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狀態 > 德州市經濟開發區多少平方千米

德州市經濟開發區多少平方千米

發布時間:2022-07-22 11:23:07

『壹』 求!!求介紹:德州市經濟開發區國家稅務局情況介紹!!!!

德州市經濟開發區國稅局組建於1998年2月,當時為德州市經濟開發區國稅分局。2001年4月,成立山東省
德州市開發區國家稅務局。2003年按照山東省國稅系統征管機構改革方案,對內部機構進行了重新設置。2005年9月份,根據《山東省國家稅務局所屬市局規范機構設置明確職責分工方案》的精神,成立德州市經濟開發區國家稅務局,機構調整後,內設9個行政科室(辦公室、稅政管理科、徵收管理科、人事教育科、監察室、計劃統計科、辦稅服務廳、稅源管理科、評估科);設1個事業單位(信息中心);內設科室、事業單位級別為正股級。全局現有幹部職工54人,局長1人,副局長4人。轄區288平方公里,下設一區四鄉,213個自然村,11.1萬人,現轄納稅業戶540戶,其中,一般納稅人172戶,小規模納稅人149戶,個體工商業戶219戶。

『貳』 德州經濟開發區的自然環境

德州是一個文明而古老的城市,是中國黃河古文化的發祥地之一,是有名的厚德載物,創業之州。德州位於黃河下游北岸,山東省的西北部,東經115°45′~117°36′,北緯36°24′~38°0′之間,南臨濟南,北依京津,東連山東半島,西接中國煤炭基地山西,處於北京、天津、濟南、石家莊等中心城市的輻射區內,東西寬200公里,南北長175公里,總面積10297.19平方公里,總人口543.6萬人。屬暖溫帶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冷暖干濕界限明顯,光照資源豐富,全市年均日照時數2660小時,日照率為61%,太陽總輻射量為124.8千卡/cm2,處於全國、全省的較高值區。區域內氣溫祥和,年均氣溫13.1℃。歷史上從沒有發生過大的洪澇、地震等自然災害,是工農業生產、人類居住的理想地區。德州土地廣袤肥沃,水資源豐富,適宜多種農作物和樹木生長。耕地面積840萬畝,盛產小麥、玉米、棉花和各種蔬菜、果品,是全國和山東省的糧棉果蔬基地,糧食常年產量350萬噸,棉花20萬噸,蔬菜600萬噸,果品70萬噸,肉蛋產量全省第一。農業已形成糧棉、畜牧、瓜菜、林果、水產、花卉6大主導產業和牛、雞、菜、瓜、棗、蛋、魚、蠶、花9大主導產品,是國家重要的農副產品基地。
德州礦藏資源豐富,能源充足。已探明石油儲量1.58億噸,天然氣儲量10立方米,煤炭儲量60億噸。地下淡水埋深7-10米,年可開采13.6億立方米;黃河流經本市62.5公里,年可飲用黃河水25億立方米。

『叄』 介紹一下山東省德州市

「九達天衢」牌坊是古城德州的標志性建築,既是德州古城在中國政區中所處交通優勢的真實寫照,也是古城德州的著名景觀,當然也是德州地域文化研究的重要內容。記載「九達天衢」牌坊的古籍為光緒年間馬翥等人編寫的《德州鄉土志》和1935年成書的民國《德縣志》,從兩書成書時間看,馬翥《德州鄉土志》應是最早記載「九達天衢」牌坊的古籍。值得注意的是,兩書記載「劉九達天衢」牌坊的信息過於籠統,以致於近年來大家對它建立的時間、地點、額眉文字書寫者以及消失的時間、原因等都是眾說紛紜。現將各種觀點綜述如下:
一、「九達天衢」坊的初建時間
關於「九達天衢」坊的初建時間有4種說法。一是明代說。1986年山東人民出版社出版地區史志辦編纂的《德州風物志》說:「不知在明朝哪個年代,在德州大西門迆北的官道上修建了一座騎道牌坊名為『九達天衢』坊」。據對德州舊城研究有較深造詣的原德州國棉廠退休職工馬慧彬先生講:「(牌坊)扒下來的那些物件不管是石頭的還是木頭的,都是明代的無疑」。據稱,他本人是文史研究工作者中唯一一位見證過九達天衢牌坊物料的人。二是明永樂說。1992年齊魯書社出版的《德州史話》一書說:「明成祖定都北京後,疏浚了大運河以利南糧北運,並於德州城西北設置『遞運所』以備陸運。此時,德州已有『神京門戶』之稱,『九達天衢』的騎道牌坊也矗立在大西門外的官道上」。三是明嘉靖說。老一輩文史工作者孫壽昌「德州九達天衢牌坊及傳說」一文和2006年聶興一、田貴寶主編的《古邑史蹤》一書,持此觀點。德城區文聯名譽主席紀慎言在《齊魯晚報》發表的「德州九達天衢牌坊舊事」一文中也講:「大約自明代嘉靖年間起,就有了這座雄偉壯麗、氣勢恢宏的九達天衢牌坊。」四是清雍正以後說。民間文史愛好者徐劍明認為「九達天衢」坊修建於清雍正以後。五是清嘉道說。舊志整理專家潘友林根據乾隆《德州志》及之前德州舊志均無「九達天衢」坊的記載,猜測「劉九達天衢」坊應是清嘉道年間所建。六是光緒《德州鄉土志》記載為明代尹綸所修。尹綸是州人御史尹禧之子,因孝行顯著,天順年間受到朝廷旌表,崇祀鄉賢祠。與「九達天衢」坊同為尹綸修建的東關「孝子」坊,時間是天順年間,即1457~1464年,可以猜測「九達天衢」坊也應是天順年間所建,要早於嘉靖(1522~1566)年間六七十年以上。因為官紳校定本《德州鄉土志》成書於光緒二十八年(1902),正是朱啟鈐剛剛完成九達天衢坊的修葺後成書的,估計是重修時人們看到或發現了什麼東西,才斷言是尹綸創修。目前來看,此說是唯一明確見於舊志的記載,准確性最高。
二、「九達天衢」坊的地點
關於「九達天衢」坊的地點爭論,主要集中於此坊是建在橋上還是建在路上。一是橋上說。徐劍明認為牌坊是立在一座「劉九達天衢橋」上的。二是路上說。德州市政協所聘文史專員田國良先生則根據民國《德縣志》的記載認定「九達天衢」牌坊立於大西門與小西門之間的大路上。紀慎言在「德州九達天衢牌坊舊事」中稱:「(牌坊)就坐落在舊時德州城「聚秀門」(俗稱「大西門」)外古驛道(今米市街)上」。馬慧彬先生講:「九達天衢坊位於廣寧橋(又稱九達天衢橋)南3米處,所以不少人就說是位於橋上的」。根據光緒《德州鄉土志·州之橋梁》記載,九達天衢橋與廣安橋(又稱廣寧橋)不是一座橋,「九達天衢橋」在回龍壩西,而廣安橋則在小西門外。事實上,九達天衢坊應是位於「劉九達天衢橋」南3米處。
三、「九達天衢」4字為誰所題
九達天衢坊是因其額眉上有「九達天衢」4字而得名。這4個字為誰所題也
是頗有爭議的內容。一是嚴嵩說。持這種觀點的人,都是認為牌坊建於明嘉靖年間,說當時權相嚴嵩路過德州,恰逢牌坊落成,地方官員為了巴結高官而請嚴嵩揮毫潑墨。持這種觀點的人,在敘述此問題是都是含含混混,用「相傳」、「據說」等詞彙。二是朱啟鈐說。持該觀點的人認為,光緒二十五年(1899),袁世凱署理山東巡撫時(光緒二十七年,即1901年11月升任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對『九達天衢』坊進行過一次重修,由光緒年間舉人建築學者朱啟鈐主持修建並書寫匾額。三是董其昌說。這一說法多在民間流傳,未從文獻中發現。現在來看,嚴嵩、朱啟鈐書寫匾額的傳說都有一定道理。因為嚴嵩當政時期,德州的九達天衢坊已經修建了七八十年,有可能遭到了損壞不得不進行重修。只要進行重修,嚴嵩作為江西分宜人、並經常往來於德州御路的內閣首輔和書法大家,為德州牌坊題字就成了順理成章的事情。朱啟鈐書寫九達天衢坊匾額,因有志書記載應說是毫無爭議的,但嘉靖年間嚴嵩書曾寫過九達天衢坊匾額也是不應質疑的。

『肆』 德城區和德州經濟開發區是一個地方嗎

不是

德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是2012年3月國務院批准升級國家級開發區、經山東省人民政府批准設立的省級經濟開發區,管轄面積320平方公里,建成區23平方公里,總人口29萬。

德城區,為山東省德州市轄區,地處山東省西北部,是德州市的中心城區,北依京津,南靠濟南,地處天津濱海新區和環渤海經濟圈。

截至2016年,德城區轄7個街道、5個鎮,48個城市社區、54個農村社區。 街道有新湖街道、新華街道、天衢街道、運河街道、廣川街道、長河街道、宋官屯街道。鎮有二屯鎮、黃河涯鎮、趙虎鎮、抬頭寺鎮、袁橋鎮。

(4)德州市經濟開發區多少平方千米擴展閱讀:

1994年12月撤市設區,經歷3次區劃和事權調整,現轄2鎮、4個街道和1個國家級經濟開發區重要組成部分—天衢工業園,共有50個城市社區、53個農村社區,有基層黨組織653個,其中,黨委24個,總支64個,支部565個,黨員16054名,總面積231平方公里,總人口60萬(其中常住人口40萬、流動人口20萬)。

先後被評為全國平安建設先進區、全國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全國科技進步考核先進區、全國民政工作先進區、全國和諧社區建設示範區、全國知識產權強縣工程示範區、省級文明城區、全省服務業發展先進區等榮譽稱號。

『伍』 山東省德州市包括有多少個縣市

山東省德州市轄德城區、陵城區、禹城市、樂陵市、臨邑縣、平原縣,夏津縣、武城縣、慶雲縣、寧津縣、齊河縣等2個區、7個縣、2個縣級市。

1.德城區

德城區隸屬於山東省德州市,地處山東省西北部,德州市的中心城區,北依京津,南靠濟南,地處天津濱海新區和環渤海經濟圈。

2.陵城區

陵城區是山東省德州市轄區,地處魯西北平原,位於北京、天津、濟南之間,素有「京津門戶,九達天衢」之稱。截至2014年,轄10鎮,1鄉、2個街道辦事處和2個經濟開發區,總人口57.7萬,其中農業人口48萬,總面積1213平方公里,120萬畝耕地。

3.寧津縣

寧津縣位於山東省西北部冀魯交界處,東臨樂陵市,南連陵縣,西與北以漳衛新河為界,與河北省的吳橋、東光、南皮三縣隔河相望。

4.慶雲縣

慶雲縣,位於山東省西北部,隸屬於山東省德州市,北靠京津,南依濟南,毗鄰天津、黃驊、濱州三大海港,面積502平方千米(2013年)。人口31萬(2013年)。轄9個鄉鎮。

5.臨邑縣

臨邑縣隸屬於山東省德州市,東與濟南市商河縣毗連,西與禹城市、平原縣、陵縣為鄰,南隔徒駭河與齊河縣相望,北以馬頰河與樂陵市為界,西距德州50公里,南距濟南60公里,北距北京300公里、天津200公里,東距濱州碼頭100公里、青島碼頭300公里,地處環渤海經濟圈、黃河三角洲和「京九」經濟開發帶。

6.齊河縣

齊河縣位於山東省西部區域,東鄰省會濟南,北接京津唐,南接寧滬杭。以齊河為中心,500公里半徑內有青島、濟南、太原、鄭州、石家莊、天津、北京等大城市。齊河縣隸屬於德州市,位於魯西北平原,黃河北岸,與濟南隔河相望。全縣轄2個鄉、11個鎮和2個街道辦事處,總人口78萬,總面積1411平方公里。屬黃河下游沖積平原,土質肥沃,氣候適宜,光照充足。

7.平原縣

平原縣位於山東省西北部、德州市中部,是漢昭烈帝劉備做過縣令的地方,自秦朝置縣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歷史。平原縣轄8鎮2鄉2個街道辦事處和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總面積1047平方公里,180個農村社區,46萬人,85萬畝耕地,是國家大型糧棉生產基地縣、京津蔬菜園區、畜牧業強縣、全國平原綠化達標縣和全省基層黨建工作先進縣,也是黨建黨史專家張全景、已故國學大師任繼愈、著名作家鄧友梅等一批文人名士的家鄉。

8.夏津縣

夏津因「齊晉會盟之要津」而得名,地處魯西北平原、魯冀兩省交界處。北依德州,南靠聊城,西臨京杭大運河,青銀高速、國道308線、省道254、315線縱貫全境。

9.武城縣

武城縣位於德州市西部,位於山東、河北兩省三市六縣交界之地,隔京杭運河與河北省相望區位優越,交通便利。是魯西北、冀東南的重要交通樞紐。文化積淀深厚,古老的京杭運河流經縣境62公里,佛文化、孝文化、運河文化相互交融,擁有豐富的旅遊資源。

9.樂陵市

樂陵,山東省德州市下轄縣級市,位於魯冀兩省、四市(德州-濱州-滄州-濟南)交界處;系華北平原的一部分,由黃河沖積而成,地勢平坦;境內有漳衛新河、馬頰河、德惠新河;屬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下轄4街道、9鎮、3鄉,2016年總人口67.63萬。此外,樂陵還是國家知識產權強縣工程示範縣(區)。

10.禹城市

禹城,山東省德州市下轄縣級市,地處山東省西北部,是省會濟南的衛星城,屬環渤海經濟圈;境內皆平原,地勢南高北低,西高東低,自西南向東北緩緩傾斜;屬暖溫帶大陸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干濕季節明顯,光照充足。2017年總人口53.9萬人,轄9鎮1鄉2個街道。

德州,古稱安德,簡稱德,山東省地級市。位於山東省西北部、黃河下游沖積平原,是山東省的西北大門,北接河北省滄州市,南接省會濟南市、聊城市,西鄰河北省衡水市,東連濱州市。德州市為黃河沖積平原,歷史上境內曾有兩次黃河大遷徙,上千次決口,造就了西南高、東北低的地形,基本氣候特點是季風影響顯著,四季分明、冷熱干濕界限明顯;行政區域面積1035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79.58萬人(2017年底),轄2個區、7個縣、2個縣級市,市人民政府駐德城區東風東路1566號。

德州是中國太陽城、中國功能糖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以及國家交通運輸主樞紐城市,處於環渤海經濟圈、京津冀經濟圈、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以及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交匯區域。德州扒雞、金絲小棗、保店驢肉、德州黑陶等地方特產馳名海內外,其中,德州扒雞、保店驢肉、樂陵金絲小棗被稱為德州三寶。2016年9月,德州入選「中國地級市民生發展100強」之一。德州市被列為第一批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地區。

(5)德州市經濟開發區多少平方千米擴展閱讀: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德州市位於山東省西北部,黃河下游北側,東經115°45′—117°36′、北緯36°24′25″—38°0′32″之間。北以漳衛新河為界,與河北省滄州市為鄰;西以衛運河為界,與河北省衡水市毗連;西南與聊城市接壤;南隔黃河與濟南市相望;東臨濱州市。距首都北京320公里。境內東西寬200公里,南北長175公里,總面積10356平方公里,佔山東省總面積的7.55%。

地形地貌

德州市為黃河沖積平原,歷史上境內曾有兩次黃河大遷徙,上千次決口,造就了西南高、東北低的地形。由於泛道與流速所致,加之風力堆積之因素,形成了平原之中起伏不平,崗、坡、窪相間分布等特點。德州市地貌多象,大體可分三類:一是高地類,由河流、河床沉積而成,占土地總面積的34.3%;二是坡地類,由黃泛漫流沉積而成,占總土地面積的52.1%;三是窪地類,佔13.6%。

氣候

德州市基本氣候特點是季風影響顯著,四季分明、冷熱干濕界限明顯,春季乾旱多風回暖快,夏季炎熱多雨,秋季涼爽多晴天,冬季寒冷少雪多乾燥,具有顯著的大陸性氣候特徵。光照資源豐富。日照時數長,光照強度大,且多集中在作物生長發育的前中期,有利於作物光合作用的進行;年平均日照時數2592小時,日照率為60%,太陽總輻射量為124.8千卡/平方厘米。

水文

德州市跨省大河主要有黃河、衛運河、漳衛新河;跨市的骨幹排澇河道有:徒駭河、德惠新河和馬頰河。以上河流除黃河外,均系海河流域南系。除上述跨省、市大河外,市內有大於1000平方公里的較大支流兩條:一是新趙牛河,位於禹城南部,齊河西部,屬徒駭河流域;二是六五河,位於陳公堤兩側,屬漳衛新河流域。

除以上主要支流外,還有流域面積100—300平方公里的支流53條,30—100平方公里的114條,基本形成了干支相通,流域相連,能排能調的河流水利系統。

『陸』 德州簡介

德州市,位於黃河下游,山東省的西北部,是經濟強省山東的北大門南北與濟南、天津兩大都市等距相望。轄一區兩市八縣和兩個經濟開發區,總面積 1.03萬平方公里,人口560萬。主要特點:

德州
一是歷史悠久。德州是龍山文化的發祥地之一,秦漢以來一直為歷代郡、州、府、縣治所,明清時期是全國33個工商業大城市之一。京杭大運河穿境而過,是古時京城水路南下的首道關口。明洪武九年設德州衛,1946年解放後設立縣級德州市,1950年建德州地區,1964年更名為德州專區,1994年撤專區設立德州市。二是文化底蘊豐厚。古代德州地處燕趙三鄰,黃河運河穿境而過,黃河文化、燕趙文化、齊魯文化源遠流長,大禹文化、儒家文化根深蒂固。境內現有禹王亭、全國最大的秦漢墓群、東方朔畫贊碑、蘇祿王墓等眾多歷史古跡,董子讀書台正在恢復建設當中。三是區位優越、交通便利。德州北依京津,南靠濟南,西接石家莊,東連渤海灣,處在渤海灣經濟圈之內,是華東、華北兩大經濟區的連接帶,有著「南北借力、東西逢源」的地緣優勢。自古就有「九達天衢,神京門戶」之稱。京滬、德石、濟邯和在建的京滬高速鐵路、德煙鐵路在此交匯,京福、濟聊、青銀高速公路穿境而過,5條國道、14條省道縱橫交錯,形成了四通八達的交通網路,是國家公路運輸樞紐城市。四是資源比較豐富。屬典型的黃河沖積平原,糧棉菜畜產量均居全省前列,是重要的農副產品生產基地。地下還儲有石油、煤炭、天然氣等資源。
德州先後榮獲全國城市經濟綜合實力百強、全國城市環境50強、中國優秀旅遊城市、生物產業國家高技術產業基地、中國太陽城、中國圍棋城、中國京劇城、山東省衛生城市、山東省雙擁模範城市、山東省優秀城市建設與管理「齊魯杯」、山東省環境綜合整治先進城市和中國人居環境範例城市,2010,2011連續兩年獲得「中國十大地級活力城市」等稱號。

『柒』 德州的行政區劃

截止到2014年底,德州市轄德城區、陵城區、禹城市、樂陵市、臨邑縣、平原縣,夏津縣、武城縣、慶雲縣、寧津縣、齊河縣11縣(市、區)和德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德州運河經濟開發區兩派出機構、德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2014年底德州市鄉鎮、街道名錄一覽:德城區7個街道、5個鎮:新湖街道、新華街道、天衢街道、運河街道、廣川街道、長河街道、宋官屯街道、二屯鎮、黃河涯鎮、趙虎鎮、抬頭寺鎮、袁橋鎮。其中,長河街道、宋官屯街道、趙虎鎮、抬頭寺鎮、袁橋鎮由德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運河街道由德州運河經濟開發區管理。區政府駐新湖街道。陵城區轄2個街道、10個鎮、1個鄉:安德街道、臨齊街道、鄭家寨鎮、糜鎮、宋家鎮、徽王莊鎮、神頭鎮、滋鎮、前孫鎮、邊臨鎮、義渡口鄉、丁庄鎮、於集鄉。區政府駐臨齊街道辦事處中興路155號。寧津縣轄2個街道、9個鎮、1個鄉:寧城街道、津城街道、柴胡店鎮、長官鎮、杜集鎮、保店鎮、大柳鎮、大曹鎮、相衙鎮、時集鎮、張大庄鎮、劉營伍鄉。縣政府駐寧城街道。慶雲縣轄1個街道、4個鎮、4個鄉:渤海街道、慶雲鎮、常家鎮、尚堂鎮、崔口鎮、嚴務鄉、東辛店鄉、中丁鄉、徐園子鄉。縣政府駐渤海街道。臨邑縣轄3個街道、8個鎮、1個鄉:邢侗街道、恆源街道、臨盤街道、臨邑鎮、臨南鎮、德平鎮、林子鎮、興隆鎮、孟寺鎮、翟家鎮、理合務鎮、宿安鄉。縣政府駐邢侗街道。齊河縣轄2個街道、11個鎮、2個鄉:晏城街道、晏北街道、表白寺鎮、焦廟鎮、趙官鎮、祝阿鎮、仁里集鎮、潘店鎮、胡官屯鎮、宣章屯鎮、馬集鎮、華店鎮、劉橋鎮、安頭鄉、大黃鄉。縣政府駐晏城街道。
平原縣轄2個街道、8個鎮、2個鄉:龍門街道、桃園街道、王風樓鎮、前曹鎮、恩城鎮、王廟鎮、王杲鋪鎮、張華鎮、腰站鎮、王打卦鎮、坊子鄉、三唐鄉。縣政府駐龍門街道。夏津縣轄2個街道、10個鎮、2個鄉:銀城街道、北城街道、南城鎮、蘇留庄鎮、新盛店鎮、雷集鎮、鄭保屯鎮、白馬湖鎮、東李官屯鎮、宋樓鎮、香趙庄鎮、雙廟鎮、渡口驛鄉、田莊鄉。縣政府駐銀城街道。武城縣轄1個街道、7個鎮:廣運街道、武城鎮、老城鎮、四女寺鎮、魯權屯鎮、郝王莊鎮、甲馬營鎮、李家戶鎮。縣政府駐廣運街道。樂陵市轄4個街道、9個鎮、3個鄉:市中街道、胡家街道、雲紅街道、郭家街道、楊安鎮、朱集鎮、黃夾鎮、丁塢鎮、花園鎮、鄭店鎮、化樓鎮、孔鎮、鐵營鎮、西段鄉、大孫鄉、寨頭堡鄉。市政府駐市中街道。禹城市轄1個街道、8個鎮、2個鄉:市中街道、倫鎮、房寺鎮、張庄鎮、辛店鎮、安仁鎮、辛寨鎮、粱家鎮、十里望鎮、李屯鄉、莒鎮鄉。市政府駐市中街道。

『捌』 德州市、屬於哪個省份、

德州市屬於山東省。

德州市位於山東省西北部、黃河下游沖積平原,是山東省的西北大門,北接河北省滄州市,南接省會濟南市、聊城市,西鄰河北省衡水市,東連濱州市。

德州市為黃河沖積平原,歷史上境內曾有兩次黃河大遷徙,上千次決口,造就了西南高、東北低的地形,基本氣候特點是季風影響顯著,四季分明、冷熱干濕界限明顯。

截止2017年底,行政區域面積1035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79.58萬人,轄2個區、7個縣、2個縣級市,市人民政府駐德城區東風東路1566號。

(8)德州市經濟開發區多少平方千米擴展閱讀:

德州市為黃河沖積平原,歷史上境內曾有兩次黃河大遷徙,上千次決口,造就了西南高、東北低的地形。由於泛道與流速所致,加之風力堆積之因素,形成了平原之中起伏不平,崗、坡、窪相間分布等特點。

德州市光照資源豐富。日照時數長,光照強度大,且多集中在作物生長發育的前中期,有利於作物光合作用的進行,全市年平均日照時數2592小時,日照率為60%,太陽總輻射量為124.8千卡/平方厘米,均處全國、全省的較高值區。

降水量的時間分配以7月最多,全市平均降水量190毫米,1月最少只有3.5毫米。按季節分,春季佔有12.8%,夏季高達67.7%,秋季佔16.9%,冬季只佔2.6%,且有明顯的「春季雨少多乾旱,秋季雨少多晴天,夏季雨多常有澇,冬季少雪多乾燥」的季節分配特點。

『玖』 德州市城區面積是多少

德州市德城區轄區面積580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不到100平方公里

閱讀全文

與德州市經濟開發區多少平方千米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窮的婚姻怎麼辦 瀏覽:742
雞兔結合婚姻如何 瀏覽:309
美女的沒拼音怎麼寫 瀏覽:56
什麼是快樂星球美女視頻 瀏覽:950
健康證查艾滋病梅毒是什麼科目 瀏覽:788
幸福千萬種是什麼意思 瀏覽:525
海南航空經濟艙p艙位是什麼等級 瀏覽:437
愛情中如何才叫適合 瀏覽:322
擺什麼求婚姻 瀏覽:138
背叛婚姻如何報應 瀏覽:850
城東餐飲健康證去哪裡辦 瀏覽:863
豫事辦健康碼黃碼轉綠碼要多久 瀏覽:395
感覺沒幸福感怎麼辦 瀏覽:331
什麼是愛情大致分為兩種 瀏覽:40
無交流的婚姻如何繼續 瀏覽:777
旋挖鑽和長螺旋哪個經濟 瀏覽:599
預測故事結尾的依據有哪些 瀏覽:646
什麼是合適自己的婚姻 瀏覽:8
大慶哪個區經濟最發達 瀏覽:43
手上沒事業線怎麼看事業 瀏覽:905