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同屬長三角的蘇州、杭州、南京這三座城市,你覺得哪個城市的綜合實力最強
毫無疑問,當然是南京!根據全國城市綜合實力排名,南京排在全國第8位,以下是城市綜合實力排名榜單:
綜合來看得分最高的是南京,其次是杭州,最後是蘇州。
『貳』 南京是經濟特區
你好。當然不是!我國只有5個經濟特區:深圳、珠海、汕頭、廈門、海口。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到你,感謝對射手座★※紫殤團隊的支持。
『叄』 南京在中國算大城市嗎
算。2016年統計,南京市常住人口為827萬人 。
2014年3月16日,國務院出台《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1],將市轄區常住總人口超過500萬的城市定義為特大城市,100—500萬的城市定義為大城市。
南京,簡稱「寧」,古稱金陵、建康[1],是江蘇省會、副省級市、特大城市、南京都市圈核心城市[2],國務院批復確定的中國東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國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和綜合交通樞紐[3]。截至2019年,全市下轄11個區,總面積6587平方千米,建成區面積823平方千米[4],常住人口850萬人,城鎮人口707.2萬人,城鎮化率83.2%[5]。
南京地處中國東部、長江下游、瀕江近海,是中國東部戰區司令部駐地[6],地理坐標為北緯31°14′至32°37′,東經118°22′至119°14′[7],是國務院規劃定位的長三角輻射帶動中西部地區發展的重要門戶城市[8],也是東部沿海經濟帶與長江經濟帶戰略交匯的重要節點城市[9]。
南京屬寧鎮揚丘陵地區,以低山緩崗為主,屬北亞熱帶濕潤氣候,水域面積達11%以上,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10],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11],長期是中國南方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10]。南京早在100-120萬年前就有古人類活動,35-60萬年前已有南京猿人在湯山生活,有著7000多年文明史、近2600年建城史和近500年的建都史[12]。
南京是國家重要的科教中心,自古以來就是一座崇文重教的城市,有「天下文樞」、「東南第一學」之稱[13],明清中國一半以上的狀元均出自南京江南貢院[14]。截至2020年,南京各類高等院校68所[15],其中111計劃高校10所[16]、211高校8所[17]、雙一流高校12所[18]、兩院院士81人[19],均僅次於北京上海[20];全球科研城市20強排名,南京位列全球第8、中國第3[21]。
2020年8月,聯合國人居署發布亞洲城市百強名單,南京位列亞洲第11,中國大陸第5[22]。
『肆』 國內有哪幾個城市是經濟特區
截至2019年6月,中國有7個經濟特區。
7個經濟特區分別為:深圳、珠海、廈門、汕頭、海南、霍爾果斯、喀什。
1979年7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同意在廣東省的深圳、珠海、汕頭三市和福建省的廈門市試辦出口特區。
1980年5月,中共中央和國務院決定將深圳、珠海、汕頭和廈門這四個出口特區改稱為經濟特區。
1988年4月,設立海南經濟特區。
1992年中國加快改革開放後經濟特區模式移到國家級新區,上海浦東等國家級新區新的特區擴大改革等發展起來,成為中國新一輪改革重要標志。
2010年5月,中央新疆工作會議上中央正式批准霍爾果斯、喀什設立經濟特區。
(4)南京經濟特區怎麼樣擴展閱讀:
建立經濟特區的重大意義在於:
1.可以利用外資引進技術,提高產品質量,增強產品競爭力;
2.可以利用外商銷售渠道,適應國際市場需要和慣例,從而擴大出口,增加外匯收入;
3.有利於引進先進技術,了解世界經濟信息;
4.有利於學習現代經營管理經驗,培訓管理人才;
5.可以擴大我們走向世界的通道,開辟世界了解我國改革開放政策的窗口。
中國建設和發展經濟特區的基本經驗主要有:
①完善投資環境,包括完善投資的物質環境和人際環境。前者為基礎設施結構中以通電、通水、通路、通訊、通煤氣、通排污、通排洪和平整土地為主體的「七通一平」等;
後者包括政治條件(政治、社會、政策等的穩定和法制的健全)、管理水平(政府的效率等)、經營條件(貨幣和物價、外匯管制、金融、信息服務和自主權等狀況)、人口素質和市場、政策優惠(稅費等)等;
②外引內聯有機結合,發揮特區的「四個窗口」(技術、知識、管理和對外政策)和兩個扇面輻射(對內和對外)的「樞紐」作用;
③努力探求建立一種靈活而有效地適應國際市場規律的特區經濟體制模式。為此,需在計劃管理體制、企業管理體制、基本建設管理體制、流通體制、價格體制、勞動人事制度和工資制度以及財政金融體制等方面進行一系列改革。
『伍』 為什麼香港南京重慶深圳地形不平坦,但是經濟這么發達呢
香港不用多說,100多年的港英政府的民主自治,雖然地形和深圳重慶南京差不多以山地為主,但是港口優勢明顯。
深圳靠近香港,又是經濟特區,雖然地形也不好,但是經濟依然發展很快是很自然的事情。
重慶是抗戰陪都,我國四大直轄市之一,國家欽定的西部中心樞紐城市,雖然地形也以山地丘陵為主,但是這座城市的興起就是因為它的區位優勢,港口優勢。
南京是六朝古都,歷史文明深厚,雖然經濟上附庸於上海,但是處於長三角腹地,經濟發達也很正常。
地形不平坦不一定經濟就不行,北方城市都比較平坦,但是就沒幾個城市能和這幾個南方不平坦城市叫板的。
『陸』 經濟特區跟其它城市有什麼不一樣
特區特點:
1.特區經濟發展的資金以利用外資為主;
2.特區經濟活動以市場調節為主;
3.對前來投資的客商給予特殊優惠和便利;
4.國家給特區較多經濟自主權
所以經濟特區發展都很快。
目前的經濟特區有:
城市特區(4個):深圳,珠海,汕頭,廈門
省級特區(1個):海南
此外還有14個沿海開放城市:上海、深圳、廈門、廣州、青島、溫州、天津、大連、珠海、寧波、煙台、南通、福州、秦皇島
上海的浦東新區1990年被確定為對外開放區,但不是五個經濟特區
『柒』 我國經濟特區的特點
從特徵上講,經濟特區是我國採取特殊政策和靈活措施吸引外部資金、特別是外國資金進行開發建設的特殊經濟區域;從功能上講,經濟特區是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窗口、排頭兵和試驗場。這既是對經濟特區特殊政策、特殊體制、特殊發展道路的概括和總結,也是對經濟特區承擔的歷史使命和實際作用的概括和總結。 經濟特區的目的和作用可以概括為:(1)擴大本國的對外貿易;(2)引進更多的國外資金、技術和管理經驗;(3)增加就業機會,擴大社會就業;(4)加快特定地區經濟發展與經濟開發的速度,形成新的產業結構和社會經濟結構,對全國(地區)經濟發展形成吸納和輻射作用(5)獲得更多的土地出售、出讓和出租收益。
中外經濟特區都具有下列特點: 經濟特區 ①在國內劃出一定地區,一般選擇在港口附近、交通方便的地方,以經濟特區
有利於貨物流轉,節省費用,降低成本; ②在對外經濟活動中推行開放政策,並採用減免關稅辦法,吸引外資; ③為外商創造方便安全的投資環境(見國際投資法),訂立優惠條例和保障制度; ④產品以外銷為主; ⑤集中管理,特區行政管理機構有權制定因地因時制宜的特區管理條例; ⑥區內企業享有相當的自主權。
『捌』 你覺得經濟特區發展得怎麼樣
不怎麼樣吧,就比如汕頭,很多人都不知道它是經濟特區;而海南,在外人眼裡,就是旅遊地方和熱帶瓜果基地,壓根兒沒想過全省都是經濟特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