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廣西北部灣港的防城港
防城港是中國大陸海岸線最西南端的深水良港;是全國 25 個沿海主要港口之一,中國西部地區第一大港;是東進西出的橋頭堡,西南地區走向世界的海上主門戶;是鏈接中國——東盟、服務西部的物流大平台。 防城港地理坐標為 108 ° 21 ′ E , 21 ° 37 ′ N ,位千廣西南部北部灣北岸,地理位置和地緣條件得天獨厚。港灣水深避風,三面環山,猶如內陸湖泊。航道短,水域、陸域寬闊,可利用岸線長。
防城港北接黔川,西靠雲南,東臨粵、瓊、港澳,南瀕北部灣,是聯接中國大陸資源豐富的大西南和經濟活躍的東南亞地區的樞紐地帶。水陸交通便利,南防高速公路直達港口,與西南公路出海大通道相連,這使得防城港可以直接與全國公路聯網。鐵路經南防線、黎欽線與全國鐵路相聯。特別是經南昆線、水柏線、內昆線抵達防城港,可大大縮短運距時空。海運開辟有聯接「珠三角」、「長三角」、環渤海灣等經濟圈的國內航線;並已與 70 多個國家和地區的 220 個港口通航,海運網路覆蓋全球。集裝箱航線開辟了東南亞、東北亞、中東、歐洲、美西、美東、澳門、香港的國際直航或中轉班輪航線以及防城港——蛇口/赤灣——全球集裝箱公共快線。 風況:防城港地處北部灣,具有明顯的海洋性季風氣候特點。本地區常風向為北北東,出現頻率為30.5%,次常風向為西西南,出現頻率為8.4%,強風向為東風,出現頻率為4.7%。港內有群山環繞,風力不大,多年平均風速為5米/秒,強風風速一般為20米/秒;熱帶風暴年平均一次,最多3次,多發生在6~9月份,風力一般為8~10級。每次風暴持續的時間不長,最多2天,一般為半天至1天即可解除。
霧況:防城港霧天較少,平均每年為10天左右,最多23天,最少4天。霧氣一般發生在冬末春初之間的清晨及夜晚,濃度較薄,晨霧一般維持2~3小時,日出霧氣消散。
氣溫:港口所處的區域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四季如春,氣候宜人。歷年平均氣溫為22.5℃,歷年最高氣溫為36.5℃,每年的七月份最熱,月平均氣溫為27.6℃~29.1℃之間,歷年最低氣溫為2.8℃,最低氣溫多在冬末春初之間。
降水:防城港地處低緯度地區,受海洋和十萬大山山脈的共同影響,雨量較充足。該地區降水主要集中每年的6~9月份,佔全年降水量的71%左右,年最大降水量為3111.9毫米,年最少降水量為1745.6毫米,多年平均降水量是2362.6毫米;一日最大降水量為244.1毫米,日平均降水量在25毫米的每年為26.5天。年平均雷暴日數為85.2天。冰況:防城港地處亞熱帶,無結冰現象。
水文:潮汐:防城港為混合潮港,每月小潮汛有6~8天,屬不正規半日潮,其餘為正規日潮。大、中潮為正規日潮,小潮為不正規半日潮。其特點是:當全日潮顯著時,最高潮位5.54米,平均高潮位3.82米,最大潮差5.39米,平均潮差大於4.5米,漲潮延時15小時,落潮延時9小時,利於沖淤航道;當半日潮顯著時,潮差小於1米,最低潮為0.79米。持續2小時以上的潮位全年天數分別是:潮高2.8米為338天,潮高3米為315天,潮高3.5米為251天,潮高4米為140天,潮高4.5米以上為28天。
潮流:防城港的海流主要有潮流和防城河流以及風浪流共同影響構成。防城灣入海河流主要是防城河,其主流沿漁萬島的西側經牛頭嶺出海,另一支經漁萬島北端海峽流入暗埠江。防城河多年平均流量為58.7立方米/秒,由於河床地勢平緩,入海口流域面積寬廣,流速極緩慢;防城河只有在台風影響的短短幾天內,對海流造成一些影響,其餘的時間都是風平浪靜,對海流的影響甚微,即防城港的潮流在海流中佔主導地位。灣內漲潮流速慢,落潮流速快,漲潮最大流速約為0.4~0.6米/秒,落潮最大速度為0.6~0.9米/秒。航道口外三牙石燈塔附近為逆時針回轉流,其餘各處均為與航道基本一致的往復流。
波浪:防城港由於東面有企沙半島,西面有江山白龍半島兩道天然屏障,港風風平浪靜。只有在每年6~9月份的台風季節才有4~5級波浪,但次數不多。一般平均波高為0.5米,常波向為北北東,出現頻率為21%左右,次長波向為南東、南、北東,出現頻率分別為16.4%、15.4%和12.8%。強波方向為南南西,次強波浪方向為南東。風暴時產生的最大波高為7米。 南昆鐵路投入營運後,大西南的雲、貴、川、桂及重慶市的貨物將便捷地通過防城港中轉世界各地。防城港直接的經濟腹地為廣西防城港市和欽州市以及廣西壯族自治區內南昆鐵路線沿紅水河以南地區,及廣西百色市、南寧市、南寧地區西南部分。間接的經濟腹地為廣西區內的其它地區以及雲南省、貴州省、四川省、重慶市的西南部和華中地區的湖南、湖北、河南等省的西部地區。
在防城港經濟腹地內,有南亞熱帶氣候資源,有農林海洋資源和豐富的礦產;在間接經濟腹地內,有著豐富的礦產資源,其中有 50 多種礦藏儲量居全國前 10 位。腹地資源的開發、運輸、利用,都為防城港提供了充足的貨源。 防城港建成和在建的有礦石、糧食、大豆、水泥、木片、化肥、油氣、硫磺、煤炭等專業化碼頭泊位,具備了裝卸、儲運、中轉各種大宗散貨、件雜貨、集裝箱、石化產品的專業素質和能力,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和核心競爭力。防城港現擁有泊位35個,其中生產性泊位31個,萬噸級以上深水泊位21個,20萬噸級礦石碼頭已建成投產。碼頭庫場面積達300萬平方米,年實際吞吐能力超過4000萬噸,其中集裝箱通過能力50萬TEU。
在防城港中轉有三大特點:一是以外貿貨物為主,占總吞吐量 85 %以上;二是以西南地區貨物為主,占總吞吐量 80 %以上;三是以大宗貨、散件貨為主,占總吞吐量 80 %以上,主要是鐵礦砂、磷礦砂、重晶石、硫磺、氧化鋁、煤炭、鋼材、大豆、化肥、工業鹽等。隨著集裝箱運輸的發展,散件貨比例逐年走低。
防城港開發前景十分廣闊,規劃的建港岸線長50.3公里,可規劃建設深水泊位200多個。防城港2011年起正在同時建設5~20萬噸級等各類泊位11個,建成後港口通過能力屆時將達6000萬噸,形成集裝箱、進口鐵礦、其它有色金屬礦、硫磺、糧食、液體化工產品,出口磷肥、非金屬礦、煤炭等九大專業化物流系統。
為提高港口核心競爭力,防城港實施「以港立市」戰略,防城港計劃從2009年至2025年,籌措1000億元重點發展企沙港區、江山港區,統籌建設茅嶺、竹山等中小港口群,加快推進30-40萬噸級深水碼頭群、30萬噸級深水航道等建設,形成一批20-30萬噸專用公共泊位和40萬噸級干散貨碼頭,建成在北部灣經濟區乃至整個亞太地區具有重要影響力的超10億噸現代化國際樞紐大港。 2013年防城港市港口貨物吞吐量完成1.06億噸,增長5.4%。 防城港臨港工業以鋼鐵、核電、銅鎳冶煉、糧油、化工等為特色。由於臨港工業集中發展形成防城港大西南臨港工業園區,位於港口區企沙半島公車鎮萬鑫路以東、企沙一級路以西,距防城港港口8公里,距鋼鐵基地12公里,園區規劃面積2762公頃,依託大港口,利用西南各省市豐富的礦產資源,布局磷化工產業、資源加工型企業,形成大西南出口加工基地。依託鋼鐵基地,採用「飛地經濟」模式,布局大西南地區的礦山設備、特種設備等製造業,發展成為以機械製造、礦山及特種設備製造為主的特色產業園區,是廣西北部灣經濟區重點產業園、自治區A類產業園區之一。
隨著裝備工業、機械製造、新型化工、商貿物流等一批新興的產業集群的不斷形成,以及工業產業結構的不斷優化,防城港大西南臨港工業園區將成為北部灣經濟區的物流基地、商貿基地、加工製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B. 防城港的經濟
防城港市堅持以港立市、以開放興市、以工貿強市、以文化旅遊旺市的發展戰略,全面推進東興國家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建設,加快打造現代化鋼鐵基地、有色金屬基地、能源化工基地、糧油食品基地、商貿物流基地、濱海旅遊勝地,成為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生態友好、開放度高、活力迸發的新興港口工業城市、重要門戶城市和海洋文化名市。
2012年,全市實現生產總值457.53億元,增長12.5%(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下同)。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生產總值51836元。
2013年防城港地區生產總值為525.15億元,比2012年增長12.4%, 財政收入達到59.2億元,增速達到13%,港口貨物吞吐量完成1.06億噸,增長5.4%。
2014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88.9億元,增長10.4%,增速居全區第2,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大關;規上工業總產值1138.2億元,增長18%,增速居全區第2;財政收入65.3億元,增長10.2%;港口吞吐量1.15億噸,增長8.9%;外貿進出口總額54.7億美元,增長27.3%,總量居全區第2。人均GDP、財政收入、農民人均純收入等13項指標總量或增速居全區前列! 2012年,全年農作物總播種面積121.53千公頃,比上年增加2.69千公頃。其中:糧食種植面積49.06千公頃,增加0.51千公頃,其中穀物、豆類、薯類種植面積分別為40.18千公頃、1.55千公頃、7.34千公頃,分別增加0.19千公頃、0.04千公頃、0.27千公頃;經濟作物種植面積52.05千公頃,增加1.52千公頃,其中油料種植面積2.69千公頃,增加0.15千公頃;甘蔗種植面積47.11千公頃,增加1.24千公頃;蔬菜種植面積19.76千公頃,增加0.64千公頃。年末果園面積10.52千公頃,增加0.30千公頃。全年糧食總產量19.25萬噸,增長2.7%;甘蔗產量340.46萬噸,增長4.9%;油料產量0.55萬噸,增長8.6%;水果產量6.39萬噸,增長5.7%;蔬菜產量24.21萬噸,增長4.8%。
2012年,全年肉類總產量4.53萬噸,增長5.7%,其中,豬牛羊肉產量2.81萬噸,增長5.7%。年末生豬存欄27.95萬頭,增長9.2%。全年生豬出欄34.94萬頭,增加1.91萬頭,增長5.8%;出欄家禽980.48萬只,增長5.4%。全年水產品產量43.49萬噸,增長4.7%,其中,海水產品產量39.26萬噸,增長4.8%;淡水產品產量4.23萬噸,增長4.4%。在水產品產量中,養殖水產品產量30.50萬噸,增長6.9%;捕撈水產品產量12.98萬噸,與上年持平。 防城港依託大港口布局鋼鐵、能源、化工、糧油及物流等大產業,成為全國最大的磷酸加工出口基地和重要的糧油加工基地。
2008年,中國批准實施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發展規劃、設立東興國家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建設了西部第一個核電站——紅沙核電站,布局建設沿海鋼鐵精品基地以及有色金屬加工基地,總投資超過2000億元。「十一五」期間,GDP 年均增幅超過20%。 2015年6月28日,武鋼防城港鋼鐵基地冷軋項目試車成功,成功軋制出板形良好的卷鋼,2030mm冷軋項目年生產規模達210萬噸,產品定位於高檔汽車板和高檔家電板。
防城港市依託港口優勢,大力發展以重工業為主軸的特色產業群,加快構建糧油加工、鋼鐵、電力、化工、電子、製糖、制葯、特色農產品加工八大工業體系。被專家稱為中國發展鋼鐵工業一塊處女地的企沙工業區已成為鋼鐵、石化等重工業最希望登陸紮寨的地方。防城港市正積極開展鋼鐵、石化、電力等項目工作,大力構建大型臨海工業平台,為大項目的進入創造條件。防城港市充分發揮中國對接東盟「前沿地區」的區位優勢,加快推進物流園區建設,逐步建成面向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區域性物流中心。
2012年,工業總產值790.52億元,增長20.1%;實現工業增加值207.36億元,增長17.9%。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產值766.93億元,增長20.7%;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98.47億元,增長19.2%。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53家,比上年增加5家,其中產值超億元企業94家,比上年增加1家。規模以上工業中,從輕重工業看,輕工業增加值102.85億元,增長23.6%;重工業增加值95.62億元,增長14.9%,輕重工業對規模以上工業增長貢獻率分別達60.4%、39.6%,分別拉動規模以上工業增長11.6個百分點、7.6個百分點。 2012年,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550.39億元,增長12.0%。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1.30億元,增長16.6%,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4.4%。全年貨物進出口總額48.98億美元,增長19.1%,其中,進口總額40.70億美元,增長28.5%;出口總額8.28億美元,下降12.3%。外貿進出口增幅比全國平均水平高12.9個百分點。外貿進出口規模在全區排第2位,進口依舊保持優勢地位,佔全區進口總量的29.1%,穩居全區首位。全年邊貿成交額201.91億元,增長24.3%,其中,進口122.25億元,增長19.9%;出口79.66億元,增長31.8%。
2012年共接待國內外遊客819.28萬人次,增長19.4%。其中,國內遊客806.53萬人次,增長19.4%;海外遊客12.75萬人次,增長23.4%。全年旅遊總收入達52.62億元,增長30.2%。其中,國內旅遊總收入50.36億元,增長30.0%;國際旅遊外匯收入3577萬美元,增長36.4%。
C. 防城港分幾個區
截止2019年03月14日,防城港市共有2個市轄區(港口區、防城區)、1個縣(上思縣),代管1個縣級市(東興市)。
1、港口區
港口區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防城港市的中心區域,是防城港市委、市人民政府所在地,也是防城港的政治、經濟、金融、文化中心,全區三面環海,海岸線總長317公里,南瀕北部灣,東鄰粵港澳,西與越南隔海相望,是中國內地進出東盟各國最重要的中轉基地和大西南最便捷的出海通道。
港口區轄企沙、光坡、公車三個鎮和白沙萬、漁洲坪兩個街道辦事處。
2、防城區
防城區,地處中國南疆北部灣畔,地處防城港市中心位置,北通南寧,南至防城港,東接欽州,西南達中越邊關東興,與越南山水相連,海岸線長130多公里,有200多公里邊境線,峒中等4個鄉鎮與越南接壤。南防鐵路、欽防高速公路貫穿境內。
2012年防城區總人口41.45萬,居住著漢、壯、瑤、京等19個民族,其中少數民族人口占總人口的35.7%。有海外華僑和港澳同胞26萬多人,是廣西第二大僑鄉。
防城區是中國金花茶之鄉、八角之鄉、肉桂之鄉,2008年度廣西科學發展十佳縣,廣西發展縣域工業試點縣。
(3)防城港的經濟腹地有哪些擴展閱讀
防城港市就其歷史而言是從防城、上思兩縣演變而來的。防城歷史悠久,遠在新石器時代,就有先民就已在這塊美麗的土地上生息、繁衍。
先秦時期,這一帶屬於百越之地,秦始皇統一嶺南後,歸秦置之象;漢為合浦郡地,三國至晉仍屬於合浦郡地(三國期間為吳國轄地);南朝宋、齊時為宋壽縣地,屬交州管轄,梁、陳時為這宋京郡安京縣地,屬安州管轄;隋、唐時為欽州轄地。宋時仍隸屬欽州管轄,並開始有「防城」之稱。
元、明、清時隸屬欽州或廉州;至清朝光緒十四年(1888年)劃出欽州西部設置防城縣,隸屬廣東。
民國時期至解放初,仍屬廣東省屬。
防城縣1951年至1955年6月劃屬廣西,1955年7月至1965年7月歸廣東,其間,1957年將防城縣劃分為十萬大山僮族瑤族自治縣、防城縣;1958年5月, 經國務院批准,十萬大山僮族瑤族自治縣更名東興各族自治縣,1958年12月,防城縣、東興各族自治縣合並後,稱東興各族自治縣,縣城設在東興鎮。
1965年8月,東興各族自治縣又劃歸廣西壯族自治區。1978年11月,經國務院批准,縣城從東興鎮遷到防城鎮,縣名改為防城各族自治縣。1984年國務院批准防城港區與北海市等一起列為全國14個沿海開放城市,1985年3月,中共廣西壯族自治區委員會、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決定設立地級編制的防城港區,直接由自治區領導。
1993年5月23日,國務院批准撤銷防城各族自治縣和防城港區,設立防城港市(地級),以原防城各族自治縣和防城港區的行政區域為防城港市的行政區域,將欽州地區的上思縣劃歸防城港市領導。防城港市轄防城、港口兩個區和上思縣。
同時,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決定,原東興經濟開發區(現為縣級市)劃歸防城港市領導,按處級建制管理。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防城港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防城區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港口區
D. 防城港港口區位條件的不利因素和有利因素
有利因素:深水航道 ;泥沙淤塞少;
不利因素:港口所依託的城市經濟欠發達 ;經濟腹地小 ;與經濟腹地交通聯系不便。
E. 廣西防城港經濟怎麼樣
廣西防城港經濟的競技很好,在持續增長。
廣西防城港2018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88.9億元,增長10.4%,增速居全區第2,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大關;規上工業總產值1138.2億元,增長18%,增速居全區第2。
財政收入65.3億元,增長10.2%;港口吞吐量1.15億噸,增長8.9%;外貿進出口總額54.7億美元,增長27.3%,總量居全區第2。
人均GDP、財政收入、農民人均純收入等13項指標總量或增速居全區前列。2019年全年實現生產總值676.12億元,增長9.1%。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生產總值73197元。
(5)防城港的經濟腹地有哪些擴展閱讀:
2019年,防城港市港口區採取強力舉措,大力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以「打破地域,通盤考慮,實現村集體經濟全覆蓋」為總思路,整合企沙北港安置區沿街商鋪40間。
集中打造「村級集體經濟一條街」,選取3個空殼村、薄弱村發展光伏發電項目,因地制宜發展民宿旅遊和五黑雞、雁鵝等特色種養產業。2018年,該區提前一個月實現所有脫困村集體經濟收入超過3萬元,面上村收入超過2萬元的目標任務。
F. 防城港市適合居住嗎
防城港市適合居住。
防城港市是一座濱海城市、邊關城市、港口城市,位於中國大陸海岸線的最西南端,是北部灣畔唯一的全海景生態海灣城市,被譽為「西南門戶、邊陲明珠」,是中國氧都、中國金花茶之鄉、中國白鷺之鄉、中國長壽之鄉、廣西第二大僑鄉。
防城至東興高速公路與欽防高速公路對接延伸,聯通了泛珠三角路網,成為廣西南下出關捷徑。南昆鐵路投入營運後,大西南的雲、貴、川、桂及重慶市的貨物將便捷地通過防城港中轉世界各地。防城港直接的經濟腹地為廣西防城港市和欽州市以及廣西壯族自治區。
(6)防城港的經濟腹地有哪些擴展閱讀
防城港旅遊優勢
防城港旅遊景點有100多處,主要有江山半島旅遊度假區、萬尾金灘旅遊區 、西灣碼頭、防城港北侖河源頭景區、垌中溫泉度假區、扶隆大峽谷瀑布旅遊觀光區、鄭日東、林鈞山故居、陳濟棠故居、沈鴻周故居、巫劍雄故居、陳維周故居、 劉永福故居、鄭翠蘭故居、林杞、林氏宗祠。
劉永福故居、高林村民族風情、南山、五指山、大勉水庫、等。古跡與人文景觀有馬鞍山遺址、古炮台遺址、抗日戰爭烈士陵園遺址、那良古城址、大勉遺址、抗日戰爭烈士紀念亭、竹山古宅群、永安書院、明侖書院、古森書院、榮昌書院、壽文書院、澌凜書院、謙受陳公墓等。
G. 防城港 港口情況
防城港位於廣西南部北部灣北岸,是中國大陸海岸線最南端的深水海港,是全國19個樞紐港之一。
防城港地理位置和地緣條件得天獨厚。港灣水深、避風、航道短且不淤積,城、陸域寬闊,可用岸線長。港口處於中國大西南地區與東南亞地區中心,背靠大西南經濟腹地;西鄰越南鄰粵、瓊、澳頻東南亞,是大西南走向東南亞和走向世界最便捷的出海通道。1983年,防城港被國務院列為對外開放口岸後,港口建設步伐不斷加快。1987年全面投產運營以來,港口吞吐量逐年攀升。1998年,吞吐量突破700萬噸。目前,防城港擁有泊位28個,其中萬噸級以上深水泊位14個;專用集裝箱泊位年通過能力為25萬標箱,港口年實際通過能力超過2500萬噸,是我國沿海20個主樞紐港之一,承擔著我國西南、中南地區貨物進出的主要轉運任務。
防城港自對外開放營運以來,已與80個國家和地區的230個港口有貿易往來,並開通了韓國、馬來西亞、泰國、新國坡和經香港中轉世界各地的集裝箱航線,到海南的客貨滾裝航線也已開通。目前已建成糧食、化肥、水泥、礦石、煤炭、化工等外貿出口中轉基地。
2004年,全市完成貨物吞吐量近2000萬噸,其中防城港完成1600多萬噸。隨著防城港20萬噸級碼頭的投入使用,13-17號萬噸級泊位建設步伐的加快,今後五年內港口年綜合通過能力可望達到6000萬噸,港口核心競爭力將進一步提高。
H. 防城港 港口的腹地是什麼意思
港口腹地又稱港口吸引范圍。即港口集散旅客和貨物的地區范圍。
防城港的港口腹地就是指他的輻射地區,影響范圍
防城區肯定是他的港口腹地,港口區也是
廣西自治區是防城港的腹地,廣義腹地可以說整個大西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