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知識經濟一詞什麼時候提出

知識經濟一詞什麼時候提出

發布時間:2022-07-23 05:48:19

① 什麼是知識經濟時代哪個國家率先進入知識經濟時代

知識經濟既是一種新的經濟形態,又是一個新的世界時代.
一、當知識經濟形態出現和發展的時候,它將會使整個經濟乃至整個社會具有新的特徵,把世界帶入一個新的時代.
二、說知識經濟是一個時代,是就全球的世界范圍而言.當16世紀英國等少數歐洲國家開始產業革命的時候,世界其他地方還停留在封建農業經濟時代,但這些國家工業革命的成功,就標志著世界進入了工業經濟時代.今天,也將是這樣一個局面,少數先進國家的知識經濟形態率先成為其經濟主導,那麼,也就標志著世界進入了知識經濟時代.
三、知識經濟對農業經濟和工業經濟是一種否定,又是一種提升.否定它們的主導地位和時代特徵地位.提升它們的內在素質和水平,農業經濟和工業經濟靠知識經濟增添了新的騰飛的翅膀.預計,人類將在21世紀的下半葉全面進入知識經濟時代.知識經濟,通俗地說就是「以知識為基礎的經濟」,從內涵來看,知識經濟是經濟增長直接依賴於知識和信息的生產、傳播和使用,它以高技術產業為第一產業支柱,以智力資源為首要依託,是可持續發展的經濟.按照世界經合組織的說法,知識經濟就是以現代科學技術為核心的,建立在知識和信息的生產、存儲、使用和消費之上的經濟. 從歷史發展來講,它是區別於以前的以傳統工業為產業支柱、以稀缺自然資源為主要依託經濟的新型經濟,它是相對於靠土地和種養殖業的農業經濟和大量消耗能源和原材料的工業經濟而產生的新的經濟概念和經濟形態.它的最大新質在於,它的繁榮不是直接取決於資源、資本、硬體技術的數量、規模和增量,而是直接以拉於知識,技術特別是高技術,以及有效信息的積累和利用. 知識經濟名稱的提出,目前看到的最早的資料可以追溯到80年代.它是一種繼農業經濟和工業經濟以後的新的社會經濟形態,就是以知識為基礎的經濟.

② 知識經濟產生背景.要簡潔.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知識與經濟之間的相互滲透和作用越來越強勁,使得全球經濟發生根本的變化,表現為:一方面知識因素更高程度的參與溶入經濟活動;另一方面,以提高競爭力為目的的經濟活動中,知識取向不斷增強,產品與服務的知識含量不斷提高。當今,經濟增長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依賴於知識的生產、擴散和應用。新的經濟形態——知識經濟,以其旺盛的生命力預示著:21世紀將是知識經濟的時代。
知識經濟並不是一個嚴格的經濟學概念,它的緣起大約與新經濟增長理論有關。在世界經濟增長主要依賴於知識的生產、擴散和應用的背景下,美國經濟學家羅默和盧卡斯提出了新經濟增長理論。羅默把知識積累看作經濟增長的一個內生的獨立因素,認為知識可以提高投資效益,知識積累是現代經濟增長的源泉。盧卡斯的新經濟增長理論則將技術進步和知識積累重點地投射到人力資本上。他認為,特殊的、專業化的、表現為勞動者技能的人力資本者才是經濟增長的真正源泉。

呼~會找死 太簡單的貌似米得 網上太多又雷同了.. 哎 能力有限額..只有這些了吧..

③ 什麼是知識經濟 開始於哪一時期

http://ke..com/view/45.htm 都在這里了

④ 知識經濟是在何時出現的

20世紀90年代。
1990年聯合國一研究機構提出了「知識經濟」的概念。1997年在加拿大多倫多舉行了97全球知識經濟大會。傳統的經濟理論認為生產要素包括勞動力、土地、材料、能源和資本,而現代經濟理論已把知識列為重要的生產要素,因為知識投資具有越來越高的回報率。

⑤ 談知識經濟對教育的影響

1990年聯合國提出「知識經濟」的概念;1996年經合組織提出「知識經濟」是「以知識為基礎的經濟」。作為未來社會的發展方向,我們必須從教育等各個方面作好准備,迎接知識經濟的到來,接受知識經濟的挑戰。
知識經濟作為信息社會的經濟形態,在目前的發展中,它初步呈現以下特徵:知識分子成為社會財富的主要創造者,智力資源為第一資本,知識擁有者是社會的知本家;知識資本在社會發揮主導作用,知識分子成為社會的主導力量;經濟趨於知識化、無形化、一體化;產生集生產、生活、研究、市場於一體的新技術社會區;「創新」是知識經濟的核心、靈魂、精神支柱。總之,社會的信息化、網路化、全球化、創新性、集成性是當前知識經濟發展中出現的比較顯著的特徵。
知識經濟作為一種嶄新的經濟形態,它的出現對教育的影響、沖擊是空前的,它要求教育對社會轉型的適應需要,避免所培養人才成為不懂得時代變化、發展的「庸才、蠢材」;培養的人才適應社會對人才規格的需要,不能培養素質不適應於時代需要的「廢人」。為此,教育必須進行系統的改革:
確定知識經濟價值觀----包括認識到知識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支柱地位,把重視知識、尊重人才落到實處,不斷地學習知識、樹立終身教育觀念,不但地更新知識。
提高全體公民的素質----通過普及基礎教育,加大基礎教育的投入,重視全體學生全面素質的提高來提高全體國民的綜合素質。加速知識的社會運用轉化----即要使科學技術迅速轉化現實生產力,特別是高等教育在發展科技中的作用加強,社會有效地促進科技的生產力轉化。
改革現行教育體制----建立現代大教育體系,形成開放、靈活、高效的教育管理體制,使教育終身化成為現實,人們能夠不斷地工作、不斷地學習。
改革現行學校教育----為增強學校教育的社會適應性,樹立創新教育觀念,培養具有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創新能力的現代人才,學校教育應當重視學生適應於現代社會生活需要的基礎知識與基本能力的教育,能夠有效地運用計算機學習、工作、生活;重整教育內容,把最新的科學技術納入課程教學,實現教育內容的現代化;改革教育方法與手段,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讓學生自動第學習、探索,特別是為學生的自主創新活動提供寬松的空間;加強對學生的創業意識教育(如美國的比爾蓋茨的創業事跡、清華大學的創業教育等)。(5分)
改變知識教育策略----要糾正過去偏重於硬知識(「是什麼的知識」:Know-What、「為什麼的知識」:Know-Why)教育、輕視軟知識(「怎麼做的知識」:Know-How、「誰有知識」:Know-Who、 「知識的時間與地點」:Know---When/Where)教育的現象,要求硬知識教育與軟知識教育並重,甚至把軟體知識教育放在硬知識教育的前面,教育學生掌握學習方法、掌握運用方法,學會學習。

⑥ 最早提出知識經濟這一概念的是誰

源於美國經濟學家羅默和盧卡斯的新經濟增長理論,1990年聯合國一研究機構提出了「知識經濟」的概念.

⑦ 什麼是知識經濟

知識經濟是以知識為基礎、以腦力勞動為主體的經濟,與農業經濟、工業經濟相對應的一個概念,工業化、信息化和知識化是現代化發展的三個階段。教育和研究開發是知識經濟的主要部門,高素質的人力資源是重要的資源。 只有運用對稱的、五度空間的、復雜系統論的方法的對稱經濟學才有可能真正揭示知識經濟的本質、結構、意義和功能,才能科學定位作為經濟形態的知識經濟。

只有運用對稱的、五度空間的、復雜系統論的方法的對稱經濟學才有可能真正揭示知識經濟的本質、結構、意義和功能,才能科學定位作為經濟形態的知識經濟。

概念起緣
知識經濟曾經不是一個嚴格的經濟學概念,知識經濟定義為建立在知識的生產、分配和使用(消費)之上的經濟。其中所述的知識,包括人類迄今為止所創造的一切知識,最重要的部分是科學技術、管理及行為科學知識。

影響
知識經濟的興起將對投資模式、產業結構和教育的職能與形式產生深刻的影響。在投資模式方面,信息、教育、通訊等知識密集型產業展現出的驟然增長的就業前景,將導致對無形資產的大規模投資。在產業結構方面,一方面,電子貿易、網路經濟、在線經濟等新型產業將大規模興起;另一方面,農業等傳統產業將越來越知識化;再者,產業結構的變化和調整將以知識的學習積累和創新為前提,在變化的速度和跨度上將顯現出跳躍式發展的特徵,還使經濟活動都伴隨著學習,教育溶於經濟活動的所有環節;同時,知識更新的加快使終身學習成為必要。

⑧ 什麼是知識經濟

一、定義:

知識經濟,是知識在生產中佔主導地位知識產業成為龍頭產業的經濟形態

二、知識經濟的特徵:

1、資產投入無形化。知識經濟是以知識、信息等智力成果為基礎構成的無形資產投入為主的經濟,無形資產成為發展經濟的主要資本,企業資產中無形資產所佔的比例超過50% 。無形資產的核心是知識產權;

2、知識利用產業化。知識形成產業化經濟,即所謂技術創造了新經濟 。知識密集型的軟產品,即利用知識、信息、智力開發的知識產品所載有的知識財富,將大大超過傳統的技術創造的物質財富,成為創造社會物質財富的主要形式;

3、高科技產業支柱化。高科技產業成為經濟的支柱產業,但並不意味著傳統產業徹底消失。

三、知識經濟的影響:

1、知識和技術創新是人類經濟、社會發展的要動力源泉

2、知識經濟正在給中國的經濟發展與社會發展注入更大的活力和帶來更好的際遇。大力發展知識經濟有利於優化經濟結構、合理利用資源、保護生態環境、促進協調發展、提高人口素質、徹底消除貧困等,有利於在新的世紀里建設國家創新體系,通過營造良好的環境,推進知識創新、技術創新和體制創新,提高全社會創新意識和國家創新能力,從而實現中國跨世紀發展之路。

3、知識經濟的興起,使知識上升到社會經濟發展的基礎地位。知識成了最重要的資源,「智能資本」成了最重要的資本,在知識基礎上形成的科技實力成了最重要的競爭力。國家的富強、民族的興旺、企業的發達和個人的發展,無不依賴於對知識的掌握和創造性的開拓與應用,而知識的生產、學習、創新,則成為人類最重要的活動,知識已成了時代發展的主流,尤其是以高科技信息為主體的知識經濟體系,迅速擴展令世人矚目。

⑨ 知識經濟時代是什麼意思

只有運用對稱的、五度空間的、復雜系統論的方法的對稱經濟學才有可能真正揭示知識經濟的本質、結構、意義和功能,才能科學定位作為經濟形態的知識經濟。

知識經濟是以知識為基礎、以腦力勞動為主體的經濟,與農業經濟、工業經濟相對應的一個概念,工業化、信息化和知識化是現代化發展的三個階段。教育和研究開發是知識經濟的主要部門,高素質的人力資源是重要的資源。

(9)知識經濟一詞什麼時候提出擴展閱讀

影響

知識經濟的興起將對投資模式、產業結構和教育的職能與形式產生深刻的影響。在投資模式方面,信息、教育、通訊等知識密集型產業展現出的驟然增長的就業前景,將導致對無形資產的大規模投資。

在產業結構方面,一方面,電子貿易、網路經濟、在線經濟等新型產業將大規模興起;另一方面,農業等傳統產業將越來越知識化;

再者,產業結構的變化和調整將以知識的學習積累和創新為前提,在變化的速度和跨度上將顯現出跳躍式發展的特徵,還使經濟活動都伴隨著學習,教育溶於經濟活動的所有環節;同時,知識更新的加快使終身學習成為必要。

資源利用智力化

從資源配置來劃分,人類社會經濟的發展可以分為勞力資源經濟、自然資源經濟、智力資源經濟。

知識經濟是以知識人力等智力資源為資源配置要素的經濟,節約並更合理地利用已開發的現有自然資源,通過 智力資源去開發富有的、尚待利用的自然資源。

⑩ 知識經濟的六個特點

1、資源利用智力化
從資源配置來劃分,人類社會經濟的發展可以分為勞力資源經濟、自然資源經濟、智力資源經濟。
知識經濟是以知識人力等智力資源為資源配置要素的經濟,節約並更合理地利用已開發的現有自然資源,通過 智力資源去開發富有的、尚待利用的自然資源。
2、資產投入無形化
知識經濟是以知識、信息等智力成果為基礎構成的無形資產投入為主的經濟,無形資產成為發展經濟的主要資本,企業資產中無形資產所佔的比例超過50% 。無形資產的核心是知識產權。
3、知識利用產業化
知識密集型的軟產品,即利用知識、信息、智力開發的知識產品所載有的知識財富,將大大超過傳統的技術創造的物質財富,成為創造社會物質財富的主要形式。
4、經濟發展可持續化
知識經濟重視經濟發展的環境效益和生態效益,因此採取的是可持續化的、從長遠觀點有利於人類的發展戰略。



(10)知識經濟一詞什麼時候提出擴展閱讀:
知識經濟的相關結論:
知識經濟正在給中國的經濟發展與社會發展注入更大的活力和帶來更好的際遇。大力發展知識經濟有利於優化經濟結構、合理利用資源、保護生態環境、促進協調發展、提高人口素質等,
有利於在新的世紀里建設國家創新體系,通過營造良好的環境,推進知識創新、技術創新和體制創新,提高全社會創新意識和國家創新能力,從而實現中國跨世紀發展之路。在知識基礎上形成的科技實力成了重要的競爭力。
國家的富強、民族的興旺、企業的發達和個人的發展,無不依賴於對知識的掌握和創造性的開拓與應用,而知識的生產、學習、創新,則成為人類最重要的活動,知識已成了時代發展的主流,尤其是以高科技信息為主體的知識經濟體系,迅速擴展令世人矚目。

閱讀全文

與知識經濟一詞什麼時候提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夢見有婚姻是什麼意思 瀏覽:600
最常見的經濟犯罪案件有哪些類型 瀏覽:399
天秤男與獅子女婚姻如何 瀏覽:296
廢墟中的愛情電影又名什麼 瀏覽:357
美女up主怎麼畫 瀏覽:670
幸福霞姐是干什麼的 瀏覽:995
央視什麼台播古代小故事 瀏覽:431
21歲年齡哪個地區美女好看 瀏覽:623
如何修改健康寶快捷方式 瀏覽:872
幸福快樂美滿是什麼意思 瀏覽:858
中國地礦的事業單位有哪些 瀏覽:817
愛情許願牆怎麼寫 瀏覽:493
婚姻中背叛該怎麼挽回 瀏覽:314
愛情怎麼投資最好 瀏覽:517
鶴崗婚姻登記怎麼預約 瀏覽:772
江蘇健康碼是叫什麼 瀏覽:852
美女漂亮你去哪裡玩啊玩的好開心呢 瀏覽:810
為什麼說父母愛情是最美的婚姻 瀏覽:728
對於這份愛情你是什麼感受 瀏覽:213
事業單位退伍安置人員怎麼辦 瀏覽: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