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請問大神,經濟危機是什麼危機,請用通俗點的話解釋一下,可以舉例子!
經濟危機(Economic Crisis)指的是一個或多個國民經濟或整個世界經濟在一段比較長的時間內不斷收縮(負的經濟增長率)。是資本主義經濟發展過程中周期爆發的生產過剩的危機 。是資本主義社會特有的現象,是資本主義經濟周期中的決定性階段。自1825年英國第一次爆發普遍的經濟危機以來,資本主義經濟從未擺脫過經濟危機的沖擊。
2007-2008年次貸危機
次貸危機是由美國次級房屋信貸行業違約劇增、信用緊縮問題而於2007年夏季開始引發的國際金融市場上的震盪、恐慌和危機。
為緩解次貸風暴及信用緊縮所帶來的各種經濟問題、穩定金融市場,美聯儲幾月來大幅降低了聯邦基金利率,並打破常規為投資銀行等金融機構提供直接貸款及其他融資渠道。美國政府還批准了耗資逾1500億美元的刺激經濟方案,另外放寬了對房利美、房地美(美國兩家最大的房屋抵押貸款公司)等金融機構融資、准備金額度等方面的限制。
在美國房貸市場繼續低迷、法拍屋大幅增加的情況下,美國財政部於2008年9月7日宣布以高達2000億美元的可能代價,接管了瀕臨破產的房利美和房地美。
Ⅱ 什麼是經濟危機誰給我解釋一下
資本主義經濟危機是生產相對過剩( relative overproction)的危機,即生產出來的產品相對勞動者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發生了過剩。
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根源在於資本主義基本矛盾,即生產的社會化和生產資料私人佔有制之間的矛盾。它主要表現在兩方面:其一,單個企業生產的有組織性和整個社會生產的無政府狀態之間的矛盾;其二,生產的無限擴大的趨勢和勞動者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對縮小之間的矛盾。
從一次危機到下一次危機所經歷的時間叫做再生產周期。它通常包括四個階段:危機、蕭條、復甦、高漲。其中危機是再生產周期的起點和終點,也是具有決定性作用的階段。
經濟危機的物質基礎是固定資本更新。所謂固定資本更新( renovation of fixed capital)是指用新的、先進的固定資本去替換舊的、落後的固定資本。
經濟危機是資本主義條件下的一個專用術語。它指的是有效需求嚴重不足而造成的生產過剩。只要有效需求足夠,那麼,即使通貨膨脹也不會造成危機。
從根本上說,還是要從資本主義基本矛盾運動來說明.資本主義基本矛盾運動具有階段性,基本矛盾尖銳化是這個運動過程的一個階段,一種表現形式.當基本矛盾趨於尖銳的時候,在經濟領域其他重要矛盾(如生產與消費的矛盾,企業生產與社會生產的矛盾等)的交互作用下,經濟危機就會暴發.具體來說,有以下原因。
一是經濟結構失衡引起的,即所謂結構性危機.其中產業結構失衡是集中表現.產業結構直接引發就業結構產品結構方面的矛盾,從而出現經濟混亂,暴發危機.對經濟結構的大規模調整,如果處理的不好,也有可能引起生產過剩的經濟危機。
二是生產與消費的矛盾引發的.尤其是重要生產資料長期積壓嚴重過剩,一旦波及其他領域,有可能觸發危機。
三是政府宏觀調控政策措施失誤引起的。政府用以宏觀調控的貨幣政策財政政策產業政策收入政策,如使用不當,也會誘發經濟危機.四是當世界經濟不景氣或者某一個國家某一個領域發生嚴重問題,可能引發地區性的經濟危機乃至世界性的經濟危機。
Ⅲ 經濟危機 名詞解釋
經濟危機指的是一個或多個國民經濟或整個世界經濟在一段比較長的時間內不斷收縮(負的經濟增長率)。經濟危機是經濟發展過程中周期爆發的產能過剩的危機,也是經濟周期中的決定性階段。
1825年英國第一次爆發普遍的經濟危機,經濟危機的沖擊。
經濟危機的爆發存在一定的規律。
中文名
經濟危機
外文名
Economic Crisis
特 征
負的經濟增長率
第一次爆發
1825年
原 因
經濟政策錯誤
提出人
卡爾·馬克思
出 處
《資本論》
Ⅳ 經濟危機名詞解釋
一般方面。商品經濟本身就蘊含著「危機」(馬克思稱為「驚險的一躍」)。商品生產者(廠商)能否「賣出」商品從而獲得「貨幣」,本身就只是一種「可能」。
廠商理論,是現代經濟學的基本理論,討論的是廠商在這種「可能」支配下的行為模式。
事實上,在馬克思的理論看來,廠商的自我調整每一次都是一次「危機」應對,無論是減少產量、增加庫存,還是擴張規模、增加投資。
馬克思並不認為「市場」無法調整「危機」,而是認為「市場」時時刻刻地「解決危機」。
馬克思把這種一般性的理論稱為「價值規律」。
特殊方面。
1、資本主義制度下「生產—流通—消費—再生產」在理論上是個閉環,但實際上資本主義一直以「外部市場」為主。
生產不足,而消費需求旺盛,算不算「危機」?在馬克思理論里,這是一種「經濟危機」;但在現代經濟學里是不算的,這叫「繁榮」。
生產充足,而消費需求不足,算不算「危機」?實際上,這在資本主義發展過程是「常態」,馬克思稱為「資本主義的擴張」,資本主義的發展史就是不斷尋找「外部市場」的歷史。
結論1:馬克思理論認為,資本主義一直不斷地尋求「外部市場」,當「外部市場」無法滿足需求是便出現「經濟危機」。
2、資本主義制度下,金融資本、土地資本、產業資本(現代應該加上「稅收」)共同瓜分「剩餘價值」。
當金融資本在社會中處於壟斷地位時,產業資本居於從屬地位,從而導致產業資本的自身再生產條件無法滿足,帶來「經濟危機」。
結論2:剩餘價值從生產領域產生,但當產業資本在資本競爭中失敗時,便出現了「經濟危機」。
3、產業資本處於從屬地位,一方面是因為金融資本的壟斷,另一方面是不同資本存在不同的「生產周期」。
Ⅳ 什麼叫經濟危機
經濟危機,是指資本主義在生產過程中周期性爆發的生產過剩的危機。這種生產過剩不是絕對過剩而是相對過剩,即相對於勞動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和資本價值增值的需要而言的過剩。
經濟危機一般表現是: 商品大量積壓、生產銳減、工廠大批倒閉,工人大量失業、信用關系嚴重破壞,整個社會經濟陷入極端混亂和癱瘓之中。
產生經濟危機原因包括—根本原因:生產社會化和生產資料私人佔有之間的矛盾。
其他原因:1、經濟政策錯誤2、原材料緊張、尤其是原油危機、3、自然災害4、全球化的後果5、金融政策錯誤。經濟危機嚴重地破壞了社會生產力,每次危機都是生產倒退幾年甚至幾十年,為世界帶來莫大的災難。表現為:
1、社會搖搖欲墜,面臨被推翻。
2、法西斯日益猖獗。(美國1929-1933年經濟危機)
3、國際關系趨於惡化。
4、失業人數迅速增加。
5、貧困加劇,人們食不果腹。
6、會引發通貨膨脹,使物價上漲。
7、由於經濟全球化,危機會波及全世界,後果不堪設想。
(5)解釋什麼是經濟危機擴展閱讀
經濟危機早在簡單商品生產中就已經存在,這是同貨幣作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相聯系的。在生產方式危機才變成了現實。隨著簡單商品經濟──私人勞動與社會勞動之間的發展,就使經濟危機的發生成為不可避免的了。
隨著社會分工的廣泛發展,商品生產,每個企業都成為社會化大生產這個復雜體系中的一個環節。它在客觀上是服務於整個社會,滿足社會需要、應受社會調節的。由於生產資料私有,生產從屬於企業的利益,生產成果都被他們所佔有。
而企業生產的唯一目的,生產的擴大或縮小,不是取決於生產和社會需要即社會地發展了的人的需要之間的關系,而是取決於利潤以及這個利潤和所使用的資本之比,即一定水平的利潤率。因此,當生產的擴大程度在另一個前提下還遠為不足的時候,對生產的限制已經出現了。
一個重要表現,就是產能增長與有效需求不足,即總供給與總需求或生產與消費。在追逐高額利潤的驅使下,所有資本家都拚命發展生產,結果是有效需求落後於整個社會生產的增長,商品賣不出去,造成生產的相對過剩。
引起經濟危機的最直接的原因,是生產與消費以及市場無序競爭,作為具體表現是彼此緊密聯系在一起的。正是它們的結合,才不可避免地使再生產周期地遭到破壞,引起生產過剩的經濟危機。
兩極世界理論分析認為,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內部變革和對外擴張兩個階段的經濟危機表面看都是有效需求不足引起的,但是有效需求不足產生的原因不同,內部變革時期的有效需求不足是因為人們相對太窮。
對外擴張時期的有效需求不足是因為資本相對太富,前者是國內有效需求不足、外應力性質的,後者是國際有效需求不足、內應力性質的。
Ⅵ 什麼叫經濟危機什麼叫金融危機你怎麼看
一般經濟危機的嚴重性遠在金融危機之上,或者說經濟危機是金融危機的升級版。經濟危機通常指資本主義再生產過程中的周期性爆發的生產過剩的危機,但所謂的過剩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過剩,而是因為勞動人民沒有工作,以致沒有錢支付買東西,從而導致商家廠家產品賣不出去的一種過剩。
應對這種過剩,政府或資本家往往寧願把商品銷毀,也不發給窮人。主要是因為存在一個積極性問題,就像應對有腳有手的乞丐,如果經常有人給他飯吃給他錢,那他會選擇工作嗎?反而相反,會有更多的人參與乞討行業。因此,通常寧願推翻重來,也不會讓這種過剩發放給窮人,從而創造就業崗位,讓失業者有工作,有了工作便能支付購買。
那麼金融危機是如何影響實體經濟呢?比如美國的次貸危機,大家都還不起房貸,金融機構就會大量倒閉,特別是銀行;而銀行作為債權融資提供方,一旦大量倒閉就會引導到企業大量倒閉;企業一倒閉,工人就會失業;工人一旦失業,購買力就下降,商家會停止銷售廠家會停止生產,進一步加速企業倒閉。
因此,通常拯救金融危機就是拯救銀行,以及其他金融機構,穩定金融也就穩定了生產穩定了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