分類的160多個服務貿易的部門中,中國已經開放了100多個,佔62.5%,已接近發達國家水平。中國積極推動新一輪多邊貿易談判,全面參加了各項議題的談判,在農業、非農產品市場准人、服務貿易等談判中,開展一系列多雙邊磋商,為推動發展中成員與發達成員相互溝通、減少分歧,發揮了建設性作用。中國和世界貿易組織其他成員一道,為推動談判取得實質性進展、盡早達成共識作出了重要貢獻。

中國參與區域經濟合作不斷深化。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建設進程正在加快,繼實施「早期收獲」農產品零關稅措施之後,已經於2004年11月正式簽署了《貨物貿易協議》和《爭端解決機制協議》,2005年7月,自由貿易區減稅進程全面啟動,為實現自由貿易區建設目標奠定了基礎。目前,上海合作組織建設進人全面務實合作階段,貿易投資便利化進程全面啟動。中國還相繼啟動了中國——南部非洲關稅同盟、中國——海灣合作委員會、中國——紐西蘭、中國——智利、中國——澳大利亞、中國——巴基斯坦等自由貿易區談判,並與有關國家簽署了自由貿易區協定。在亞太經濟合作組織、中非合作論壇、中國——阿拉伯國家合作論壇、亞歐會議、大湄公河次區域合作等活動中,中國也是積極和務實的參與者。中國還與150多個國家和地區簽署了雙邊貿易協定或議定書.與110多個國家簽署了雙邊投資保護協定,與80多個國家簽署了避免雙重征稅協定,成為雙邊貿易投資自由化和便利化的積極參與者。

中國堅持互利共贏的方針,妥善處理貿易摩擦等問題,促進與各國的共同發展。國家間存在貿易摩擦,這在國際經濟交往中是完全正常的。中國遵守國際慣例和世界貿易組織規則.堅持在平等對話的基礎上,利用世界貿易組織爭端解決機制處理貿易摩擦問題,並在制定和實施國內經濟政策時切實考慮國際因素和國際影響.注意把握中國經濟發展給外部世界帶來的經濟效應。中國根據自身改革發展的需要.認真考慮中國匯率改革對周邊國家、地區及世界經濟金融的影響.穩妥推進匯率機制改革,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使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的水平上保持基本穩定。中國不斷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健全知識產權保護法律體系,加大執法力度,嚴厲打擊各種違法行為。

不斷發展的中國積極參與國際經濟技術合作,給世界各國帶來了良好的機遇和巨大的市場。各國特別是發達國家通過投資和服務貿易從中國獲得豐厚的收益。

中國積極參與國際分工合作有利於全球資源合理有效配置。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豐富且素質不斷提高的勞動力資源是中國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和部分技術密集型產業的天然優勢。隨著中國經濟社會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國對資本密集型、技術密集型和知識密集型產品的需求不斷增長,給外國產品、技術和服務進入中國市場提供了大量機會,中國已成為國際公認的大市場之一。中國對外貿易與世界上許多國家的互補性很強。中國出口到美國、日本和歐盟的產品中有70%為勞動密集型產品,而從美國、歐盟和日本進口的產品中80%以上是資本密集型、技術密集型和知識密集型產品。在新的國際分工格局中,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產業鏈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

中國質優價廉的產品,在滿足進口國市場濡求的同時,減少了進口國的支出和通貨膨脹壓力,增進了各國消費者的福利。中國的勞動密集型產品在國際上有著自己的比較優勢。1997年以來,隨著中國商品進人美國市場,美國消費者每年至少節約數百億美元的支出。過去10年,中國產品使美國消費者節省了6000多億美元,僅2004年就節省了近1000億美元。

中國對外互惠互利經貿關系的不斷擴大,給中外雙方帶來了巨大的實際利益。1978年以來,中國進口年均增長16%以上.加人世界貿易組織三年過渡期間進口了大約1.27萬億關元的商品。2004年,中國成為僅次於美國和德國的世界第三大進口國;進口增加額達1484.7億美元.佔全球進口增加量的9%。2004年中國與美國、日本和歐盟的貿易額分別為1696億、1678億和1773億美元.歐盟、美國、日本已經成為中國的三大貿易夥伴和外資的主要來源地。2004年.中國與亞洲國家和地區貿易總額達6649億美元.比上年增長34.2%.佔中國外貿總額的57.6%。中國巳成為東盟第四大貿易夥伴和增長最快的市場。

中國巨大的市場為國際資本提供了投資機會.使各國投資者能夠分享中國經濟快速發展帶來的利益.從1990年到2004年,外來投資者從中國匯出利潤達2506億美元。2004年.美國在華投資企業在中國市場實現銷售的750億美元.在中國生產的產品出口到其他市場約750億美元.中國美商會2005年調查顯示,約70%的美國公司在華贏利.約42%的公司在華利潤率超過其全球的平均利潤率。

中國對外投資不斷擴大為東道國經濟社會發展帶來了機會。到2004年底.中國非金融類對外直接投資凈額達448億美元,遍及149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對亞洲國家和地區的直接投資達334億美元.占同期全部對外直接投資的75%。

中國開展對外經貿合作有著巨大潛力和美好前景。加人世界貿易組織以來.從2001年12月至2005年9月,中國平均每年進口近5000億美元的商品.為相關國家和地區創造了約1000萬個就業崗位。今後幾年.中國每年進口將超過6000億美元.到2010年將超過1萬億美元。到2020年.中國市場的規棋和總需求將比2000年翻兩番。在這一過程中.世界各國都能從與中國的互利合作中找到自已的發展機遇和巨大商機.這將對拉動世界經濟增長產生重要的積極作用。

G. 哈薩克與我國的經濟聯系

21
世紀經濟全球化進一步發展,但與
20
世紀
90
年代以來的狂飆式發展相
比,
速度有所減緩,
也碰到了一些新的情況和新的挫折。
當今世界經濟秩序仍處
於不合理狀態,
世界經濟的穩定與繁榮,
需要世界各國的共同努力,
共同發展的
目標遠未達到,
國際經濟合作不僅要繼續關心擴大貿易和投資的問題,
而且應該
更多地關心消除貧困、
縮小差距和共同發展的問題;
不僅要通過平等協商、
在互
惠互利的基礎上尋求更多的一致,
而且應該提倡兼容並蓄,
求同存異,
尊重各國
自己的選擇,
一個更加公平、
合理的國際經濟秩序,
將會促進包括中國在內的世
界各國經濟的穩定與繁榮。
加入世貿組織的中國通過與周邊國家更加緊密的經濟
合作,
努力為地區經濟發展做出更多貢獻,
正在國際經貿事務中發揮著愈來愈重
要的作用。
隨著經濟全球化和區域化的不斷深入,
世界各國和地區間的經濟聯系
日益加強,
越來越廣泛地納入國際經濟發展的軌道,
和平、
合作與發展已成為我
們這個時代的主流,
在世界和平的前提下,
為發展經濟、
提高本地區人民的生活
質量,每個國家和地區都在積極尋求更多的對外合作機會。

在世界經濟全球化不斷向前推進的同時,
地區經濟的區域化也明顯加快了它
的發展進程,
地區性經濟合作組織不斷形成、
發展和壯大,
如上海合作組織。

亞地區盡管由於政治實體的形成較晚,
經濟區域化發展滯後,
但地區經濟發展的
大方向和總趨勢不可能背離世界經濟發展的這個大潮流。自
1992
年以來,中國
與中亞國家簽訂了一系列非常重要的有關經濟和技術合作、
交通運輸、
貿易等協
定和協議,大大促進了中國和中亞各國的經貿合作尤其是哈薩克。如
1992
年哈薩克總理捷列先科訪華時,
中哈兩國有關部門官員簽署了
8
項文件,
如:
中哈兩國關於公民相互往來的協定、
關於中國向哈薩克提供商品的政府貸款
協定等。
1992

8

10
日,中哈兩國政府簽署了關於開放邊境口岸的協定。此
外,
兩國政府間還簽署了關於鼓勵和相互保護投資協定以及中國鐵道部和哈薩克
斯坦交通部過境鐵路協定。

研究當今中亞經濟區域化的基本狀況和發展前景,
對於發展中國與哈薩克斯
坦的經貿合作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區域經濟一體化是世界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
伴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推進而不
斷發展升級的。

20
世紀
50
年代末以來,
一些地理相近的國家或地區間通過加
強經濟合作,
為謀求風險成本和機會成本的最小化和利益的最大化,
形成了一體
化程度較高的區域經濟合作組織或國家集團區域經濟在新世紀加快了發展的速
度,
區域經濟集團的數量大量增加;
區域集團的范圍和規模不斷擴大;
區域經濟
集團之間跨區合作日益頻繁。
隨著多數國家參與了不同層次的區域經濟一體化組
織,區域經濟集團化作為世界經濟全球化的組成部分,增強了世界經濟的活力。

區域經濟發展進入
21
世紀,
延續了上個世紀
90
年代以來的迅猛發展態勢並有所
加強。
首先,
各種不同層次的區域經濟集團數量大量增加,
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效
果明顯,
許多國家為了謀求自身利益發展,
積極參與了許多不同領域的區域經濟
集團。
脫離區域經濟集團的國家最終將在國際競爭中失去自身應有的地位。
其次,
一些區域集團的范圍和規模不斷擴大,區域經濟集團的成員結構發生較大的變
化,
范圍和規模不斷擴大,
世界經濟已經形成了以歐盟、
北美自由貿易區等超大
區域集團為中心的格局,隨著北美自由貿易區「南進」
、歐盟「東擴」以及亞太
經合組織制度化,世界經濟的「三足鼎立」局面將會更加明顯。再次,區域經濟
集團之間跨區域經濟合作日益頻繁,出現了一些跨洲的雙邊、多邊自由貿易區。
各區域經濟集團採取了開放政策,
一方面擴大自身的勢力范圍,
加強與非成員國
的合作,
另一方面在區域經濟集團之間加強合作。
北美自由貿易區帶動拉美地區
經濟發展,與歐盟形成跨大西洋的泛自由貿易區。亞太經合組織更是地跨亞洲、
北美洲、南美洲和大洋洲。跨洲的雙邊、多邊自由貿易區正在成為主流。

目前區域集團的各種形式中,
自由貿易區的發展形勢十分突出。
自由貿易協
定,
尤其是發達國家間簽訂的自由貿易協定引人注目。
在世界范圍內,
自由貿易
區的數量已經達到數十個,
范圍遍及各大洲。
其中,
北美自由貿易區和東盟自由
貿易區最具有典型意義,
北美自由貿易區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貿易區。
其他
大的自由貿易區還有中歐自由貿易區、
歐盟
-
拉美自由貿易區、
中國
-
東盟自由貿
易區等等。

區域經濟之所以迅猛發展,
與經濟的全球化是並行不悖的。
全球化和區域化
之間矛盾已經成為世界經濟活動中的重要問題。
世界經濟的全球化發展一直處於
不平衡的狀態,
發達國家之間的經濟活動聯系緊密;
發展中國家和地區在國際經
濟合作方面普遍落後於發達國家,
彼此分化加劇。
經濟全球化地區上的不平衡無
法使所有的國家共同參與全球經濟一體化。

進入新世紀以後,
經濟全球化前景渺茫。
人們長期矚目的世界貿易組織新一
輪回合談判依然沒有進展。繼
1999
年西雅圖會議失敗之後,
2003

9
月舉行的
坎昆會議也沒有達成任何實質性的結果,
無果而終。
作為多哈回合的一次關鍵性
會議,
坎昆會議的失敗不僅打斷了多哈回合的談判進程,
而且也給全球多邊貿易
體制的前景投下了陰影。
許多國家對於多哈回合可能取得的進展缺乏信心。
特別
是由於美國和歐盟不久前在農業自由化問題上出爾反爾,
使得它們對此越發不抱
希望。
一些新的區域性經濟合作組織相繼宣告成立,
如南亞、
中東、
非洲組成的
環印度洋地區合作組織;孟加拉、印度、斯里蘭卡、泰國建立的經合組織等。以
上事實說明,
大多數國家將這些自由貿易協定和區域集團視作對是多哈回合的補
充。
發達國家為了防止競爭優勢的喪失,
都在尋求區域集團的保護。
而發展中國
家由於難以發揮國際貿易中的比較優勢,也不得不站到區域一體化的保護傘下。

進入
21
世紀以後,區域經濟集團出現的另一個非常明顯的變化就是主要區
域集團的范圍和規模有了較大的擴張,
出現了洲域集團。
洲域集團的誕生說明區
域集團的范圍和規模在不斷擴大,
其經濟實力不容忽視,
比如對世界經濟產生較
強的影響力。經過
20
世紀後期的努力,歐盟的東擴和北美自由貿易區的南進將
成為新世紀區域集團發展的重要事件。
近年來由於世界上加入各種區域集團的國
家越來越多,
國際關系也越來越帶有區域集團的色彩。
在各區域經濟集團內部一
體化向縱深發展的同時,
區域經濟集團
(組織)
之間進行經濟合作、
加強跨區域
經濟聯系的活動日益頻繁。
超越地緣界限的區域合作以及區域經濟集團之間的合
作也有擴展的趨勢,
區域一體化打破了狹義的地域相鄰概念,
出現了跨洲、
跨洋
的區域合作組織,
區域集團開始向跨洲域集團方向發展。
另外區域合作出現了多
層次性,區域集團的成員身份交錯重疊。

新世紀,
各種類型的區域經濟集團在世界各地蓬勃發展,
掀起了區域經濟一
體化的新浪潮,
區域經濟的發展新趨勢表明區域一體化已經成為世界經濟貿易發
展的基本特徵。
隨著大多數國家參與了不同層次的區域經濟一體化組織,
區域經
濟集團化作為世界經濟全球化的組成部分,
必將增強世界經濟的活力,
導致在世
界范圍內社會生產力的極大提高。
在可以預見的將來,
區域經濟集團化將會進一
步發展。

H. 中國有哪些經濟特區

中國截止目前已經設立共計7個經濟特區,分別是廣東省的深圳經濟特區、珠海經濟特區、汕頭經濟特區,福建的廈門經濟特區、海南經濟特區、喀什經濟特區、霍爾果斯經濟特區。

(8)中哈經濟交往在哪裡擴展閱讀:

中哈霍爾果斯國際邊境合作中心是建立在中哈兩國霍爾果斯口岸的跨境經濟貿易區和 區域合
作項目,是中國與其他國家建立的首個國際邊境合作中心,也是上海合作組織框架下區域合作
的示範區。

中哈霍爾果斯國際邊境合作中心,它橫跨中國和哈薩克,是一個面積達5.43平方公里封閉
區域,中方、哈方及第三國人員及貨物、車輛在區域內跨境可以自由流動,入區免簽證合法停留30天,從中方一側進入每人每天可攜帶8000元免稅商品。

哈方一側進入可以攜帶1500歐元免稅商品(現正研究提升到10000歐元);國
務院批復為陸路整車進口口岸,歐洲原產地車運輸距離成本驟降;境外貨物入區享受保稅扶持
政策;境內外貨物入區視同出口,辦理出口報關手續,實行退稅。

中哈國際邊境合作區有幾大亮點:退稅免費政策可以使商戶的進貨成本降低,可以以更低價格
來吸引顧客,免稅政策可以使到合作區購物的顧客或遊客買到低價免稅商品而不用交稅,將來
到合作區購買歐洲奢侈品的價格會比國內低很多;

免簽證政策很方便會使更多的商人匯聚合作區,比如中亞國家或者土耳其、俄羅斯商人他們原
來要到中國采購商品,進入中國會花費大量時間和金錢,因為要到中國駐所在國大使館辦理簽證,才能到中國商家所在地去采購。

如果到中哈霍爾果斯國際邊境合作區,時間上和金錢上的
花費會降至最低,因為中哈合作區里匯聚世界各地的商品,匯聚有世界各地的商人,進入合作區是不需要辦理簽證,各國商人在這里很容易找到自己的需要采購的商品,哈薩克與許多
國家之間是免簽證的。

他們憑借自己的護照,不需要到大使館辦理簽證,直接憑護照可以進入
中哈合作區,在合作區里中方及哈方、第三國人員可以自由流動,商人在這里可以住宿、采購
商品、簽定合同、結算。大大降低了自己采購時間成本和費用成本。

I. 中哈構築互利共贏合作是怎麼回事

能源合作是中國與哈薩克務實合作的重點,更是亮點。1997年,中石油成功中標阿克糾賓油田開發項目,拉開了中哈油氣合作的大幕。

閱讀全文

與中哈經濟交往在哪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事業單位增編多久一次 瀏覽:466
這是一個出車禍的故事英語怎麼說 瀏覽:73
王德順談健身吃什麼都不健康 瀏覽:153
創造故事的人有多少 瀏覽:459
可以維持愛情的東西有哪些 瀏覽:904
婚姻早晚一根香什麼意思 瀏覽:881
皮皮魯沒沒夠治病哪個故事 瀏覽:201
益陽市資陽區有哪些事業單位 瀏覽:743
成人高考國際經濟與貿易考哪些課程 瀏覽:341
什麼叫事業編制職員 瀏覽:31
變成了大美女代表什麼生肖 瀏覽:127
編講故事能提升什麼能力 瀏覽:396
健康體檢要多久出結果 瀏覽:473
去祈福有什麼故事 瀏覽:905
什麼屬於生命健康權 瀏覽:769
荒野大鏢客2故事模式怎麼儲存 瀏覽:119
婚姻中什麼叫虛透 瀏覽:829
查84年男與92年婚姻如何 瀏覽:624
事業單位青島哪個崗位好 瀏覽:252
健康卡的行程軌跡怎麼寫 瀏覽: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