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江西哪些城市是省域副中心
在江西省除了南昌之外的10個地市中,能夠成為江西省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只有兩個,一個是贛州,一個是九江,剛好位於江西的一南一北。其他的幾個城市,比如上饒或者宜春和這兩個城市相比,實力還是差了一些。
九江也是。昌九客運專線(南昌至九江),合安九客運專線(合肥至安慶至九江),以及武九客運專線(武漢至九江),這三條客運專線形成之後,九江將也會成為一個高鐵樞紐站。
政治地位
一般來說省內比較重要的城市,市委書記都會進入該省的省委常委。比如,江蘇的蘇州,浙江的溫州,湖北的襄陽,河南的洛陽。在江西省內,贛州市委書記自上世紀90年代開始就由省委常委兼任。這一屆市委書記更是厲害,省委副書記兼任贛州市委書記。
Ⅱ 河南副中心城市有幾個
截至2022年4月,河南省的副中心城市只有一個洛陽。南陽正在建設為副中心城市。
河南省在「十四五」規劃中,除鄭州是國家明確的中心城市外,確定了1個副中心城市——洛陽;3個區域性中心城市——南陽、安陽、商丘,形成「一主一副三區域」的中心城市格局。
隨著河南省第十一次黨代會明確提出「支持南陽建設副中心城市」,河南省的中心城市建設格局發生了新變化,變成「一主二副二區域」的新格局。
並不是所有地級以上的城市都能夠成為省域或更大區域的副中心城市,要想成為副中心城市,必須具備以下幾個必要條件:
1、第一:具有較強的經濟實力和一定的人口規模。
根據統計資料分析,一個真正的副中心城市的經濟總量不僅應當與周邊城市相比有相對優勢,而且其經濟總量不得低於2500億元(2016年標准)才有基本資格,否則難以稱為省域副中心城市(西部城市除外)。
人口總量、外來人口數量既反映了當地的經濟實力,也反映出該城市的經濟活力,因此,副中心城市一定是人口規模和經濟規模較大的城市。
2、第二:距離中心城市不能太近、太偏。
太近,就意味著其難以擁有自己獨立的輻射范圍,而這是副中心城市成立的前提。中心城市與副中心城市的距離在300公里以上。
比如湖北省的黃石市很長一段時間是湖北省第二大城市,大型企業多,但因為與武漢市的距離只有80公里,絕對不可能發展成為湖北的副中心城市。又比如湖南省的株洲市、湘潭市都是湖南省的大城市,綜合實力都比較強,但因為與省會長沙的距離都只有40公里,大樹底下不長草,絕對不可能發展成為湖南的省域副中心城市。
按照這個定義,從全國范圍來看,大約只有十幾個城市能夠稱得上是標準的副中心城市。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省域副中心城市
Ⅲ 首批經濟特區指的是哪些地區
首批經濟特區指的是:深圳、珠海、汕頭、廈門。
1、深圳
深圳,廣東省轄地級市,簡稱「深」,別稱鵬城,是廣東省副省級市,國家計劃單列市,超大城市,國務院批復確定的中國經濟特區、全國性經濟中心城市和國際化城市。
2、珠海
珠海,是廣東省地級市、省域副中心城市,是國務院批復確定的中國經濟特區,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和濱海風景旅遊城市、粵港澳大灣區重要節點城市。
3、汕頭
汕頭,簡稱「汕」,廣東省地級市,潮汕四市之一,汕潮揭都市圈城市之一,經濟特區。位於韓江三角洲南端,北接潮州,西鄰揭陽,南瀕南海,與台灣隔海相望。
4、廈門
廈門,簡稱「廈」或「鷺」,別稱鷺島,是福建省轄地級市、副省級市、計劃單列市,國務院批復確定的中國經濟特區,東南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港口及風景旅遊城市。
Ⅳ 中國有幾大經濟中心
老的有三個,京津冀,長江三角洲經濟中心,珠江三角洲經濟中心
新興起的西部經濟發展中心
Ⅳ 河南副中心城市有幾個
截至2022年1月,河南副中心城市有1個,洛陽市。
省域副中心城市:
省域副中心城市通常是指在一省范圍內,綜合實力較周邊城市強大,經濟輻射力超出了自身管轄的行政區范圍,擁有獨特的優勢資源或產業且與主中心城市有一定距離(一般在300公里),未來能夠帶動周邊區域發展的大城市。省域副中心城市是僅次於省會城市、對區域經濟發展有帶動能力的重點城市。
截至2022年1月,全國共有省域副中心城市15個,分別為:
江蘇:徐州。河南:洛陽。湖北:襄陽。山西:長治。江西:贛州。陝西:延安。貴州:遵義。安徽:蕪湖。廣東:湛江、汕頭。湖北:宜昌。湖南:岳陽、衡陽。廣西:柳州、桂林。
洛陽市
洛陽市,河南省地級市,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位於河南省西部,地處東經112°16'-112°37',北緯34°32'-34°45',東鄰鄭州市,西接三門峽市,北跨黃河與焦作市接壤,南與平頂山市、南陽市相連。截至2022年1月,洛陽市下轄7個縣、7個區。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省域副中心城市、網路-洛陽市
Ⅵ 中國有多少個省域副中心城市
中國一共有15個副省級城市。北方就是有大連和青島,濟南三個城市。大部分都是南方的城市。
Ⅶ 副中心城市是什麼通俗點
副中心城市是我國近些年來出現的一個新概念。這個介於中心城市與一般城市之間的城市在區域經濟中發揮著相當重要的作用。副中心城市只有克服自身的不足,做大做強,爭取支持。它的巨大潛力才會逐步釋放出來。
具體說,副中心城市,
是指在一個省范圍內,
經濟實力較周邊地市強大,
經濟輻射力超出了自身管轄的行政區范圍,擁有獨特的優勢資源或產業,
且與主中心城市有一定距離(一般在300公里)、未來能夠帶動周邊區域發展的大城市或特大城市。如我們湖南,衡陽市、常德市就是省域副中心的城市。
Ⅷ 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典型省份
在中國大陸,具有省域雙核或多核典型特徵的省份有:東部地區有廣東、山東、遼寧、浙江、江蘇,中部地區如江西、湖北、山西,西部地區有內蒙古、廣西。這些省份無論是發達地區還是欠發達地區除了省會中心外均有一個或兩個副省核心城市,同是這些非省會城市的副核城市和省會城市分布位置適中且經濟水平發展相當好,甚至經濟上越超省會城市:如青島(GDP超過濟南30%)、蘇州(超過南京50%)、包頭(超過呼和浩特30%)、大連(超過沈陽5%)等。其中行政級別上是副省級城市的,更多是擔當其各省的副省核心城市,從而促使其本省區域經濟發達,提升城市化水平。從唐山、洛陽、岳陽、衡陽、蕪湖、九江等城市地理的分布看,其省級副核心城市一般擁有比較好地理位置,一般和省會有一定的距離,其本身的經濟交通基礎條件比較發達,可以對於一個省域內的經濟發展起到很大的推動作用。縱觀經濟較發達地區,一般都有一個甚至兩個副中心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