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我國在經濟方面有什麼重大成就
我國自從十八大以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經濟結構不斷優化,數字經濟等新興產業蓬勃發展,高鐵、公路、橋梁、港口、機場等基礎設施建設快速推進。
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55公里——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建成開通
這座連接珠海、香港、澳門三地的大橋10月24日正式通車,使得三地交通時間大大縮短,構成「1小時生活圈」。據港珠澳大橋邊檢站統計,大橋開通2個月來,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共驗放旅客超過290萬人次。
其中,港澳居民出入境人數穩步增長,香港居民佔比近30%,澳門居民數量也有大幅躍升。集橋、島、隧為一體的超級工程——港珠澳大橋,總長約55公里,是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也是粵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
2、19顆衛星——北斗三號基本系統星座部署完成
11月19日,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及遠征一號上面級),以「一箭雙星」方式成功發射第42、43顆北斗導航衛星,這兩顆衛星屬於中圓地球軌道衛星,是我國北斗三號系統第18、19顆組網衛星。
自此,北斗三號基本系統星座部署圓滿完成,將為「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提供導航等基本服務。業內人士認為,中國北斗邁出從國內走向國際、從區域走向全球的「關鍵一步」。
3、2.9萬公里——高鐵運營里程有了新突破
2018年年底前一周,10條高鐵新線密集開通,新增高鐵運營里程約2500公里,全國高鐵運營里程將達到2.9萬公里。這10條新線分別是:
京哈高鐵承德至沈陽段、新民至通遼高鐵、哈爾濱至牡丹江高鐵、濟南至青島高鐵、青島至鹽城鐵路、杭昌高鐵杭州至黃山段、南平至龍岩鐵路、懷化至衡陽鐵路、銅仁至玉屏鐵路、成都至雅安鐵路等。
4、1.2萬列——中歐班列通達15個國家49個城市
中歐班列已累計開行超過1.2萬列。僅2018年1月~11月,開行就達5611列,同比增長72%。全年開行數量有望突破6000列,提前兩年實現了《中歐班列建設發展規劃2016-2020年》確定的「年開行5000列」目標。
中歐班列雙向運輸日趨均衡,回程班列數量與去程班列的佔比已達到71%,基本實現「去4回3」。范圍不斷擴大,國內開行城市56個,通達歐洲15個國家49個城市。運送貨物也由開行初期的手機、電腦等IT產品,逐步擴大到服裝鞋帽、汽車及配件、糧食、葡萄酒、木材紙漿、等品類。
5、140米——亞洲最大自航絞吸挖泥船試航成功
2018年6月12日,首艘由我國自主設計建造的亞洲最大自航絞吸挖泥船——「天鯤號」成功完成首次試航。這標志著「天鯤號」向著成為一艘真正的疏浚利器邁出了關鍵一步。
「天鯤號」長140米、寬27.8米,最大挖深35米,總裝機功率25843千瓦,設計每小時挖泥6000立方米,絞刀額定功率6600千瓦。它標志著我國已經能夠自主設計建造新一代的重型自航絞吸挖泥船,實現了該船型關鍵技術的突破。
6、578億美元——首屆進博會有量有質
172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參加,超過40萬名境內外采購商到會洽談采購,展覽總面積達30萬平方米,300多項新產品和新技術首次發布,成交額達578億美元……11月5日至10日,首屆中國進口博覽會(以下簡稱進博會)交出的答卷凸顯了博覽的「質」與「量」。
7、135億元——「雙11」調動千萬家消費型企業
11月12日零點,天貓「雙11」成交額的數字最終定格在了2135億元,相較於去年增長了近27%。其他電商平台,成績也不錯:1小時18分,網易考拉突破2017年「雙11」全天銷售額;1日~11日,京東全球好物節累計下單金額1598億元。
參考資料來源:數說2018年我國經濟發展重大成就-新華網
⑵ 十八大以來我國取得的重大成就有哪些求正解!!謝謝
1、政治方面的成就:
港澳回歸,一雪百年恥辱;
一帶一路,促進共同發展、實現共同繁榮的合作共贏之路。
亞洲投行,由中國主導,打破日本美國控制的亞洲開發銀行對亞洲基建方面的壟斷。
杭州G20峰會,促進世界經濟可持續發展。
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一票否決。
抗戰勝利70周年大閱兵
2、經濟方面的成就
中國GDP超10萬億美元,是世界上10萬億俱樂部成員,是日本GDP的2倍。
西氣東輸,保護環境,掃除霧霾。
南水北調,史無前例。
三峽大壩,世界第一
西藏天路,世界屋脊上的巨龍。
高鐵2萬公里,佔世界6成。
鋼鐵產量,世界16億噸,中國佔8億噸。
中國高速公路12萬公里,佔世界的52%,力壓美國佔世界第一。
有六個世界之最的港珠澳跨海大橋。
世界第一的三峽大壩
外匯儲備N年保持世界第一,中國美國已經太多,所以中國不斷減持美元。
其他的例如電腦、電視、冰箱、平板、空調、手機產量佔世界一半以上之類,就根本不用說了。
3、體育方面的成就
北京奧運,世界最好的奧運會,可以說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里約奧運會,中國發揮的不好,才得了金牌前三。
北京奧運,中國是奧運會金牌榜絕對王者。
籃球出現突破——姚明出現了。
劉翔——得了三個金牌然後,忽悠了2屆奧運會
男足曾實現歷史性突破,闖入2002年韓/日世界盃賽
跳水從夢之隊時代到里約奧運會中國隊的金牌第一的超級夢之隊
中國橫掃世界乒壇
中國女排東山再起,兩奪世界冠軍,更奪得了里約奧運金牌
女子網球崛起,金花群芳爭艷
4、科技方面的成就
中國天眼,世界最大的望遠鏡
北斗衛星,世界排名第二位。
神舟飛船,載人航天;我國是世界第三個把飛行員送入太空的國家
長征系列火箭,發生成功率、有效載荷都是杠杠的!
長征五號,大火箭,世界僅有中美俄能造。
嫦娥工程,把飛船發射到月球。
天舟貨運飛船,為太空站提供補給。
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在太空進行試驗
兩彈一星,國之重器
神威·太湖之光計算機,計算能力世界第一
天河二號計算機,曾經的第一,現在的第二
量子衛星墨子號,世界獨一無二
探索一號深海科考探測器船,探尋水下五千米的秘密
大型客機(C919),世界第三
雪龍號極地考察船,31次赴南極,踏遍世界五大洋。
巨型戰略預警雷達,世界僅有中美俄三國可造,探測距離5000公里
鐵基超導,新一代常溫超導材料
八光子糾纏態,再次刷新了光子糾纏態制備的世界記錄。
5、軍事方面的成就
遼寧航母,大國霸權
東風21D,專打航母的彈道導彈
中華神盾,數量佔世界第二
預警飛機,從進口到出口
四代重殲,世界第二個能造四代重型殲擊機的國家
大型運輸機,戰略運輸
自造航母,百年夢想終成真
歐洲野牛,落戶中國變中國野牛
雙體穿浪導彈艇,世界上第一種雙體穿浪軍用船隻
萬噸大驅,世界只有2個國家能獨自建造萬噸神盾艦
戰略核潛艇,和平捍衛者
和平方舟,世界唯一的專用醫院艦
東風41,只有中國和俄羅斯才有的陸上機動式洲際導彈
機動登陸平台艦,世界上只有美國和中國有的半潛式運輸艦。
蛟龍600,世界最大的水陸兩用飛機
巨浪導彈,世界上只有五個國家能水下發射戰略導彈
航天測量,航天測量船遠望1-7號,海軍天眼。
⑶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方面取得了哪些歷史性成就,原因是什麼
第一,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經濟結構不斷優化。5年來,我國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在世界主要國家中名列前茅,國內生產總值從54萬億元增長到80萬億元,經濟總量穩居世界第二位,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30%。
第二,人民生活不斷改善,社會大局保持穩定。深入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一大批惠民舉措落地實施,人民獲得感顯著增強。
脫貧攻堅戰取得決定性進展,6000多萬貧困人口穩定脫貧,貧困發生率從10.2%下降到4%以下,貧困地區發展步伐加快。教育事業全面發展,中西部和農村教育明顯加強。高度重視就業工作,就業狀況持續改善,城鎮新增就業年均1300萬人以上。
第三,生態文明建設成效顯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大力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全黨全國貫徹綠色發展理念的自覺性和主動性顯著增強,忽視生態保護的狀況明顯改變。
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強調要「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全面加強生態文明制度建設,全面加強生態環境整治,著力解決人民群眾反映最強烈的突出環境問題,在生態文明建設上的重視程度、投入力度前所未有。
從經濟發展長周期和全球政治經濟的大背景出發,作出了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重大判斷,提出了新發展理念,明確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工作主線,加快完善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的體制機制,推出一系列新的重大戰略,推動我國發展加快從速度規模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不斷朝著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方向前進。
⑷ 十八大以來經濟建設有何成就
經濟穩中向好、結構調整優化、人民生活改善……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世界經濟深度調整,國內經濟發展步入新常態的背景下,我國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經濟社會發展取得輝煌成就,交出一份來之不易的亮麗成績單。
民生持續改善
民生改善,是經濟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5年來,我國堅持民生優先,著力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
過去5年,居民收入不斷提升。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6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821元,比2012年增加7311元,年均實際增長7.4%。
過去5年,精準扶貧成效顯著。按照每人每年2300元(2010年不變價)的農村貧困標准計算,2016年農村貧困人口4335萬人,比2012年減少5564萬人。同時,貧困地區農民收入增長幅度高於全國水平。
過去5年,社會保障覆蓋面持續擴大,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基本建成。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整合取得實質性進展,基本醫保總體實現全覆蓋。
過去5年,居民受教育程度不斷提高,健康中國建設加快推進,公共衛生服務設施大幅增加。
「5年來,我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著眼解決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突出問題,推動實現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良性循環。」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何立峰說。
希望發展經濟發展越來越好。
⑸ 黨的十八大取得的成就我國自十八大以來取得了哪些成
一是增長速度領先全球主要經濟體。
「十二五」前4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8.0%。總體上看,國際金融危機後我國經濟增長速度看起來比以前有所放緩,但這是在很高基數上實現的增長,而且是質量效益穩步提高的增長。與其他主要經濟體相比較,我國仍然處於絕對領跑者地位。
二是經濟結構逐步優化升級。
1、從要素結構看,由以前主要依靠勞動力數量和資本存量增長來驅動經濟增長,轉變為主要依靠科學技術和人力資本增長來驅動經濟增長。
2、從需求結構看,由以前主要依靠投資需求來拉動經濟增長,轉變為主要依靠消費需求來拉動經濟增長,2014年消費率提高到51.2%,消費需求對增長的貢獻率提高到50.2%。
3、從供給結構看,由以前主要依靠第二產業發展來促進經濟增長,轉變為主要依靠服務業發展來促進經濟增長,2014年服務業對增長的貢獻率提高到48.9%。
三是綜合國力穩居全球第一陣營。
1、從經濟實力看,2014年我國GDP總量為10.4萬億美元,佔全球比例為13.4%,牢牢占據世界第二位。
2、從產業競爭力看,2014年我國製造業產值佔全球製造業產值份額上升至25%,自2010年起穩居世界第一製造大國之位。
3、從科技實力看,科技經費投入規模位居世界第二,科技人員規模位居世界第一。
4、從設施看,高速鐵路營業里程、高速公路通車里程、4G網路規模、互聯網用戶規模均位居世界第一。
5、從國際競爭力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額自2013年起穩居世界第一位,2014年使用外商直接投資規模首次位居世界第一,對外直接投資規模自2012年起穩居世界第三位。
(5)18年中國經濟取得了哪些成績擴展閱讀:
會議的內容:
1、明確了科學發展觀是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並寫入黨章。
科學發展觀是馬克思主義同當代中國實際和時代特徵相結合的產物,是馬克思主義關於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對新形勢下實現什麼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等重大問題作出了新的科學回答。
把我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規律的認識提高到新的水平,開辟了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發展新境界。科學發展觀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
2、制定了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和推進政治體制改革前進方向。
一是要支持和保證人民通過人民代表大會行使國家權力。二是要健全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制度。三是要完善基層民主制度。四是要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五是要深化行政體制改革。六是要建立健全權力運行制約和監督體系。七是要鞏固和發展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
3、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
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取得重大進展,在發展平衡性、協調性、可持續性明顯增強的基礎上,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人民民主不斷擴大;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取得重大進展。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堅決破除一切妨礙科學發展的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弊端,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4、回答了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政策立場。
胡錦濤同志在十八大報告中強調,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是我們毫不動搖的行動綱領。
⑹ 新中國建國以來到2018年在經濟上的發展、變化、成就有哪些(從各方面)
1949年10月1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
1950年的土地改革運動開始。
1951年的西藏和平解放。
1952年 抗美援朝戰爭取得勝利 。
1952年 土地改革。
1958年 「大躍進」運動、人民公社化運動 。
1959年 「反右傾」斗爭。1964年10月16日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的成功。
1967年6月17日我國第一顆氫彈空爆試驗成功。1970年4月24日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成功。
1971年10月25日,聯合國恢復我國合法席位。1973年8月24日至28日 中國共產黨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
1977年 恢復高考。1978年底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
1982年 中國共產黨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1982年 鄧小平提出一國兩制的構想 。
1983年 中國第一台巨型計算機誕生 。1984年7月29日,許海峰射落了中國奧運史上的第一枚金牌。
1987年 中國共產黨第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1992年 中國共產黨第十四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正式成立。999年12月20日,澳門回歸,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正式成立。
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奧成功。
2001年12月11日,中國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2003年10月15日,中國首次成功發射載人宇宙飛船神舟五號。
2004年第28屆奧運會我國體育健兒在奧運會上取得優異成績2008:成功舉辦奧運。2005年10月12日,神舟六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
2006年7月1日,青藏鐵路全線通車。2008年8月8日,成功舉辦第二十九屆奧運會。
2008年9月25日到9月28日,神舟七號載人飛船發射,中國航天員翟志剛首次出艙進行出艙活動。
2010年5月1日,成功舉辦上海世博會。2010年11月13日,成功舉辦廣州亞運會。
2011年9月29日,中國首個空間實驗室天宮一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成功。
2011年11月1日,神舟八號成功發射升空,3日凌晨1時36分,神州八號和天宮一號首次空間交會對接成功,中國從此成為繼美俄之後世界上第三個掌握空間交會對接技術的國家。
(6)18年中國經濟取得了哪些成績擴展閱讀:
中國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北起漠河附近的黑龍江江心,南到南沙群島的曾母暗沙。西起帕米爾高原,東至黑龍江、烏蘇里江匯合處。陸地面積960萬平方千米,陸上邊界2萬多千米。
領海由渤海(內海)和黃海、東海、南海三大邊海組成,東部和南部大陸海岸線1.8萬千米。
中國陸地邊界長達2.28萬公里,東鄰朝鮮,北鄰蒙古,東北鄰俄羅斯,西北鄰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西和西南與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不丹等國家接壤。
⑺ 中國經濟2018年上半年成績如何
2018年前5月數據顯示,我國新產業不斷壯大,對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帶動引領作用增強,邁向高質量發展起步良好。
——財政收入較快增長。1—5月份,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86650億元,同比增長12.2%,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2.2個百分點。其中,稅收收入76810億元,增長15.8%,加快5.2個百分點。主要收入項目——增值稅、消費稅、個人所得均有增長。企業效益改善,進出口增長較快,就能為財政收入增長夯實基礎。
——居民收入穩步增加。一季度,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815元,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6%,繼續快於人均GDP增速。其中,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高於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1.1個百分點,繼續快於城鎮居民收入增速。這說明我國就業形勢向好,扶貧攻堅扎實推進,民生保障力度不斷加大。
來源:南方網
⑻ 2018年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所得的主要成績有哪些
50個工作日後
其中工作日不包括雙休和節假日
如果是2018年11.10考的
大約就是2019年1.22可以查吧
以上是本人推測哈
也是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