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夾江縣有哪些鄉鎮
截止2019年,夾江縣轄7個鎮2個街道,漹城街道、青衣街道、黃土鎮、新場鎮、吳場鎮、甘江鎮、木城鎮、華頭鎮、馬村鎮。
夾江縣是中國西部瓷都,隸屬於四川省樂山市,地處四川西南。夾江縣總面積749平方千米。夾江縣是樂山市的旅遊試點縣。
夾江縣境內的東風堰是是四川省唯一一處世界灌溉工程遺產,也是樂山市繼樂山大佛、峨眉山之後的第三處世界遺產。夾江縣有天府明珠之稱,也是中國武術之鄉、中國秧歌之鄉、中國書畫紙之鄉。
地處四川盆地西緣,峨眉山東北麓。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山地、丘陵、平壩各約佔三分之一。青衣江西北入境,斜貫中部,金牛河縱貫東北隅。
(1)夾江的經濟靠什麼擴展閱讀
夾江縣的歷史
漢為犍為郡南安縣地。北周保定元年(561年)置平羌縣,屬嘉州平羌郡。隋開皇十三年(593年)析平羌及龍游二縣地置夾江縣。
縣城在青衣江邊,兩山對峙,一水中流,故名。或謂岷江與青衣江之間而得名。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洪雅縣入。明成化十八年(1482年)洪雅析出。1914年屬建昌道。1953年屬樂山專區,1968年屬樂山地區,1985年屬省轄樂山市。
B. 夾江地攤經濟出來沒有
目前來說那麼地攤經濟還沒有出來,但現在已經放開政策了,好像都允許擺地攤了。
C. 有樂山的嗎
夾江縣位於四川省西南部,轄9鎮13鄉、241個行政村。幅員面積748.47km2,全縣總人口35萬。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依次形成山、丘、壩三種地貌,且約各佔三分之一,經濟發展也各具特色。土壤主要有水稻土(佔耕地面積73.7%)、紫色土(佔耕地面積15.1%)、黃壤土、潮土。境內氣候溫和,雨量豐富,土地肥沃。千佛崖摩崖像、楊公闕、手工造紙博物館。夾江縣西北部山嶺溝壑間,遍生竹林,鬱郁蔥蔥,水源清澈,造紙業非常興旺。尤以馬村鄉造紙業最為發達,被譽為"國畫紙之鄉"。
千佛岩風景區
夾江國畫紙,歷史悠久。清康熙年間被定為貢紙、"文闈卷紙"。抗日戰爭時期,著名的國畫大師張大千先生曾兩次來馬村鄉石堰村,同槽戶石國梁(著名槽戶石子清長子)等,共同研製書畫紙,提高了夾江書畫紙質量。於是,夾江書畫紙便以"大千書畫紙"名之,並在馬村鄉石堰村立"大千紙坊"一座,以永遠銘記這位偉大的國畫大師為夾江紙業作出的貢獻。
夾江書畫紙,具有"肌細、油嫩、鐵板(棉韌)、潔白、做手(整選)"五種特色,謂之"五皮齊",浸潤吸水性能好,保留墨色效果極佳,全縣國畫紙1998年產量達3690噸,居全國之冠,出口日本、新加坡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被評為省二輕系統優秀產品,並列入《天府名產》一書。
張爺會是漢族傳統節日。流行於夾江縣一帶每年農歷四月初四舉行,相傳該日是張飛的誕辰。屆時,屠戶門紛紛備好祭品,前往廟中祭祀叩拜祈求雞毛蒜皮保佑生意興隆。蔡侯會漢族節日習俗。流行於夾江縣一帶每年農歷八月舉行。夾江是著名的紙鄉,坊眾多。廣大造紙藝人奉蔡倫為祖師,家家供奉蔡倫神像農歷八月正什新竹末漚好、舊料已用完的閑暇之期,藝人們便集資辦蔡侯會。
早在1995年,夾江縣就制定了"三加十"的發展戰略,即突出抓好建材、機電、輕紡三大支柱產業和牆地磚、水泥、絲綢、電纜、玻璃、紙製品、飲料、水工機械、鋼材、飼料十個拳頭產品。經過幾年的發展,建材成為全縣主要支柱產業。一是牆地磚發展迅猛。截止1999-6月底,全縣已有牆地磚廠家67家、153條生產線,年生產能力超過8,000萬,總產量佔了全省的一半以上,並在縣城至黃土鎮公路,以及新華大道兩旁,形成了長約5km的西南地區最大的瓷磚銷售城。夾江縣黃土鎮還被市命名為"瓷磚生產專業鎮"。二是投資2.3億元的方舟集團鋁材二廠研製生產的新型鋁型材,業已建成投產。建材支柱產業的發展,成為帶動全縣經濟迅速增長的動力。全縣1998年工農業總產值(90年價)22.7億元,其中工業總產值18.7億元。夾江縣工業企業大多集中於"夾江縣經濟開發區",良好的投資環境,引來了眾多的企業,尤其是科技型企業在開發區安家落戶,極大地壯大了全縣的經濟實力。1998年,經濟開發區實現工業產值21.62億元,占縣屬工業總產值的80%,實現利稅4.67億元。其中三大支柱產業完成產值18.58億元。
夾江縣糧食作物主要有稻穀、小麥、玉米、紅苕、黃豆、豌豆、葫豆、洋芋等,主要經濟作物有油菜、花生、甘蔗、茶葉、曬煙、葯材、蔬菜、水果、桑等。夾江縣地勢由於山區、丘區、壩區各佔三分之一,農業經濟發展上也各具特色。以華頭為中心的山區,主要產業是林業、葯材(杜仲等)、苦筍、山地養殖(南江縣的黃羊);以青衣江沿岸為中心,主要產業是蔬菜、水果、水產(魚)、水禽(鴨、鵝等);以三洞為中心,主要產業是優質大米、柚子(新新沙田柚等)、桑、茶、速生豐產林(巨桉)。針對全縣特點,縣委、縣政府大力調整產業結構,積極實施"8643"工程,即到2000年底,建成8萬畝無公害蔬菜基地,6萬畝林竹基地(其中3萬畝巨桉、3萬畝苦筍),4萬畝桑園基地,3萬畝優質水果基地。到1999年底,可建成優質蔬菜7萬畝、巨桉1.3萬畝、苦筍1.5萬畝、桑園3.25萬畝、優質水果3.05萬畝,極大地推進了全縣農業產業化進程。
夾江交通發達,公路、鐵路、水路運輸為夾江商業貿易的繁榮帶來了極大的便利。省道成(都)樂(山)高速公路、成樂公路、自(貢)雅(安)路均穿境而過,而縣級公路、鄉村公路更是四通八達,全縣公路通車里程219km,實現了村村通公路。成(都)昆(明)鐵路在夾江境內設有樂山市、馬村、吳場三個站,其中樂山站成為夾江、樂山市的市中區、五通橋區、沐川縣、馬邊、井研縣、犍為縣、洪雅縣等縣、區客貨出入樞紐。手工紙是夾江縣的主要產品之一,並保持了傳統工藝的特色。1998年,全縣手工造紙、機械生產廠家、作坊上千戶,紙及紙製品能力已達2萬噸。大力開發豐富的頁岩資源,發展以瓷磚為龍頭的建陶業,培育支柱產業和拳頭產品。至1998年底,陶瓷行業已發展到42家企業,生產線117條,形成5,000萬m2生產能力。夾江縣城2000年達到4.5km2,城市人口6萬多人,並按照《夾江縣城總體劃》,編制完成了黃土、甘江、甘霖、三洞等四個國家、省、市級試點小城鎮。從1993年起,對夾江縣城實施舊城改造,拆遷舊城房屋18.26萬m2。
你說的42醫院實際上叫解放軍第42醫院。
它著力樹立醫護人員的良好形象,要求醫護人員上班時,必須做到舉止文雅、動作敏捷、服飾美觀得體。要求醫護人員在與患者的交往中,要用非語言信號進行交流,並將貫穿於醫療護理的全過程。當患者違反醫院有關制度、規定時,可採用責備的目光或手勢提醒對方。
目前,在該院,病人從掛號就診到劃價取葯,掛號員和導診小姐都會主動將其帶到就診科室、檢查位置和取葯窗口。門診大廳還設置了多媒體顯示屏和查詢觸摸系統,滾動播放就診須知、注意事項、防病治病知識等,讓患者了解有關治病方面的知情權。
D. 仁壽和夾江那個經濟好
夾江吧,靠水的經濟都不錯
E. 夾江縣的經濟
2009年,夾江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95541萬元,比2008年增長18.57%。分行業看,批發業5376萬元,比2008年增長18.40%;零售業零售額82222萬元,比2008年增長17.44%;住宿和餐飲業零售額45210萬元,比2008年增長26.86%;其他行業零售額62734萬元,比2008年增長14.64%。在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業零售額中,糧油食品類零售額比2008年增長33.58%,服裝鞋帽針織品類比2008年增長23.43%,石油及製品類銷售額比2008年增長16.88%,日用品類比2008年增長49.94%,化妝品類比2008年下降9.01%。
2009年,夾江縣實際使用外商直接投資金額97萬美元。出口總額495萬美元,比2008年增長28.57%。
F. 四川夾江在哪裡
四川夾江在樂山市 夾江是樂山的一個縣 是西部瓷都哦
G. 長江干線夾江干線區別
峨眉山位於中國四川峨眉山市境內,景區面積154平方公里,最高峰萬佛頂海拔3099米。地勢陡峭,風景秀麗,有「秀甲天下」之美譽。氣候多樣,植被豐富,共有3000多種植物,其中包括世界上稀有的樹種。山路沿途有較多猴群,常結隊向遊人討食,勝為峨眉一大特色。它是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有寺廟約26座,重要的有八大寺廟,佛事頻繁。1996年12月6日,峨眉山樂山大佛作為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山上的酒店,溫泉,遊玩吃飯有點貴,建議去嘻嘻團參考價格,以避免花冤枉錢
H. 漹城鎮的經濟概況
鎮境內有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夾江千佛岩和全國唯一的手工造紙博物館。漹城鎮環境優越,經濟貿易繁榮。2008年,全鎮GDP達6億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078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4976元。 2014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57270萬元,增速達14.5%;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完成24713.4萬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307000萬元。全鎮有耕地12152畝,大春糧食產量1049萬斤,其中水稻產量836萬斤,油菜籽154萬斤,大春蔬菜產量1335萬斤,小春蔬菜產量1225萬斤。農業增加值達15431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15693元。
境內通訊發達,路網縱橫,103國道、成昆線貫穿全境,有樂山北大門之稱,是投資經商的理想之地。
I. 四川樂山市夾江縣的地理位置如何
夾江歷史悠久,文化源遠流長。夏為梁州之域,漢為巴蜀之地,隋開皇13年(公元593年)置縣,因城西北有「兩山對峙,一水中流」的自然形勝而得名。
夾江交通便利,區位優勢獨特。西傍峨眉山,南臨樂山大佛,北接眉山三蘇故里,距省會成都僅126公里。扼成昆鐵路之咽喉,據成樂高速公路之要塞,得青衣江水道之便利,是樂山市重要交通樞紐和物資集散地。在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中,樂山市委、市政府將夾江縣、樂山市中區、峨眉山市確定為全市經濟快速發展的"金三角"地區。
夾江縣交通便利,省道成(都)樂(山)高速公路、成樂公路、自(貢)雅(安)路均穿境而過,而縣級公路、鄉村公路更是四通八達,全縣公路通車里程219公里,實現了村村通公路。成(都)昆(明)鐵路在夾江境內設有樂山、馬村、吳場三個站,其中樂山站成為夾江、樂山市中區、五通橋區、沐川、馬邊、井研、犍為、洪雅等縣、區客貨出入樞紐。到樂山水運碼頭僅30公里,借岷江水道可直達重慶、上海。
J. 西部瓷都的西部瓷都
夾江經濟開發區是國家發改委和省政府批準的全省43個省級重點開發區之一,也是樂山市2個省級重點開發區之一。
夾江建陶產業歷經20年的發展,已擁有,牆地磚產量達3億平方米的規模,其產能佔全省同類產品的80%,佔全國的20%,並形成了一批重點優勢企業和名牌產品,已有4家企業進入了全國建陶行業銷售收入30強,裝備和工藝技術水平進入全國同行業先進行列。陶瓷產業的發展壯大,極大地帶動了該縣能源、包裝、礦山開采、機械加工等配套產業的快速發展,建陶企業及相關配套產業從業人員達6萬餘人,年務工收入4億元以上,陶瓷產業年銷售收入65億元以上,年產值達100億。建陶產業已成為夾江經濟的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