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經濟學的囚徒是什麼

經濟學的囚徒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2-07-24 20:07:19

1. 什麼是「囚徒困境」,舉出你在社會生活中觀察到的「囚徒困境」的例子。

1950年,由就職於蘭德公司的梅里爾•弗勒德(Merrill
Flood)和梅爾文•德雷希爾(Melvin
Dresher)擬定出相關困境的理論,後來由顧問艾伯特•塔克(Albert
Tucker)以囚徒方式闡述,並命名為「囚徒困境」。經典的囚徒困境如下:
警方逮捕甲、乙兩名嫌疑犯,但沒有足夠證據指控二人入罪。於是警方分開囚禁嫌疑犯,分別和二人見面,並向雙方提供以下相同的選擇:
若一人認罪並作證檢控對方(相關術語稱「背叛」對方),而對方保持沉默,此人將即時獲釋,沉默者將判監10年。
若二人都保持沉默(相關術語稱互相「合作」),則二人同樣判監半年。
若二人都互相檢舉(互相「背叛」),則二人同樣判監2年。
用表格概述如下:
甲沉默(合作)甲認罪(背叛)
乙沉默(合作)二人同服刑半年
甲即時獲釋;乙服刑10年
乙認罪(背叛)甲服刑10年;乙即時獲釋
二人同服刑2年
現實的例子
上述例子可能顯得不甚自然,但現實中,無論是人類社會或大自然都可以找到類似囚徒困境的例子,將結果劃成同樣的支付矩陣。社會科學中的經濟學、政治學和社會學,以及自然科學的動物行動學、進化生物學等學科,都可以用囚徒困境分析,模擬生物面對無止境的囚徒困境博弈。囚徒困境可以廣為使用,說明這種博弈的重要性。以下為各界例子:
政治學例子:軍備競賽
在政治學中,兩國之間的軍備競賽可以用囚徒困境來描述。兩國都可以聲稱有兩種選擇:增加軍備(背叛)、或是達成削減武器協議(合作)。兩國都無法肯定對方會遵守協議,因此兩國最終會傾向增加軍備。似乎自相矛盾的是,雖然增加軍備會是兩國的「理性」行為,但結果卻顯得「非理性」(例如會對經濟造成都有損壞等)。這可視作遏制理論的推論,就是以強大的軍事力量來遏制對方的進攻,以達到和平。

2. 什麼是經濟學中的囚徒困境

兩個國家,在關稅上可以有以兩個選擇:
提高關稅,以保護自己的商品。(背叛)
與對方達成關稅協定,降低關稅以利各自商品流通。(合作)
當一國因某些因素不遵守關稅協定,獨自提高關稅(背叛),另一國也會作出同樣反應(亦背叛),這就引發了關稅戰,兩國的商品失去了對方的市場,對本身經濟也造成損害(共同背叛的結果)。然後二國又重新達成關稅協定。(重復博弈的結果是將發現共同合作利益最大。)

3. .什麼是囚徒困境它對經濟學有什麼指導意義 結合《網路經濟學》知識回答哦!聲明:不能純粹按西方經濟學

這個題目這么問就沒什麼意義了。《網路經濟學》是個小輩,沒有道理獨立的。囚徒困境應該是屬於博弈論的范疇,最終的核心思想就是:策略的選擇,以保證利益最大,風險和損失最小。實現共贏局面。

4. 經濟學中「囚徒的困境」指的是什麼

囚徒困境的故事講的是,兩個嫌疑犯作案後被警察抓住,分別關在不同的屋子裡接受審訊。警察知道兩人有罪,但缺乏足夠的證據。警察告訴每個人:如果兩人都抵賴,各判刑一年;如果兩人都坦白,各判八年;如果兩人中一個坦白而另一個抵賴,坦白的放出去,抵賴的判十年。於是,每個囚徒都面臨兩種選擇:坦白或抵賴。然而,不管同夥選擇什麼,每個囚徒的最優選擇是坦白:如果同夥抵賴、自己坦白的話放出去,不坦白的話判一年,坦白比不坦白好;如果同夥坦白、自己坦白的話判八年,不坦白的話判十年,坦白還是比不坦白好。結果,兩個嫌疑犯都選擇坦白,各判刑八年。如果兩人都抵賴,各判一年,顯然這個結果好。但這個帕累托改進辦不到,因為它不能滿足人類的理性要求。囚徒困境所反映出的深刻問題是,人類的個人理性有時能導致集體的非理性——聰明的人類會因自己的聰明而作繭自縛。

5. 如何理解經濟學中的囚徒困境與納什均衡

囚徒困境最早是由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數學家阿爾伯特·塔克(Albert
tucker)1950年提出來的。他當時編了一個故事向斯坦福大學的一群心理學家們解釋什麼是博弈論,這個故事後來成為博弈論中最著名的案例。故事內容是:兩個嫌疑犯(A和B)作案後被警察抓住,隔離審訊;警方的政策是「坦白從寬,抗拒從嚴」,如果兩人都坦白則各判8
年;如果一人坦白另一人不坦白,坦白的放出去,不坦白的判10年;如果都不坦白則因證據不足各判1年。

單次發生的囚徒困境,和多次重復的囚徒困境結果不會一樣。

在重復的囚徒困境中,博弈被反復地進行。因而每個參與者都有機會去「懲罰」另一個參與者前一回合的不合作行為。這時,合作可能會作為均衡的結果出現。欺騙的動機這時可能被受到懲罰的威脅所克服,從而可能導向一個較好的、合作的結果。作為反復接近無限的數量,納什均衡趨向於帕累托最優。

囚徒困境的主旨為,囚徒們雖然彼此合作,堅不吐實,可為全體帶來最佳利益(無罪開釋),但在資訊不明的情況下,因為出賣同夥可為自己帶來利益(縮短刑期),也因為同夥把自己招出來可為他帶來利益,因此彼此出賣雖違反最佳共同利益,反而是自己最大利益所在。但實際上,執法機構不可能設立如此情境來誘使所有囚徒招供,因為囚徒們必須考慮刑期以外之因素(出賣同夥會受到報復等),而無法完全以執法者所設立之利益(刑期)作考量。

6. 經濟學里的「囚徒困境」是指什麼

如果兩個罪犯被分開審問 只有一個招工的話招供可以減刑 不找工的重刑 兩個同時不招供會被釋放 根據博弈論他們永遠不能達到利益最大化也就是同時不招供。最終的那是平衡是兩個人都招供。困境就是不能達到利益最大化

7. 經濟學中的「囚徒困境」是什麼意思

囚徒困境中,每個人都知道自己的行為會影響到結果,所以行動都是strategic的。兩個情況的setting都不同,結論當然有可能看起來矛盾。

ps 你可以試試假設第一定理里人們是strategic的,知道自己的決策會影響到均衡價格,哪怕只是微不足道的一小點,整個情況就變了(當然需要假設總人數fixed),更接近monopolistic competition的情況。

8. 經濟學中的囚犯難題是怎麼回事

囚徒困境,非常耐人尋味。「囚徒困境」說的是兩個囚犯的故事。這兩個囚徒一起做壞事,結果被警察發現抓了起來,分別關在兩個獨立的不能互通信息的牢房裡進行審訊。在這種情形下,兩個囚犯都可以做出自己的選擇:或者供出他的同夥(即與警察合作,從而背叛他的同夥),或者保持沉默(也就是與他的同夥合作,而不是與警察合作)。這兩個囚犯都知道,如果他倆都能保持沉默的話,就都會被釋放,因為只要他們拒不承認,警方無法給他們定罪。但警方也明白這一點,所以他們就給了這兩個囚犯一點兒刺激:如果他們中的一個人背叛,即告發他的同夥,那麼他就可以被無罪釋放,同時還可以得到一筆獎金。而他的同夥就會被按照最重的罪來判決,並且為了加重懲罰,還要對他施以罰款,作為對告發者的獎賞。當然,如果這兩個囚犯互相背叛的話,兩個人都會被按照最重的罪來判決,誰也不會得到獎賞。

那麼,這兩個囚犯該怎麼辦呢?是選擇互相合作還是互相背叛?從表面上看,他們應該互相合作,保持沉默,因為這樣他們倆都能得到最好的結果:自由。但他們不得不仔細考慮對方可能採取什麼選擇。A犯不是個傻子,他馬上意識到,他根本無法相信他的同夥不會向警方提供對他不利的證據,然後帶著一筆豐厚的獎賞出獄而去,讓他獨自坐牢。這種想法的誘惑力實在太大了。但他也意識到,他的同夥也不是傻子,也會這樣來設想他。所以A犯的結論是,唯一理性的選擇就是背叛同夥,把一切都告訴警方,因為如果他的同夥笨得只會保持沉默,那麼他就會是那個帶獎出獄的幸運者了。而如果他的同夥也根據這個邏輯向警方交代了,那麼,A犯反正也得服刑,起碼他不必在這之上再被罰款。所以其結果就是,這兩個囚犯按照不顧一切的邏輯得到了最糟糕的報應:坐牢。

企業在信息化過程中需要與咨詢企業、軟體供應商打交道的。在與這些企業打交道的過程中,我們不可避免地也會遇到類似的兩難境地,這個時候需要相互之間有足夠的了解與信任,沒有起碼的信任做基礎,切不可貿然合作。在對對方有了足夠的信任之後,誠意也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沒有誠意或者太過貪婪,就可能鬧到雙方都沒有好處的糟糕情況,造成企業之間的雙輸。

9. 微觀經濟學中囚徒困境與寡頭有什麼關系

很多寡頭控制著一個行業,他們之間的價格競爭就是典型的囚徒困境現象:寡頭只關心自己的利益,在博弈過程中,無論對手怎樣選擇,自己選擇低價策略永遠會佔便宜,所以會促使各方都降低價格。

寡頭壟斷:又稱寡頭、寡佔,一種由少數賣方(寡頭)主導市場的市場狀態。英語中這個詞來源於希臘語中「很少的賣者」。寡頭壟斷是同時包含壟斷因素和競爭因素而更接近於完全壟斷的一種市場結構。它的顯著特點是少數幾家廠商壟斷了某一行業的市場,這些廠商的產量佔全行業總產量中很高的比例,從而控制著該行業的產品供給。

閱讀全文

與經濟學的囚徒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婚姻中吵架該怎麼做 瀏覽:463
兩性之間的婚姻該怎麼選 瀏覽:42
事業編從考試到錄用要多久 瀏覽:255
天使之約婚姻服務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3
國家為什麼推薦大健康產業 瀏覽:165
上饒的事業編考哪些 瀏覽:426
浴火危城講的是什麼故事 瀏覽:679
萬科幸福里在哪個位置 瀏覽:540
幸福娃娃有什麼用處 瀏覽:533
禁摩和經濟發展哪個好 瀏覽:464
婚姻網怎麼發聯系號碼 瀏覽:707
如何讓女生越來越幸福 瀏覽:382
雪花酥在愛情代表什麼意思 瀏覽:422
什麼叫牙齒健康知識 瀏覽:261
單字的故事哪個歌 瀏覽:925
婚姻中受了傷怎麼發說說 瀏覽:149
中級經濟法看多久能過 瀏覽:417
有人問有故事嗎怎麼回 瀏覽:17
跟美女聊天玩什麼 瀏覽:136
愛情公寓工資多少錢 瀏覽: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