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浙江溫州為什麼那麼發達
因為溫州人的努力奮斗!一個城市,主要看它的商業繁華和熱鬧。除上海外,江南沒有第二個城市的商業象溫州那樣繁華和熱鬧!不僅寧波無錫沒有,就連杭州和蘇州也沒有。只不過它沒有被視為重要而已。
其實還是因為窮,溫州沒地,不出去做生意餓死。大家都出去做生意了,然後當時生意好做就有錢了。然後就帶關系好的做生意,有錢的就多了!
⑵ 寧波和溫州,哪裡比較發達
說起浙江的有錢人,大概很多人第一印象想到的就是溫州人了。其實,在浙江的商人中,寧波幫也是小有名氣的,而且如果單論生產總值來說,寧波是要高於溫州的。
溫州的經濟是以民營經濟為主的,所以確實溫州的老闆特別多。溫州人做生意算是特別精明了,只要是一點點的商機都能聞到味道。溫州人的精明給他們帶來了不小的財富,但也使得溫州的貧富差距相當得大。溫州人骨子裡有一種對外闖盪的特質,所以溫州很多非常有錢的企業往往都是分布在全國各地的,留在溫州本地的倒不是特別多。還有就是現在溫州的各種企業還是以各種傳統的製造業為主,新興行業相比於寧波涉足並不多,總體來看溫州的經濟結構是有些「偏科」的。
寧波獨特的地理位置使得寧波的港口經濟非常發達,帶來了巨大的收益。現在的寧波舟山港已經是全國第一大港了,帶來的收益是巨大的。雖然寧波的經濟中港口經濟占據了很大的比例,但其他各行各業也都能有非常不錯的發展。盡管寧波的創業氛圍不及溫州,但在一些新興行業如互聯網行業對寧波經濟的拉動則是巨大的。寧波作為省內唯一的計劃單列市,
相比於溫州還有一些政策上的優勢。還有就是寧波幫的商人雖然很多也並不居住在寧波,但很多人都有一種鄉土情結,即便走出去之後也經常會為家鄉的建設出力,也算是一種推動作用。
⑶ 從經濟發展上來講,南昌和溫州哪個更發達一點
自然是溫州了,溫州從很早就開始大力發展私有經濟了,差不多有30年時間了,因為溫州是個思想很開放的城市,溫州人本稱作中國的猶太人,很具經商頭腦,溫州的炒房團更是全國有名。
⑷ 溫州和蘇州到底誰更富裕
我認為蘇州更富裕一些。
2017年蘇州的人均GDP為160,075元人民幣,2017年溫州的人均GDP為8,803美元,摺合55,249.4元人民幣。與蘇州的16萬的差額相比,要多一點。當然,溫州有很多人在外面做生意。但是,即使溫州從其他地方回國並提高了人均收入,也可以看出溫州的貧富差距仍然比較大。從這兩點來看,蘇州超過了溫州。實際上,我認為沒有必要將這兩個城市進行比較。畢竟,每個城市的位置都不同。
⑸ 廣州,溫州,哪個城市經濟更發達,介紹一下
樓主!我可以肯定的告訴你!廣州經濟比較發達,她不僅是沿海特大城市,還是中國發達城市的代表之一,還舉辦了亞運會,而且,據中國第六次人口普查,廣東是全國人口最多的省份,因為那裡經濟發達好賺錢!
⑹ 東莞,泉州,溫州,那個經濟比較好
此次來溫州,已經是五年之後了。2001年初,我被公司安排到原浙江辦事處,因此或者或少,對溫州的印象還是蠻深的。帶著故地重遊的心情,我和來明等五人在酒店放好行李之後,就去「掃大街」了。第一感覺就是溫州市區高樓大廈比泉州多,環境比泉州干凈得多,其中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幾乎看不到城市的「牛皮癬」;城市街道比泉州寬得多,根本見不到小公交,還有象徵「大城市」的雙層BUS,從這一點來說,泉州只能算是「小城市」了。不可否認,泉州市區的整體規劃存在著問題。市區擁擠狹小,實在有失經濟強市的風范。
我一直很喜歡泉州和溫州,因為「愛拼才會贏」的閩南泉州和「敢為天下先」的溫州是中國民營經濟的典型代表,如同兩個火車頭,拉動著中國民營經濟的蓬勃發展。然而國人往往有種誤區,認為溫州各方面都比泉州強。這也難怪,從網上GOOGLE一下,「泉州」兩字,有7,820,000查詢結果,而GOOGLE一下「溫州」,卻有14,800,000相關結果,泉州只是溫州的一半。由此可見,泉州的新聞造勢不如溫州,知名度一直不如溫州,其實溫州和泉州細細比較一下,還是有很多斟酌的地方的。
首先要說的是,二者有著許多相似的地方。溫州市概況, 面積11784平方公里,人口776.76萬。全市現轄鹿城、龍灣、甌海3區,瑞安、樂清2市和洞頭、永嘉、平陽、蒼南、文成、泰順6縣,泉州市全市人口728.07萬,土地面積11015平方公里,轄鯉城區、豐澤區、洛江區、泉港區四區,晉江市、石獅市、南安市三市和惠安縣、安溪縣、永春縣、德化縣、金門縣(待統一)。2005年經濟普查數據顯示,泉州GDP為1602億,第23名;溫州GDP為1402億,第26位。兩地的面積、人口和經濟總量都差不多。
溫泉對比焦點之首:誰是中國品牌之都?泉州市企業當中,擁有中國馳名商標35件(居全國地級市首位)、中國名牌產品33個。溫州共有12個商標名列其上,中國名牌25個,相比之下,溫州存在不小的差距。溫州擁有紅蜻蜓、美特斯邦威、奧康、庄吉、康奈等眾多品牌,而泉州這幾年企業發展更為迅猛,擁有安踏、七匹狼、三興、愛樂、寰球、富貴鳥、貴人鳥、勁霸、匹克、恆安、柒牌、NBS、金鹿、拼牌、利郎、九牧王、中宇、申鷺達、輝煌水暖等品牌,溫泉都是以鞋和服飾打天下的,二者目前拼得昏天黑地,但泉州佔了上風。
溫州生產了中國20%的鞋、80%的眼鏡、60%的剃須刀和65%的鎖,200多萬人從事輕工業,形成了「中國鞋都」、「中國電器之都」、「中國鎖都」等21個國家級生產基地。而泉州有「中國鞋都」,「中國服飾城」「中國紡織產業基地」、「中國建材之鄉」、「中國石材城」、「中國水暖城」、「中國糧食城」、「中國傘都」、「中國休閑服裝名鎮」等稱號,難分伯仲。
從汽車擁有量看,2005年,泉州汽車保有量為11.6萬輛,城鎮每百戶居民家庭擁有汽車4輛多。而溫州市統計局的統計數字表明,截至2005年底,溫州市汽車保有量為33.5萬輛,而居民家庭每百戶的汽車擁有量2004年就已經高達16.75輛,遠遠高於泉州。論富裕溫州市區是比泉州市區好很多,但是下屬的縣中,應當說泉州的更勝一籌。為何兩者市區相差這么大,筆者認為,泉州的問題主要是縣強市弱,泉州的GDP是靠下屬縣晉江、石獅、南安等上去的。你不能說泉州沒有名氣,但卻不比晉江、石獅那麼有名,很多人不知道他們屬於泉州的,這主要涉及一個整合問題。
現如今,溫州的炒房團已經成為國內房地產界的特色產物,而從溫州富翁涉獵山西的煤礦業,各省的紡織業等來看,溫州人確實更有在外漂泊做生意的能力。泉州人則相對保守點,這與閩南人內斂的性格不無關系,我們經常可以從新聞媒體上看到對溫州某某某富商的報道,卻很少能見到泉州私企大老闆們亮相銀屏。
有人說,從高速公路兩邊的廣告牌數量就能看出該地的繁華程度,從這點看,溫州要比泉州好很多。溫州沿線的密密麻麻的廣告牌比泉州要多上許多。然而,從電視廣告的投放看,CCTV5被好事之徒戲稱為「晉江頻道」,因為在上面做廣告的很大部分是泉州晉江的運動品牌,也許這就是為什麼泉州的馳名商標和中國名牌數量比溫州多的原因之一吧,電視廣告在樹立品牌方面的效應遠遠高於平面廣告。
當然,我們必須用理性的觀點來看待溫州和泉州。
溫州和泉州都是好樣的,現在的好局面全是靠自己打下來,沒有多少國家政策和投資,照樣過的比很多城市好 。
溫州和泉州民間資本都很雄厚,人民生活水平都比數據上的高得多,都有很好的前途。產業結構都很相似,是對手更是朋友。
希望溫州和泉州兩市能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加強合作,共同發展,為我國經濟的騰飛做貢獻。
在中國,在海外,提到閩南人,提到愛拼才會贏的閩南精神,首推泉州人。泉州 人骨子裡流著商人的血。天生具有的經商能力與頭腦使泉州人無論在海內外都是最有財富 的一批。前一段時間評出的世界華人團體財富排行榜,第一是潮汕幫,第二是閩南幫,第三是台灣幫。而如果我們繼續深究,台灣屬於閩南的一個分派,暫且稱之為大閩南幫。可 以發現,大閩南幫名列第一。然而這不是主要的,我要說的是,如果繼續深究,可以發現 ,大閩南幫的上榜富豪,大多是泉州籍,我為什麼這么說 ,請諸位花幾分鍾時間看下面:
台灣前5富豪
蔡 萬 霖 台灣新竹(祖籍泉州)
王 永 慶 台灣台北(祖籍泉州安溪)
郭 台 銘
蔡 萬 才 台灣新竹(祖籍泉州)
辜 振 甫 台灣彰化(祖籍泉州惠安)
馬來西亞華人前7富豪
郭 鶴 年 福建福州人
郭 令 燦 福建廈門同安人
林 梧 桐 泉州安溪人
鄭 鴻 標 潮州人
張 曉 卿 福建閩清人
林 國 泰 泉州安溪人
李 深 靜 泉州永春人
菲律賓前6富豪
陳 永 栽 泉州晉江人
鄭 周 敏 泉州石獅人
許 寰 哥及家族 福建廈門人
吳 奕 輝 泉州晉江人
鄭 少 堅 泉州永春人
施 至 成 泉州晉江人
似乎不用再繼續列舉下去了。在中國,若以從單個城市走出去的富豪來計算財富總量,泉州找不到對手。
中國對福建人的形容向來有「福建人在外是一條龍,在內是一條蟲」。但是,作
為最能代表閩南精神的泉州人,卻似乎在違背這個規律。從元明時期名震寰宇的東方第一 大港、世界第二大港口,到今天作為中國極少數可稱為富裕的地方之一,泉州人從來不落於人後。雖然泉州人能拼敢拼的精神與華人中罕見的創造財富的能力在改革開放以前曾被短暫壓抑住,但顯然這種狀況並無持久。改革開放前,泉州曾一度是福建倒數第二窮的城市。然而,祖先的血液畢竟流在泉州人的身體里。改革開放後,泉州的石獅於80年代首先起飛。各位可能難以想像,80年代的中國有哪個地方隨處可見賓士的蹤跡?沒錯,那就是石獅。
石獅做了一個好的榜樣之後,晉江於90年代實現經濟的大躍進。到今,晉江與石獅被評為福建省唯一的兩處進入富裕型社會的地方。然而,泉州人的能量不只於此,在晉江之後,緊跟著泉州的南安、惠安、安溪等地方嶄露頭角。泉州經濟遍地開花。2000年,泉州經濟總量躍居福建省第一!2003年,中國百強縣市泉州佔了五席,與蘇州並列第一。然而區別在於,泉州的民營經濟佔了經濟總量的98%!!可以想像這意味著什麼。
然而,比之於經濟上和生意上的巨大成功,泉州人實在有夠低調。從政府到百姓
一概如此。它不象同樣富裕的溫州那樣懂得經營自己的城市名聲。泉州人的企業,習慣以 「福建」冠名,諸如福建達利、福建雅克、福建鞋業集團等等,不勝枚舉。這種做法成全了福建省,卻犧牲了泉州自身的名氣。但是泉州人在外的一擲千金卻又難以掩蓋,搞得許多外省人認為福建人最有錢。今天,我們耳熟能詳的一些品牌如恆安 ,安踏, 金鹿 ,七匹狼,富貴鳥, 柒排 ,拼牌 ,親親 ,別克 ,匹克 ,特步, 勁霸 ,雅客 ,九牧王, 愛樂 ,達利 ,福馬 ,盼盼 ,利郎 ,鴻星爾克,德爾惠,金萊克,中宇,申鷺達,九牧,輝煌水暖 等等等等,大家可能知道是福建的產品,卻未必知道這些通通來自泉州的民營企業。
毫無疑問,泉州人是富裕的。泉州的富裕令同省的福州和廈門折服。雖然泉州保
留了閩南人不唯美的傳統,城市建設比較一般,但是沒有人會忽視泉州人的口袋。泉州人也買房,但不怎麼炒房。廈門每年約有70%的商品房是泉州人購買的。以至於常常有廈門人開玩笑說只要泉州的晉江和石獅這兩個地方聯合起來抵制,溫州的炒房資本根本進不了廈門。但實際上作為泉州最富裕的兩個地方,晉江人和石獅人似乎沒有炒房的偏好。他們有錢,他們出國,他們開車只開雙B(BENZ AND BMW)(據泉州市交通局透露:泉州地區、晉江地區,捍馬17輛,賓士14762輛,寶馬15269輛,賓利21輛,凱迪拉克113輛,勞斯萊斯3輛,捷豹311輛,林肯157輛,法拉力9輛,瑪莎拉蒂31輛,邁巴赫2輛,保時捷卡宴69輛······ ,)他們進入高檔消費場所,他們可以花 80萬元裝修一個廚房,他們可以把別墅建得象古時的皇宮一樣,但是偏偏不炒房。在廈門炒房的多是泉州的南安人和安溪人,他們在廈門低調地證明著一出手就買下上百套甚至幾百套房子的豪氣不獨屬於溫州人。
近幾年來,中國的大部分地方經濟發展都很快。已經富裕許久的泉州人當然也有
危機感,除了延續出國深造的傳統,許多老闆更是抽空到國內著名高校學習。
最後歸納起來,泉州人有如下幾個特點:
一,經商天賦極佳,創業能力強大,敢打敢拼;
二,在消費上一擲千金,但平時卻很低調,就連本文這樣一篇介紹泉州的文章,也不是泉州人寫的,而是由一個廈門人來寫,幫忙宣傳。
三,泉州人不喜歡打工,而是喜歡自己當老闆 !
四,泉州人膽子特別大,甚至大到出了「賴changxing」這種反面人物(之前很多人都 以為賴賴昌星是廈門人)。
五,泉州人有逼迫人的霸氣,一個領域只要泉州人進去了,就會迅速當上老大(
如鞋,服裝等
__________________
請不要隨便指責別人,因為這樣只會突顯出你自己的
⑺ 溫州的經濟在全國大概能排第幾
溫州的GDP經濟在全國排名35。
⑻ 杭州和溫州哪個經濟好
經濟是溫州。
杭州貴在省會,貴在歷史文化,
論底蘊,城市文化,浙江是杭州。
論經濟的話,恐怕寧波也比不過溫州吧。
⑼ 武漢和溫州哪個發達點
溫州經濟發達程度比武漢要好,經濟繁榮。人均收入高、私營企業多、家庭作坊多、老闆多、老闆姓錢比武漢百姓多、經濟活躍、房價高。
溫州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穩居全國前三。
但是經濟總量武漢遠遠大於溫州。2009年gdp對比:溫州2527.88億,武漢4620.14億。但是gdp只是一個參考,例如中國現在gdp超過小日本了,但是沒人說中國比日本發達。
但是城市建設、城市地位、城市品牌、高校、科技、央企、旅遊等等比武漢要差好幾個檔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