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刺激消費是怎麼使經濟增長的
打個比方啊 作為老百姓,要是想家裡積蓄多一點,他會說:那咱們使勁花,花的多賺的多。他會這樣想嗎?大概思聰會,那同樣對於國家而言,消費也不能拉動經濟增長,不管吃公款吃喝還是私款。凱恩斯認為消費能夠拉動經濟增長,是在經濟大蕭條的極端情況下,面對極高的失業率,大家沒活干就沒產出了呀,那政府拉動一下消費,刺激老百姓動一動,就有產出了嘛。
在其他絕大部分時候,錢就那麼多啊!想多消費一點就得犧牲投資,一味追求消費就像是殺雞取卵,長期的經濟增長會因為今天的消費而下降。雞沒了也就沒蛋了,消費這個蛋沒有了,產出也就沒有了。就是這么簡單的道理。
❷ 如何提高消費在拉動我國經濟增長中的貢獻率
1.投資拉動率,又稱投資對GDP增長的拉動率,通常指在經濟增長率中投資需求拉動所佔的份額,也稱投資對GDP增長的貢獻率。計算方法為:同時,還可以計算投資拉動GDP增長的百分點。計算方法為:投資拉動GDP增長(百分點)=投資拉動率×GDP增長率其中的GDP增長率一般為不變價生產法GDP增長率(下同)。2.消費拉動率,又稱消費對GDP增長的拉動率,通常指在經濟增長率中消費需求拉動所佔的份額,也稱消費對GDP增長的貢獻率。計算方法為:同時,還可以計算消費拉動GDP增長的百分點。計算方法為:消費拉動GDP增長(百分點)=消費拉動率×GDP增長率3.凈出口拉動率,又稱凈出口對GDP增長的拉動率,通常指在經濟增長率中凈出口拉動所佔的份額,也稱凈出口對GDP增長的貢獻率。計算方法為:同時,還可以計算凈出口拉動GDP增長的百分點。計算方法為:凈出口拉動GDP增長(百分點)=凈出口拉動率×GDP增長率需要引起注意的是:上述各種需求拉動率所用的支出法GDP及其構成項均為不變價數據,因為,社會上使用的GDP增長率通常為不變價增長率。但是,由於我國沒有正式發布不變價GDP絕對數,社會上也有用現價數據代替不變價數據計算拉動率的。由於價格因素的影響,兩種計算方法得出的結果存在一定的差距。此外,由於三大需求在各個時期的變動情況不同,因此需求拉動率的波動幅度較大。
❸ 消費為什麼能拉動經濟增長,促進生產發展長
因為需求是生產的動力,而消費是需求的外部表現,需求怎是消費的內在原因。需求是通過消費來表現出來的。所以說,消費能夠拉動經濟增長,促進經濟發展。
❹ 「三駕馬車(消費、投資、出口)」如何拉動經濟增長
這都是政府的冠冕之詞,到現在,經濟增長了又怎麼樣呢?房子買不起,物價那麼高,生活沒保障
❺ 消費投資怎樣拉動經濟增長
宏觀經濟中的社會總需求和供給模型說明了商品的整個生存周期,
商品生產,商品流通,商品消費,商品再生產是一個循環過程,
對於經濟增長主要在兩個方面,供給消費需求的商品增加和固定資產的投資,而只有消費增長是可持續的,政府的固定投資只起輔助作用,因為購買力的增加只有在消費增長是直接的。在國家貨幣供給不變的情況下,國家鼓勵儲蓄,就會增加銀行利率,相應的貸款利率也會增加,貸款規模相對減少,企業成本增加,商品生產規模減小,商品供給減少。
整個過程比較復雜,舉個例子,粗略說下:
如果消費需求保持10瓶牛奶
去年經濟體內總共生產了12瓶牛奶,而消費需求是10瓶牛奶,就是說多生產了2瓶,這就是產能過剩,這樣商品到消費者手中可能比較便宜,因為供給大於需求,相同數量的錢能買到的商品可能增加,國家鼓勵儲蓄,買東西剩下的錢就增加了,這些錢被銀行轉向其他消費需求和行業,這樣就實現了供給和消費的調節。
個人儲蓄存款的增加也標志著消費者購買力的增加
國家的收入來源主要在三個方面,稅收,行政事業收費,國際金融投資(賣地皮沒算)。固定資產的投資主要由國家承擔,對消費起間接做用。
還是上面的例子,比如國家投資交通基礎設施,原先1瓶牛奶從產地到消費者手中成本增加了2塊錢,現在1塊錢就可以了,這樣也間接的增加了消費者的購買力
所以消費需求,投資都可以拉動經濟增長。
但是宏觀調控的效果不一定很理想
現在企業的流動性資本,就是說存款的增加,由於產能過剩而形成資本沉澱是一個問題,但是個人消費能力卻下降了。
當前的經濟增長主要由政府投資和消費以及促進出口貿易來推動,這種增長的可持續性值得懷疑,通貨膨脹指數持續增長,也降低了消費者的購買力
最後解釋下通貨膨脹指數(CPI)
個人存10元錢,月息1塊錢,貸款月息 2 塊,10元成本商品利潤 3 塊,完成一個商品流通周期,你有 11 塊錢,但是原先10 塊錢成本的商品,你購買時要 15塊,商品價格的增長率就是CPI 呵呵,這就是經濟增長
聲明下:
以上只是粗略的解釋整個過程,受其他因素的影響,實際情況可能比較復雜
個人認為,國家要提高個人尤其中低收入者的購買力,另外要企業消費和投資他們的沉澱資本,這才是經濟增長的源動力。
就寫這么多了,希望對你有幫助
❻ 消費為什麼能促進經濟增長
簡單例子:十個人買奶和十萬個人買奶,對牛奶生產企業有什麼結果.
❼ 高一政治:怎樣刺激消費,擴大內需,拉動經濟增長從國家企業個人三方面回答
通過增加投資、增加政府支出、降低稅收等方式,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或通過公開市場操作購入政府
國家
一、降低存款准備金率,降低央行再貼現率等寬松的貨幣政策來通過降低利率;降低存貸款利率,特別是降低用於消費的貸款的利率,可以刺激消費,擴大國內需求。
二、提高工資,特別是提高中低收入的工薪族的工資,可以刺激消費,擴大國內需求。
三,培養新的消費熱點
四,加大基礎設施建設
五,完善社會保障制度,是百姓有錢更敢花
六,根本上堅持大力發展生產力
企業
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減少生產產品勞動生產率,形成競爭優勢,以刺激消費
個人
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就業觀,提高自己的消費能力,刺激消費,擴大內需發展
❽ 運用經濟生活的知識回答消費為什麼能拉動經濟增長
費需求作為社會總需求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國民經濟的發展有著巨大的拉動作用,表現在:
首先,消費需求能直接拉動經濟發展。這是指消費需求通過它自身的擴大,為生產提供更大的實現空間,從而導致生產的擴大。所以,消費需求的增長直接就是經濟的發展,消費需求增長多,GDP也增長多。
其次,消費需求對經濟發展的間接拉動。這是指消費需求作為初始變數拉動其他變數,又通過其他變數拉動經濟發展。其表現形式就是消費需求拉動投資需求,投資需求又拉動經濟發展。這就是消費需求的引致效應。
第三,消費需求能創造生產能力,從而拉動經濟發展。生產能力是由物質資本和勞動力兩要素構成的。勞動力的再生產是通過消費需求的滿足來實現的,特別是現代社會,人力資本成為經濟發展的源泉,教育消費需求的穩定增長已成為推動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
❾ 消費怎樣拉動經濟增長具體哪些方面詳盡分析一下。
30年經濟高速發展主要得益於選擇並長期沿襲了出口導向型經濟增長模式。一是進口和出口的嚴重失調;二是長期的貿易順差導致外匯儲備面臨的風險日益增大;三是長期壓低勞動力價格以保持所謂的比較優勢,直接影響國內消費需求的增長;四是資源價格的行政管制使政府在油、電等方面的巨額價格補貼通過產品出口而部分流向國外,最終導致我國國民福利的凈損失;五是大量低技術含量和低附加值的產品因為外需的旺盛而使相關企業找到了生存空間,阻礙了產業升級和技術創新,影響企業整體素質提升。市場要求必須通過啟動內需來推動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
啟動內需的動力是消費:
其一,「以人為本」的執政理念,客觀上要求政府把民生和國民福利放在重要位置上,而長期以來「重積累、輕消費」的傾向使居民消費在國民收入中的比例一直偏低;
其二,政府在醫療、教育、養老、安居等公共產品和服務的提供方面,欠賬太多,有必要通過調整財政支出結構等方式來予以彌補;其三,亞洲金融危機以後,政府採取了增加投資和刺激出口的方式拉動經濟,取得了積極的效果,消費所起到的作用有限。增加消費意義更為重大。民消費率不斷走低。1978年至2007年,在世界平均消費率提升趨勢中,我國居民消費率從48.81%下降到了35.3%。世界平均居民消費率水平超過了55%,美國近年大體穩定在67%左右。
啟動內需的著力點:因為消費和服務總是密切相關的。服務業一種是直接向消費者提供服務的,如學校、商店、醫院等;另一種是為企業生產提供服務的,如金融、物流、廣告、產品設計等。第二類服務業的發展,企業才有可能從根本上改變長期處於世界產業鏈中低端位置的被動局面,不斷提高其在整個產業鏈中的利潤分配能力,使「中國製造」不再成為低技術含量、低附加值的象徵。國際經驗表明,服務業發展的拐點大致在人均GDP 3000美元左右。2008年底我國的人均GDP達到3000美元左右。這正好與我國面臨外需放慢和結構轉型的壓力上升重疊。如果政策環境得當,服務業的發展很可能成為經濟轉型的助力。要從市場開放入手,降低民間資本進入服務業的門檻,為金融、醫療、教育、商務服務以及資訊類產業的發展提供良好的政策和制度環境。
❿ 如何培育消費需求增長,促進經濟增長
進入新世紀新階段,我國發展呈現一系列新的階段性特徵。長期形成的結構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長方式尚未根本改變,影響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依然存在。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的新要求,一定要在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方面取得重大進展,要堅持擴大國內需求特別是消費需求的方針,穩步提高居民消費率,促進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投資、出口拉動向依靠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轉變,努力形成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經濟增長的格局。
歷史經驗表明,國內需求一直是拉動我國經濟增長的動力。但同時我們也要看到,近幾年我國固定資產投資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不斷提高,而消費率特別是居民消費的貢獻率有所降低。雖然從國際比較看,我國居民最終消費支出年均增長7%,遠高於世界平均24%的水平,但問題是近年來我國的投資增長更快,從而使得消費與投資之間出現不協調。從國內消費領域自身情況看,消費結構性矛盾比較明顯,主要是農民和城市低收入者消費能力不強,制約了經濟健康發展。因此,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就必須堅持擴大國內需求特別是消費需求的方針,穩步提高居民消費率,促進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投資、出口拉動向依靠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轉變。
當前,我國正處於工業化、現代化的重要時期。堅持擴大國內需求特別是消費需求的方針,穩步提高居民消費率,具備許多有利條件。
一是我國人口眾多,穩步提高居民消費率,促進城鄉居民消費結構的不斷升級,將為經濟發展創造龐大的消費需求;二是工業化進程加快,將為經濟發展提供巨大的投資需求;三是城鎮化加速發展,將為經濟發展開辟更為廣闊的內需空間。不過,要使這些有利條件真正成為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積極因素,就要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報告所提出的各項要求,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大力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更加註重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提高節能環保水平、提高經濟整體素質和國際競爭力。要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堅持擴大國內需求特別是消費需求的方針,促進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投資、出口拉動向依靠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轉變,由主要依靠第二產業帶動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協同帶動轉變,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質資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管理創新轉變。要發展現代產業體系,大力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促進工業由大變強,振興裝備製造業,淘汰落後生產能力;提升高新技術產業,發展信息、生物、新材料、航空航天、海洋等產業;要發展現代服務業,提高服務業比重和水平;加強基礎產業基礎設施建設,加快發展現代能源產業和綜合運輸體系。要確保產品質量和安全。總之,要增強發展的協調性,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通過提高自主創新能力,著力突破制約經濟發展的關鍵技術,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形成與消費需求結構升級換代相互適應、相互推動的產業結構與產品結構,改變消費與投資之間的不協調狀況;通過統籌城鄉經濟發展,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擴大農村消費市場;通過加強能源資源節約和生態環境保護,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形成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消費方式與消費結構;加快推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促進居民消費率的穩步提高。
二
促進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投資、出口拉動向依靠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轉變,努力形成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經濟增長的格局,應圍繞著堅持擴大國內需求特別是消費需求的方針,著力增強消費需求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一方面,要調整投資與消費的關系,合理控制投資規模;另一方面,要千方百計增加城鄉居民收入,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合理控制投資規模,調整投資與消費的關系,要按照黨的十七大提出的著力構建充滿活力、富有效率、更加開放、有利於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的要求,提高改革決策的科學性,增強改革措施的協調性,處理好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積極推進各方面體制創新,深化財稅、價格、投資體制改革,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要嚴格控制新開工項目,防止投資反彈,促使經濟增長保持在合理水平。要強化企業社會責任,突出抓好重點行業、重點領域節能減排工作,有效遏制高耗能、高排放行業過快增長,堅決淘汰落後生產能力。要統籌安排對內對外經濟工作,把「引進來」和「走出去」更好結合起來,加快轉變外貿增長方式,優化進出口商品結構,堅持以質取勝,增強應對國際市場波動的能力。
千方百計增加城鄉居民收入,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要求我們著力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統籌城鄉發展,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要充分挖掘農業內部增收潛力,按照國內外市場需求,積極發展品質優良、特色明顯、附加值高的優勢農產品,推進「一村一品」,實現增值增效。要繼續完善現有農業補貼政策,保持農產品價格的合理水平,逐步建立符合國情的農業支持保護制度。要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組織,支持農業產業化經營和龍頭企業發展,培育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發揮億萬農民建設新農村的主體作用。要著眼興縣富民,著力培育產業支撐,大力發展民營經濟,引導企業和要素集聚,改善金融服務,增強縣級管理能力,發展壯大縣域經濟。要從財政、金融、稅收和公共品投入等方面為小城鎮發展創造有利條件,鼓勵和支持符合產業政策的鄉鎮企業發展,特別是勞動密集型企業和服務業,加快轉移農村富餘勞動力,不斷增加農民的務工收入。
二是加快推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實施擴大就業的發展戰略,加快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深化收入分配製度改革,增加城鄉居民收入。
就業是民生之本。千方百計增加城鄉居民收入,就要實施擴大就業的發展戰略,促進以創業帶動就業。要堅持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大力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服務業和各類中小企業,發展有利於擴大就業的新行業、新產業,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千方百計擴大就業崗位。要完善支持自主創業、自謀職業的政策,積極培育創業主體,促進以創業帶動就業,擴大就業容量。要統籌城市就業和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建立統一規范的人力資源市場,形成城鄉勞動者平等就業的制度,健全覆蓋城鄉的就業服務體系。要完善面向所有困難群眾的就業援助制度,及時幫助零就業家庭解決就業困難。
以社會保險、社會救助、社會福利為基礎,以基本養老、基本醫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為重點,以慈善事業、商業保險為補充,加快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具有重要作用。要促進企業、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全面推進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建設,探索建立農村養老保險制度。要完善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提高保障水平。要完善失業、工傷、生育保險制度。要提高統籌層次,制定全國統一的社會保險關系轉續辦法。要保障務工農民的合法權益,建立健全城鄉就業公共服務網路,為外出務工農民免費提供法律政策咨詢、就業信息、就業指導和職業介紹,嚴格執行最低工資制度,建立工資保障金等制度。要完善勞動合同制度,逐步建立務工農民社會保障制度,依法將務工農民全部納入工傷保險范圍,探索適合務工農民特點的大病醫療保障和養老保險辦法。
合理的收入分配製度是社會公平的重要體現。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有利於理順國家、企業和個人三者分配關系,有利於增加廣大勞動者收入,維護勞動者權益,也有利於合理調整投資與消費關系,促進經濟社會健康發展,促進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投資、出口拉動向依靠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轉變,形成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經濟增長的格局。要堅持和完善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健全勞動、資本、技術、管理等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的制度。要合理調整國民收入分配,著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逐步提高扶貧標准和最低工資標准,建立企業職工工資正常增長機制和支付保障機制。要創造條件讓更多群眾擁有財產性收入。要保護合法收入,調節過高收入,取締非法收入。要創造機會公平,逐步扭轉收入分配差距擴大趨勢,保證廣大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