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為什麼運營商的市場部越來越累
經常給運營商做市場類的咨詢項目,運營商的市場部接觸比較多。走的省份多了,發現不論是移動、電信、還是聯通,不論是省級市場部、還是市級市場部,領導和員工們都很辛苦,加班加點是常態化的,周末開會常態化,晚上隨時電話騷擾常態化!現在市場部競聘崗位,居然會出現無人願意報名的現象!為什麼這么苦,這么累?總結了下原因:1、市場環境不好,競爭激烈。 不要看財報的盈利性,原因大家都懂。運營商的市場好不好與整個經濟發展形勢有關,經濟環境好了,自然客戶規模就會上漲,客戶的通信需求就會上升,願意為通信支付更多的費用。但是,最近幾年的經濟形勢不好,所以運營商的日子普遍比較苦,尤其移動更苦些。而且為了保證所謂的上市公司盈利性,導致惡性競爭日益嚴重。2、管理許可權上收,決策流程漫長,員工方向感缺失。 最近幾年,因為反腐等原因,導致運營商決策謹慎性上升,管理許可權一再上收。決策流程之復雜,之漫長,不在體制內很難體會的到,大領導著急了,事情就很快就決策了;大領導不著急,事情就慢慢決策,部門間慢慢扯皮!基層的市場口員工往往工作缺乏方向感,有種有心無力的感覺。既然推不動,那麼工作就多請示多匯報,把難題交給上級,上級一著急,在不了解市場的情況下,一頓指示就下來了,員工也不管對或不對,執行就是!領導總是對的嘛!3、上級、下級管理定位錯位,脫離市場,工作嚴重缺乏計劃性。 有做市場口的朋友,可以看看你們每年的年中工作會材料和年終工作會材料中,羅列出的林林總總的舉措,到年底和第二年年中有多少能落地?由於基層人員缺乏管理許可權,導致市場部各個科室很多事不能自己決策,也就很難形成有效的工作計劃。日常工作中,大量時間被開會和寫匯報材料占據,根本沒有時間下到一線市場進行調研,領導一著急,大家就連夜加班寫材料,可想而知,一晚上寫出來的東西能夠有多大的操作性?所以後面的執行就成了問題,我後面會說到。本身這樣的事情多了,市場部的工作計劃性就亂了,市場部一旦思路出現混亂,哪怕只是一、兩個科室,對於基層地市、縣公司來講可能就是一兩塊工作混亂了,大家各自為政,所以省公司寫材料過程中,經常發現自己缺數據,然後讓地市不斷報數據。一個字就是「亂」!4、工作落地性較差,應付差事成了導向。
⑵ 如何增加上行寬頻
增加上行寬頻的方法:自己不能提高上行帶寬,可以聯系網路服務商,讓網路服務商給提高上行帶寬或者更換寬頻帶寬。
上行寬頻是網路運營商開通的最大上傳速度。
⑶ 沃達豐通信運營商的移動數據流量逐漸增加,為什麼收入卻不斷下降
達沃豐的經營重點是做電信,尤其是歐洲的業務。雖然流量增加,但是其他方面耗錢啊
但是近幾個月來,非洲大陸的經濟衰退已經開始造成損失。今年5月,該公司將其在義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和希臘的資產價值減記了40億英鎊。按營收計全球最大的移動運營商沃達豐(Vodafone)提供的增長數據是在報告的基礎上和有機基礎上得出的。有機收入增長反映了性能比較的基礎上,通過剔除mergers6和收購的影響(兼並)和外匯匯率的波動。
⑷ 經濟 上行下行是什麼意思
上行速率是指用戶電腦向網路發送信息時的數據傳輸速率,下行速率是指網路向用戶電腦發送信息時的傳輸速率。比如用FTP上傳文件到網上去,影響上傳速度的就是「上行速率」;而從網上下載文件,影響下載速度的就是「下行速率」。當然,在實際上傳下載過程中,線路、設備(含計算機及其他設備)等的質量也會對速度造成或多或少的影響。
-----------
寬頻網速計算方法
基礎知識:
在計算機科學中,bit是表示信息的最小單位,叫做二進制位;一般用0和1表示。Byte叫做位元組,由8個位(8bit)組成一個位元組(1Byte),用於表示計算機中的一個字元。bit與Byte之間可以進行換算,其換算關系為:1Byte=8bit(或簡寫為:1B=8b);在實際應用中一般用簡稱,即1bit簡寫為1b(注意是小寫英文字母b),1Byte簡寫為1B(注意是大寫英文字母B)。
在計算機網路或者是網路運營商中,一般,寬頻速率的單位用bps(或b/s)表示;bps表示比特每秒即表示每秒鍾傳輸多少位信息,是bit per second的縮寫。在實際所說的1M帶寬的意思是1Mbps(是兆比特每秒Mbps不是兆位元組每秒MBps)。
建議用戶記住以下換算公式:
1B=8b 1B/s=8b/s(或1Bps=8bps)
1KB=1024B 1KB/s=1024B/s
1MB=1024KB 1MB/s=1024KB/s
規范提示:實際書寫規范中B應表示Byte(位元組),b應表示bit(比特),但在平時的實際書寫中有的把bit和Byte都混寫為b ,如把Mb/s和MB/s都混寫為Mb/s,導致人們在實際計算中因單位的混淆而出錯。切記注意!!!
實例: 在我們實際上網應用中,下載軟體時常常看到諸如下載速度顯示為128KBps(KB/s),103KB/s等等寬頻速率大小字樣,因為ISP提供的線路帶寬使用的單位是比特,而一般下載軟體顯示的是位元組(1位元組=8比特),所以要通過換算,才能得實際值。然而我們可以按照換算公式換算一下:
128KB/s=128×8(Kb/s)=1024Kb/s=1Mb/s即128KB/s=1Mb/s。
案例1: 某用戶反映,為什麼我的網速和我辦的帶寬不一樣? 我辦的是4M 的寬頻,可為什麼我測試卻只有2百多K的網速啊? 是不是電信騙了我?沒有給我開4M喲 ?
案例分析:尊敬的用戶,這只是誤會。這可能有幾個你不理解的原因:第一,實際網速單位是Mb/s,不是MB/s,而你所說的2百多K,其實際是指2百多KB/s(即2百多千位元組每秒)不是2百多Kb/s(即2百多千比特每秒),通常情況下都是說簡稱如250KB/s或250Kb/s說成250K。第二,寬頻4Mb/s=512KB/s並且這只是技術上的最大理論值,而不是所達到的實際值,一般正常情況下技術上的最大理論值為4Mb/s的寬頻實際值可以達200KB/s至440KB/s。因為寬頻速率要受到很多因素(比如用戶計算機性能、資源使用情況、網路高峰期、網站服務能力、信號衰耗、線路衰耗、距離遠近等)的影響,所以導至實際值與技術上的最大理論值有偏差。第三,網路運營商提供的寬頻速率單位中,"bps"是指"bit per second"。而實際速度所指的bps是指"Byte per second"。所以要經過換算,而1Byte=8bit,在計算網速的上行速度或下行速度,都必須將數值除以8即把bit轉化為Byte。例如:下行速度(即下載速度)為1Mb/s,其換算成等價值就是128KBps ;換算方法:1Mbps=1024/8(KBps)=128KBps即128KByte/s 。
案例2: 某用戶反映, 我辦的是4M 的寬頻, 為什麼我的網速比通常情況下都慢喲,而且還經常掉線?是不是電信騙了我?沒有給我開4M喲 ?
案例分析:尊敬的用戶,這只是誤會。導致網速慢和經常掉線,通常情況下有幾種可能的原因:第一、計算機感染病毒較嚴重;第二:計算機軟硬體配置及性能;第三、上網終端質量、網線質量、線路傳輸負載;第四、線路接觸是否良好、電源電壓是否穩定等問題;第五、外界信號干擾、信號衰減、線路衰耗及線路距離長短;第六、私自或不規范組網;第七,網卡質量不好或沒有插好;第八、安裝了多種殺毒軟體及防火牆或同時運行過多的程序;第九、通信協議設置和防火牆的配置等等原因;對於本案例中,該用戶的情況經查明,該用戶網速慢和掉線的原因是:第一、該用戶的電腦感染了多種病毒,導致內存被佔用,CPU使用率較高,經常達100%;影響了電腦性能,導致網速慢;第二、該用戶辦理的是ADSL撥號上網,因不規范的私自組網,導致線路傳輸負載加重,影響線路傳輸流量,造成網速慢並且經常掉線。第三、網線RJ45與HUB的接頭接觸不良好和電源電壓不穩。
⑸ 互聯網時代,運營商代理商怎麼轉型
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是否一定死在沙灘上?這是移動互聯網時代到來之時,通信運營商前途命運的追問。過去的一年中,曾經對整個數據業務產業鏈「號令天下」的通信運營商,正快速被管道化、邊緣化。在這一輪遍及全球的科技變革中,整個中國通信、互聯網和科技的產業格局已經天翻地覆,重新洗牌。在此過程中,通信運營商們所面臨的,既是前所未有的機遇,也有可能是一場滅頂危機,能否揚帆渡海,還有待它們各顯神通。 運營商面臨巨大威脅 「巨大的競爭正由互聯網而來。」中國移動董事長王建宙表示,隨著通信業和互聯網的融合,產業價值鏈正在發生轉移,核心環節已被蘋果、谷歌等IT企業搶奪,運營商已面臨巨大威脅。 「現在,蘋果、谷歌、微軟、黑莓、三星、諾基亞等傳統的終端或操作系統廠商都在不斷發力,雅虎、網路、新浪等互聯網公司也在向移動互聯網領域轉型,這都對運營商構成巨大威脅。」一位運營商人士說,而Skype、騰訊等即時通訊業務公司,未來甚至可能直接動搖運營商的話音業務根基。 問題在於,這場對未來棲息地的爭奪中運營商已退無可退:隨著移動話音業務日益飽和、行業競爭的不斷激化,移動互聯網和數據業務正在成為運營商們未來成長的最大動力。 「智能管道」提升運營商價值 「運營商苦心修建起來的圍牆正在慢慢倒掉。」咨詢機構弗洛·沙利文公司首席咨詢顧問王煜全認為,在過去10年中,中國運營商曾對數據業務具有巨大掌控力,但隨著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未來的產業重心將轉向應用層,運營商已經失去控制,並將逐漸被「管道化。」 但如何「管道化」,將決定運營商走向衰落,還是找到新的增長模式。 在互聯網時代,運營商僅提供上網通道,沒有在互聯網應用上斬獲,這一教訓已被很多運營商高管引以為戒。三大運營商的高管們一直在呼籲,「不能淪為啞管道」,不能如同電力公司一樣,為所有用戶都提供了電力,但用戶最後只記住了電視、冰箱、空調的品牌。 但這並不是不做管道。事實上,運營商高管一直都認為運營商未來要做管道,只不過要做「用戶可識別、業務可區分、流量可調控、網路可管理」的,主動提升運營商價值的「智能管道」。
⑹ 為什麼工信部一直在要求要提速降費 ,而運營商總是在變著法的提費降速
其實道理很簡單,按照經濟學來說這是由於通貨膨脹導致的物價上漲,同時通訊費作為虛擬商品,它的價格隨時間的變化也會發生相應改變,這是毋庸置疑的,運營商的運營財報就有力的證明了這個問題。根據三大運營商2018年的財報數據顯示,三大運營商去年的凈利潤為1492.48億元,平均每日利潤達到約4.09億元,相比前一年,三大運營商的收入呈上升趨勢。
所以說,話費支出上漲不僅是運營商推出的資費問題,用戶的上網習慣也是很重要的原因之一。雖然運營商的資費在不斷下調,但是大家對流量的需求比以往要多了不少,而且4G、5G時代的到來,用戶對流量的需求只會上漲不會下降。所以直觀上看話費變多了,實際上如果按照以前的資費標准,話費是變少的。
⑺ 全國攜號轉網用戶數已經超過5700萬,如何面對下行壓力
攜號轉網的人越來越多,現在陸陸續續已經逐漸接近6,000萬,三大運營商面臨這種客戶流失的壓力,本身要去改變自己的經營模式。因為通訊服務商歸根結底也是服務商,做的是服務不是管理,不要把那套官僚主義思想放到管理的模式之中。
什麼時候三大運營商做成了管理型的運營商了呢?無論他家消費多少錢都是消費者,顧客是場地這一點搞不懂嗎?不能因為自己是壟斷型的央企就把持著這種資源,覺得你願意用也要用,不願意用也要用,畢竟除了這三大運營商大家也沒得選擇,這就是他們有恃無恐的原因。哪怕是現在開通了攜號轉網的相關服務仍然是沒有什麼本質的改變。
⑻ 運營商怎樣給用戶分配寬頻網速的
寬頻運營商只會給用戶分配帶寬,但不會分配網速。因為網速除了受帶寬的最高速度限制外,還要受到伺服器和用戶設備的限制。所以實際網速是低於帶寬計算出的最高網速的。用戶辦理寬頻時約定的多少兆寬頻是指上行和下行總的帶寬,至於上行和下行是否單獨控制,各個運營商是不一樣的,有單獨控制的,也有不單獨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