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經濟發展目標用什麼表示

經濟發展目標用什麼表示

發布時間:2022-07-26 02:20:00

㈠ 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體現在六個方面內容是什麼

中共中央於2020年10月30日上午10時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黨組成員、副主任,國家統計局黨組書記、局長寧吉喆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說,全會的《建議》提出了「十四五」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可以概括為「六個新」:

一是經濟發展取得新成效,在質量效益明顯提升的基礎上實現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取得重大進展;

二是改革開放邁出新步伐,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更加完善,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基本形成;

三是社會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和文化產業體系更加健全,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豐富;

四是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新進步,能源資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生態環境持續改善;

五是民生福祉達到新水平,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增長基本同步,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明顯提高;

六是國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社會主義民主法治更加健全,社會治理特別是基層治理水平明顯提高。

(1)經濟發展目標用什麼表示擴展閱讀

這「六個新」主要目標的提出,在指導原則上充分體現了堅持和完善黨領導經濟社會發展的體制機制、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充分體現了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充分體現了把新發展理念貫穿發展全過程和全領域、推動高質量發展,充分體現了堅定不移深化改革開放、持續增強發展的動力和活力,充分體現了強化系統觀念,實現發展質量、結構、規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統一。

這「六個新」主要目標的設定,在方法論上體現了綜合考慮國內外發展趨勢和我國發展條件,緊緊錨定2035年遠景目標,對未來五年發展目標提出要求。

體現了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相結合,以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為導向,把發展質量問題擺在更為突出的位置;體現了堅持守正和創新相統一,做好「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有機銜接,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作為設定「十四五」發展目標的重要准繩。

㈡ 2020年中國經濟發展的目標是以什麼為主體

一,大力推動商品消費優化升級,主要是在吃、穿、用、住、行等方面。

寧吉喆說,在吃的方面,不僅要吃得飽,還要引導吃得好,吃得安全;穿的方面,不僅要穿得暖,還要促進穿得好,穿得得體;用的方面,不僅要用得上,還要促進用得好,用得多種多樣。

他表示,此外,還要大力發展住房租賃市場,加大城市老舊小區便民化等方面的改造力度。進一步促進汽車消費優化升級和二手車的流通,落實好新能源汽車購置相關財稅支持政策,促使居民行得便捷。同時,要順應居民消費升級的趨勢,加強商品的品牌、品質、標准和質量建設,以及監管,不斷改善居民的消費環境,提高消費水平。

第二,全面促進服務消費提質擴容。

結合服務業供給側改革發展,加快釋放文化旅遊、體育、養老、托幼、家政等豐富文化和旅遊產品的供給,提升國內旅遊質量,推動文化事業和產業繁榮發展。大力發展體育消費,普及全民健身。

第三,加快培育新型消費,主要是數字消費、網路消費和信息消費。

今年1至4月,全國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8.6%,占社會商品零售總額中的比重達到24.1%,同比提高了5.5個百分點,這顯示了新型消費的力量。

接下來要順勢而為,加力推動線上線下消費有機融合,促進傳統線下業態數字化改造和轉型升級,創新無接觸、少接觸等新型消費模式,探索發展智慧超市、智慧商店、智慧餐廳等新零售業態,大力發展「互聯網+社會服務」消費模式,培育豐富在線教育、在線醫院等,積極發展新型信息產品。

第四,要積極擴大綠色健康消費和節能環保消費。

以綠色發展為引領,推進綠色生態農產品的生產、供應和消費,暢通資源循環利用,加快完善回收利用網路,促進機動車、家電和電子產品消費的更新換代。完善工業節能與綠色製造標准體系,引領綠色節能產品、綠色設計產品的推廣應用。整合優化醫療健康資源和供應鏈,完善健康產業體系,擴大健康服務消費。

第五,加強消費基礎設施和服務體系網路布局建設,加快布局支持新型消費的5G網路、數據中心、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

㈢ 中國的經濟發展的目標是什麼

中國的經濟發展的目標是全體國民的持續幸福,即社會主義經濟發展更強調的是滿足人的需要,堅持以人為本,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

我國社會主義的基本矛盾在於生產關系和生產力的矛盾,以及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之間的矛盾。解決我國的社會發展面臨的基本矛盾的途徑是加強我國經濟方面的建設,同時大力促進整個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要正確處理好社會主義經濟發展的基本矛盾與根本目標之間的關系。社會主義根本目標解答了我國的經濟發展到底應該何去何從,社會主義經濟發展的階段目標告訴了我們現階段需要完成的任務。

我們應當把遠期的根本目標和近期的階段目標有機的結合起來,在仰望星空的同時,努力做到腳踏實地,這樣才能把我國建設成為一個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3)經濟發展目標用什麼表示擴展閱讀:

強調經濟的發展與建設就是要求我們必須要將全社會的各種資源有效的配置到經濟發展之中,服從且服務於當前社會的經濟建設。其次,要想方設法的促進生產力的改進,當生產力得到了的極大提高時,才能使中國這樣貧窮落後的東方大國走上繁榮復興的道路。

我國的社會發展面臨的基本矛盾反映了我國經濟面臨的基本問題,也是中國人民現實生活的真實寫照,也促進了社會主義經濟向更好、更強的方向發展,社會主義根本目標解答了我國的經濟到底應該何去何從。

㈣ 中國經濟發展總目標是什麼

  1.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明確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任務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分兩步走在本世紀中葉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2. 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

  3. 全面依法治國的總目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㈤ 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的經濟發展目標是什麼

黨的十七大報告根據黨的十六大以來國內外形勢的新變化、我國經濟社會的新發展、廣大人民群眾的新期待,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提出了五個方面新的更高要求。這些新要求既與黨的十六大確定的到2020年奮斗目標相銜接,保持了目標的連續性,又根據新的情況和條件充實了奮斗目標,增強了目標的針對性。那麼,黨的十七大報告是根據哪些新的情況和條件對奮斗目標提出新要求的呢?主要是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黨的十六大以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新的巨大成就。2003年至2006年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連續四年達到或超過10%,2007年上半年比上年同期增長11.5%,預計全年增長10.5%以上。這五年,我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進程明顯加快,能源、交通、通信等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加強,科技、教育、衛生、文化等社會建設步伐加快,城鄉人民生活顯著改善。總之,我們在各個方面都為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奠定了更為堅實的基礎,從新歷史起點出發,需要對奮斗目標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拿經濟增長目標來說,由於2002年以來經濟增長速度持續加快,明顯超過原來預期,黨的十六大報告提出的到2020年力爭實現國內生產總值比2000年翻兩番的目標完全有可能提前實現,因此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了「轉變發展方式取得重大進展,在優化結構、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護環境的基礎上,實現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兩番」的新要求。

二是經濟發展的約束條件發生了新的變化。主要表現在:近幾年經濟增長過多地依賴投資和出口,投資率過高,外貿順差過大,國際收支盈餘過多,形成銀行資金流動性過剩;由於長期存在的主要依靠增加物質投入的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還在延續,在經濟發展速度加快的條件下必然導致能源和土地、淡水、重要礦產品等資源的供求矛盾以及生態環境惡化等問題更為突出;在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進程加快的背景下,城鄉和區域發展不平衡的矛盾也在發展。以上這些既是制約今後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結構性矛盾,也是在奮斗目標中提出增強發展協調性,努力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建設生態文明等新要求的針對性所在。

㈥ 我國經濟發展的戰略目標是什麼

要在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的基礎上,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提高全要素生產率,不斷提高經濟創新力和競爭力。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報告首次提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並指出這是跨越關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國發展的戰略目標。

當前,我國經濟已經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經濟發展的戰略目標就是要在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的基礎上,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提高全要素生產率,不斷提高經濟創新力和競爭力。

(6)經濟發展目標用什麼表示擴展閱讀: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抓住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提出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及與之適應的經濟政策框架,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不斷提高

㈦ 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戰略目標是什麼

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戰略目標是鞏固和發展已經初步達到的小康水平,到建黨一百年時,建成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到建國一百年時,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基本實現現代化。

胡總書記在十八大報告中提出,綜觀國際國內大勢,我國發展仍處於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我們要准確判斷重要戰略機遇期內涵和條件的變化,全面把握機遇,沉著應對挑戰,贏得主動,贏得優勢,贏得未來,確保到二0二0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宏偉目標。

經濟持續健康發展。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取得重大進展,在發展平衡性、協調性、可持續性明顯增強的基礎上觸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二0一0年翻一番。

參考鏈接 news.xinhuanet.com/...31.htm

㈧ 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的經濟發展的目標是什麼

十七大報告中提出了未來的經濟發展目標,即:增強發展協調性,努力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發展。轉變發展方式取得重大進展,在優化結構、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護環境的基礎上,實現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兩番。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更加完善;自主創新能力顯著提高,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大幅上升,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居民消費率穩步提高,形成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的增長格局。城鄉、區域協調互動發展機制和主體功能區布局基本形成;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城鎮人口比重明顯增加。胡錦濤特別指出,要深化財稅、金融等體制改革,完善宏觀調控體系,建立健全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和生態環境補償機制;推進金融體制改革,發展各類金融市場,形成多種所有制和多種經營形式、結構合理、功能完善、高效安全的現代金融體系,提高銀行業、證券業、保險業競爭力,優化資本市場結構,多渠道提高直接融資比重,加強和改進金融監管,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逐步實現資本項目可兌換,深化投資體制改革,健全和嚴格市場准入制度,完善國家規劃體系。發揮國家發展規劃、計劃、產業政策在宏觀調控中的導向作用,綜合運用財政、貨幣政策,提高宏觀調控水平。

㈨ 我國經濟發展的戰略目標是

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戰略目標是,到建黨一百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中國共產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是:領導和團結全國各族人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而奮斗。

(9)經濟發展目標用什麼表示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後,在社會主義經濟建設中,從一開始就注意了從戰略全局和發展遠景來考慮經濟問題。在國民經濟恢復時期結束後,馬上就進入了第一個五年計劃時期,開始了全面的大規模的社會主義建設,並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但是,當時由於研究經濟發展戰略的理論和方法還缺乏全面性、系統性,特別是在後來由於指導思想上的「左」傾錯誤,由於缺乏社會主義建設的經驗,在經濟發展戰略目標的選擇以及在實現目標的方法和道路上,都曾經有過重大的失誤。

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實現了黨和國家工作重點的戰略轉移,同時也是中國社會主義經濟發展戰略的轉變。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國共產黨章程

閱讀全文

與經濟發展目標用什麼表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池善雨婚姻狀況如何 瀏覽:126
晚上好各位大美女英文怎麼說 瀏覽:208
美女下面的什麼樣 瀏覽:393
幸福肥對人體有什麼好處 瀏覽:955
愛情數字78是什麼 瀏覽:732
愛情是幻想叫什麼名字 瀏覽:957
校醫事業編招聘在哪裡能看到 瀏覽:333
校園愛情連續劇有哪些 瀏覽:92
愛情公寓停車位多少錢 瀏覽:761
黑帝斯講了什麼故事 瀏覽:652
抖音如何開故事直播 瀏覽:978
如何維持女孩愛情 瀏覽:391
怎麼樣進入愛情樹 瀏覽:306
貴陽和太原哪個經濟好 瀏覽:371
美女在廈門做什麼工作 瀏覽:42
長江經濟帶不搞大開發怎麼發展 瀏覽:582
為什麼喜歡伏羲的誕生這篇故事 瀏覽:813
母子健康手冊跟坐月子有什麼關系 瀏覽:560
事業單位增編多久一次 瀏覽:470
這是一個出車禍的故事英語怎麼說 瀏覽: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