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從微觀經濟學中概述利潤的來源與作用
題主的問題其實就是政治經濟學講的現代市場經濟的核心問題,即剩餘產品的價值實現問題。根據政治經濟學,一個封閉的無政府的市場經濟體不能自洽。也就是說,它的產品所包含的剩餘價值(即利潤)不能實現。這叫做生產過剩。這是馬爾薩斯發現的。微觀經濟學認為市場可以自動達到一般均衡, 是胡扯。凱恩斯也發現了這一點,他解釋為有效需求不足(這是生產過剩的另一種表達)。
(3)在宏觀意義上,可以假設資本家不消費。消費者就是勞動者,消費者的收入來源就是工資,即勞動力價值。工資只是構成產品價格的一部分,因而產品不能完全實現其價值,也就是說,不能全部賣掉。或者說,剩餘產品沒有人買。
(4)貨幣是市場經濟最核心的內容,叫做金錢萬能。貨幣中性假設本身是西方經濟學的胡扯。
(5)從宏觀意義上,股票金融的收益是虛擬財富的收益,即股市上的賬面財富。
(6)不是金融可以錢賺錢,這是資本(政治經濟學意義上)的本質規定。什麼是資本?資本就是用來賺錢的錢。
、在宏觀視野下,人類生產的一切價值最終都來自人類的勞動。成本相當於儲存起來的勞動,可以提高生產效率。
2、所有生產者同時也是消費者。所有收入包括了資本家的利潤收入,所有支出也包括了資本家的支出。
3、消費者的收入是基於勞動和投資,不是剩餘價值。之所以要把勞動和投資區分開,是因為勞動獲得的是工資收入,投資獲得的是利潤和利息收入。在簡單情形下,可以不考慮利息收入,也就是沒有債權投資。
4、在貨幣中性下,金融活動使生產組織更高效,從而提高了整體效率。在提高的這部分效率中,有一部分是支付給金融行業的收益,另一部分由實體生產者獲得。
⑵ 利潤包括哪些
1、毛利是商品實現的不含稅收入剔除其不含稅成本的差額,因為增值稅是價稅分開的,所以特別強調的是不含稅,現有進銷存系統中叫稅後毛利。
2、凈利
凈利指毛利減掉所有的費用及稅額所剩下的利潤。
3、營業利潤
營業利潤是企業利潤的主要來源。它是指企業在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等日常活動中所產生的利潤。其內容為主營業務利潤和其他業務利潤扣除期間費用之後的余額。
其中主營業務利潤等於主營業務收入減去主營業務成本和主營業務應負擔的流轉稅,通常也稱為毛利。其他業務利潤是其他業務收入減去其他業務支出後的差額。
利潤是一種頗為特別的經濟學概念,它有兩種含義:
經濟利潤:總收入和總成本之間的差額,習慣地用「Π」來表示(要注意的是,總成本包括機會成本)。(也就是風險成本)
正常利潤:成本的一個組成部分,支付給企業家資本投資的報酬。
利潤的確認條件:利潤反映的是收入減去費用,利得減去損失後的凈額的概念。因此,利潤的確認主要依賴於收入和費用以及利得和損失的確認,其金額的確定也主要取決於收入,費用,利得,損失金額的計量。
(2)利潤在經濟中作用有哪些擴展閱讀
中國現代政治經濟學理論認為,社會主義制度下的利潤,是企業勞動者為社會創造的剩餘產品的價值表現形式。產品的價值構成是c+v+m,c+v部分轉化為生產成本,m部分是勞動者為社會創造的剩餘產品部分,轉化為企業的利潤。
社會主義利潤的具體形式有:實現利潤,即企業銷售收入減去各項費用支出的餘款;上繳利潤,即按規定上繳給國家財政部門的利潤;稅後利潤,即企業實現利潤按國家規定上繳一定比例後留歸企業的部分等等。
社會主義利潤與資本主義利潤有本質的區別,它是勞動者為社會創造的價值,用於擴大社會主義再生產和改善人民的生活狀況,是社會主義積累和社會消費基金的主要來源,也是衡量和評價企業經濟活動的一個重要指標。
⑶ 利率在經濟生活當中的作用是什麼
利率就資金的價格
降級利率,可以降低企業的財務成本,同時增加貨幣的流通量(m2),增加流動性,恢復金融市場的活期,和經濟的正常運行。
希望採納
⑷ 簡述一下利潤在經濟中的作用!50字以內就可以了!
資本生產是G-W-G『,是需要利潤的,如果利潤率下降到一定程度,則影響經濟的再生產,將導致蕭條,蕭條時期,因為生產過剩產品的清倉、工資的下降等等,使得利潤又逐步回升,將導致新一輪繁榮。
經濟周期理論具體的可參考熊彼特相關論述,以及曼德爾《論馬克思主義經濟學》,新浪愛問上有資料
⑸ 什麼是經濟利潤
什麼是利潤:
1、會計中的利潤是指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的經營成果。利潤包括收入減去費用後的凈額、直接計入當期利潤的利得和損失等。利潤按其構成的不同層次可劃分為:營業利潤、利潤總額和凈利潤。利潤是衡量企業優劣的一種重要標志,往往是評價企業管理層業績的一項重要指標,也是投資者等財務報告使用者進行決策時的重要參考。
利潤=收入減去費用的凈額+直接計入當期利潤的利得和損失。
利潤=收入—成本—費用
直接計入當期利潤的利得和損失,是指應當計入當期損益,最終會引起所有者權益發生增減變動的,與所有者投入資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潤無關的利得或損失。
利得是指由企業非日常活動所形成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增加的、與所有者投入資本無關的經濟利益的流入。分為:
(1)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利得;
(2)直接計入當期利潤的利得。
損失是指由企業非日常活動所發生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減少的、與向所有者分配利潤無關的經濟利益的流出。分為:
(1)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損失;
(2)直接計入當期利潤的損失。
2、經濟學中的利潤概念是指經濟利潤,等於總收入減去總成本的差額。而總成本既包括顯性成本也包括隱性成本。因此,經濟學中的利潤概念與會計利潤也不一樣。
隱性成本是指稀缺資源投入任一種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正常的收入,如果在某種用途上使用經濟資源所得的收入還抵不上這種資源正常的收入,該廠商就會將這部分資源轉向其他用途以獲得更高的報酬。因此,西方經濟學中隱性成本又被稱為正常利潤。將會計利潤再減去隱性成本,就是經濟學中的利潤概念,即經濟利潤。企業所追求的利潤就是最大的經濟利潤。可見正常利潤相當於中等的或平均的利潤,它是生產某種產品所必須付出的代價。因為如果生產某種產品連正常或平均的利潤都得不到,資源就會轉移到其他用途中去,該產品就不可能被生產出來。而經濟利潤相當於超額利潤,亦即總收益超過機會成本的部分。
經濟利潤可以為正、負或零。在西方經濟學中經濟利潤對資源配置和重新配置具有重要意義。如果某一行業存在著正的經濟利潤,這意味著該行業內企業的總收益超過了機會成本,生產資源的所有者將要把資源從其他行業轉入這個行業中。因為他們在該行業中可能獲得的收益,超過該資源的其他用途。反之,如果一個行業的經濟利潤為負,生產資源將要從該行業退出。經濟利潤是資源配置和重新配置的信號。正的經濟利潤是資源進入某一行業的信號;負的經濟利潤是資源從某一行業撤出的信號;只有經濟利潤為零時,企業才沒有進入某一行業或從中退出的動機。
⑹ 利潤在市場經濟中能起到什麼作用
利潤實際上是一個尺度,它度量企業為消費者創造的價值是否高於其使用這種資源的社會成本多少。
如果消費者願意支付給企業的價格,低於企業使用這種資源的社會成本,企業就虧損了。這時候企業如何實現企業的社會責任。反過來,這意味著企業為社會創造了更大的價值。從這個角度看,利潤本身就是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重要指標。
西方經濟學中廠商的行為目的就是要追求利潤最大化,但是在短期生產中,利潤卻並不總是為正,在實際的生產決策中有時可能是為了使損失最小化,所以利潤對於資本家來說其實是可有可無的,並不一定要有,沒有也行,其實只要不虧損就可以了。
(6)利潤在經濟中作用有哪些擴展閱讀
提高利潤就是增強實現社會主義生產目的的物質基礎。
固然,利潤並不等同於經濟效益,從價值形態看是剩餘產品的貨幣反映。從使用價值形態看是代表著一定量的生活資料和生產資料。利潤指標是商品生產中反映綜合經濟效益的主要價值指標。因而正確運用利潤指標的積極作用,可以起到促進提高經濟效益的引領功能。
馬克思考察了必要產品和剩餘產品這兩個經濟范疇的本質以後,研究了資本主義條件下利潤的本質。正是這種分析的連貫性,得以闡明利潤的經濟本質。在商品生產的條件下,社會總產品的價值成分,客觀地表現為純收入和利潤。
⑺ 利潤在政治經濟學中是什麼意思
利潤是剩餘價值的轉化形式,資本家把它看作是全部預付資本的產物。
在數值上剩餘價值和利潤完全是等量的。剩餘價值是利潤的實質內容,利潤是剩餘
價值的轉化形式。
⑻ 西方經濟學中如何認識利潤的性質和作用
好問題。西方經濟學中的經濟利潤不同於會計利潤。由於隱成本(機會成本)從總收益中扣除,所以經濟利潤小於會計利潤。
經濟利潤是超額的收益,也就是說沒有超額的收益,廠商還是會持續經營,供給量不變,所以它又可以視為固定資產的超額收益(經濟租金-固定資產成本),如同金融學中的證券投資超額收益率(超出內在價值的收益)。所以它具有雙重性質
1.在壟斷市場中它導致市場失靈,加劇收入分配不公平程度。為了獲得和維持壟斷地位(獲得超額收益),廠商會進行尋租活動,產生腐敗現象。長期獲得超額的廠商獲得高於行業平均利潤,使得價格遠遠高於邊際成本,從而最大程度的將消費者剩餘轉化為自己的利潤,降低了消費者福利,收入分配差距拉大,使經濟社會偏離帕累托最優狀態運行。
2.在競爭市場中,它有利於引導資源合理配置。當短期經濟利潤大於零時(說明該行業資源投入不足),會吸引廠商進入該 行業,使商品價格下降到邊際成本上,從而消費者可以以最低價格購買所需商品,增加消費者福利,提高資源配置效率。當經濟利潤小於零時(資源投入過多),一部分廠商會退出該行業,從而該行業廠商至少能夠獲得正常利潤,所以提高了廠商的生產者剩餘,促進資源合理配置。
⑼ 經濟利潤在經濟中的作用
經濟學中的利潤概念是指經濟利潤,等於總收入減去總成本的差額。而總成本既包括顯成本也包括隱成本。因此,經濟學中的利潤概念與會計利潤也不一樣。
隱成本是指稀缺資源投入任一種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正常的收入,如果在某種用途上使用經濟資源所得的收入還抵不上這種資源正常的收入,該廠商就會將這部分資源轉向其他用途以獲得更高的報酬。因此,西方經濟學中隱成本又被稱為正常利潤。將會計利潤再減去隱成本,就是經濟學中的利潤概念,即經濟利潤。
企業所追求的利潤就是最大的經濟利潤。可見正常利潤相當於中等的或平均的利潤,它是生產某種產品所必須付出的代價。因為如果生產某種產品連正常或平均的利潤都得不到,資源就會轉移到其他用途中去,該產品就不可能被生產出來。而經濟利潤相當於超額利潤,亦即總收益超過機會成本的部分。
經濟利潤可以為正、負或零。在西方經濟學中經濟利潤對資源配置和重新配置具有重要意義。如果某一行業存在著正的經濟利潤,這意味著該行業內企業的總收益超過了機會成本,生產資源的所有者將要把資源從其他行業轉入這個行業中。因為他們在該行業中可能獲得的收益,超過該資源的其他用途。反之,如果一個行業的經濟利潤為負,生產資源將要從該行業退出。經濟利潤是資源配置和重新配置的信號。正的經濟利潤是資源進入某一行業的信號;負的經濟利潤是資源從某一行業撤出的信號;只有經濟利潤為零時,企業才沒有進入某一行業或從中退出的動機。
利潤、正常利潤和經濟利潤的關系
企業家才能的價格和利潤在微觀經濟學中利潤是指經濟利潤(Economic
profit),與會計利潤(Accounting
profit)有著顯著的差異。會計利潤是指廠商的總收益減去所有的顯性成本或者會計成本以後的余額,顯性成本是指廠商為獲得生產所需要的各種生產要素而發生的實際支出,主要包括支付給員工的工資,生產中購買的各種原材料、零部件和燃料等。在經濟分析中提到利潤時,是指廠商獲得的所有收益中扣除土地、勞動、資本等所有生產要素的全部機會成本之後的剩餘。機會成本是指廠商生產某種產品或提供某種服務時,所放棄掉的其他可以獲得的最大收益的產品或服務的代價。在會計利潤的計算中沒有考慮隱性成本,也就是廠商使用的早已佔有的並非購買亦非租用的要素進行生產而導致的機會成本,在會計記錄中體現不出來,但經濟分析中必須考慮這部分成本。除了經濟利潤,經濟學中講到利潤時,還有一種稱為正常利潤(Normal
profit),它是企業家才能這種生產要素的報酬,微觀經濟學中正常利潤被歸入經濟成本(隱性成本)之中。
其實,利潤就是人類新創造的財富。利潤越大說明人類創造的財富越多。利潤是考核人類創造新財富的業績的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