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現代西方經濟學產生於哪個國家
現代西方經濟學一般指20世紀30年代以後流行於歐美國家和其他某些國家與地區的經濟學說。
現代西方經濟學是資產階級經濟學說史的發展和延續,是在資本主義經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逐步形成的。若以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凱恩斯革命」為發端,至今半個世紀以來,現代西方經濟學適應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發展的客觀需要,在資本主義各種經濟矛盾的旋渦中,在資本主義現實經濟坎坷困境中,不斷地修改、補充,廣泛深入地發展著。
現代西方經濟學起著雙重作用:一方面,在一定的范圍內調整了生產關系,客觀上對資本主義經濟發展起促進和推動作用;另一方面,雖然有時表面上緩和了矛盾,實質上卻又促進和推動著資本主義基本矛盾在積累中發展和激化,使資本主義經濟越來越擺脫不了如經濟危機、失業和通貨膨脹等難題。
『貳』 尼克爾森 經濟學家 是哪個國家的
沃爾特 尼克爾森(Walter Nicholson),美國經濟學家。
著作:《微觀經濟理論:基本原理與擴展》,這是一本極好的中級微觀教材。
『叄』 經濟學最早來自古希臘的什麼
西方語言中的「經濟學」一詞源於古希臘的οἰκονομία(英語:wikt:οἰκονομία)。起初這一領域被稱為政治經濟學,但19世紀經濟學家採用簡短的「經濟學」一詞來代表「經濟科學」,這也是為避免被誤解為政治學、數學和倫理學等領域。
1776年蘇格蘭哲學家和經濟學家亞當·斯密將政治經濟學定義為「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讓-巴蒂斯特·賽伊在1803年將經濟學從公共政策裏獨立出來,並定義其為對於財富之生產、分配、和消費的學問。
『肆』 經濟學家馬歇爾是哪個國家
馬歇爾全名阿爾弗雷德·馬歇爾,1842年出生在英國倫敦,是近代英國最著名的經濟學家,新古典學派的創始人。
『伍』 區域經濟學起源於哪個國家
區域經濟學的概述
經濟區域是按人類經濟活動的空間分布規律劃分的,具有均質性和集聚性,經濟結構基本完整,在國民經濟體系中發揮特定作用的地域單元。區域經濟是一個國家經濟的空間系統,是經濟區域內部社會經濟活動和社會經濟關系或聯系的總和,是經濟區域的實質性內容。
區域經濟學:是研究經濟活動在一定自然區域或行政區域中變化或運動規律及其作用、機制的科學。是經濟學與經濟地理學相結合的產物。
1、區域經濟學是運用經濟學的觀點,研究國內不同區域經濟的發展變化、空間組織及其相互關系的綜合性應用科學。
2、區域經濟學是研究和揭示區域與經濟相互作用規律的一門學科。主要研究市場經濟條件下生產力的空間分布及發展規律,探索促進特定區域而不是某一企業經濟增長的途徑和措施,以及如何在發揮各地區優勢的基礎上實現資源優化配置和提高區域整體經濟效益,為政府的公共決策提供理論依據和科學指導。
3、具體分析區域經濟發展中的規律性問題(包括區域特徵分析,目標系吮與政策、手段,產業結構演進,人口增長與移動,城市建設與布局,區域國土規劃,區域聯合與區際利益的協調,區域比例關系。學科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城市化與城市經濟問題、空間結構理論、區域生產力布局、資源合理開發利用、農村經濟、區帶規劃及管理、區域投融資等。
區域經濟學產生的歷史背景
區域就是一定的地理空間。區域內的自然資源狀況、人口分布狀況、交通狀況、教育水平、技術水平、工農業發展水平、消費水平、政治制度等等,對於該區域的社會經濟活動和生產過程的影響極大。如何使一個區域的經濟發展達到整體最優效果呢?區域經濟學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應運而生的。
它的形成和發展最早源於1826年德國經濟學家杜能提出的農業區位論,至今已有近180年的歷史。然而,作為一門相對獨立的科學,它大體形成於20世紀50年代。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隨著區位研究由微觀向宏觀領域的不斷擴展,以及各國政府為解決區域問題而加強對區域經濟活動的干預,大規模開展各種區域規劃工作,區域經濟學獲得了迅速的發展。最初興起於西方國家,東歐和原蘇聯在60年也掀起了區域經濟學研究的熱潮。我國則直到80年代後才開始這方面的工作。
區域經濟學與經濟地理學密切聯系的一門學科。它一方面對區域的自然資源和自然條件進行經濟評價,對區域的經濟、社會因素進行分析,更主要的是制定區域發展綱要提出科學的依據,並為區域經濟建立起計量經濟模型。
區域經濟學產生的歷史背景有三個方面:
(1)經濟背景,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地域分工不斷深化,地區間經濟發展不平衡加劇,如日本的表、里差異,美國的東北部同西部和南部的差異,英國的英格蘭與蘇格蘭、北愛爾蘭的差異以及蘇聯的東、西差異等;二是區域經濟問題的顯露,如美國的田納西河流域,1933年人均收入只有168美元,不及全國平均收入的一半,英國英格蘭的西北部、東北部和蘇格蘭失業率超過25%,威爾士失業率超過36%,而倫敦和東南英格蘭的失業率不到14%。
(2)政治背景,在西方資本主義發展到了國家壟斷資本主義階段,政府的經濟職能加強,政府有能力干預區域經濟發展;在東方,社會主義制度誕生,一方面,社會主義國家實行計劃經濟,政府是配置資源的主體,政府可以在區域之間配置資源,另一方面,社會主義經濟要求有計劃按比例地發展,包括區域之間。
(3)科技背景,第三次科技革命,使區域經濟學的研究方法和手段更先進,與其他經濟學科明顯不同。
正是在上述三個背景下,形成了區域經濟學。
區域經濟學:研究對象、主要觀點、代表人物
前關於區域經濟的研究對象尚未形成統一的觀點,具有代表性的觀點主要有:
(1)區域經濟學是研究特定地理范圍的經濟學,它與一般經濟學並無什麼差別,只是其研究范圍是區域而不是國家,持此種觀點的多為初學者。
(2)研究人類經濟活動的地理分布和空間組織規律,所以又將其稱為空間經濟學,持這種觀點的代表人物有諾斯、里查森、胡佛等。
(3)研究區域的主要問題,持這種觀點的代表人物有諾斯、里查森、胡佛等艾薩德(被譽為西方區域經濟學的創始人)、周起業和劉再興等。
(4)研究區際差異和聯系,持此種觀點的代表人物主要是杜貝。
(5)研究區域與經濟相互作用規律和相互關系,持此種觀點的代表人物是張敦富。
(6)從宏觀角度研究國內不同區域經濟發展及其相關關系的決策性科學,持此種觀點的主要代表人物有陳棟生、李京文、郝壽義和安虎森等。
區域經濟學研究的內容及主要著作
研究的主要范疇包括:區域經濟理論、生產力布局理論、生產力布局的經濟調節機制、新地域的經濟開發戰略和經濟規劃等。區域經濟學是20世紀50年代在宏觀區位論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門經濟學科。早期有屠能的《孤立國》(1850),韋伯的《工業區位論》(1909)等代表著作。1978年,前蘇聯經濟學家涅克拉索夫的著作《區域經濟學》出版後,標志著這門學科發展到一個新水平。
區域經濟學的學科性質
關於區域經濟學的學科性質還未形成統一的觀點,目前,主有三種觀點:
(1)區域經濟學為應用經濟學的分支學科,與產業經濟學一起構成中觀經濟學;
(2)區域經濟學為地理學的分支學科;
(3)區域經濟學為交叉學科,為經濟學與地理學的交叉學科。
『陸』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來源於什麼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主要來源於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和空想社會主義學說。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理論基礎。
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的無產階級政治經濟學,以社會的生產關系即經濟關系為研究對象。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繼承古典政治經濟學的優秀成果,著重剖析了資本主義的經濟關系,創立了剩餘價值學說;
揭示了資本主義生產和剝削的秘密,揭露了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之間階級對立和斗爭的經濟根源,論證了資本主義的必然滅亡和社會主義的必然勝利的客觀規律,指明了無產階級的歷史使命就是推翻資本主義制度和建立社會主義制度,最終實現共產主義。
(6)經濟學來自哪個國家擴展閱讀:
從1843年開始,德國學者馬克思和恩格斯研究社會經濟問題,為構建研究經濟問題的社會科學理論貢獻了畢生的精力。馬克思提出了剩餘價值理論,認為勞動的付出沒有得到同樣的回報,剩餘價值被沒有付出勞動的「資本」所剝削。生產資料的私人佔有和產品的社會化必然會導致周期性的經濟危機,解決的辦法只有實行計劃經濟。
馬克思主義的政治經濟學是一種社會學的觀點,是馬克思在大英圖書館中經年累月研究出來的。他沒有提出如何實行計劃經濟的具體辦法,雖然後來的社會主義國家在實行過程中產生了許多偏差,甚至導致東歐劇變、蘇聯解體;
但目前仍不能夠有足夠的證據證明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基本原理有錯誤,市場經濟仍然要不斷地和周期性經濟危機作斗爭,而解決的方法仍然是要不斷地加強政府調控,即對經濟進行計劃。
『柒』 經濟學家帕累托來自於哪一個國家
維弗雷多·帕累托(Vilfredo Pareto ,1848年7月15日—1923年8月19日),義大利經濟學家、社會學家,洛桑學派的主要代表之一。
生於巴黎,曾就讀於義大利都靈大學,後來任瑞士洛桑大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