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日本的真正經濟實力是怎樣日本和中國差距多大
日本的真正經濟實力是怎樣:
對日本發展的看法和評價不能簡單地被中國經濟總量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經濟大國的表象所掩蓋。總體上,日本經濟社會發展已經進入高度發達文明的程度。
日本還是世界上最公平的國家之一。日本朋友甚至開玩笑說,我們是真正的社會主義國家。
日本和中國差距多大:
經濟實力方面存在巨大差距。雖然中國的經濟總量超過日本,但中國的國土面積是日本的25倍,人口是日本的10倍多,反過來日本的人均GDP是中國的10倍。2010年,日本人均GDP是42150美元,而中國只有4260美元。
日本在世界上的高收入國家中名列前茅,而中國僅排在第120位左右。日本經濟方面的巨大優勢突出體現在三個方面:工業製造,金融實力,技術優勢。這是日本維持世界經濟霸權的三大支柱。
強大的高端工業製造能力。日本三菱綜合研究所的中村裕彥先生說,日本為什麼能夠成為世界上的高端製造大國?因為日本沒有多少資源,能源自給率不到20%,糧食自給率只有28%,要維持日本人的生存,滿足能源和糧食的進口需要,就必須發展具有強大競爭力的製造業,這是日本的生存之道和生命線所在。
日本正是以這種深刻認識和進取精神,牢牢占據世界製造業的高位。工業實力和強大的製造能力成為日本最重要的王牌。工業製造業的高度自動化,使日本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機械設備和工業機器人製造大國。
世界500強企業中,日本共有68家跨國企業上榜,僅次於美國而居世界第二位。日本產生了一大批世界知名公司和品牌,如豐田、三菱、日產、索尼、東芝、松下等,其產品技術含量和質量精益求精,享譽全球。
在日本工作的中國教授告訴我們,日本產品很少有質量問題,更不可能有假冒偽劣,同樣的產品各地價格也相差不多,顧客盡管放心購物。日本製造成為品牌,技術,質量的代名詞。
強大的金融實力。日本早在20世紀80年代就確立了世界金融帝國的地位,後來雖然受到泡沫經濟破裂和金融危機的沖擊,但金融實力依然強大。日本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債權國,2010年,日本的海外凈資產總計為3.07萬億美元,相當於其國內生產總值的55.8%。
強大的技術優勢。永遠保持技術領先優勢,這是日本手中的核心王牌。日本提出「技術立國」戰略,在研發領域始終保持世界至尊地位。日本的研發投入佔全球研發投入總量的20%,而其人口只佔全球的2%。
日本的科研投入相當於國內生產總值的3.4%,其中77%來自企業,而經合組織成員國的平均水平只有2.3%。全球十大發明型企業中,有八家在日本。其專利發明集中在電子,機械,精細化工,納米新材料,能源與環保等高科技行業。在可見的將來,日本的技術領先地位難以動搖。
日本處在現代化的領先地位。訪問日本期間,最直觀的感受就是日本完善的基礎設施,特別是發達的綜合性立體交通體系。日本全國近1.28億人,居住在面積只有37.78萬平方公里的列島上,而且還主要集中在本州島上,但到處的交通都很通暢,包括東京這個國際化大都市,幾乎看不到長時間堵車的現象。
主要是因為,雖然日本汽車工業發達,居民家庭汽車擁有率很高,但大城市地下鐵路,地上高架輕軌構成了一個立體交通網,到任何一個地方都很方便,人們出行首選的是輕軌和地鐵(日本人都叫電車),很少有人會開車上班,甚至一些大公司的經理,政府的高官也都乘坐地鐵。
日本人很為他們完善便捷,節能環保的基礎設施自豪,並認為日本在基礎設施的規劃,建設,運營和管理方面具有向其他國家出口的優勢。日本在城鄉,區域發展方面已達到了比較均衡的狀態。從南到北,沿途所見,各地區發展都很現代化。
日本的農村一樣能夠享受現代化發展的成果,交通便利,服務設施比較完善,生活水平與城市差別不大。與此相對照,中國的城鄉、區域之間還存在著很大差距。特別是中國還處在農村勞動力向城市大規模流動的階段,僅消化吸收這龐大的農村人口,最終達到城鄉之間的相對均衡,恐怕就需要兩三代人,幾十年的時間,這就充分體現了中國與日本現代化的差距。
『貳』 日本經濟真的不行了嗎
對你的問題 我可以給你比較准確的答案!
日本經濟沒有什麼問題 雖然在80年代的廣場協議後,日元升值,最後房價崩盤 最後經濟停滯20年~ 但只是經濟增長緩慢,主要是日本老齡化和人口不增長所致! 但日本企業在世界的資產是非常龐大的,日本企業在世界經濟一體化的分工比重很大,比如汽車和手機的零件 很多關鍵的東西是日本生產且利潤很高~ 日本企業的創新能力很強,比如現當下紅火的名創優品,無印良品,優衣庫,這些商業模式走到那兒都火,競爭力強, 然後你要知道,看一個國家的經濟不能光看GDP,有時要看GNP ,日本在世界的資產和工廠這么多 GNP 是非常高的,這個才能更真實的說明日本人的財富,其次日本的福利和社會制度越來越好,而這些和民生息息相關 而又不計入GDP ~ 所以 當下日本經濟沒有任何問題! 當下也沒有不景氣 要多關注經濟和國際政治和世界經濟,不要輕易以為日本在90年代經濟崩盤後就一直蕭條了!
『叄』 日本經濟衰退的原因
日本經濟衰退主要有二層原因:一方面,自從上世紀90年代中期之後,隨著日本房地產泡沫的破裂,日本經濟再也沒能高速增長,始終在原地踏步不前。另一方面,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興經濟體國家經濟快速發展,中國早已在2010年GDP規模超過日本,奪得了世界GDP第二的位置。中國等新興國家相比,日本經濟增長顯得比較頹廢,給人一種上漲乏力,止步不前的味道。
現在很多人覺得奇怪,日本國內經濟這二十多年來,始終原地踏步,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第一,日本國內人口的老齡化與少子化,畢竟人力是社會發展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日本現在有3400萬老人,其中65歲以上者相對貧困率為18.1%,75歲以上者為25.2%。而龐大的老年團體帶來的是社保成本的增加。2016年日本社保支出達到32兆億日元,佔到了國家總預算的33%。也就是說日本每年要拿出三分之一的預算來應付養老問題。
而另一邊,年輕人口不足,2017年日本平均初婚年齡,男性升至31.1歲,女性達到29.4歲,平均每1000位居民日本只出生8.4個孩子。這樣使得日本社會長期的少子化。長此以往,社保缺口會越來越大,參保人員越來越少,顯然這對於日本經濟發展是一個非常沉重的負擔。
日本經濟衰退的原因
第二,社會結構固化,年輕人沒有向上的空間。日本社會階級固化是各個領域都有的,不論是政府議員,還是企業高管,都由中老年人把持著,而且還要論資排輩,這意味著年輕人上升空間幾乎沒有。此外,由於日本經歷過90年代房地產泡沫破裂的沖擊,使得很多年輕人也追求穩定和體制內的工作,本身也不願意去冒險創新創業,這意味著日本社會通過自我奮斗向上的渠道也被封堵。
而社會結構固化導致市場活力的缺失,創新度的衰退,這也間接束縛了社會生產力。由於日本國內缺乏創新,使得消費增長乏力,創造不出多少財富,同時也消耗不掉多少財富。推動一國經濟增長的最大動力是人力資本,而不是資產,即便是資產被炒得再高,缺少人力資本創造和消耗財富,經濟還會長期處地停滯狀態。
日本經濟衰退的原因第三,產業結構轉型不力,早在20世紀60-80年代,日本製造業快速從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社會轉變,從而完成了第三產業為主的經濟架構。而到了80年代後期至90年代初,日本也認識到發展房地產已經不行了,就逐步向高端製造業轉型,主要是以提升GDP的質量為目標,而非數量。
不過,日本政府這二十多年頻繁調換首相內閣,導致日本的對外經濟政策搖擺不定,這既影響了外部資金對日本的投資,也使得低端產業無法向外轉移的重重困難。此外,日本國內工商業財團常常是互相持股、報團取暖,攻守同盟,而只要一發生國際金融危機,一些企業抵擋不住就紛紛倒閉,這又帶來持股的財團危機四伏,形成多米諾骨牌效應,產業鏈缺失。
很多人喜歡說日本經濟出現了衰退二十年,其實也就是GDP長期原地踏步,經濟停滯增長,與中國等新興經濟體出現了鮮明對比。日本經濟的停滯不前,這主要是日本國內老齡化、少子化現象嚴重、社會結構固化、產業轉型不力等原因。這些問題如果短期內無法得到解決,那日本經濟增長還將一直停滯下去。
『肆』 日本的經濟是什麼呢
日本的經濟是電子產業、半導體產業、汽車製造、動漫產業、新材料產業、鋼鐵製造、機械製造、光學材料產業,旅遊等等,這些都是規模非常大的產業。
日本主要出口汽車、電器、通用機械、化工產品等。其主要貿易夥伴是中國、美國、韓國、德國等國家。日本經濟主要依賴大量進口原材料和出口成型工業產品,這導致日本經濟會受到全球經濟的極大影響。
日本的經濟特點有:
1、大力發展海上航運,進口原材料,出口工業品。
日本積極開拓國際市場,使其經濟得到調整和發展,日本是世界上經濟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產品大量出口,在國際市場上占據重要地位。
2、普通商品價格比較高。
日本是一個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它的名字的意思是「日出之國」。它位於亞洲的東部,是一個島國。該領土由7200多個小島和四個大島組成,即北海道,本州四國和九州,總面積為378000平方公里,由於國土面積小,國內資源有限,主要依靠進口導致日本普通商品價格遠高於其他國家。
3、近幾十年來,經濟發展非常緩慢。
2017年末,日本GDP總量為48675美元,約為中國GDP總量的1/3,同比增長1.6%,增速較慢,早在1994年,日本的國內生產總值就達到49070億美元。
『伍』 島國經濟的基本特點
國開發程度高且與大陸國家之間的關系非常密切,甚至擁有類似的文化與政治特性。例如英國、日本等國皆屬此類。有時這樣的國家其島國地位會是種優勢,除了不容易受外來勢力的侵略外,尚可利用其靠海的優勢成為該區域的運輸與商業中心。澳大利亞可以說是此類國家裡面的一個特例,雖然它距離其他的大陸很遠,但卻因為本身的土地面積龐大,可以被視為是一個獨立大陸,而擁有許多與大陸國家相近的國家特性。
另一種島國則擁有與大陸國家截然不同的國家特性,除了國土面積大部分都相當小之外,有些甚至分布在廣大海洋的中央,這類的國家包括巴哈馬、馬爾地夫、斐濟等等。小型的島國欠缺天然資源與可耕地,因此很難發展出足夠規模的農業與工業,然而海外觀光逐漸成為注目的焦點,給予這些島國能進一步發展這種無污染工業的機會。
『陸』 日本房地產暴跌後,在當時的日本做什麼生意最賺錢
日本房地產暴跌後,在當時的日本做二手買賣最賺錢。
一,日本經濟泡沫特指20世紀80年代經濟以驚人速度迅速發展,87年人均GDP超美國,88、89年由於房地產金融產業鏈斷裂爆發的嚴重經濟危機。不得不承認,那一次經濟危機對日本是幾乎致命的,也對來日本經濟發展起到了指導性的作用。日本居民在接近10年的時間里飽受經濟泡沫的惡果,直到2001年小泉內閣上台出台一些列去泡沫化發展政策日本經濟才恢復元氣。目前中國的發展形勢與日本經濟泡沫時代極為相似,並已經有貨幣貶值的趨勢,需要警戒。
二,危機爆發前的日本———世界前十名的商業銀行有6家是日本銀行(住友、富士、三井、三菱、櫻花和穗稻),日本是公認最有錢的兩個國家之一(人均GDP27000美金超越美國的黃金87年),當時世界上最昂貴的畫作《向日葵》收藏在松下集團的大廳,當時世界上最昂貴和先進的鐵路新干線貫穿全境,房地產業十分景氣東京成為世界房價最高的城市。
三,經濟危機後的日本——國民收入縮水15%左右,房地產行業開始衰退,三井三菱兩大財閥大規模救市,7大銀行由於破產危機整合成了三大銀行並且投資熱度迅速衰退、保險業興起同時證劵市場持續低谷,國際地位迅速下滑……日本彷彿成為了一個二流國家,風頭讓韓國、中國搶盡。
四,當然日本面臨著發達國家共同面臨的難題——老齡化,以及獨有的難題——總供給大於總需求從而導致日本式的通貨緊縮,以及目前日本似乎處於一個相對漫長的衰退周期——衰退而非癱瘓;奇怪的緊縮型負利率。但日本有著恐怖的工業基礎,以及極低的泡沫率和罕見的安全投資環境,這些都成為日本防範機的重要保證!
『柒』 日本的經濟發展現在怎麼樣啊
日本經濟,經過1945年至1955年10年的艱苦努力,從戰後一片廢墟中恢復到戰前水平。 60年代,日本經濟以10%的速度迅猛發展,經濟進入高速增長時期。70至80年代,日本經濟進入穩定增長期,經濟平均增長速度5%,經濟取得了飛躍發展,迅速跨入世界先進國家行列,並一躍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經濟強國。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日本出現"泡沫經濟",經濟過熱。90年代初"泡沫經濟"崩潰,經濟進入持續衰退期。1992年度日本經濟增長0.4%,1993年度增長0.5%,1994年度增長0.6%;1995年度和1996年度分別增長3%和3.6%,經濟出現短暫恢復;1997年度負增長0.1%;1998年度負增長1.9%。1999年度,日本GDP為494萬億日元,比上年度增長0.5%,基本實現政府預測的0.6%的增長目標,經濟出現改善跡象,2000年經濟增長速度達到1.2%。 其實,我們應該認識到,日本經濟現代化的實現,是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其中既有外部條件,也有日本政府和人民自身的努力。首先是美國的扶植政策。這主要表現在:第一,對日本的獨占和政治改造。二戰後,美國單獨佔領日本,長達七年,保證日本領土的完整性和社會制度、意識形態的單一性,有利於日本長期穩定發展。美國還對日本進行了以民主、法制為基礎的政治改造。第二、亞洲的兩場局部戰爭為日本經濟的發展提供了重要契機。特別是朝鮮戰爭,極大促進日本戰後經濟的復甦步伐。其次,日本政府強有力的國家干預和領導是經濟發展的源動力。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推動,其主要表現形式是國家加強對經濟的宏觀管理。第一、政府在經濟發展的各個時期,根據不同階段的特點,通過各種計劃,促進經濟的起飛。第二、政府致力於新產業的培育與開發、指導、調節新型工業的發展。第三、政府確定經濟發展的主攻方向,制定新經濟政策,實現從「貿易立國」至「技術立國」的轉變。再次,日本現代企業管理制度與企業精神也推動了日本經濟的發展。還有一點,就是受日本傳統文化和教育的積極影響。第一、島國文化環境促進了日本的開放。第二、輕思辯重實用的文化心理與有效吸收消化外來先進文化成果。第三、他們拒絕失敗,承認羞辱的態度深深根植於其心理中。第四、日本教育體制是普及型教育體制。綜上所述,二戰後,日本經濟之所以能創造奇跡,是由於其充分結合本國優越的歷史地理文化,並利用有利的國際環境,從而創造更多的優勢來發展自己的結果。 分析好日本經濟發展的原因,相信可以對我們國家經濟的發展帶來一定的啟示.中國是應該也是可以發展得更好的! 目前,日本已經擺脫最嚴重的危機,但是由於對美國的出口減少,並且其主要企業對出口的依賴性較強,日本經濟依然陰霾密布。 雖然日本央行將利率保持在較低的0.5%,但是價格上漲也增加了央行的壓力,促使其在周三的一份月度報告中降低對日本經濟前景的預期。 日本央行在報告中指出,「日本的經濟增長放緩主要受能源及原材料價格高企的影響。」 「預計日本經濟暫時將以更加緩慢的速度增長,之後將適度增長。」
『捌』 日本經濟特點是什麼
日本經濟特點:
1、大力發展海上航運,進口原料,出口工業產品,積極開拓國際市場,從而使本國經濟得到調整發展,日本是世界上經濟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
2、日本的主要工業部門有,鋼鐵、汽車、造船、電子、化學和紡織工業,這些工業的產品大量出口,在國際市場上佔有重要地位,日本的最大貿易對象是美國,其次是亞洲和西歐,日本工業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瀨戶內海沿岸的狹長地帶,東京大阪、名古屋、北九州等大城市及其附近地區是主要的工業區;
3、 影響日本工業分布的原因,以海港為依託,進口原料,出口工業產品,依靠國際市場,是形成日本工業臨海分布的主要原因。
服務業
日本的服務業,特別是銀行業、金融業、航運業、保險業以及商業服務業佔GDP的最大比重,且處於世界領導地位,東京是全國第一大城市和經濟中心,世界金融、航運和服務中心之一。
日本有世界資產最龐大的銀行郵儲銀行,三菱UFJ金融集團、瑞穗金融集團和三井住友金融集團在世界金融界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東京證券交易所是僅次於紐約證券交易所的世界第二大證券交易所。
世界貿易組織報告顯示,2004和2005年,日本服務貿易出口位居世界第五,2006和2007年上升至第四;2004~2007年各年,日本服務貿易進口均居世界第四位。
2007年,日本服務貿易出口額和進口額的世界佔比分別達到4.2%和5.1%。2008年,日本在世界服務貿易出口國家中排第六位,在亞洲地區排第二位。在世界服務貿易進口國家中排第四位,在亞洲地區排第一位。
『玖』 日本的城市大阪市,經濟水平相當於國內什麼水平
說到日本,我們每個小夥伴都不陌生吧,日本這個國家別看面積小,但卻是亞洲為數不多的發達國家,日本城市的經濟整體都很高,人均收入也很高,其實日本在很早的時候就已經成為了發達國家,並且他們的經濟呈現了快速發展的狀態,我們都知道日本最大最繁華的城市就是東京,這所城市也是世界上GDP最高的城市,超越了紐約。不過我們今天主要說的不是東京,我們來說說它的「二弟」大阪市。
最後校長認為,雖然大阪只是日本第二大城市,GDP總量也不如我國一線城市,但是人均GDP方面卻完全超越北京,超越了我國大部分的城市。而人均GDP方面又很能反應一個城市人民的生活水平和收入情況,所以我們在人均GDP方面確實還要多多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