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從美國坐經濟艙是什麼感覺

從美國坐經濟艙是什麼感覺

發布時間:2022-07-24 03:44:02

A. 從浦東飛美國乘坐delta達美航空班機,經濟艙,加九百多塊人民幣可享受舒適座位,值得嗎

完全看你的經濟承受能力,我就覺得值。飛美國十來個小時,經濟艙坐下來累死人,睡一覺脖子都要斷了。舒適座位如果可以放平睡一覺 ,你就當開了個酒店豪華房好了。

B. 坐飛機去美國辛苦嗎

幾個原因讓人覺得幸苦:1. 時差 - 美國本土與中國在時間上比中國慢12(東岸)~16(西岸)小時。 人體生物時鍾在短時間內被改變,需要時間去調整。2. 座位 - 經濟艙位置狹窄,背只能小角度的斜靠,腿一直彎曲下垂。這樣坐著十幾個小時,即使偶而起來走動,也不舒服。豪華經濟艙 - 略好,仍然不舒服。商務艙 - 可斜躺。較舒服。頭等艙 - 可平躺。3. 用餐 - 時間不能配合身體用餐習慣時間。

C. 中國飛往美國洛杉磯的經濟艙和頭等艙有什麼區別!

國內外航空旅行一般分為兩個等也就是頭等艙和經濟艙。經濟艙的座位設在靠中間到機尾的地方,占機身的四分之三空間或更多一些,座位安排的比較緊。對於進出擁擠的座位有困難或者不能排隊等候上廁所的老年人、殘疾人,或者願意使旅行較為舒適而又承擔的起的人來說,頭等艙或公務艙是很有吸引力的。那裡的座位寬敞,旅客可以在座位之間的桌字上打牌或者攤開自己的文件。雞尾酒是免費的,食品更加精美,如果你想要,還可以供應香檳。乘務員只照顧10到15位旅客,所以旅客的每項要求都能立即得到滿足。

D. 美國航空波音777aa182經濟艙坐的舒服嗎可以躺嗎

真的不舒服,尤其是坐在中間位子。前後左右都不舒坦。。。
我11年坐美航777從浦東飛芝加哥,去的時候沒有提前在網上選座位,結果現場值機跟家人全分開了,我坐在中間五個位子的中間。。。。上個廁所要麻煩兩個人,關鍵距離還小,前後距離沒那麼大,躺也下不來多少。
最舒服的經濟艙座位是靠安全出口的位置,還有每個隔艙的第一排,腳能申比較開,但是提前選座都很難選到的,太搶手了。
總之記住一定要提前在網上選座位啊,最起碼要和親友在一起或者選個靠過道或者窗戶的。。。

E. 長途飛行(比如從中國到美國)的經濟艙能夠躺著嗎

你好!
看你做的什麼飛機了,如果是747之類的還寬敞點,可以半躺著。如果是767,737,之類的,就不行了。
不過無論做什麼飛機,經濟艙都不能平躺哦。
建議買機票的時候查一下機型,大點的還可以半躺么。
我的回答你還滿意嗎~~

F. 飛機的經濟艙坐哪最舒服

飛機座位的好壞由舒適度(擁擠程度、腿部空間、後仰角度、座位寬度)、便捷度(距離出口遠近、距離衛生間遠近、(國內航班的話)距離多人共享電視(航線圖)遠近等)、優雅程度(看風景角度、餐膳選擇度等)和安全度(距離緊急逃生出口的遠近,距離飛機重心的遠近(顛簸程度)等)這四部分組成。如果以題主所說的舒適度來說,由於同等艙位的座位寬度一定,擁擠程度、腿部空間和後仰角度就是很重要的指標了。

1、擁擠程度:越向機尾及機身兩側越安靜,越向衛生間服務區和機艙門越喧鬧;

2、腿部空間:經濟艙有腿部空間特權的一般是每艙段第一排、安全通道排,這些座位在有些航空公司是需要有優先權的乘客(如常旅客特權)或附加服務費才能提前訂到的。由於腿部在過道可以適當舒展,於是過道座位相比而言更優;

3、後仰角度:咦?座位的後仰角度不是一樣的嗎?!不!不一樣!安全通道排和之前一排的椅子出於安全考慮撤離的原因不能後仰。實際情況下由於座位後面有人,出於人道主義考慮不太適合一直後仰,(尤其是國內線的經濟艙,後面人會很擠的好嘛!),於是後方沒有人的座位後仰角度更大(一般波音系列的寬體飛機最後一排後有30厘米儲物空間,於是最後一排後仰完全不會礙事,很是方便;波音窄體機一般不能在最後一排後仰;空客系列的椅背後空間稍狹小但也能後仰)

另外,補充一種常見的民航客機上座位號的編排方式——1-10排為頭等艙/11-30排為公務艙/31排開始為經濟艙不論頭等艙是否有10排,公務艙也是從11排開始的;同樣,不論公務艙是否排到了30排,經濟艙也是從31排開始的。 寬體機的橫向座位分別用ABC-DEFG-HJK表示(A、K為靠窗位置,C、D、G、H為走道位置)。(還記得SHERLOCK S02E01夏洛克看到數字和字母組合時的快速反應嗎?) 窄體機的橫向座位用ABC-DEF表示(A、F為靠窗座位,C、D為走道位置)。實際上,有些航空公司為了可以統一寬體機和窄體機的座位號,選擇在窄體機使用ABC-HJK模式以應對突發狀況。

G. 去美國要不要選超級經濟艙,會不會比經濟艙舒服很多

差別不大。腿前多那麼幾寸。其它都一樣。

H. 坐飛機有什麼感覺

坐飛機就是有點興奮,有點開心,但是因為周圍都是陌生人,所以我給克制住了,在飛機上兩個小時,基本上都是透過窗戶看窗外美麗的風景,一邊感嘆真漂亮啊,一邊暗自開心終於也坐上飛機了啊。

飛機是中午十三點多起飛,陽光明媚天高氣爽,太陽就在頭頂。飛機起飛之後我一直透過窗戶盯著地面,看著那些原本高大的建築一點點變得越來越小,心中突然有一種莫名的開心。然後升到高空之後,那畫面是真的很震撼。




飛機的安全問題:

1、隨著飛機的上升,耳朵會因高空壓力而不舒服,嚼片口香糖或吃東西,保持口腔活動,可以減少不適的感覺。如有嬰兒同行,則可在此時餵食牛奶。

2、飛機上的座位很舒服,下方有一圓形按鈕,想仰卧時用力按,靠背會自動往後傾倒,但飛機起降時,靠背必須放直,恢復原狀。

3、前座背後有一小桌板,吃東西、寫信時可拉出使用,用畢收起,非常方便。其下通常置有兩三個大袋子,要面放著班機時刻表,航線圖,明信片,紙拖鞋,嘔吐專用塑膠袋等。頭頂上的架子備有枕頭、毯子供旅客使用,不夠的話,還可以向空服員索取。

4、緊急出口的旅客不可隨意提拉扶手:在安全狀況下坐在飛機緊急出口的旅客絕對注意,無論如何不能因好奇提拉扶手,否則飛機將會迫降或失事。

I. 在美國坐火車是什麼樣的體驗

我們在美國坐火車

在美國坐火車

來美十幾年,生活經常與旅行相伴。從加拿大到墨西哥,夏威夷到阿拉斯加,我們全家走遍了遼闊、壯麗的北美大地。但帶著我們游目騁懷看世界的都是私家車、飛機和輪船。我們和母國的主要交通工具火車已經相違久遠了。那老鐵龍沉悶的轟隆聲及曠日持久的疲憊感只是收藏在記憶之中了。生活是不斷翻新的。沒想到,今年夏天我們卻有了兩次在美國乘火車的經歷,新穎而愉快的經歷。

在美國,若與朋友們提起坐火車出門,多數人都會覺得是件新鮮事。問題也會接踵而來:「咱們這兒有火車嗎?」「火車都通哪兒?」「坐火車舒服嗎?」「貴嗎?」「快嗎?」「安全嗎?」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是啊,都說美國是一個安在車輪上的國家。家家有車,戶戶開車。約半數的家庭會有兩部,甚至三、四部車。有事一踩油門就走了。在陸地旅行都習慣自己開車;長途或出國旅行都乘飛機;若想在節假日到海外去浪漫一番,便會選擇大型豪華遊船( cruiser)。誰坐過火車啊?而且,美國又是一個資訊大國。但我這個自小愛翻地圖的旅遊迷卻從未見到過一張美國的鐵路客運圖。身邊林林總總都是高速公路圖和飛機航線圖。火車與鐵路,好像與美國人的現代生活莫不相干。

想法之緣起

可是隨著近年油價飛漲,日前竟然沖破4美元/加侖大關(在加州等地乃高達5美元之多)人們都感到沉重壓力。紛紛思辟新徑,尋找節省的行路方法。市內短途上班改騎單車、乘公交車;遠程則搭飛機、乘「灰狗」(greyhound—美國的長途汽車)。此時,也有不少人又想到了火車,這個百年前興盛全美大陸的「老鐵龍」。聽說,雖然有時間和速度上的問題,但它經濟、安全,浪漫而舒適。

我們夫婦五、六十歲,都是半退休之人。有時間,也有興趣去領略一下美國火車的現狀。選在五月下「陣亡將士紀念日」這個長周末乘火車。我們打開www.amtrak.com 網站,很便捷地用信用卡付款定了票。票價真的不貴。我是AAA會員(American Automobile Association—美國汽車協會。每個駕車人都可以加入,享受諸多旅行福利和優惠),又得到10%的折扣。

「美鐵」之感受----瑕不掩瑜

三天後登程,我們感到乘火車的第一大好處就是上車方便。Amtrak的車站大都設在市區中心。從家出發,只需搭一部公交車便可到達火車站。免去了往日拜託朋友開車送機場的辛苦。Amtrak車站的確不大,無法與龐雜的飛機場相比,甚至比不上「灰狗」車站氣派。它只是一件大屋子,裡面簡單地分為票口、候車區及衛生間,像是一個大大的studio apartment。這也許就是長期以來火車乘客流量少的一個象徵吧。

夜裡十一點整,火車由東部丹佛方向開過來了。嗬,還是條雙層大鐵龍。兩列流線型的機車串聯(為備有足夠的馬力),拖載著十節車廂。灰色的車身配以紅藍兩色的上下分層線,顯得十分威嚴和雄偉。車身上繪有著名的公司標志Amtrak( American Track,正式全稱National Railroad Passenger Corporation—全美鐵路客運公司,簡稱「美鐵」)及該車的名號California Zephyr。Zephyr是氣象學上「西風」之意,我是做翻譯工作的,馬上就想到將之譯為「加利福尼亞風神號」。這「風神」還真威風,因為它是一列超級班車superliner,肯定設備不菲。果然,我上上下下一巡遊,發現它設有全套的座席車、卧鋪車、餐車、行李車,甚至觀光車。至於衛生間、飲水處則每節都設,真是應有盡有。

過去在母國大陸乘火車,經驗之談是上車後趕緊找個好座位。要頭上行李架還有空能放物品,最好是靠窗能觀景的。那是為了日以繼夜的長途旅行作打算的。但因為人太多,有時運氣不好,連座位都沒有,還得一路罰站熬到目的地。可今天這也是乘火車嗎?那個幾乎伴隨了我一生的擁擠概念全都化為烏有。一節可容納68人的車廂里竟然只有二十多人。大多是銀發族和孩子。自己不願駕車或不能駕車,便青睞了這安全而又省心的火車。也有少數中青年人看中了這油價高峰期相對便宜的旅行方式。

對美國火車客運的評價向來是褒貶不一。排斥者說它有三大缺點:班次少;常誤點(因40%的路段是單軌,需要讓車。一旦調度不良便誤時);還有費時間(幾十年來未提速,都是140公里/小時。自然不比時速高達六、七百公里的飛機)。但見仁見智。這些主要基於時間考慮的缺點對於悠閑寬松的退休族來說便無足輕重了。

「美鐵」之精神----以人為本

客觀一些說,在美國乘火車是瑕瑜互見。幾乎所有的乘客都會說,美國火車最大的優點是高度人性化—舒適自在,以人為本。且不談坐卧入廁自成一體的卧鋪車廂,就說它最基本的座席車吧(coach car),簡直要勝過飛機的頭等艙。它全部設在列車上層。座椅寬大舒軟,椅背可調節向後傾斜40度,座位延伸部有腿墊(leg rest),前排座後的下部還有可彈起的腳墊(foot rest)。靠背一放,兩墊一拉,您就可以仰面躺下享受一個旅行美夢。每人前方都有一張類似飛機上的折疊桌,無論用餐、看書、寫字還是打電腦都隨心所欲。頭頂上也有類同飛機上的專用調節燈。甚至在車窗下部的牆壁上還設有每排自用的電源插座,讓您充電、用電左右逢源。座位的布局都是單向朝前。不像輕鐵和市郊列車上兩排相對,免去了陌生人對坐面面相覷的尷尬。

但如果你是一個社交型的人,你盡可信步走到列車中部的觀光娛樂車廂(Sightseer Lounge Car)。那裡有一開到頂的濾光大天窗,讓藍天或星空盡為展現。這里還有體現個性自由的單人旋轉椅,讓你交友、觀光。另外還有三明治、快餐飲料和啤酒供應為你助興。極具浪漫而溫馨的沙龍氣氛。

車廂連接處的鐵門全部是撳按自動門,整列火車任你自由漫步。往昔在火車上開門關門的沉重經歷在這里盪然無存。

大家熟知的餐車及卧鋪車我這里略去不談。但想提及殘疾人設施和列車衛生間。我一路上幾次見到列車長和乘務員悉心地將坐在輪椅上的殘疾人推上車門與站台連接的甲板,一直推進殘疾人座席或殘疾人卧鋪。車上每節都有四、五個衛生間。內部格局如同飛機衛生間,但要大些。洗漱入廁設備齊全。其中一間三倍面積的是專供母嬰使用的換洗衛生間,甚至還放有一個雙人沙發讓人暫憩。特人特供,面面俱到。即使是廉價的座席車,也分為上下層。下層專供老人、婦嬰及殘疾人( Lower level tickets for disabled and seniors ) 但票價相同。

對於攜帶孩童、舉家旅行的人們來說,乘火車無疑是滿足了孩子們的心理。孩子們愛自由、喜歡活動,而寬大、綿長的列車正好提供了這樣一個完美天地。頑童們可以座上座下地跳,車前車後地跑,無拘地和父母嬉戲,盡情地與夥伴們交往。「美鐵」還特地為孩子們制定了半價之優惠(2-15歲)。

由於「鐵龍」的空間足、裝載量大,所以對於行李的限制特寬松。只要你提得動,盡管隨身上車。體積大的重物還可免費托運兩件。因此,一些「搬家族」便享用了這個福利。

「美鐵」之服務----一條龍制

Amtrak的列車服務堪稱一流。員工不多:1名車長兼乘警,司機兼工程師2人,乘務員與餐車都各是3-4人(根據旅客掛車多少而變)。但素質很好。車長每站必檢,每車必巡;餐車全天供應;乘務員除了日常清理,入夜前還會給旅客送來換洗過的白枕頭(這里說的還是座席車),而且會將每位旅客的姓名及到站寫在紙條上,貼到你上方行李架邊框,以示提醒。既不用驚動別人,又保證在夜間到站前單獨喚醒該站到客下車。比起我前半生耳熟的列車到站的全車廣播,這種無微不至的服務真是體現了美國「以人為本」的社會觀念。另一方面說,也可能與客量小有關吧。因為主客比例愈小,人均享受的服務量便可以愈大。

Amtrak的一條龍服務集中體現在多線聯運及負責到底。我們於7月中旬的第二次「美鐵」之旅便充分領略了這種精神。這次,因女兒在北加的一個小城市Stockton作審計出差,我們約好該城相聚,並利用周末同游「優山美地」國家公園(Yosemite NP)Stockton不在美國大鐵路干線上,需要在州府Sacramento轉大巴(Thruway Coach),這段路程已計入票價。但因列車晚點,Bus已發,「美鐵」車站值班員便安排價格昂貴的計程車專程把我們送去Stockton,這段車價$120元完全由「美鐵」負擔。

「美鐵」之構建----造福社會

列車到達內華達州的里諾城時,停車十分鍾。我們便想到站台上好好欣賞一下這座「世界上最大的小城市」( The biggest small city in the world )因為在這座人口不足二十萬的小城市中,終年匯集著來自世界各地的觀光客與賭客,他們攜來了有似拉斯維加斯一般的萬國風情。可是使我們大失所望的是,我們竟然出現在一條長長的筒狀壕溝里,既看不到市景,也看不到人流,只能望到近處幾座樓廈的頂部。為什麼是這樣?我們詢問了列車員Kevin。他自豪地說,這就是「美鐵」構建之獨具匠心。過去的鐵道是在城市穿心而過,阻擋了十幾條交通要道。每逢火車進站,城市的心臟停擺近一刻鍾!極大地影響了這座世界名城的生機。因此,七年前聯邦政府斥資二億五千多萬美元挖掘修建了這條特別的大壕溝,命名「Reno Train Trench」。 Trench長達兩英里多,寬60英尺,深32英尺。歷時三年建成。從此,鐵路不再干擾城市,而是成為一條命脈,安靜地躺卧在心臟里,卻又轟轟烈烈地向城市輸送著活力。站在壕溝里舉目四望,十幾座溝橋穿空而過,橋上車流滾滾。道路與鐵路縱橫布局,立體交叉,各行其道,共同為里諾奏鳴著都市交響曲。聽了這個故事,我們不禁贊嘆政府和「美鐵」造福社會的博大胸襟。為了一座小城市的交通安全可以投入如此巨大的力量。

「美鐵」之特色----有口皆碑

但Amtrak最具特色的服務還屬沿途風光及鐵路歷史的講解。

Amtrak路線覆蓋全美,停靠500多個車站,會以加拿大鐵網的450個車站、其他鐵路支線如阿拉斯加鐵路公司,還有地區聯運的快速干線(thruway express)整個構成世界上最大的鐵路客運系統(The Amtrak System)。因此可以說,Amtrak飽覽北美大好風光。從肅穆冷酷的冰川世界到激情燃燒的德州牧場,從萬年蒼蒼的崇山峻嶺到鬱郁蔥蔥的大湖平原,從大西洋使人心跳的輝煌日出到太平洋迷人勾魂的柔美落日,從浩瀚廣袤的戈壁沙漠到奔瀉不息的大河瀑布,從安寧甜睡的小鎮鄉村到喧囂活躍的都會鬧市……Amtrak閱盡人間春色!

而Amtrak的合作夥伴全美國家公園管理局則會定時派員駐車將這沿途如詩如畫的山川湖林提前一拍向你預告,囑你備好相機,架好望遠鏡,讓你充分構圖,將這人間美景盡收眼底。談到觀光,我們勸諸君選乘火車。因為在飛機上你看不清大地,在公路上你又會迷失許多不與鐵路並行的綺麗風光。而且在火車上觀光,你可以隨意盡興。各種角度、不同的時段,用你的眼睛和心靈去並行感受大自然的壯美和造物主的偉大----Only your soul can comprehend what your eyes see.

談到鐵路歷史的講解,最難忘的就是從加州首府薩克拉門托到賭城裡諾這一段。在我們由舊金山返回的車途中,兩位來自加州鐵路博物館的編外老義工Jack Seigal和Tony White為全車旅客作了熱情而生動的演說。Jack今年74歲,是位空軍退伍少校。但由於他的長期義務服務,已被熱愛他的鐵路員工晉陞官銜,尊稱為Colonel Jack—傑克上校。他自1999年起為加州這所久負盛名的鐵路博物館義務工作長達11,000小時!(他胸前有一塊小小金屬牌,上面寫著11,000 hours這個光榮數字)平均每月130小時,幾乎是全日工的工時。而Tony今年63歲,是位退伍海軍。在傑克上校的領導下也作了近千小時的服務了。他們從薩市的博物館講解到跟車沿途講解,都是意氣風發,神采飛揚。真像是美國軍人出征沙場。我采訪時,為他們的服務精神所感動,一時找不出合適的詞語來贊揚,偶爾道出一句早年在大陸流行的口號「為人民服務」時,他們二人竟高舉雙手,表示贊同。 「Yes, serve the people. This is our honor, this is our pleasure.」沒想到,在拜金主義盛行,人慾物慾橫流的今天,我們又從美國看到了無私奉獻的光輝!

我們跑的是 「美國大鐵路」!

「Ladies and Gentlemen, we are now running on the tracks of world famous Transcontinental Railroad. It』s the Railroad!」(女士們,先生們,我們現在正在舉世聞名的橫貫大陸鐵路上賓士。是的,這就是「美國大鐵路」!)Jack和Tony的講解,幽默恢諧、妙趣橫生。從北加州的果樹園講到太浩湖的滑雪地,從Davis的市政廳講到Sacramento Riverside的Old Downtown, 從Reno的賭場講到Winnemucca的礦鎮…… 但他們講得最深沉動情的卻是140年前中國勞工對西段美國大鐵路的豐功偉績和血肉貢獻。

我們都知道舉世聞名的「美國大鐵路」,也稱「太平洋大鐵路」或「橫貫大陸鐵路」(Transcontinental Railroad)。它是1863-1869由當時的聯合太平洋鐵路公司和中央太平洋鐵路公司聯合建造的。建成後,美國大陸在經濟運行上開始連成一片,迅速進入了西部開發的狂飆發展時期,推動美國成為世界第一經濟大國。「大鐵路」的建成是人類近代史上的豐碑和壯舉,它將兩個大洋連接起來,將海與海(from coast to coast)間的行程時間縮短了四、五十倍!它改寫了歷史,改變了時代,創造了一個強大的美國!正如當時兩鐵員工所說「We built the Railroad that built America!」(是我們建造的鐵路締造了真正的美國!)

「Dear friends, we owe the accomplishment of this world famous Transcontinental Railroad greatly to the contribution of the oriental workers from China!」(朋友們,「美國大鐵路」的建成,來自中國的東方勞工們功不可沒!)老海軍戰士Tony激情地說道。因為當年中央太平洋鐵路公司承包的西段工程(從薩市到里諾)地形復雜,環境艱險,氣候惡劣。不少白人路工苦不可耐,紛紛甩手不幹。工程幾乎陷於停頓。無奈之下,公司高層想到了華工。信念是:古代能夠建築萬里長城的民族,現代也一定能夠建起這條大鐵路。於是,從首批在加州僱傭50名華工起,一直到1868年中美《蒲安臣條約》簽訂,為美國在華召募工人提供了法律依據,共有過萬名華工從廣東、福建來到大鐵路工地,占路工總數的90%之眾!由此,鐵軌在勇敢智慧的華工們的殊死苦鬥中迅速向東延伸。甚至還創造了一天鋪軌10英里200英尺的世界紀錄。

華裔精神,血肉獻功

但托起這驚世紀錄的卻是大批華工的慘烈犧牲。從1864至1869的5年間,共有近兩千名華工築路死亡。原因:爆破、墜崖、塌方、雪崩、泥石流、疾病…… 僅1866年冬,在塞拉嶺通道施工中,便有600-700名華工死於雪崩。從此,這里原名「多納」的雪山湖便被倖存的華工們更名為「多惱湖」,成了一個中國人傷心的紀念地。更大的死亡發生在1868年。約1000名華工在內華達山的攻堅戰中罹難,所以後來這段鐵路就被稱為「內華達山上的中國長城」。流傳「每根枕木下面都有一具華工的屍骨」,毫無誇張。但是,他們的貢獻卻沒得到應有的承認。1869年5月10日,在加州薩克拉門托舉行的大鐵路竣工的慶祝活動中,歡慶隊伍里竟然連一個華工代表也沒有。只有當初力主僱用華工的克勞克在慶典上說了句良心話:「我願意請各位注意,我們建造的這條鐵路能及時完成,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貧窮而受鄙視的中國勞動階級——歸功於他們所表現出來的忠誠和勤勞。」

時過境遷,美國人終於明白種族主義是條不歸路,開始公正地評價華工。1969年,在美國太平洋鐵路貫通百年的紀念儀式中,美國白宮向舊金山華僑總會發來這樣一封信:「現今中央政府全體同仁,深知華裔先民流血流汗,以最大之犧牲精神,在極艱苦的環境下,移山辟路,築成橫貫東西方鐵路,此項豐功偉績,吾人永世難忘。」

走回這歷史的時刻,環顧美好的天地,遙望那綿長的鐵路線,我們的心潮澎湃;但思想到大鐵路的歷史,我心又沉重地凝結。面對著窗外的高山峻嶺、急流險灘,我在默默地祈禱。那些如今仍長眠在異國他鄉、殷殷等候親人拜祭的華工亡魂,在得知這樣的評價之後,應該會感到些許欣慰吧。

「美鐵」之旅,不虛此行

「美鐵」之旅,回味無窮。因為我們享受著「世界上最舒適的火車」,欣賞著「世界上最壯麗的風景線」。而且,由於「美鐵」是美國少有的享有聯邦政府高額補貼的國有企業,它的優惠也顯而易見。在本身不高的票價基礎上,軍人、老人、兒童、學生、殘疾人、鐵路職工,甚至AAA members都有折扣,三折兩扣,二人火車票價也只抵得上近日暴漲的汽油費了。而且在節省能源、環境保護方面,火車都是有功之臣。據美國能源部統計,鐵路客運比飛機客運每人每英哩能源增效17%,比汽車增效21%。另外,火車排廢量極低,低到整個旅遊業所製造的溫室氣體的0.2%。(溫室氣體是指導致不良溫室效應的二氧化碳、甲烷等)

但過去幾十年間,由於旅客量小,「美鐵」一直是入不敷出,只虧不賺。一直是聯邦政府一個甩不掉的燙手山芋。每年都要拿出十幾億美元來補貼虧空。近十年來,情況有所好轉。由於客運機車的技術改造和營運效率的相對提高,尤其是「9.11」恐怖事件後,不少人擔心機場和航班的安全而改乘火車。客量出現增長。但它的費時和路線受限仍是兩大缺點。目前Amtrak東西走向已形成氣候,但南北走向的線路在廣大的中西部仍然缺乏,(除了太平洋沿岸地區有一條干線之外)。我之看法,鐵路客運的前途還在於興建有如高速公路一樣四通八達的路網及大幅提速。世界各發達國家,如德國、日本、法國,那裡的車速早已超過每小時200公里。中國也於去年實現了列車高速。只要這兩個問題解決了,相信美國火車客運的黃金時代又會到來。實際上,我們事隔兩個月後第二次乘火車走同一路線時,旅客量已經翻番。夜間睡覺時,你只是將橫卧的姿勢改成仰卧,照樣可以享受寬松的空間和舒適。更高興的是,車廂里不再是冷冷清清,寂寂無聲,而是歡聲笑語,人氣洋溢了。

「美鐵」之旅,令人難忘,「美鐵」之旅,不虛此行。

J. 去美國的飛機經濟艙和商務艙的區別

大多數航空公司把飛機的座位按區域分成三個等級也就是頭等艙,商務艙和經濟艙。
頭等艙一般位於上層(大型客機)或客艙的最前部分(中型客機),座位寬敞,甚至可以躺卧,非常舒適。有的提供機上電話,個人電視等等,餐飲也遠較其他艙位高檔,當然票價也常常是經濟艙的5-10倍不等;
商務艙多位於客艙前部(大型客機)或客艙中部(中型客機);
座位較經濟艙寬敞,艙位與經濟艙隔開,餐飲也單獨供應,價格是經濟艙的3-6倍不等;
經濟艙的座位設在靠中間到機尾的地方,占機身的四分之三空間或更多一些,座位安排的比較緊,小型客機常常僅有經濟艙。

閱讀全文

與從美國坐經濟艙是什麼感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期末經濟業務有哪些 瀏覽:187
如何創造出新型經濟 瀏覽:460
夢見有婚姻是什麼意思 瀏覽:600
最常見的經濟犯罪案件有哪些類型 瀏覽:399
天秤男與獅子女婚姻如何 瀏覽:296
廢墟中的愛情電影又名什麼 瀏覽:357
美女up主怎麼畫 瀏覽:670
幸福霞姐是干什麼的 瀏覽:995
央視什麼台播古代小故事 瀏覽:431
21歲年齡哪個地區美女好看 瀏覽:623
如何修改健康寶快捷方式 瀏覽:872
幸福快樂美滿是什麼意思 瀏覽:858
中國地礦的事業單位有哪些 瀏覽:817
愛情許願牆怎麼寫 瀏覽:493
婚姻中背叛該怎麼挽回 瀏覽:314
愛情怎麼投資最好 瀏覽:517
鶴崗婚姻登記怎麼預約 瀏覽:772
江蘇健康碼是叫什麼 瀏覽:852
美女漂亮你去哪裡玩啊玩的好開心呢 瀏覽:810
為什麼說父母愛情是最美的婚姻 瀏覽: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