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一分錢、一分貨用經濟學原理怎麼解釋它是不是在任何情況下都成立
市場通常是組織經濟活動的一種好方法。
價格是配置稀缺資源的機制。
商品的需求價格不是由商品的總效用而是由商品的邊際效用決定。
市場失靈:壟斷,外部性,公共物品和公共資源,信息不完全不對稱。
歡迎追問。
『貳』 述福利經濟學第一定理什麼情況下不成立
福利經濟學研究的主要內容有:社會經濟運行的目標,或稱檢驗社會經濟行為好壞的標准;實現社會經濟運行目標所需的生產、交換、分配的一般最適度的條件及其政策建議等。
『叄』 為什麼說經濟學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科學
經濟學是不是科學,事實上這是個老生常談的話題,我在學習經濟學說史的時候老師也向我們提出來過,我認為當時老師的意見以及我後來思考的心得可以為這個問題提供一種答案。
我們首先要弄清楚什麼是科學。有沒有人為科學下定義,有沒有公認的科學的定義?在我所知,關於「科學」尚未形成普遍接受的定義,但是有幾個較有影響的說法,一般可以作為衡量一門學科是不是科學的標准。一個是馬克思的,一門學科只有在熟練的運用數學時才能成為一門真正的科學。這里要解釋一下,馬克思強調數學在科學中的作用,我認為,實際是在告訴我們只有達到了對於研究對象的嫻熟的定量研究,一門學問才達到了科學的境界。那些對自己的研究對象的認識還停留在抽象的定性的階段、尚未精確化的學問,還沒有步入科學的殿堂——這里要注意的是,不是科學的學問不一定不是知識,既然還是知識,就還有價值。舉一個例子來說,心理學的研究對象是人的心理,對於這一對象的研究還只是停留在人的心理是什麼,怎麼樣的階段,而無法普遍精確到人的心理是多少,到什麼程度會怎樣的地步,因而可以說心理學還不是科學,有待於更為深入和精確的研究。
還有一個說法是庫恩的著名的科學範式,庫恩認為,科學就是一個範式,這個範式是大多數人認同並遵循的範式。可能有人要問,範式是什麼?範式就是定式,或者說模式、規范。 庫恩在他的名著《科學革命的結構》一書中並未對它作嚴格的、 統一的定義,只是給出了範式的二十一種用法,其中包括:範式是「看待世界的運用科學的不同方式」、「盛極一時的科學理論」、「專業教育所規定的思想框架」、「科學實驗活動中某些公認的範例—包括定律、理論、應用以及儀器設備系統 在內的範例」、「共同的信念」、「基本原則」,相信這些說法有助於讀者理解「範式」的涵義。現在回到庫恩對於科學的定義,庫恩顯然也無法對「科學」作出科學的界定,但是從他的定義中,我們可以看出這樣幾層意思:首先,能夠成為科學的學問必須是一個範式,即系統的、相對穩定的架構,這是科學的必要依託;其次,這個範式要獲得大多數人、至少是大多數關注者的認可,這個指標看似很「軟」,但仔細想想,對於一個研究對象的認識成為大多數的知情者的共識,這對這一認識無論從邏輯上還是實踐上都提出多麼高的要求;再次,信奉者要以其所信奉的範式為准則來行事,這也決非易事,而且這本身是對範式的極大考驗。
庫恩之後,另一位天才波普又對科學提出了證偽的觀點,他說科學永遠是只能被證偽而不能被證實的,什麼怪論?波氏的意思是我們無法證明它是對的,而只能證明它是錯的。這話是有道理的,他實際上指出了科學的致命弱點,至於為什麼,要講起來話就多了,難免脫離本次討論的話題太遠,這里打住。
同時我們也打住關於科學本身的討論,現在要看看經濟學到底算不算科學了。
其實,我把這些關於科學的見解講完以後,讀這大概業已有了結論。經濟學是最成功地運用數學的社會學科,也是最成功地運用數學的學科之一。這里穿插一個故事,開世界科學大會的時候,物理學家和經濟學家在一起交流的時候,他們都非常驚訝於對方的數學水平,因為物理學家發現經濟學家居然比他們懂得更多的數學,而經濟學家則發現原來物理學家在數學如此的無知。另外對於經濟學的範式——市場、價格、貨幣等等——無疑完全是為大多數同行所認同和遵循的——盡管他們在幾乎所有的細節的問題上都不同意彼此。
我開頭提到的二文的作者,前者是一個搞文學的,後者才是搞經濟的。看樣子只有真正搞這行的人才能夠較好地理解經濟學,這或許可以看出科學和非科學的一個區別。
『肆』 微觀經濟關於市場是萬能的假設不成立那微觀經濟所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那市場的話,萬能的假設不成立的話,微觀經濟學存在意義,這個當然存在意義了,因為這個的話是我們社會發展,必須經歷這個階段
『伍』 計量經濟學作回歸分析,是否會出現經濟學意義檢驗不通過的情形
隨機擾動項就是一個修正值,為了使得預期值和實際值達到平衡,就像國際收支賬戶裡面的差錯調整賬戶一樣。通過隨機誤差項的分布特徵可以判斷模型設定是否正確,以及回歸效果等等
『陸』 一分錢、一分貨用經濟學原理怎麼解釋它是不是在任何情況下都成立
價值規律的內容原理內容:價值規律是商品經濟的基本規律,商品的價值量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商品交換要以價值為基礎,實行等價交換.知識運用:一分錢一分貨;貨真價實、優質優價.什麼事情都不是絕對的!有時候一分..原理內容:價值規律是商品經濟的基本規律,商品的價值量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這個也可以理解為「好東西貴壞東西便宜」啊?如果我理解沒做的話,就從兩方面來看吧。
1、政治經濟學 價值是凝結在商品中無差異的人類勞動。好的東西其投入的人力資本土地等多方面因素多,或者是因為其技術原因使其做工時間長之類的,其個別勞動時間大於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其價值高。而價格是價值的表現形式,所以價格高。(當然是考慮了質量因素,在資本論後,不是開始討論的那個同一件商品的生產,否則的話結論是相反的)
2、國際經濟學里的李嘉圖模型中勞動生產率是決定國際貿易的唯一因素,用於兩人之間的貿易模型是一樣的。雖然李嘉圖模型不完善,但是這里不涉及什麼租金工資匯率等問題,所以也可以用起來進行分析。
商品交換要以價值為基礎,實行等價交換。
知識運用:一分錢一分貨;貨真價實、優質優價。
有時候一分錢買到了不止一分錢的貨,叫做--物超所值(比如買到了優惠價或團購商品)。
一般情況下是一分錢一分貨,叫做--物有所值原理內容:價值規律是商品經濟的基本規律,商品的價值量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
商品交換要以價值為基礎,實行等價交換。
知識運用:一分錢一分貨;貨真價實、優質優價。
什麼事情都不是絕對的!
有時候一分錢買不到一分貨,就叫做--物所不值(比如買到了假冒偽劣商品)。
有時候一分錢買到了不止一分錢的貨,叫做--物超所值(比如買到了優惠價或團購商品)。
一般情況下是一分錢一分貨,叫做--物有所值。祝您能經常買到物超所值的商品!
『柒』 經濟概念是什麼
一、工具書解釋
1.經濟就是生產或生活上的節約、節儉,前者包括節約資金、物質資料和勞動等,歸根結底是勞動時間的節約,即用盡可能少的勞動消耗生產出盡可能多的社會所需要的成果。後者指個人或家庭在生活消費上精打細算,用消耗較少的消費品來滿足最大的需要。總之,經濟就是用較少的人力、物力、財力、時間、空間獲取較大的成果或收益;
2.經濟就是國家或企業、個人的收支狀況,如國民生產總值、社會總產值、企業的產量與效益、個人的收入與支出等;
3.經濟就是經邦濟世、經國濟世或經世濟民等詞的綜合和簡化。(如「識局經濟」(《晉書紀瞻》)、「皆有經濟之道而位不逢」(隋王通《文中子中說》卷六)。它的含義包括國家如何理財,如何管理各種經濟活動,如何處理政治、法律、軍事、教育等方面的問題,即治理國家、拯救庶民的意思;
4. 經濟就是家庭管理(見[古希臘]色諾芬著:《經濟論》);
5.經濟就是一種謀生術,是取得生活所必要的並且對家庭和國家有用的具有使用價值的物品(見[古希臘]亞里士多德著:《政治學》)。
第1、2個解釋反映了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的習慣用法;第3個解釋是我國古代對經濟一詞的用法;第4、5個解釋是古希臘對經濟一詞的用法。
二、傳統政治經濟學著作解釋
6.經濟是指社會生產關系的總和。指人們在物質資料生產過程中結成的,與一定的社會生產力相適應的生產關系的總和或社會經濟制度,是政治、法律、哲學、宗教、文學、藝術等上層建築賴依建立起來的基礎;
7.經濟是指社會物質資料的生產和再生產過程。包括物質資料的直接生產過程以及由它決定的交換、分配和消費過程。其內容包括生產力和生產關系兩個方面,但主要是指生產力;
8.經濟是指一個國家國民經濟的總稱。包括一國全部物質資料生產部門及其活動和部分非物質資料生產部門及其活動。我們通常講不同國家的經濟狀況,就是從國民經濟的角度上講的(這一定義犯了邏輯錯誤,即循環定義)。
三、俄羅斯經濟學家解釋
9.經濟就是遵循一定經濟原則,在任何情況下力求以最小的耗費取得最大的效益的一切活動;
10.經濟就是人類以外部自然界為對象,為了創造滿足我們需要所必須的物質環境而不是追求享受所採取的行為的總和(以上見參考文獻[俄]M.N.杜岡—巴拉諾夫斯基著:《政治經濟學原理》)。
西方經濟學
在西方經濟學中,經濟學家給經濟學下了各種各樣的定義,但對經濟的定義卻比較模糊。他們認為經濟學的研究對象自然是經濟,經濟這個最基本的概念是一個清晰自明的實體,對經濟無須下定義,故至今為止在西方經濟學中經濟一詞還沒有一個明確的定義。由此導致他們對經濟學的定義也處於混亂狀態。我們只能從其對經濟學的定義中推測出經濟的「定義」。
11.經濟是指財富;
12.經濟是人類和社會選擇使用自然界和前輩所提供的稀缺資源;
13.經濟是指利用稀缺的資源以生產有價值的商品並將它們分配給不同的個人;
14.經濟是指人類生活事務;
15.經濟是指把稀缺資源配置到各種不同的和相互競爭的需要上,並使它們得到最大滿足;
16.經濟是指將稀缺的資源有效的配置給相互競爭的用途;
17.經濟是指個人、企業、政府以及其他組織在社會內進行選擇,以及這些選擇決定社會性稀缺性資源的使用;
18.經濟指社會管理自己的稀缺資源;
19.經濟是指我們社會中的個人、廠商、政府和其他組織進行選擇,這些選擇決定社會資源被利用;
20.經濟是指在經濟活動中確定勞動、資本和土地的價格,以及運用這些價格配置資源;
21.經濟是指金融市場行為,金融市場將資本配置到其他經濟部門;
22.經濟是指收入分配,以及不損害經濟運行的前提下對人給予幫助;
23.經濟是指政府支出、稅收、預算、赤字對經濟增長的影響;
24.經濟是指經濟周期中失業與生產的波動,並改善經濟增長的政策;
25.經濟是指各國貿易模式貿易壁壘的影響;
26.經濟是指發展中國家的發展,資源有效利用的方式;
27.經濟是指一定社會生產、交換分配和消費等經濟活動,經濟關系和經濟規律;
28.經濟是指有限資源在不同用途上的運用;
29.經濟是指資源配置的全過程及決定影響資源配置的全部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