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信息經濟部門有哪些問題

信息經濟部門有哪些問題

發布時間:2022-07-24 12:23:50

『壹』 信息經濟學的研究內容

【簡介】
信息經濟學是信息科學的一個分支學科,是一門研究信息的經濟現象及其運動變化特徵的科學,其主要研究內容包括:
1.信息的經濟作用。主要研究信息的經濟屬性及其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信息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功能;信息技術的發展完善對社會經濟的影響;信息與社會生產的規模、結構形式、組織管理的關系;信息經濟模式在經濟結構中的應用過程和作用等。
2.信息的成本和價值。主要研究信息價值的定性和定量描述;信息的價值和成本的關系;信息價值的表現形式;信息價值的計量標准和計算方法等。
3.信息的經濟效果。主要研究信息的使用價值量與勞動消耗量的比例;信息的經濟效益計算和考核;信息工作在社會生產中的最佳投資和投資效果;影響信息經濟效果的自然因素和社會因素;提高信息經濟效果的途徑和方法等。
4.信息產業結構。主要研究信息產業結構及其發展規律和趨勢;信息產業與部門經濟結構、服務性行業結構、教育機構的關系;信息產業結構對就業結構的影響;國民經濟結構變化的信息因素和非信息因素的分析等。
5.信息系統。包括如何建立和發展完善的信息系統;信息系統的聚集與分散對信息系統價值的影響;從經濟角度考察信息系統評價的標准和方法;信息系統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及其相互關系;信息系統經濟的管理;最優化信息系統的選擇等。
6.信息技術。用技術經濟原理研究信息技術對提高信息經濟效益的作用;比較各種信息技術的應用,提出採取新信息技術的最佳方案;了解信息技術發展的特點和規律等。
7.信息經濟理論。包括對信息經濟學的對象、內容、性質、方法、作用、歷史等基本問題的研究。
【非對稱信息環境與微觀信息經濟學】
非對稱信息指交易雙方各自擁有他人所不知道的與交易有關的私人信息。
在「囚徒困境」中,囚犯互相不知道同伴是什麼樣的選擇,因而選擇坦白交待;產品市場上著名的「檸檬市場」(次品市場),賣主比買主擁有更多的關於產品的信息;在勞動市場上,存在工資、激勵及逆向選擇問題,老闆不了解眾多下屬中誰最具有能力做經理。也不了解上任的經理是否可以把全部精力投入工作,而下屬則不了解老闆的利潤究竟是多少;還有腐敗的滋生與懲治;虛假廣告與假冒偽劣商品的治理等,都存在著信息不對稱的問題。信息經濟學把擁有私人信息的一方稱為代理人。不了解這些信息的一方稱為委託人。因此,一般不對稱信息問題都可歸結為「委託一代理」模型。在非對稱信息環境中。「委託一代理」關系的成立條件是委託人對代理人的支付不低於後者參與這個契約的機會成本,同時又要實現自身利潤最大化。在這種參與約束和激勵相容約束的條件下,委託人的最優選擇應該是什麼?博弈論學者哈薩尼對此做了深入研究定義了貝葉斯-納什均衡,以尋求最優的契約或制度安排,使代理人吐露實情。委託人還可通過一些信號,如價格、榮譽、廣告等,獲取信息。非對稱信息環境是微觀信息經濟學重要的既定條件之一。微觀經濟學的完全競爭模型在現實中很難真正存在。對不完全信息狀態下市場的研究逐漸發展為微觀信息經濟學。國內在20世紀90年代初逐漸開始介紹六七十年代西方微觀信息經濟學的成就,隨著中國經濟理論與實踐發展的需要,引起了一定的重視在1996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授予兩位信息經濟學的研究者之後,國內對於信息經濟學的研究越來越重視,各類介紹、研究與應用的論文與著作逐漸多了起來。
【宏觀信息經濟學】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馬克盧普和斯坦福大學的的波特創立的宏觀信息經濟學,把信息產業視為在農業、工業、服務業的第四產業,以統計數字及數量分析來說明信息經濟的發展,它是信息產業及信息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及必然結果。以烏家培為代表的信息經濟學者認為宏觀信息經濟學的主要研究內容為:
信息產業的產生與發展,以及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與作用:有關信息市場的問題,如信息商品的價值與價格計算,市場主體行為的考查及市場容量的擴展;信息商品的生產、交換、消費、分配規律以及對信息資源的有效配置問題的研究:
國民經濟的信息化問題以及如何用信息技術改造傳統的工農業,還有以信息技術為主要研究對象的信息系統的研究等。總體來講,宏觀信息經濟學既研究信息產業的經濟運作,也研究社會宏觀經濟的信息化問題。
【微觀信息經濟學與宏觀信息經濟學的結合】
目前,在信息經濟學的研究進程中,經濟學界更多地關注微觀信息經濟學的發展動態。十分重視對微觀信息經濟學的介紹及對各種非對稱信息條件下經濟問題的研究。而對於宏觀信息經濟學的研究則較少涉足。盡管信息與商品有著不同商品的特點。信息產業作為一種新型的產業,也有其特殊的經濟規律,但它受到信息學者的重視要遠遠超過經濟學者。也正因為如此,信息經濟學給信息學注入了生機與活力。在信息學界有一些極為活躍的信息經濟學研究者,他們不但從事信息商品與信息產業的經濟學研究。也逐漸進入微觀信息經濟學領域,並且試圖將兩者結合起來,納入一個完整的體系。主要方法是從非對稱信息條件下的契約理論人手,進而研究信息(各種信號)的搜尋,以及信息的成本及交易成本,逐步過渡到宏觀信息經濟學的領域。
【信息經濟學的應用研究】
盡管微觀信息經濟學又被稱為理論信息經濟學,但它的應用研究並不簡單地等同於宏觀信息經濟學。近兩年來微觀信息經濟學的應用研究在當前中國經濟改革與轉型時期的制度安排及市場規范方面有著不町低估的作用,是信息經濟學極具前景的研究領域。
如前所述,微觀信息經濟學是研究在不確定、不對稱信息條件下如何尋求一種契約和制度來安排規范當事者雙方的經濟行為,又稱為不對稱信息經濟學或契約理論。
在此前提下,任何經濟行為的結果都是確定的和惟一的。因此,微觀經濟學的任務是最優化決策問題,即如何實現資源的最優配置和效率最大化。而且它在自身的發展中形成了許多有效的分析方法,這都使得微觀信息經濟學相對於傳統經濟學而言實用性更強,更能廣泛和深入地研究和解決實際經濟問題。
【總結】
從本質上說,西方信息經濟學是非對稱信息博弈論在經濟學上的應用,是微觀經濟學的新發展。博弈論研究的問題是決策各方的行為發生相互影響時各自的決策以及這些決策所能達到的均衡,而信息經濟學研究的問題則是決策各方的行為發生相互影響時存在著非對稱信息。在這里,非對稱信息指的是某些參與人擁有但另一些參與人不擁有的信息。
信息經濟學所討論的信息即指這種影響雙方利益的信息,而不是講各種可能的信息。不對稱信息按內容可以分兩類。
一類是雙方知識的不對稱,指一方不知道另一方諸如能力、身體健康狀況等信息,這是外生的、先定的,不是雙方當事人行為造成的。對於這類信息不對稱,信息經濟學稱之為隱藏知識、隱藏信息。
第二類不對稱信息是指在簽訂合同時雙方擁有的信息是對稱的,但簽訂合同後,一方對另一方的行為無法管理、約束,這是內生的,取決於另一方的行為。對於這類信息不對稱,信息經濟學稱之為隱藏行動。比如在簽訂合同後,雇員是努力工作還是偷懶,僱主不能自由控制。要解決這個問題,就要實行一種激勵機制,使雇員採取正確的行動。比如用什麼樣的工資制度或福利制度,使雇員努力工作。
在具體工作中,會在兩種情況下遇到不對稱信息的問題。按不對稱信息發生的時間,在事前發生的信息不對稱會引起逆向選擇問題,而事後發生的信息不對稱會引起道德風險問題。
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是信息經濟學兩大基本研究課題。比如,選擇一個企業經理,如果事先董事會不清楚經理的能力,而經理自己清楚,會出現逆向選擇問題;如果事先雙方都知道經理的能力,但簽約後不清楚經理的努力程度,則出現道德風險問題隱藏行動;或者事先都不知道經理的能力,但簽約後經理發現了自己的能力,而董事會不清楚,則也是道德風險問題?隱藏信息,因為經理離任有可能帶走客戶。
在非對稱信息情況下,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是隨時可能發生的,西方信息經濟學認為,減免的辦法就是建立起激勵機制和信號傳遞機制。

『貳』 信息經濟學主要研究什麼問題

未來信息經濟學研究的有關問題
從宏觀上看,信息經濟就是信息產業經濟,它具有知識性、刨造性、整台性、互聯性、緊迫性及全球化數字化、虛擬化的特點;從微觀上看,信息經濟也就是信息產品經濟,它具有綜合性、集約性高增值性、高技術性和可持續性的特點。總體而言,信息經濟是以信息技術為物質基礎,以信息產業為部門構成,以信息活動作用的強化為主要特徵的經濟。

隨著學科的不斷發展和完善,信息經濟學的研究將不斷深入,並集中致力於以下七個方面的問題。
第一,研究信息產業和信息市場的結構、發展規律。它既包含對正在變化的職業和就業模式、信息產業和信息技術的地位所直接進行的實證研究,又包括對經濟基礎結構的變化及社會長期發展的理論所作的更一般的分析。潑拉特創立的信息經濟測度範式,用信息產業產值佔GMP的比重和信息產業勞動者佔全體勞動者的比重兩項指標來測定信息經濟規模,為信息經濟學在產業結構方面的研究提供了一整套可操作的方法。然而,這套範式在當前新的經濟形勢下還需相應地改進,這是信息經濟學研究有待完善的。

第二,信息的經濟成本問題研究。信息成本包括信息生產成本信息傳播成本,也包括市場交易過程中獲得信息的成本。在不同環境中,信息成本會具有不同的表現形式和特徵,這也是信息經濟學

研究的重點。

第三,信息商品問題。把信息當作一種生產要素來考察其特徵、功能以及對經擠系統的作用備件、作用規律,主要探索信息商品的價值產生、轉移和消費以及信息關系經濟效益問題的客觀規律,社會在信息的生產、交換和消費過程中反映出來的各種經濟關系及客觀規律。從經濟角度研究信息系統活動和信息系統經營管理,以及與信息商品的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全過程有關的經濟活動。目前,信息商品和物質商品的區分仍有爭議,有形的物質商品是傳統經濟學研究的對象基礎,由此對信息經濟范圍也就有著不同的界定。

第四,信息經濟分析問題。首先,經擠學上的古典主義框架是否適台於信息的經濟分析,始終是有爭論的問題。盡管修正後的新古典理論在一些領域中容納信息現象,如在生產理論、市場行為和技術變化中已經出現「搜尋」和「信號」等概念,但缺乏系統組織研究和偏重專業知識。這種方法下的經濟分析,需要進行更進一步的實證性工作。其次,信息在系統中的作用,包括在企業系統和市場環境中的作用,一直被視為可能彌補新古典理論缺陷的分析主題。這個主題集中於揭示非完全信息的一個特殊類型一一不確定情況下決策的本質,試圖讓決策者有能力處理減小不確定性下的信息;以及在不完全信息和不對稱信息條件下,經濟活動及經濟行為的特徵及規律。

第五,信息經濟學與其它學科的關系問題。信息經濟學既有經濟學基本原理的繼承,也有現代信息價值分析方法的剖新,是一門經濟學與信息學的交叉學科。信息經濟學是經濟學理論的重要分支,是對不同社會發展階段相應的經擠模式的描述與運行規律的揭示。它涉及經濟、信息、管理、計算機等多種學科的綜合性研究,因此深刻理解其間的異同點和相互關系,有助於更好地挖掘信息經濟中有價值的對現代社會有用的東西。

第六,應用信息經濟學的研究。隨著信息技術日新月異及人們信息經濟意識的提高,我國信息經濟恬動發展迅速,許多堀起的信息服務業都是自覺或不自覺地以信息經濟學理論成果指導自己的實踐活動,同時也促使著信息經濟學這門學科的研究向應用性和實用性方面轉化,如信息商品的定價原則和定價策略問題、信息服務業發展過程中的管理問題和政策問題、信息服務中的區域台作問題、信息技術及其對信息服務業發展的支撐作用問題等。

第七,信息資源的有救利用問題。信息資源是信息經濟學之本,信息資源能否產生經濟效益以及產生多大經濟效益,涉及信息資簿計劃、組織、使用、協調等多方面的工作。由於信息資源與其它的社會資源一樣具有稀缺性,使得人類無限的需要難以滿足。因此信息經濟學就是要研究如何利用和配置稀缺的社會信息資源組織生產括動,研究如何將社會信息商品分配給社會成員以供消費,使信息資源成為經濟增長的燃料和動力。盡管信息資源的台理配置在一定程度上有賴於政府協調和相關的信息政策,然而,研究如何確定最優信息系統,選擇對於決策者具有最大價值的信息系統,有助於解決信息資源的有效利用問題,便於掌握經濟運轉規律,在改革與發展中取得更大的成效。
當今世界的競爭是以高科技為先導,以創新為靈魂,經濟為基礎的綜合國力的競爭。在即將到來的2l世紀,隨著人們信息經濟意識的不斷提高,國家信息港的建設和信息產業的推進,以及人類社會將由工韭社會逐步向信息社會過渡,信息將成為人類社會不可分的基本經濟資源。因此,信息經濟學的研究對經擠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而信息經濟學這門學科的基本理論體系也將隨著研究的深化而豐富和完善。盡管信息經擠學在本世紀還尚不成熟,相信其前景是樂觀的。

『叄』 經濟和信息化局是一個什麼單位主要是做什麼的

它是市政府的局級組成部門,擁有市廣播局、市大數據局和市國防科技工業局的品牌。貫徹執行國家和省關於經濟運行規范和信息化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起草本市相關政策措施並組織實施。監測分析全市工業和信息經濟運行情況,進行預測預警和信息引導,規范經濟日常運行。

敢於率先爭取創新優勢國家、省、市關於國民經濟運行和信息化的政策、法規,制定地方工商、流通、信息化政策,組織實施、監督檢查,組織協調生產、運輸的銜接和應急煤、電、油等重要生產要素的運輸和重要原材料的調運。負責全縣煤炭作業的監督管理。負責工業和信息化、工業安全、國防動員的應急管理。參與統籌協調交通運輸,組織推進全縣現代物流業發展。負責全縣年度電力、電力平衡及熱電聯產相關工作。促進新能源裝備產業發展。規范煤炭經營,推進建設協調煤炭供需平衡。

『肆』 經濟和信息化局怎麼樣

以北京為例,北京經濟和信息化局是市政府組成部門,為正局級,加掛北京市無線電管理局(簡稱市無線電局)、北京市大數據管理局(簡稱市大數據局)、北京市國防科學技術工業辦公室(簡稱市國防科工辦)牌子。服務的內容為:

1、工業和信息化固定資產非政府投資

2、監控化學品相關生產使用

3、無線電和衛星通信

4、企業技術中心建設評價

5、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台及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範基地評價

5、其他服務事項

6、其他職權事項

2020年5月,被評為2019年度首都全民義務植樹先進單位。

2021年4月1日,被首都綠化委員會辦公室和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評為「2020年度首都全民義務植樹先進單位」。

(4)信息經濟部門有哪些問題擴展閱讀:

北京市經信局深入開展各項對接,赴市台辦經濟處、英中貿易協會、中國國際跨國公司促進會、韓國互聯網振興機構、北京台資企業協會、台灣電電工會北京聯絡處、英業達集團等商協會組織和企業調研,摸排重點線索,梳理形成首批68個招商項目,形成《北京市經信領域外資招商線索項目表》。

相關工作在全市「兩區」招商引資調度會議中專題匯報,並納入全市「兩區」招商引資項目庫。市經濟信息化局將召開專項推進會,充分發揮市區聯動效能,及時會商線索、共同推進落地。

『伍』 信息經濟學

信息經濟學

信息經濟學是信息科學的一個分支學科,是一門研究信息的經濟現象及其運動變化特徵的科學,其主要研究內容包括:

(1)信息的經濟作用。主要研究信息的經濟屬性及其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信息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功能;信息技術的發展完善對社會經濟的影響;信息與社會生產的規模、結構形式、組織管理的關系;信息經濟模式在經濟結構中的應用過程和作用,等等。

(2)信息的成本和價值。主要研究信息價值的定性和定量描述;信息的價值和成本的關系;信息價值的表現形式;信息價值的計量標准和計算方法,等等。

(3)信息的經濟效果。主要研究信息的使用價值量與勞動消耗量的比例;信息的經濟效益計算和考核;信息工作在社會生產中的最佳投資和投資效果;影響信息經濟效果的自然因素和社會因素;提高信息經濟效果的途徑和方法,等等。

(4)信息產業結構。主要研究信息產業結構及其發展規律和趨勢;信息產業與部門經濟結構、服務性行業結構、教育機構的關系;信息產業結構對就業結構的影響;國民經濟結構變化的信息因素和非信息因素的分析,等等。

(5)信息系統。包括如何建立和發展完善的信息系統;信息系統的聚集與分散對信息系統價值的影響;從經濟角度考察信息系統評價的標准和方法;信息系統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及其相互關系;信息系統經濟的管理;最優化信息系統的選擇,等等。

(6)信息技術。用技術經濟原理研究信息技術對提高信息經濟效益的作用;比較各種信息技術的應用,提出採取新信息技術的最佳方案了;了解信息技術發展的特點和規律,等等。

(7)信息經濟理論。包括對信息經濟學的對象、內容、性質、方法、作用、歷史等基本問題的研究。

信息經濟學起源於40年代,發展於50~60年代,到70年代基本發展成熟。在創建初期,研究重點多種多樣,有的學者側重於基礎理論研究,有的學者則側重於應用研究,也正是這兩種研究的互相補充和互相促進,才奠定了信息經濟學的理論基礎。進入70年代以後,信息經濟學的學的發展基本上達到了成熟其標志就是有大量信息經濟的論著問世,如:美國霍羅威茨的《信息經濟學》,英國威爾金森的《信息經濟學-計算成本和收益的標准》,日本曾田米二的《情報經濟學》等等。

『陸』 信息經濟

6.1.1信息經濟的概念和特徵

在信息生命周期全過程中都需要人的參與,需要人、財、物等資源的消耗和支持,並在信息活動中可以為信息使用者帶來經濟價值。因此,可以說信息具有商品所應具備的最基本要素:價值和使用價值。由此可以認為,信息本身就是一種商品,是一種特殊的商品。信息在買賣、交換的過程中,形成了信息市場。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信息產品和服務的商業化程度也迅速提高,信息市場規模不斷擴大,信息產業逐漸形成,從而產生了信息經濟(Information Economy)。

美國的馬克盧普(F.Machlup)和波拉特(M.U.Porat)以信息生產和使用中的轉化過程為視角,將信息經濟定義為國民經濟中所有與信息從一個模式向另一個模式轉換有關的經濟活動領域。我國學者馬費成教授認為信息經濟是指信息從一種形態向另一種形態轉換的相關經濟活動的總稱。

美國經濟學家兼企業家霍肯(P.Hawken)則以信息所帶來的好處為視角,認為信息是減少產品和勞務中的物質消耗,提高其中的智能和信息比重的經濟。該定義體現了每一件商品或服務中都包含物質和信息兩種成分的觀點。當物質的比重大於信息的比重時,就是傳統的「物質經濟」,反之則是「信息經濟」。也就是說,信息經濟是指依靠更多的知識和信息,生產出物質和能源消耗更少、質量更好的產品的經濟。

我國學者烏家培教授從宏觀和中觀兩個層次分別定義了信息經濟。從宏觀層次上,信息經濟是以現代信息技術等高新技術為物質基礎,信息產業起主導作用的基於信息、知識、智力的一種新型經濟;從中觀層次上,信息經濟是指信息經濟部門、信息經濟活動,不涉及農業、非信息的製造業和服務業等其他經濟部門。

匯總以上各方觀點,可將信息經濟的定義分為兩大類:第一類是把信息經濟看做是國民經濟中的一個部門,即信息產業經濟,與農業經濟、工業經濟相區別;第二類是把信息經濟看做是一種社會經濟結構,即從經濟中信息與物質的比重,以及信息產業從業人員的比重、能耗比等方面來對信息經濟進行界定。

信息經濟作為一種新型的社會經濟形態,與傳統經濟形態不同,具有如下特徵:

(1)信息成為生產要素之一。在傳統經濟學中,生產三要素是勞動力、資金和土地(又稱生產資料)。19世紀前後,西方發生了一系列技術變革使技術的作用越來越重要,很多學者將「技術」作為生產要素之一,組成「生產四要素」。20世紀以來,隨著進入信息社會,人們逐漸對信息的作用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一些學者認為生產要素應該包括勞動力、資金、土地、技術和信息,即「生產五要素」。

(2)信息成分比重大的產品或服務占據主導地位。在社會產品或服務的生產過程中,信息技術越來越廣泛採用,同時社會產品或服務中信息的搜集、傳輸、加工、使用等過程也需要支付一定成本。因此,在社會產品或服務的成本構成中,信息所佔的成本比例越來越大。有些情況下,信息與物質一起構成了產品或服務。有時,信息本身就是一種產品或服務。

(3)信息市場和信息產業成為國民經濟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信息社會的發展,信息產品或服務的交易需要,信息市場逐漸形成,並成為整個國民經濟結構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在日益成熟的信息市場環境下,信息產品或服務的交易量越來越大,信息產業逐漸發展壯大並獨立出來,成為一種新興產業。

6.1.2信息經濟學的產生與發展

信息經濟學是信息科學與經濟學相結合的一門學科,其發展過程可以分為三個階段。6.1.2.1 信息經濟學的形成階段(20世紀50年代以前)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由於在社會經濟活動中信息投入所佔比例不高,信息的更新速度非常慢,信息對社會經濟結構的影響不大,從而使物質經濟在社會經濟結構中一直占據著主導地位。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尤其是信息技術的興起,信息經濟和信息產業得到發展,使得信息經濟學被逐漸被關注起來。1959年,美國著名經濟學家馬爾薩克(J.Marschak)發表了《評信息經濟學》一文,標志著信息經濟學的誕生。6.1.2.2信息經濟學的初步發展階段(20世紀60~70年代)

在這一階段,信息經濟學的研究分為兩條主線:宏觀信息經濟學和微觀信息經濟學。

宏觀信息經濟學又稱情報經濟學、信息工業經濟學,以馬克盧普(F.Machlup)和波拉特(M.U.Porat)為代表人物。1962年,馬克盧普在其《美國的知識生產和分配》一書中,提出了「知識產業」的概念。這是一部奠基性的、具有國際影響的、在宏觀信息經濟學中影響最大的信息經濟學著作。

微觀信息經濟學又被稱為理論信息經濟學,以斯蒂格勒(Gorge J.Stigler)和阿羅(K.J.Arrow)為代表人物,是從微觀的角度入手,研究信息的成本和價格,並提出用不完全信息理論來修正傳統的市場模型中信息完全和確知的假設,並重點考察運用信息提高市場經濟效益的種種機制。1961年,美國經濟學家斯蒂格勒在美國《政治經濟》雜志上發表了著名論文《信息經濟學》,研究了信息的成本和價值,信息對價格、工資以及其他生產要素的影響,並第一次將信息作為經濟活動的要素和經濟運行的機制加以研究。

在這一階段,出版了大量有關信息經濟學的論著,如美國的約維茲(M.Yovits)、英國的愛爾金森(J.Ilkeson)等。1976年,美國經濟學會在經濟學分類中首次列出了信息經濟學,1979年首次召開了國際信息經濟學學術會議,為信息經濟學的研究提供了一個國際性論壇。

6.1.2.3信息經濟學的成熟與蓬勃發展階段(20世紀80年代至今)

20世紀80年代以後,信息經濟學理論日益系統化、邏輯化,各方面研究更加深入,並有多項成果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逐步成為當前最活躍的研究領域。

1983年,美國經濟學家羅默(Paul Rome)提出應把信息當作一種生產要素,重視信息在經濟中的作用。羅伯特(Robert)、保羅(Paul)等人通過大量實證研究,認為世界各國經濟發展不均的原因不在於有形資本的多寡,而在於無形資本(如知識、教育、信息)的差異。2001年、2005年、2007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都授予了在信息經濟學作出傑出貢獻的經濟學家們。

20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引進並接受信息經濟學這一新興學科。一般通過邀請外國信息經濟學家來華講學和翻譯有影響的信息經濟學著作等方式,將國外信息經濟學研究成果傳入我國。

6.1.3信息經濟學的研究內容

6.1.3.1信息經濟學的基本理論

信息經濟學的基本理論研究主要是探討信息經濟學的研究對象、研究內容、學科體系、學科性質、相關學科、發展規律、發展歷史、研究現狀和發展趨勢等。

6.1.3.2信息經濟學的基本原理

信息經濟學的基本原理研究主要探討信息不完全與不對稱原理、信息共享與再生原理、信息公共物品原理、信息商品化原理、信息產業邊際收益遞增原理等基本原理的內容和應用范圍。

6.1.3.3博弈論和非對稱信息經濟學理論

博弈論和非對稱信息經濟學理論主要探討完全信息靜態博弈和動態博弈、不完全信息靜態博弈和動態博弈、信息不確定與預期效用理論、信息不確定與實物期權理論、不確定性下的信息決策、委託-代理關系、信息不對稱下的最優激勵合同、委託-代理關系的多階段博弈動態模型、道德風險與錦標制度、逆向選擇與信號傳遞等。

6.1.3.4信息商品

信息商品的研究著重探討信息商品的需求與供給及其供需平衡、信息商品的消費過程與消費效益、信息商品的成本與價值、信息商品的定價策略與定價方法等。

6.1.3.5信息市場

信息市場的研究主要探討信息市場的內涵與特徵、信息市場的功能與作用、信息市場的運行機制、信息市場的管理等。

6.1.3.6信息資源及其配置

信息資源及其配置方面的研究主要探討信息資源的構成與特徵、信息資源的功能與作用、信息資源配置的目標與原則、信息資源配置的層次和內容、信息資源配置的機制與模式、信息資源配置的效益與評價等。

6.1.3.7信息產業

信息產業的研究主要探討信息產業的含義和特徵、信息產業的形成和發展規律、信息產業的產業結構、信息產業對經濟發展的影響等。

6.1.3.8信息經濟學發展問題

作為新學科的信息經濟學,無論是研究領域、研究內容還是學科體系都尚未成型。因此,需要將信息經濟學看做是一個動態體系,隨著社會進步和環境改變,需要不斷完善信息經濟學的體系。如近年來出現的網路經濟學、電子商務經濟學、信息生態經濟學等。

『柒』 我國信息產業管理存在的問題

1、信息產業發展不平衡:主要表現在地區發展不平衡和產業門類不平衡。我國信息產業的地區分布相對集中在經濟發達的省區目前已形成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東南沿海地區和環渤海京津地區的四大信息產業生產基地,而經濟欠發達的西北地區信息產業極其薄弱。就信息產業門類而言也呈現不平衡態勢表現在計算機、資料庫、通訊等產業發展較快而軟體和信息服務業相對滯後。
2、信息產業經濟規模過小: 我國信息產業普遍存在的問題之一是經濟規模過小與國際通行的經濟規模相比相差甚遠,這使得我國信息產業中無論硬體還是軟體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偏低。如我國計算機工業中,微機產量最大的聯想集團年產20萬部,而美國的IBM等公司每家的微機年產量都在400萬部以上。我國現有軟體生產企業5000多個但大多是小作坊式的企業,技術力量嚴重分散。所以軟硬體產品在價格、技術、功能等方面難以形成優勢。
3、信息人才缺乏: 信息產業作為知識和技術密集型產業其競爭實質是技術的競爭,而技術競爭在很大程度上來說是人才的競爭。我國信息產業中的大多數企業缺乏信息人才其主要原因表現在一方面我國信息產業中多數企業規模過小,使其人才價值難以充分實現人才便流向了能充分實現其價值的發達國家或外資企業。另一方面我國信息人才的培養起步較晚,信息人才尤其是高級信息人才的供給在短時間內和需求相比還存在很大缺口。
4、信息產業不發達、競爭力不強:我國信息產業在國民生產總值(GNP)中所佔比例還不到20%,而發達國家的比例都在40%—60%之間,存在的差異巨大。我國電子工業凈產值與國民生產值甚至還低不上計算機發達國家的一個中等公司;軟體盡管已取得了一些重大成果,但生產工程化和產品化程度低;資料庫產業規模小,分布面窄,需求不足,服務落後;信息服務業大多數都是服務項目單調,服務能力不強,服務效益不明顯。難以形成較強的競爭力。
5 、信息產業技術引進存在著障礙:近幾年來,我國大量引進國外先進技術,為我國信息技術的發展起到了巨大作用,促進電子信息產業迅速成為支柱產業。然而,在技術引進過程中存在著不少問題。 有關技術引進的宏觀政策缺乏整體戰略。在我國,技術引進的立項仍然是企業申報,主管單位審批為主。政府主管部門重視對具體項目的研究和審批,卻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以各種政策來促進對引進技術的消化和吸收。而且,企業難以從政府部門及時獲得有關國家急需引進的信息,也就難以避免低水平盲目引進、重復引進現象的發生。
6、國民信息意識淡薄對信息認識存在誤區:落後的經濟條件是造成國民信息意識淡薄的根本原因,國家信息產業基礎較薄,政策落後也嚴重影響著國家對國民信息重要性的認識。特別是領導對決策帶有明顯的個人風格特徵,對信息的依賴性不強,信息市場沒有得到很好地培育和發展,信息產品也不是很健全、正規,信息產品定價不夠合理,缺少宣傳和政府扶持。隨著電子計算機在信息產業的應用,人們對信息的認識又步入了新的誤區,迷信電子計算機,以為一旦擁有,信息產業便水到渠成;重視硬體建設,忽視軟體開發與利用;重視自然科學、工程技術信息,輕視社會科學信息;重視信息數量,忽視信息質量;重視與市場有關的商業信息,忽視文化信息;重視管理操作性信息,忽視宏觀智慧、思想理論、調控信息;重視典型、局部、個體信息,忽視綜合、整體、預測性信息等。

『捌』 經濟和信息化局的職能是什麼

(一)擬訂工業經濟和信息化發展規劃、政策並組織實施,推進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協調解決新型工業化進程中的重大問題;參與制定全省經濟發展戰略目標及中長期規劃;起草相關地方性法規、規章草案。
(二)編制並組織實施近期經濟運行調控目標,監測、分析全省經濟運行態勢,調節日常經濟運行;進行預測預警和信息引導,協調解決經濟運行中的重大問題;組織協調煤電油氣運等重要生產要素、原材料的產運需銜接和緊急調度;制定下達年度發用電量計劃並監督執行;負責工業應急管理和產業安全相關工作。
(三)組織實施國家工業經濟和信息化產業政策;研究提出優化產業布局、結構的政策建議,推進工業經濟結構調整和升級,實施重點行業、重點產品的調整方案;規劃重大工業企業技術改造和信息化建設項目,推進新興產業發展,組織實施淘汰落後生產能力工作。
(四)負責企業技術改造投資管理,編制並組織實施技術改造投資中長期規劃和年度計劃,按省有關規定申報、核准、備案企業技術改造項目,擬訂並組織實施促進企業技術改造的有關政策;依法對企業技術改造投資項目國內設備招標進行監督檢查;推進投資主體多元化。
(五)研究提出企業技術進步的政策措施,指導技術創新、技術引進和重大技術裝備國產化,推廣應用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指導製造業發展;按規定擬訂行業技術規范和標准並組織實施,指導行業質量管理工作;組織實施有關技術創新重大專項。
(六)研究制定多種所有制企業改革發展的政策措施,推進企業管理現代化和多種所有制大企業大集團發展;研究提出扶持和加快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措施,組織推動中小企業服務體系和誠信體系建設;組織指導企業經營管理人員的教育培訓工作。
(七)擬訂物流業發展規劃和政策並組織實施;組織協調鐵路、公路、水運、航空綜合運輸;指導協調鐵路道口監護管理和綜合治理;負責推進工業領域生產性服務業發展;負責成品油流通和全省煤炭經營監督管理。
(八)負責工業行業管理,制定行業規劃並組織實施,協調解決行業發展中的重大問題;聯系工業和信息化領域社會中介組織並指導其改革和調整;指導工業行業安全生產工作;負責省級葯品儲備管理和中葯材生產項目扶持管理;負責繭絲綢行業管理和協調;指導和管理散裝水泥推廣工作;負責全省油區管理和石油天然氣管道設施保護等行政管理工作;承擔省履行《禁止化學武器公約》工作領導小組的日常工作。
(九)負責審核上報國家級工業和信息化特色產業基地,認定省級工業和信息化特色產業基地;推進產業集群發展,組織培育區域品牌。
(十)統籌推進全省信息化工作,組織制定相關政策並協調信息化建設中的重大問題;指導、協調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指導協調全省電子政務建設;推動公共信息資源共享;促進信息技術的推廣應用;承擔省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的日常工作。
(十一)推動電子信息產品製造業、軟體業和信息服務業發展,協調推進軟體產品研發與產業化;負責軟體企業的認定和軟體產品的登記備案。
(十二)研究擬訂全省信息網路發展的政策措施;推進面向社會服務信息網路的資源共享和互聯互通;會同有關部門建立和完善信息資源標准體系。
(十三)組織協調全省信息安全體系建設,統籌規劃信息系統資料庫災難備份建設;會同有關部門建立信息安全應急支援服務體系;監督檢查電子認證服務機構;承擔省國防動員委員會信息動員辦公室的日常工作。 (十四)承擔工業和信息化領域對外經濟技術合作與交流工作,指導工業和信息化企業開拓市場。
(十五)負責全省節能減排綜合協調工作,組織全省建設節約型社會、發展循環經濟和低碳經濟工作,研究制定並組織實施全社會能源、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規劃和政策措施;負責組織利用各種再生資源,推行清潔生產,發展節能與環保產業;負責全省節能監督管理工作。
(十六)負責全省國防科技工業管理、煤炭工業管理、無線電管理和中小企業的指導、協調、服務工作。
(十七)承辦省委、省政府交辦的其他事項。

『玖』 經濟和信息化局的性質和職能是什麼

(一)擬訂工業經濟和信息化發展規劃、政策並組織實施,推進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協調解決新型工業化進程中的重大問題;參與制定全省經濟發展戰略目標及中長期規劃;起草相關地方性法規、規章草案。

(二)編制並組織實施近期經濟運行調控目標,監測、分析全省經濟運行態勢,調節日常經濟運行;進行預測預警和信息引導,協調解決經濟運行中的重大問題;組織協調煤電油氣運等重要生產要素、原材料的產運需銜接和緊急調度;制定下達年度發用電量計劃並監督執行;負責工業應急管理和產業安全相關工作。

(三)組織實施國家工業經濟和信息化產業政策;研究提出優化產業布局、結構的政策建議,推進工業經濟結構調整和升級,實施重點行業、重點產品的調整方案;規劃重大工業企業技術改造和信息化建設項目,推進新興產業發展,組織實施淘汰落後生產能力工作。

(9)信息經濟部門有哪些問題擴展閱讀:

職責調整:

將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工業行業管理和信息化有關職責劃給工業和信息化部,具體包括:

研究提出工業發展戰略,擬訂工業行業規劃和產業政策並組織實施;

指導工業行業技術法規和行業標準的擬訂;

按國務院規定許可權,審批、核准國家規劃內和年度計劃規模內工業、通信業和信息化固定資產投資項目;

高技術產業中涉及生物醫葯、新材料等的規劃、政策和標準的擬訂及組織實施;

組織領導和協調振興裝備製造業,組織編制國家重大技術裝備規劃,協調相關政策;工業日常運行監測;工業、通信業的節能、資源綜合利用和清潔生產促進工作;對中小企業的指導和扶持;

國務院減輕企業負擔部際聯席會議的日常工作;國家履行《禁止化學武器公約》、稀土行業發展、鹽業行政管理、國家醫葯儲備管理的工作,管理國家煙草專賣局的職責。

閱讀全文

與信息經濟部門有哪些問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婚姻中吵架該怎麼做 瀏覽:463
兩性之間的婚姻該怎麼選 瀏覽:42
事業編從考試到錄用要多久 瀏覽:255
天使之約婚姻服務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3
國家為什麼推薦大健康產業 瀏覽:165
上饒的事業編考哪些 瀏覽:426
浴火危城講的是什麼故事 瀏覽:679
萬科幸福里在哪個位置 瀏覽:540
幸福娃娃有什麼用處 瀏覽:533
禁摩和經濟發展哪個好 瀏覽:464
婚姻網怎麼發聯系號碼 瀏覽:707
如何讓女生越來越幸福 瀏覽:382
雪花酥在愛情代表什麼意思 瀏覽:422
什麼叫牙齒健康知識 瀏覽:261
單字的故事哪個歌 瀏覽:925
婚姻中受了傷怎麼發說說 瀏覽:149
中級經濟法看多久能過 瀏覽:417
有人問有故事嗎怎麼回 瀏覽:17
跟美女聊天玩什麼 瀏覽:136
愛情公寓工資多少錢 瀏覽: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